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孰對
字數:3263 加入書籤
下午,下起了傾盆大雨。
賀思在殿下廊廡退去木屐蓑衣,進殿後,春衫已在門口等候,“先生,郡主正在等您。”
賀思的神色有些嚴峻,告訴虞盛光,“霍煌留了兩個活口,恐怕要對申氏不利。”
虞盛光問,“您聽到了什麽嗎?”
賀思道,“臣在大理寺的舊僚,聽說陛下還派了彌安的人去協助會審——銅雀台那一套的手段,假的也能逼出真的來。”
窗外雨聲大作,密密得敲擊在門廊上。虞盛光站起身,往外麵看,從這個角度能看見太月大殿的月台之上,昨夜和今天上午已經用水清掃過了,但是隱隱然還有暗紅的血被衝刷出來,流淌到台階下麵。
“賀先生,您告訴我,你們到底有沒有在這件事上暗中使勁?是申時軼,還是豫平郡王?”
賀思斬釘截鐵,“沒有。一開始是想推波助瀾,讓霍笙和霍煌二人鬥的更激烈,但後來發現霍煌的行蹤極其詭異,他的人都是楚國夫人臨走之前悉數留給他的,而楚國夫人在京城經營多年,積累之深,非兩位郡王爺可比——水太深,看不清,則隻是旁觀。”可以說,最終演變成一場宮變,在他們的意料之中,但也再一次讓他們對霍煌的膽大冒進感到驚奇。
而現在看來,霍煌所圖,不僅僅是霍笙一人而已。
想到二十年前朝堂上的腥風血雨,賀思擰緊了眉,麵色凝重。從另一方麵來說,女皇威權的建立,何嚐不是通過恐懼。
虞盛光看著外麵的雨,“我倒是覺得,”她的聲音輕,剛開始似乎還有些猶豫,但立刻堅定起來,轉過身道,“陛下讓彌安去協助審理,是不是是在試探他呢?”
賀思眸中一亮,“此話怎講?”
虞盛光道,“我陪伴陛下一段時日,雖然不長,但觀陛下,著實是帝王心性!古往今來,帝王皆多疑也,況母皇年歲又大了。人因衰弱而生疑,因疑而生怖,這一次宮變,陛下或許對任何一方都不再信任。勢均而平,如果她真的一味相信霍煌、彌安,直接將那兩個活□□給彌安審理就好,把他們送去大理寺,就是要一個真相的意思,而同時委派彌安,是安撫、也是試探!”
她抬眼看向賀思,“先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此是其一,其二,我總覺得,陛下或許會大力打壓申氏,抬高霍家,但不會真的將申氏一踩到死,為她的身後事,絕不會那樣——她不是劉漢末年的曹氏,也不是後來的司馬氏,她應當比他們,更具有長遠的目光和心智!”
賀思的眼裏閃過驚奇,這一個小小的女子,果然靈透十分,雖還是稚齡,說出的話語,竟而是與千裏之外的豫平郡王是一樣的。
他轉過話題,“聽聞陛下之前曾問過郡主關於霍笙的處置,郡主建議把霍笙流放在外,不要放到身邊。”
“是的。”
“好,”賀思讚許道,“郡主待人,心至純至誠,這一次又有撲身救母的舉動,如果陛下再問您的意見,您,”他目光灼灼,看向虞盛光,“就大膽得按照內心想的說吧!”說罷起身長揖,“陛下晚年有郡主的陪伴,聖人之幸,申氏之幸,大晉之幸也!”
#
女皇桌案上是長長的一份名單,上麵用朱砂夠畫出來的,都是因本次宮變而要受到牽連審查的人們,有的已經定了罪,有的馬上要被逮捕。
女皇問虞盛光,“崇元,你看看這些人,你怎麽想?”
如今女皇在政事上常問小郡主的意見,薑影兒已不複之前那般驚奇。
虞盛光一個一個看,放下紙張,“哪裏會有那麽多人反對陛下?對那些著實有證據的謀逆之人,再怎麽處罰都不為過,但是兒臣總覺得,不要牽連太過了。”
女皇又問薑影兒,“影兒認為呢?”
薑影兒道,“唯有霹靂手段,方能鎮住異心。”
女皇吩咐她,“按這個折子上的名單去辦。”就是她雖然聽了盛光的意見,但仍沒有取納。
“是。”薑影兒躬身道,將名單捧到手心裏,肅穆而立。
女皇又問她們,“大理寺向朕匯報,說兩個刺客骨頭甚硬,但隻言片語中,隱隱說西平的人參與到了其中,你們怎麽看?”
她仍先看向虞盛光。盛光站起身,“兒臣不懂,兒臣隻知道,申時軼絕不是那樣的人!”
女皇麵色陰沉,“如果他怨憤朕殺了他的母親呢?”
虞盛光道,“他既念生恩,對陛下的養護的恩情隻會更加感念!一個人的人品,點點滴滴中自可以看到,母皇您心中何嚐沒有感觸?”霍煌說女皇因為對霍笙的舐犢之情蒙蔽了雙眼,但申時軼和霍煌,何嚐是同一範疇的人物!她繼續大膽而認真得道,“兒臣倒是覺得,自從西平離京,金吾衛辦事就沒以前那麽穩當。兒臣不懂那些大事,隻憑心說話,兒臣就是覺得,有西平在身邊,這心裏頭覺得安全。”
她的聲音清澈、稚嫩而又堅定,一個一個字落地,像玉珠子那樣響亮,薑影兒不由抬起頭看向她,從一定程度來說,虞盛光著實是一個大膽的幾近魯莽的人。
可是她真誠!從某些方麵來說,虞盛光和申時軼真的是很像,對於那些光明的、在深宮裏看起來荒唐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事,他們皆可以光明正大的做出來,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去做光明正大的事情,薑影兒眼中閃爍過迷惘,以至於女皇問她的時候,她一頓,方緩緩道,“微臣也認為,以西平殿下的為人,當不至於為此等事。可是,茲事體大,陛下還是慎重的好。”
女皇閉上眼,“朕乏了,你們下去吧。”
在外殿,薑影兒主動向虞盛光行禮,“郡主。”
虞盛光知道她要說什麽,她看著她道,“陛下不會隻讓霍煌獨掌大權,恐懼自然能將人暫時壓服,但忠誠,才是維持長遠的關鍵力量。掌文,你是母皇身邊的肱骨之人,你要三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