第44章 張角理論的來源

字數:4237   加入書籤

A+A-




    nbsp;   張曆將五行道教精義剔除祖師要術,結合本門其他經書典籍重新編撰成書,傳於張角。並將自己拐杖也傳給了張角。

    拐杖乃是二十年前,五師兄弟入昆侖上尋找靈草靈物時所得之千年樹藤,後來張曆雙目失明後,由王冰製成拐杖,作為了張曆的法器。

    張角問:“師父所傳經書所謂何名?”張曆道:“你誌在天下太平,此經就叫《太平經》吧。”

    “那此法杖呢?”

    “此乃昆侖山神物,有九節,就叫九節杖吧。”

    張角下跪磕頭:“多謝恩師厚賜!”

    張曆問張角:“你等數十人,救苦黎民大眾,所及有限,若是蒼天無眼,累時無功呢?”

    張角說道:“我等當廣為布道,若還是累時無功,則是蒼天已死,我等當立黃天!”

    張曆大驚,張角這是要造反啊!戰端一開,白骨累累、生靈塗炭,自己收徒不但不能成就大德,反造大孽,張曆頓覺自己收徒不慎。

    不久一日,童淵帶著小趙雲尋來,因為童淵常住巨鹿,也略知張角,倒也不難尋找。

    童淵到後,與張曆敘起同門之誼,並運功為張曆療傷。張曆見趙雲聰慧異常,很是喜愛,對童淵、趙雲說,五行門中現有第二代弟子劉寬、第三代弟子劉通,若是他日趙雲有緣相見,可多親近。

    張曆雖然不知劉禎已經複生,卻確信劉禎、劉通必然重生,否則趙升及五徒罪孽難消。張曆此時卻不想承認張角是自己徒弟了。

    張曆對童淵說,現在自己重傷在身,他日有緣相見,五行門可傳趙雲內功心法一套。童淵知道五行門心法精深,忙叫趙雲磕頭致謝。

    童淵道:“張師兄,近日於吉已經邀來其師弟王越等諸人到巨鹿尋你,那王越劍法超群,不得不防。

    張曆道:“祖庭弟子,我等不得傷害,我師兄弟有錯在先,避開為妙。近日我就離去。”

    童淵走後,張曆叫來張角,“你素有大誌,為師不好幹涉,但往後行事,要多顧及蒼生。你今後不得向外透露乃是我的弟子,不得向任何人提及我的名諱。我近日就離去了,你好自為之吧。”張角含淚叩拜應允。

    於是張角就派了弟子馬元義帶著唐周十來人,護送張曆來到了洛陽。

    從此張角對外聲稱,自己在深山遇到仙人傳其《太平經》又名《太平要術》,張角創立太平道,開始擴大規模四處布道。

    劉寬聽張曆講述經曆,不禁愕然。他知道黃巾起義已經不遠,不曾想該起義卻是自己同門所為……

    對於馬元義、唐周等人,劉寬可不想交往,不願意跟黃巾軍扯上關係,將來給自己和劉家帶來禍患。華鈞叫劉寬接待馬元義等人的時候,劉寬就早早打發他們走了,也不留宿留飯。

    眾人離開時唐周一肚子氣,長途跋涉,護送張曆來到洛陽,連飽飯都沒有賺上一頓。馬元義遵的是張角的命令,倒也不敢有意見,就帶著眾人找客棧就餐投宿去了。

    第二天,馬元義一行就前往荊州、揚州一帶開始布道去了。

    馬元義出門後,華鈞說道:“四師弟冀州差點遇害,三師叔眾徒遲早會打上門來,我等不如按當日之約,送還雌雄雙劍,回鶴鳴山祖庭認錯,如今洛陽大事已了,我等再無牽掛,是時候回鶴鳴山了。”張曆也是讚同。

    劉寬說:“師伯行動不便,張師叔也有傷在身,就由弟子和三師叔前去歸還雙劍吧。我們走後我叫與娘,接師叔師伯去劉府居住。”

    “還是住在這裏舒心,不用搬!”華鈞說到,“你安排與娘隔三差五來關照一下就行了。”

    “好吧。”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寬無奈地接受了,他可不敢違背這位脾氣暴躁的大師伯的意見。

    王冰見大家事情談的差不多了,就帶著劉寬來到她自己的臥室,從櫃子裏拿出一個背包,交給劉寬。

    這正是當日劉寬旅遊時背的背包,在五行洞時,因為背包處在五行陣中,就被一同帶到了漢朝。王冰見這是劉寬唯一留下的物品,就一路帶到了洛陽。

    劉寬提過背包,放在地上,背包上下左右都掛了帳篷墊子等物品,劉寬都紛紛解下來,之後拉開拉鏈,看見背包裏麵有些餅幹、純淨水、常用藥品、創口貼之類的物品,基本上都過期了。又從裏麵倒出自己和劉通的衣褲,還有手電筒、軍刀等,除了手電筒有點電,軍刀有點用,其他的也基本沒有用了。劉寬笑笑,早知道要穿越,就帶點高科技的實用東西來了。

    突然,劉寬想到,當日不是摘了地瓜、土豆、玉米放在背包裏嗎,它們對這個時代來說可是意義非凡。劉寬急忙倒空背包,也沒有找到地瓜、土豆、玉米。劉寬想可能是王冰他們在鶴鳴山就吃掉了,又想王冰他們肯定不認識地瓜、土豆、玉米,應該不敢吃,估計是時間一長壞了,就從包裏撿出來丟掉了。

    劉寬指著背包向王冰問道:“三師叔,地瓜、土豆、玉米是不是壞了,就扔了?”同時做出了扔東西的動作,王冰見狀,得意的笑了笑。

    劉寬知道她聽不見,但想到她心細,為自己從千裏之外帶著背包到洛陽,很是感動,東西沒有就算了。

    回到劉府,劉寬來到劉虞書房向劉虞辭行。劉寬知道劉虞忠君愛國,曆史上在幽州任幽州刺史時愛民如子,對少數民族行懷柔政策,頗有名望,甚至拒絕他人立他為帝。但在亂世,這樣的慈愛仁者卻被公孫瓚給害死了。劉寬想改變這位父親和整個家族的命運,但自己沒有能力改變什麽,劉寬如果跟他說些帶有預見性的離奇的話,劉虞肯定不會相信自己這位紈絝小兒子的胡言亂語。這次回雁鳴山辭行到是個機會,可以慢慢讓劉虞相信自己有預見的能力。

    “父親,明日我準備護送三師叔回益州本教祖庭。”劉寬說完,期待地看著劉虞,劉寬期待的倒不是劉虞的同意,而是期待劉虞問自己的師門。

    劉虞雖然老是接觸華鈞等人,卻不知他們的門派,果然對劉寬的師從很感興趣。劉寬就有保留地告知了他張道陵、趙升的情況,劉虞對張道陵倒是有所聽聞,當劉寬告訴劉虞自己師祖趙升也跟隨張祖成仙了,劉虞很是吃驚,看兒子的眼神也不一樣了,沒想到自己兒子竟然有這樣的機緣,會是仙人的徒孫。

    劉寬被劉虞看的有點不好意思,說道:“兒子聽師叔伯說,祖師飛升前,有識人之術,幾可預知後事,兒子想回祖庭學得此術。”

    “神仙之術,豈可易得?”劉虞肅色說道。

    劉寬第二日拜別父母,提著銅棍、背上行囊,與王冰一人一馬就出了南門,一路向益州而去了。劉與娘身孕已經顯懷,在華鈞住處送別時,又是一陣哭泣。王冰不管她是哭是笑,拉著她屋前屋後,院內院外一陣交代。然後催著劉寬就出發了。

    無話則短,且說兩人快馬趕路,一路不問俗事,遇時餐宿,兩月有餘來到鶴鳴山下,牽著馬往五行觀走去。眼見快到五行觀時,見兩個老道士從五行觀往山下走來,一個白發皓首,七十多歲,一個年輕些,看不出年紀,兩人仙風道骨,氣度不凡。

    白發老道看見王冰模樣,便站立山路旁,左手抱右手,舉在胸前,立而不俯,向王冰行禮,“敢問,可是王冰師妹?”

    王冰細看來人後,認得年長者,也向兩人行禮,口稱:“見過段師兄!”“師妹,我正要尋找五位師弟、師妹。有要事相商!”

    來人說完,見王冰隻是望著他不說話,有點疑惑,劉寬馬上反應過來,上前行禮:“見過兩位師伯!三師叔已經失聰。請回五行觀歇息說話。”

    原來來人正是王長大弟子段奕和他師弟左慈。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