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二師兄的身世

字數:4467   加入書籤

A+A-




    nbsp;   華鈞等人在屋內打坐時,田豫看見來人,年紀跟自己相差不大,很是高興,幾個月了,終於看見新鮮麵孔了!

    之後,毋丘儉便住了下來,隨著時間一長,三個年輕人便熟絡起來。劉寬、田豫很是喜歡毋丘儉,毋丘儉性格開朗,為人憨厚、真誠,做事勤快,侍奉華鈞三人更是禮數周全,也討得三人歡心。

    毋丘儉每天看劉寬、田豫練習武藝,心裏瘙癢難耐,卻不敢明言,自己也練起了自己的一套野路子刀法。劉寬有時讓毋丘儉跟田豫過招,三五招便被田豫撂倒,毋丘儉很是沮喪。

    張曆很是喜歡毋丘儉,看在眼裏,便跟華鈞說:“師兄,此子沉雄聰慧,雖五行不符我門門徒之資,倒也根骨上佳,師兄至今無徒,不如就收入門下吧。”

    華鈞年歲已大,早有收徒打算,見毋丘儉外形、性格有自己年輕時候模樣,就動了心思。

    第二日,張曆將此事告知了劉寬。劉寬找到毋丘儉問他:“毋丘儉,你可願意跟我和田豫一同學武?”毋丘儉一聽,頭如小雞啄米,很是激動。

    “那你去求我大師伯收你為徒吧。”說著拉著毋丘儉進了華鈞、張曆的屋內,見三人都端坐炕台。

    毋丘儉快步向前,雙膝重重跪地,“求道長收下弟子!”說完拜倒不起。華鈞說道:“入我門中,當尊法守道,勤學上進。”毋丘儉聽後咚咚咚地磕頭不止。

    王冰見狀起身替華鈞將毋丘儉扶起,也是高興。自己師兄弟五人,早些年一直專心修煉,根本無暇收徒,本想著修為大成之後再收徒,光大本門。不曾想現在五人成了如此光景。現在五行門有了劉寬,自己和華鈞也收徒了,總算有了點傳承。

    因毋丘儉五行不純,華鈞沒有傳其五行總訣,便另傳了毋丘儉另一套內功心法,五行五徒都善於用棍,五行長拳之外,也是傳了他五行棍法。

    劉寬將自己的銅棍送給了毋丘儉,毋丘儉天生神力,幾十斤的銅棍舞的也是呼呼生風。劉寬自己則每日掄著玄鐵棍練習,因為每日睡玄晶,劉寬真氣功底日增,力氣跟著大漲,玄鐵棍舞的也不再生澀了。

    田豫每日練拳練槍之外,每日還跟著王冰學經學,毋丘儉,一聽講書就頭大,華鈞倒也不逼他學了。

    “師兄,你這根棍子叫什麽啊?”毋丘儉吃力地舞了一下玄鐵棍問道。劉寬聽後,沉吟道:“也是,應該取個名稱才好,這根棍子來自天池,我們是五行門徒,要不就叫天行棍吧,嗯,霸氣!就叫天行棍吧!小儉,你覺得怎麽樣啊?”

    “天行棍好,好聽又大氣!”

    冬去春來,夏消秋至,六人在天池旁眼見住滿了一年。田豫、毋丘儉武藝精進,劉寬五行心法得玄晶相助,修煉有成,掌劈大石,真氣震蕩,碎石飛散,甚是駭人。天行棍舞動,飛沙走石,擲棍入巨樹,深入數尺。華鈞等人見了也很是驚訝。劉寬見玄晶奇效,叫毋丘儉、田豫去上麵睡,多日下來,除了每天夜裏運真氣禦寒,疲憊不堪之外,就剩下第二天的熊貓眼和困意了。

    三人很是納悶,劉寬估計是自己五行真氣的原因,就不再逼著他們睡玄晶了,兩人也落得高興。

    一日,劉寬想著田豫、毋丘儉叫自己師兄,又看著毋丘儉矮胖的體型,又想起了著名的憨貨“二師兄”,便來了惡趣味。

    “以後你們就叫我大師兄吧,毋丘儉是二師兄,田豫是沙師弟,哦不,是三師弟。”

    兩人聽後稱好,就口稱大師兄,向劉寬行禮。

    劉寬看見兩人行禮後就沒有了動靜,就瞪著兩人,兩人一頭霧水,劉寬用眼神示意田豫,瞟向毋丘儉,田豫聰慧,馬上對毋丘儉行禮,“見過二師兄!”

    劉寬聽著這個二師兄叫的怎麽沒有那般的韻味呢?搖搖頭走了,留下兩個摸不著頭腦的人呆立在那。

    劉寬現在二十出頭,毋丘儉19歲,田豫16歲,雖然田豫入門較早,毋丘儉還是成了他二師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毋丘儉來後與劉寬、田豫睡一房,其實也就跟田豫睡一房,劉寬還是每晚睡玄晶上。

    一夜,劉寬在睡夢中被毋丘儉拍醒,“大師兄,我睡不著。”

    劉寬起來,看見毋丘儉神情萎靡,也注意到了這幾天毋丘儉心不在意,估計有心事。

    “怎麽了?想起家人了?”

    “師兄,我現在跟師傅師叔們學了武藝,我家人枉死,我去報仇!又怕師傅責罰。不去,我又寢食難安。”

    劉寬更毋丘儉相處日久,早就生出了兄弟情感,毋丘儉、田豫無形中已經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兄弟了,甚至遠在劉和之上。

    “你的仇就是我的仇!有仇不報非男兒!去,找田豫去。”

    兩人把田豫叫醒。

    “老二,你把家裏的事情跟我們說說。”劉寬也是知道個大概,估計田豫知道的還沒有自己多。

    “我本是平原郡人,漢桓帝年間,父親在平原郡任小吏時因仇殺死上官,逃亡至扶餘農安定居,一家五口,兄弟姊妹三人。鐵驪部落首領的兒子木托有一次看見我姐姐貌美,到我家強搶不成,惱羞成怒殺害了我父母和姐弟,當時我在外放牧,回家後找木托報仇,被他追殺,之後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

    (毋丘儉曆史上乃是曹魏大將,兩次率兵征討高句麗,攻破丸都,幾亡其國,戰功累累,其父毋丘興曾任武威太守,高陽鄉侯,小說中毋丘儉身世係杜撰。)

    田豫年輕氣盛,任俠義氣,“天殺的木托,二師兄,現在我們就在附近,不如幫了你報了此仇,要是以後我們回去了,就難得有機會了。”說著就望向劉寬,詢問老大的意見。

    劉寬雖然是安分守己的人,但毋丘儉的血仇,豈能袖手旁觀!

    “我去跟師伯說,明日我們就下山去!”

    華鈞師兄弟年輕的時候也是縱橫江湖、殺伐果決的人物,如今弟子有此血仇,即使年老無爭,也不能忍受。也想看看幾個弟子的修為和膽氣。

    “生死相搏,不可遲疑,審時度勢,方為智者,你們好自為之。”華鈞說完後便揮手叫幾人出去。張曆、王冰見劉寬三師兄弟守望相助,心底歡喜,也任由他們去了。

    三人下山,因為沒有馬匹,一路走得很慢。

    “你這呆子,不是就在附近嗎?”劉寬等人已經走了將近一天了也沒有看到人煙。

    毋丘儉被劉寬說得憨笑,“誰叫我們沒有馬呢。之前我的那馬,你不是說上不了山放了嘛。”

    “快了,前麵就有村落了,馬還不好買?”毋丘儉拍著劉寬行前讓他背的包裹說道。

    有錢的確好辦事,三人終於找到了一個村落,買了三匹馬。這時的扶餘,農耕為主,畜牧業也比較發達,就是鹽鐵等其他商品極其短缺。

    有馬則快。每過一處都會引來不少人的注視。

    “二師兄,他們認識你,最好裝扮一下,而且這裏很少來陌生人,容易引起他們注意。到地方後,我們晚上在進去。”

    田豫年紀最小卻是最慎重的人。

    劉寬以為農安是個城市,沒有想到隻是個比較大的村落,充其量是個鄉鎮。房屋多是些木頭結構的,最高大的也隻是兩層而已,房屋沿著山腳建築,稀稀拉拉的。

    “老二,你以前住這裏?”三人站在山腰,劉寬指著部落村落問道。

    “我家住在西鹿溝,還要過一個村落才到。”毋丘儉往西指指說道。

    部落首領就住這樣的地方?這個時代,東三省還真是落後!劉寬心想,也難怪曆史上公孫瓚、袁紹、曹操他們能把這些少數民族打殘廢。

    “好吧,我們吃點東西,休息一下。晚上行動!”劉寬給毋丘儉、田豫一人扔了一塊熟羊肉。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