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城

字數:467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簪纓問鼎 !

    “晉陽多久未見如此景象了?全賴使君收複失地,才有州郡治平啊。”三月天,乍暖還寒,郭通已經持上羽扇了。寬袍大袖,褒衣博帶,一派名士風度,就連說話的聲音,也帶出了十分矜貴。

    梁峰微微一笑:“中|正過譽。”

    在寬闊的廳堂中,兩人連榻而坐,高居主位,下麵散坐著十幾名年輕男子,各個都身著華服,風度翩翩。今日是晉陽再開鄉品之日,郭通沒有選在郊外的山林之中,而是把考評地點放在了郭府。這府邸是百年老宅,比刺史府還要精美豪奢,亭台樓榭之間,盡顯郭氏門第底蘊,實在用心良苦。

    聽梁峰如此自謙,他笑道:“當年王正|中也是在雅集上擢使君為上品,不知今日,又能為朝廷遴選多少賢才。”

    這話說得可有些倨傲了。其實當年考評,梁峰根本就未參加。灼然上品的評價,也是王汶私下說出的,跟他今日成就毫無關係。

    但是郭通和梁峰心知肚明,下麵的世家子弟未必知曉。聽到這話,不少人眼中都閃出了光彩。若是能評為上品,是不是也能加官進爵,成為朝廷要員?

    擺足了排場,也享受夠下麵的敬仰目光,郭通不等梁峰說什麽,便撚須道:“今次乃是朝廷選才,亦是觀諸君品狀,當筆墨為先。不如賦詩一首,便以……春柳為題吧。”

    庭中楊柳新芽初綻,翠綠喜人,用它賦詩算得上雅題。加之觀看士子書法也是考評慣例,對於定品尤為重要,郭通這個題目出的,可謂循規蹈矩。然而梁峰微不可查的挑了挑眉,這樣的考題,作起弊來,也簡單至極。

    郭通為了這個中|正官的位置,可花了不少心思。幸虧王衍娶的是郭氏女,最終才讓他這個族親撿了便宜。搭上了王衍路線,他遴選的標準,自然也會出現一些變化。王衍最愛的是什麽樣,並不難猜。

    果不其然,在賦詩之後,數位高門子弟脫穎而出。其後又是清談雅辯,說的不外乎老莊、詩易,甚至有幾位琴技、棋技高超的,還當場獻藝。一個關乎國事的重要考核,弄得全無煙火氣息。不過在座眾人,都更習慣這樣的品評方式,對於郭通也越發尊敬。

    兩個時辰轉瞬而過,梁峰隻簡單問過幾題,簡直都像擺設一樣了。郭通是沒有那些名士的才幹學問,但是留在並州的,畢竟疏宗和小士族居多,還真沒什麽特別出色的人物。所以他這個中|正官,倒也做的得心應手。王、郭、孫氏皆有人定為上品,其下李氏、陳氏、賀氏、馮氏也有些中品,其餘門第不夠的,則輕飄飄落為下品。

    麵對這樣的品狀考語,不少人麵上都有失落神色。郭通判的輕鬆,但是對於士人而言,就是起家官高低之分。是清還是濁,隻這兩個時辰,就落定不改。可是誰又有法子呢?不是出身高門,何來上品銜階。如梁刺史這般走運的,終歸還是少數。

    “士人品評,還當如此。”過足了癮頭,郭通長歎一聲,“使君那製科,未免流俗,怕是會壞了士林風氣。”

    這話,郭通早就想講了。上次製科來的全是寒士,也就罷了。今次居然多出了些小士族的狂徒,也貿貿然參選!再小的士族,也是可以參加品評的,就算擢了下品,不也能為官嗎?何必選這樣體麵盡失的法子?那些參加了製科的士人,他全都拒之門外,正是想讓所有人知道,朝廷掄才之法,容不得如此輕賤!

    他的話,也未嚐不是座下眾多士子,乃至他們身後世家的想法。麵對郭通的詰問,梁峰一哂:“才有大小,品有高低。中|正乃是為朝廷選官,自當慎重。製科不過是州郡吏治,何足掛齒?”

    這話像是退讓,郭通卻皺了皺眉,總覺他話中有話。之前梁峰擢雁門太守時,選了郭刑,就讓他有些惱火。不過雁門苦寒,又有胡馬南侵的威脅,區區一個太守實在沒什麽好爭。讓給郭邢,也無不可。隻要定品的權利握在自己手中,還怕他這一脈不顯嗎?

    貌似惋惜的搖了搖頭,郭通笑道:“使君為了並州,也是費盡心思。待鄉品重啟之後,就無需如此操勞了。”

    梁峰看著郭通那自得笑容,壓住了心底冷嘲。九品正|中製是當世選官最重要的途徑,也能劃定這些世家的未來和命運。隻是郭通選出的人,自己就一定要用嗎?報給朝廷,或是入洛陽,或是別州為官,能力如何,職位怎樣,又與並州有何關係?

    這確實是為“朝廷”選拔的人才,隻是郭通沒有看穿其中區別。而那些不顧鄉品,冒然參加製科的士族,才是他需要重視和優待的。這次開科,經士錄取的人數增了一倍有餘,前五之中,足有三人乃是士族出身!這樣的趨勢,絕不會就此停止。當這些人一步步在並州官場、乃至冀州、司州攀升時,大勢才會形成。而這,也正是他需要的“新階級”了。

    一個必將與他同進退的階級!

    不鹹不淡的應付著郭通,梁峰的心,已經飛到了其他事情上。也不知冀州情勢如何了?奕延能趕在王浚之前,占領更多郡縣嗎?

    軍情來的比想象中的還要快些,當晚回到刺史府,張賓就急匆匆迎了過來:“主公,奕將軍要前往清河,對戰亂軍!”

    “什麽?”梁峰也吃了一驚,“他麾下人馬才有多少,為何如此倉促?”

    “看情況是想趕在王浚之前,攻下敵軍主力。”張賓難得的眉頭緊皺,“不如去信,讓他稍緩攻勢?”

    麵對這樣的建議,梁峰思索了片刻,便搖頭道:“將能而君不禦。伯遠此舉,必有其深意。”

    這話乃孫子所言,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意相同。前線的戰事,隻能交給前線指揮官處理。後方多此一舉,遠程操控,十有八|九要壞事。他相信奕延帶兵的本事,也信任對方的戰略眼光,實在不當過多幹涉。

    然而說完這句,還不等張賓回話,梁峰又道:“命上黨兵馬備戰。若有需要,立刻支援冀州!”

    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

    “那支並州兵,究竟想做什麽?”簡陋的營帳內,石勒也在心中自問。

    之前,他率兵攻下了信都,徹底擊潰了冀州僅存的防守力量。刺史丁詔倉皇出逃,入了清河國。冀州乃是晉國重鎮,司馬諸王多分封於此,因此這些城池中積攢的財富也極為驚人。不過石勒未曾讓手下兵士肆意擄掠,而是限定了時間,短短兩日就拔營繼續向清河進軍。這也是之前慘敗得來的教訓。未曾真正殲敵,是不能任兵士鬆懈的。唯有除掉冀州刺史,這一州之地才會真正失去掌控。

    然而就在他將要攻打清河的時候,後方傳來消息。那支留守鄴城的並州兵馬沿趙郡入冀,開始清掃亂兵。短短幾日,趙郡就被拿下,隨後,這支兵馬離奇的失去了蹤影。

    這是怎麽回事?石勒並未讀過兵書,但在行軍打仗上,確有幾分天賦,立刻察覺情況不對。隻是他的兵馬乃是流民為主,探查軍情實在不是長項,幾天過去,仍無法確認敵方行蹤。這也讓他心底愈發不安。

    是繼續攻打清河,還是見好就收,撤出冀州,轉向幽州或是兗州?如今豫州地界,王彌正率軍鬧得起勁,朝廷數萬人馬鎮守許昌,還有大將苟晞作戰,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倒是不好冒然入境

    抽身而退,並不算難。可是清河一地,防禦實在不強,還有崔氏這樣天下第一等的高門。若是攻下,又能得到多少戰獲呢?

    要收買軍心,就讓下麵兵士吃到甜頭。這樣的肥羊,實在不該錯過。

    隻是思量片刻,石勒就長身而起:“拔營,攻打清河!”

    都打到如此地步了,總不能半途而廢。他可是要拿下冀州,去漢國換取功勳的。就算那批並州兵前來偷襲,又能怎樣?據斥候所言,之前攻入趙郡的人馬並不太多,還不足一萬。這點兵力,能撼動他手下大軍嗎?

    隻要提高警惕,總有應對之法。

    打定了主意,石勒的動作就快起來了。他帳下騎兵不少,最愛用的戰術,就是趁守軍不備,快馬奪城。隻是一日,亂軍就閃電也似的奪下兩縣,眼看清河就在前方。

    一路上,石勒見慣了被嚇破膽子,棄城外逃的守將。誰料據守清河的冀州殘部,竟然大著膽子出城迎敵。隻是幾千兵馬,能頂什麽用處?無非是給那丁刺史製造機會,創造逃跑的機會。石勒當機立斷,命偏師迎戰,自己則繞過敵兵,向著清河城攻去。出乎意料,清河城門緊閉,還有兵勇堅守城池,戰鬥意識也不算弱。難道這些都是崔氏的私兵?

    不過這點兵力,對石勒這種級別的戰將,構不成威脅。這些吃飽喝足,覬覦城中錢糧的賊兵,更是各個當先不讓,向著清河並不算高大的城牆攻去。騎在馬上,石勒眯起了雙眼,照如此進度,不出兩日,當能攻克此城。

    想是這麽想,然而打了還沒兩個時辰,一支斥候攜著滾滾煙塵,狼狽不堪的逃了回來。

    “大將軍!偏師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