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卷須簪

字數:3064   加入書籤

A+A-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項庭真這一天一夜,滿心滿腦都是這首呂本宗的《木芙蓉》。她特取來了一張嶄新的緞錦,細致地壓在繃架上,再用足了一個時辰挑出幾絡顏色沉穩的絲線,方開始繡上小池南畔的木芙蓉花樣。言溥博的衣袍多為藍、青、灰、絳紅等色,她特意選了這茶白色的緞麵,就是想著既能突出花樣,又不壓了衣袍的顏色,做荷包或是香囊都是最好不過的。

    白梅和綠梅來學琴並非二人一起,總是一個先來一個後到,仿佛是有意岔開,總有一人可以在外頭,也不總是留在恰芳院裏,偶爾出去一趟,又無聲無息地回來。項庭真本來沒存了要使喚她們的心思,因此也不去在意她們的行蹤。

    這日一早,卻有人來通傳,說是內廷散秩大臣袁武的夫人孔氏到臨府中,有事訪見項庭真和項庭秀兩位姑娘。一時姐妹二人不知端的,忙整了衣衫便迎了出去。

    那孔氏正坐在前廳等候,身上是一襲重蓮紫的團紋褙子,下著墨綠馬麵裙,衣著雖並不是十分華貴,隻百合髻上的玉環同心七寶釵、蓮紋赤金鑲玉壓發,並一雙環金珊瑚珠子耳墜彰顯出了從二品大員夫人的高雅貴氣。

    因項景天和項雲柏二人均不在府中,便由莊氏出麵接應貴客,待得二位姑娘前來,孔氏也不等莊氏引見,徑自起身拉過了項庭秀的手,親親熱熱道:“原來你是項大人家的閨女,要是早點告訴我,倒不必費這般周折才把你尋著。”

    莊氏心中暗奇,隻笑道:“敢問孔夫人,這究竟是何緣故?”

    孔氏笑道:“我與她曾有一麵之緣。那日我在如意齋試戴新造的簪子,不曾想舊患複發,昏厥在地,幸虧有姑娘在旁照料。咱們本是素未謀麵,她卻心細如塵,不辭勞苦地照顧我,直至我醒來無恙,我一睜眼瞧見她,就覺得我與她有緣,為了報答她,我便將那新造的雲腳珍珠卷須簪贈予了她。倒是忘了問她姓甚名誰,是哪家的姑娘。”她轉向項庭真,又道,“前不久項三姑娘可是曾向外間打聽,有沒有一位夫人丟了這卷須簪的?我聽聞消息,便猜想救我的該是這家的姑娘了,直待多番打聽,我才敢確定必是項家的六姑娘無疑。”

    項庭真有點始料未及,目光落在項庭秀臉上,隻見六妹妹此時正含羞帶怯地垂著頭,看不清端倪。她心下存疑,麵上隻不好露出來,遂客氣笑道:“聽孔夫人這般說來,那般貴重的雲腳珍珠卷須簪竟是夫人贈給我家六妹妹的?原來,我六妹妹曾經有此義舉?我從來沒聽妹妹提起,直到今日方得知此事,真可謂後知後覺,沒的讓夫人見笑了。”

    項庭秀眉心一跳,忙抬頭對姐姐道:“當日我沒有如實告知,全因生怕姐姐怪罪我在外多生事端。孔夫人畢竟是內廷官員的內眷,我不知如何拿捏分寸,便隻好壓下不提。”

    孔夫人微笑道:“我瞧著六姑娘性子極為溫順,因一時顧忌不敢如實相告也是有的,三姑娘你千萬不要因此怪罪她,否則,本夫人真是不該尋上門來,原想報恩,卻生生連累六姑娘遭責了。”

    項庭真聽她們話已至此,便也不再往下追問。

    孔夫人道:“那卷須簪原是我送給六姑娘以作答謝的,既然現下簪子在三姑娘手中,那便勞煩姑娘把簪子取來,好讓我親手為六姑娘戴上罷。”

    項庭真略略遲疑了一下,方親自返回房中將那雲腳珍珠卷須簪取了來,交到了孔氏手裏。

    孔夫人把項庭秀拉到跟前,把那枚簪子小心地插進她的發髻中,含笑道:“六姑娘戴上了這簪子,便是本夫人的忘年之交了,來日本夫人必會在家中設下宴席,邀請六姑娘前往,自此六姑娘便是我袁府的上賓。”

    如此一番話,聽在項庭真和莊氏耳裏,等同昭告,昭告項庭秀自此不再是全無根基的卑微庶女,昭告項庭秀以後的身份地位,不再如以往。

    項庭秀滿麵惶恐,不安道:“夫人言重了,庭秀萬萬不配……”

    “你配得上。”孔夫人笑著道,語氣中有不容置疑的堅定。

    莊氏別具深意地看向項庭真,笑道:“真真是意想不到,想六姑娘平日在府裏最是安靜內斂,原來在外頭竟有這般的際遇,又是那樣的善仁心腸,真教咱們刮目相看。”

    項庭真不是不明白莊氏的意下所指,當下隻是維持著得體的微笑,目光落在項庭秀發髻上的卷須簪子上,沉默不語。 /~半♣浮*生:.*無彈窗?@++

    待孔夫人離去後,莊氏冷笑著站起身來,緩步往廳堂門外走,一邊譏誚道:“後知後覺倒並不可怕,最可怕的,還是不知不覺。還有多少心思藏著掖著,隻有自個兒才最為分明了。”

    項庭真冷眼看著莊氏遠去,方轉頭望向項庭秀。項庭秀心驚膽戰的,小心翼翼道:“姐姐,你相信我,我真的無意瞞你,孔夫人之事……我真的……我當初不講,隻是不想你多心,我不曉得她竟會尋上門來。”

    項庭真隻是平靜著神色,淡淡道:“你救了孔夫人,她上門致謝,原是好事。你沒有錯。”

    項庭秀眸子裏滿是惴惴不安,一時無言以對。

    這一日裏,項庭真便沒有讓六妹妹過來陪自己做繡活,獨自在屋子裏繡著荷包,不知為何,總覺得心緒不寧,好好的一幅木芙蓉,幾處都繡壞了。她索性放一放,行出屋外去透透氣。來到前院,看到那木芙蓉迎風招展,分外美麗,她怔怔凝視,出神片刻後,回頭喚身後的元香道:“你過來,仔細聽著,你這就出府去,替我去問清個究竟。”

    元香道:“姑娘隻管告訴奴婢該上哪兒,奴婢馬上就去。”

    項庭真心下猶疑著,須臾,才想開口說出“翰林院庶吉士汪家”,忽見前方大門進來數人,為首的正是項庭沛,隻見她手捧著一個長形的物事,用深黑的布帛遮蔽,並不知是何物。身後那跟隨的正是白福家的和幾個掌事的媳婦。她們匆匆過去,前往的方向正是項家祖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