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民族政策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A+A-




    nbsp;   飯後大家都紛紛跟著劉安去領取糧食和種子,都興高采烈的離開了。

    不久薊城周邊的官吏、農民和商戶等都知道了年輕侯爺與人的賭約,街頭巷尾、村莊農戶都傳遍了。

    不少人在打聽,玉米是什麽?土豆、地瓜是啥神物?不少農民還跑到張家堡等地來看稀奇,有的有親戚參與約賭的,就紛紛去借點種子自己回家試著種起來了,好多農民都抱怨,自己怎麽就沒有這麽好的命,參與約賭呢?

    劉寬得知情況後,一不做二不休,找到丘力居,讓人安排人帶著種子回烏桓去種了,劉寬又安排劉安大開劉家堡之門,隻要有人願意參加約賭的,都可以登記領取糧食和種子,不出十天劉家堡的存儲的土豆、地瓜等糧食就被領光了。

    劉虞這段時間一直沉浸在漢靈帝劉宏駕崩的悲痛之中,近幾日稍微心情好了點,聽說劉寬的賭約後,知道他是在以千金買馬骨形式推廣高產作物,很是高興。

    自從上次劉寬提及熒惑守心,劉宏死訊再一次驗證了劉寬的預言,劉虞對這個小兒子越來越刮目相看。關鍵是劉寬重視生產、懷柔邊塞、與民生養休息的做法深得己心。

    這日劉虞聚集眾人議事,鮮於輔、田豫已經上任去了,大廳裏坐著劉寬、齊周、閻柔、毋丘儉、丘力居、柯比能和近日從草原遠道而來的步度根及十幾個部落使者。

    劉寬看著三位少數民族首領和十幾個使者,思緒起伏。

    從漢武帝以來,幾百年漢朝不斷對北方的匈奴、西邊的羌進行無情的打擊。如今匈奴分裂,北匈奴已經遠走中西亞,最後消失在曆史的塵埃中,與幽州交接的東部、北部地域的少數民族基本上都處於幼小的部落散居狀態,曆史上這些部落乘著中原三國分裂及之後幾百年的亂世,先後發展壯大,五胡亂華,走馬燈似的建立政權。漢民族進入了幾百年的黑暗時期,幾近滅亡。

    這裏不得不提及秦漢時期最大的敵人——匈奴。曆史上,漢匈戰爭持續130餘年,這期間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是以和親政策和戰爭政策互相存在。公元48年,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於之孫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

    劉寬對這段曆史是比較了解的。

    對,趁你們幼小,願意接受統治,得抓緊民族融合,漢族千百年的致勝法寶就是,打得過融合你,打不過也融合你。東北三省可是糧倉啊,若能移民開墾,將比益州更為富足。

    劉虞看見劉寬臉上變幻很是豐富,就咳嗽幾聲,敲敲桌子,提醒劉寬集中注意力。說道:“各位,步度根將軍遠道而來,本候欣慰,我已經上奏,表步度根將軍為歸義候。派往各部落的使者已經返回,那公孫瓚膽大妄為,竟敢劫走朝廷給各部落的賞賜,更有甚者,公孫瓚竟敢阻止各部落使者來薊城與我會麵。”

    步度根的歸順,加上之前已經來到薊城的軻比能,鮮卑基本上已經接受了劉虞的統治,劉虞毫不吝嗇地表奏其為歸義候。

    “大司馬,那公孫瓚最是歹毒,他不希望看見我幽州各族和睦繁榮,其野心不小,不得不防。”丘力居與公孫瓚交戰多年,仇怨頗深。

    劉寬說道:“送往各部的賞賜是以先帝名義送往的,他劫取,各部落使者是代表各部來麵見朝廷,他阻攔,公孫瓚反心昭然若揭,若不除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之,後患無窮,於我幽州民族和睦繁榮不利。”

    步度根起身說道:“大司馬,步度根願率領本部騎兵殲滅公孫瓚。”步度根剛來,看見劉虞對自己和柯比能、丘力居一樣,一視同仁,馬上表態。柯比能、丘力居聽後紛紛請戰。

    劉虞說道:“諸位,此事稍後再議。鮮卑東部大人、高句麗、扶餘、烏桓諸部的使者雖然被公孫瓚阻攔,但有不少使者繞道北方草原,前來薊城,諸位及諸部落的願望,我已經得知。子華在遼西時候曾經對烏桓候盟誓,有我父子在幽州,各族平等,共同繁榮。此盟誓我今天重申。最近我與幾位侯爺及部分部落使者協商良久,已經製定了我幽州之民族政策。現已上奏朝廷,不日後將對外公布。子華你來解讀相關政策。”

    這些民族政策的主體思想都是劉寬提出來的,由劉寬來解讀當然合適。

    劉寬向各位首領和使者行禮,說道:“幽州民族政策的核心是民族平等,天下一家。鮮卑、烏桓、扶餘、高句麗各部本就是華夏苗裔,隻是居住區域、發展水平不同罷了。

    為使各族共同發展、和睦相處,今確定如下政策:一是各民族平等,各族今後在從政、經商、農耕、放牧等諸方麵權利、義務與漢族同等。

    二是居住和從業選擇自由,今後各民族可以自由選擇在哪裏居住入籍,可以自由選擇從商、放牧、耕種或從事工匠等行業,牧民願意耕種的,官府將免費分配每人十畝土地。

    三鼓勵各民族間通婚,少數民族與漢族人通婚的,移居耕種獲得土地之外,通婚雙方各獎勵土地十畝。

    四是通商自由,鹽鐵、戰馬等官營物資按配額買賣,對各族開放,其他物資自由貿易。

    五是在條件成熟的地方築城,設置郡縣。各部族可以根據地理位置、人口等條件築城,幽州將派人員協助,並予以錢糧支持,幽州政府將協調各部劃分好各自的管理區域,任命部族首領出任郡守、縣令。

    六是軍事力量合法化,軍政分離。今後幽州及邊塞各族,不可窮兵黷武,私自發展軍隊,相互征伐。各郡縣太守、縣令不再領兵,各少數民族首領如要領兵,就不得擔任郡縣長。軍隊設置情況有待進一步與各位侯爺及使者們商榷。

    七是加強教育、醫學、工匠製作、耕種等各行業的發展。政府將派出人員赴各部落考察,教授各行業知識和技術。各部族也可以派人到各郡縣就學。

    八是加強墾荒和移民。諸位,大家團結起來要有大眼光,不要隻瞪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遼西、遼東以北有大量的肥沃的土地,各族可以移居、墾荒,將這些肥沃的地方開發出來,經過我們的發展,今後這些地方不會亞於中原的富庶,鮮卑各部所在的草原以北也是遼闊無比,各族規劃好區域,適當建築城池,合理布局。也將是前途無量的。”

    劉寬說著停下來,喝茶潤潤嗓子。

    步度根說道:“我們建築城池,可以遮擋風雨,交易物資,儲存糧食,遇到災害也不用到處覓食了。”

    這時齊周點點頭,“將軍說的有理,各位首領可以居住城池,可以擁有廣大的耕種土地,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牧場,各位可以選擇從政做官,也可以選擇帶兵,也可以選擇做個富家翁。”

    劉虞見大家聽得紛紛點頭,擺擺手,吸引個人的眼光看向自己,說道:“各位,我劉氏皇家,真誠和睦各族,曆史表明,兩族相爭,百害而無一利,先祖與匈奴相爭,幾百年來,多少人口消亡、國資靡費,殷鑒不遠。我劉氏父子起誓,絕不兼並、欺淩各部,我們追求的是共同發展、同享富足!願與諸君同享富貴!”

    眾人聽得熱血沸騰,紛紛起身向劉虞父子行禮。“共同發展,同享富足!”“同享富貴!”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