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抓蟲)

字數:8751   加入書籤

A+A-


    兄弟倆和易媽媽說了一聲,就手牽著手出門逛街去了。白天的鎮上和以前沒多大變化,隻是現在的鎮民不怎麽待在屋子裏,大多數都是搬了凳子坐在屋外一個個侃大山。

    碰到熟人就打招呼,易經還碰到了自己小學時的老師,又跟老師聊了一下天,送了他一些水果和營養品,才又牽著弟弟去鎮中心吃米粉。

    兄弟倆吃過了早飯,所以現在隻叫了一碗倆兄弟分吃。

    “嘶~好辣。”

    易經叫的是牛肉米粉,裏麵有些辣椒。易小書吃著就感覺有些辣了,小嘴一邊吃一叫,把易經弄的哭笑不得。說要重新給他換一碗,易小書還不肯。

    “不要。”

    又吸了一口米粉,這種味道才好呢!

    易經搖了搖頭,向賣米粉的阿姨要了一碗涼白開,等弟弟吃完後給他喝。

    一碗米粉最後大半進了易小書的肚子,易經反倒沒吃多少。

    “來,把開水喝了。”沒讓弟弟喝湯,湯也是很辣的,平時喝喝也就算了,今天說什麽也不讓弟弟喝。

    “哦~~”

    易小書在這方麵還是很聽話的,所以一小碗白開水很快就被他喝進了肚子裏。

    “阿姨,這是三塊錢。”拿出三塊錢,放在桌上。小碗兩塊五一碗,中碗是三塊。易經記得他讀書的時候米粉是小碗一塊,中碗一塊五,現在都翻了兩倍。

    “慢走,歡迎再來。”

    阿姨收了錢,笑容可掬的對兄弟倆說道。要說這易家兄弟在他們鎮上也是名人,大的就不說了,省狀元。這小的也是學校每次考試的第一名,兄弟倆優秀的把自家孩子全比下去了。和他們一比,再看自己的孩子就左不順眼右不順眼,哪兒都不好。

    易經牽著弟弟的手,去鎮上的書店。應小弟的要求,為他買了一大堆的筆記本和筆,還有毛筆和字帖,兄弟倆提了一大堆東西回去。

    然後易經抱著弟弟教他寫毛筆字,有了哥哥的教導,易小書的進步再次提升,字寫的比以前漂亮了,學習也更加紮實。很多以前不是很清楚的地方都弄清楚了,連成語都認識了很多。現在說話時不時的冒出幾句成語,把全家人笑翻了。

    就在易經回來的第十天,易爺爺接到一個電話,然後他們全家就收拾收拾準備去香市,他們要去探親。

    易經打了個電話給大隊,得到允許後,才和家人一起上了飛機。至於通行證什麽的早就有人幫易家辦好,他們隻需人帶著行李和人就行。易家現在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家庭,所以從他們離開易家開始,後麵就跟了好幾輛黑色的小轎車,一直跟到香市他們大爺爺的大門前。當然,他們這時候已經隱藏起來,保證不會被人看到。

    來接他們的是一位年青人,據說是易經大爺爺的大孫子,也就是易經的大堂兄。易經的大爺爺在華國解放前就來到了香市,直到前幾年才和家鄉的弟弟聯係上,兄弟倆偶爾會通通電話。本來大爺爺想回老家看看,隻是他的年紀不小了,家中的子孫都不想他勞累。可老人家實在想家,最後沒辦法隻好打電話給爺爺,求他們一家來香市陪陪大爺爺,解解他的思鄉之情。

    所以易經他們一來,就派了家中的長孫來接人。至於堂伯他們早早的等候在家中,就怕惹了小叔不高興拍拍屁股回大陸,那大爺爺非撕了這群不孝子孫不可。

    要知道大爺爺的脾氣可是超級像曾祖父,據說那可是位有著土匪脾氣的大地主。他們易家以前也是大戶人家,曾祖父還是位風水大師。就靠著家傳的手藝,即使是在戰亂也保存了易家的實力。大爺爺更是在香市混得風聲水起,許多大佬都要高看他幾眼。

    別看大爺爺在風水上隻是個半調子,好歹人家也有點真本事,一般二般的人還真不敢得罪他。所以易大爺爺在香市置了一份相當驚人的家業,現在易家在香市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富豪。

    做為富豪家的車,自然都是怎麽高大上怎麽來。易經看見外麵停靠的勞斯萊斯和賓利,隻是挑了挑眉。至於易家其他人,他們對車不熟,隻有易爸爸有開一輛易經買的奧迪,他到現在還不知道那車在他們鎮上是最貴的那一輛。

    大堂兄有些吃驚的看著易家人,居然沒有一個人表示驚訝。要知道這兩款車即使是在香市上層社會也都是名車,許多人見了都忍不住發出感歎和讚美。

    有點意思。大堂兄心中笑道,他到是不討厭這一家人。起碼這一家人在禮貌上都做的很不錯,不像許多大陸人來香市探親的時候,總是大驚小怪一副鄉下土包子的樣子,還喜歡占便宜,讓人看著就討厭。

    最讓他在意的是小爺爺家的大堂弟,雖然他身上隻穿著普通的襯衫和西褲,但是不知為何給人一種不能忽視的感覺。平時爺爺和小爺爺聊天時都隻是講古,很少提到對方的兒孫,所以他對易經他們並不是很熟悉。來借機時也是因為小爺爺和爺爺長的很像,一眼就認出來了。

    易經坐在豪車上,抱著弟弟給他講外麵的景色。香市最讓人深刻的就是它的樓高人多,還有周邊的商鋪。什麽東西都有,五花八門的看的眼花繚亂。

    “大哥哥,在香市算命可以開店鋪嗎?”

    易小弟坐在哥哥的腿上,趴在車窗上看外麵的景色,露過好幾家風水店時易小書實在忍不住問了。在他們老鄉,這些都是隻在路邊擺,根本沒有誰會專門開個店鋪,先不說工商局批不批,主要是現在大陸迷信的人少。

    “可以啊,難道大陸不可以嗎?”

    大堂哥很少去大陸,最後一句問的是易經。

    “也不是完全不可以,隻是確實很少見。”易經輕輕回答,注意到大堂哥的手上戴著一串佛珠。

    “哦,在香市大家都很信這些,開店搬屋什麽的都會先問問,請大師看一看。”

    大堂哥有些喜歡年紀小小的小堂弟,他雖然有弟弟可是一個個比易經還要大了,他現在還隻有一個女兒,對乖巧可愛的小男孩正是喜歡的時候。

    “聽明白了嗎?”

    低頭問易小書。

    “明白了。”

    點頭,易小書又端端正正的坐好。大堂哥驚愕,感覺這對兄弟在氣勢上一點也不輸給他們香市上層的公子哥。

    等他們到了大爺爺家的大別墅時,已經過了一點。全家人都等著他們,午飯都沒有用。連家中最小的孩子都一個個站大門口,車子一駛進去,他們全都跑出來了。不出來不行啊,老爺子正在大廳裏瞪著他們呢!

    易家以前是大戶人家,老爺子最重視規矩。現在老爺子的弟弟來了,是長輩他們要是敢說一個不字,就等著被老爺子趕出家門吧!

    車門一開,他們就看到一個和老爺子長得很像,隻是比他年輕一些的老人。果斷的跑到易爺爺身邊,小輩們集體問好。

    “好好好,我哥呢?”

    易爺爺可沒忘,他來香市最主要的就是看他哥。

    “小叔,我爸在屋裏,我們先進去。”

    大堂伯扶著易爺爺,對這個和自家父親長得很像的小叔大堂伯還是比較尊敬的。主要是看到易爺爺他就像是看到自家父親一樣——腿軟。

    “大哥。”

    易爺爺一進屋,就甩開大侄子的手,朝著坐在沙發上的老人奔去。別看易爺爺都七十了,長年在鄉下溜彎,這腿腳好著呢!

    “常青。”

    易爺爺叫易常青,大爺爺叫易常和,兄弟倆相差十歲。

    一對相隔了幾十年的兄弟抱在一起痛哭,易經牽著弟弟看著大哭的爺爺和大爺爺,臉上有著欣慰和滿意。

    易奶奶走到兩位老爺子身邊拉開他們,現在大廳裏唯一能和兩位老爺子平輩的隻有易奶奶,大奶奶在二十年前就去世了,所以現在大爺爺是一個人。

    兩位老人哭過後到是冷靜下來了,兄弟倆就變成了話簍,那話啊就說不完。吃飯的時候兩位老爺子還就曾祖父母喜歡吃什麽菜吵了一架,看的一眾兒孫震驚不已。

    不過他們吵歸吵,飯也吃的比平時多了半碗,可見這吵也不是真吵,隻是在回憶他們兄弟共同的記憶。

    飯後,易經他們才正視拜見老人。跪在大爺爺麵前磕了三個響頭,又得了一個紅包。然後輪到大爺爺的子孫跪拜易爺爺,同樣得了一堆紅包。

    紅包裏不像大爺爺裝的是幾張支票,易爺爺給的是他畫的護身符。別看易爺爺平時不顯山不顯水的,他老人家的功力可不小,畫出來的符隻是不如易經而已。小輩們沒見識看了就有點不高興,可大爺爺是什麽人?他早就知道易爺爺在這上麵天賦比他好,所以搶一個護身後過來看了看。

    “唉,我不如你啊!”

    大爺爺直接把符收進了自己懷裏,讓易爺爺哭笑不得。

    “大哥,這是我送小輩的,你搶什麽啊?我這裏還有,你要我給你就是了。”

    “不早說。”

    把懷裏的拿出來扔回給三孫子,又搶過易爺爺手中的幾道符。

    “爸,這……”

    大堂伯看著手中的符,這時候他要是再不明白就是傻子。趕緊朝兒子使了個眼色,把符收了起來。

    “你們小叔的本事比你老子可強多了,當年父親就說過真正能繼承易家絕學的隻有你們小叔,我不過懂了點皮毛,哪裏配稱之為大師,你們小叔才是大師呢!”

    大爺爺笑眯眯的說道,當年他們兄弟二人都跟父親學易經,可惜在天賦上他不如弟弟,又沒有下苦功夫去鑽研,隻在風水上懂了一些。

    “嗬嗬,隻是有點研究而已,哪裏就是大師了。”易爺爺雖然嘴上這麽說,但是臉上的笑容卻告訴了大家他不止是懂一點。

    “研究?你十幾歲就能給人批命,這還算有點研究?哪我這連皮毛都算不上了。”大爺爺一拍沙發,他就看不慣自家兒孫那身傲氣十足的蠢樣。真以為他們小叔是來香市打秋風的嗎?要不是為了他,弟弟根本不會來香市。大堂伯他們滿臉尷尬的被大爺爺一通訓,都快抬不起頭來了,最後還是易爺爺救的場。

    “行了大哥,不提這些了。這玩意信則有,不信則無,我們還是聊我們的吧,小輩就讓他們自己玩去。”

    易爺爺是個很看得開的人,他知道大哥的兒孫肯定擔心自家人來大哥家是想占便宜,這樣他們能繼承的遺產就會變少了,但是清則自清他犯不著和一群小輩計較。

    “大堂哥,不知道我和弟弟的房間在哪裏?小書累了,需要休息。”

    易經抱著直打磕睡的弟弟朝著正和堂弟說話的大堂哥走去。

    他們大爺爺子孫滿堂,兒子有三個,孫子有七個,孫女也有兩個,曾孫輩的有兩個孫子和兩個孫女,可以說是家大業大。和哥哥比起來,易爺爺這邊人丁就少的可憐。

    “你怎麽回事?怎麽隻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孫子,我看小易書和他哥哥的年紀相差也太多了吧?”

    大爺爺悄悄的拉著弟弟問道,以為弟弟是遇到了什麽麻煩事才影響了子嗣。他和弟弟年紀相差這麽我完全是因為他們母親中間還生了幾個,都是隻沒有站住,最後才生了最小的易常青也就是易爺爺。

    “大哥,我還有兩個兒子沒有跟來,他們膝下各有一個女兒,現在都嫁人了。”易爺爺把家裏的事和大哥說了說,對大兒子和小兒子易爺爺現在就當不曾生過他們,反正二兒子很孝順,二兒媳婦和孫子們也都很聽話。

    “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別看我兒子和孫子們現在都很孝順,那是因為現在易氏還掌握在我手裏,他們要是不孝順我遺產就沒有他們的份,你說他們能不孝順嗎?”

    大爺爺就是知道這一點,所以現在他都八十了手中還握著易氏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不肯鬆手。

    雖然弟弟的兒孫少,但是人家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好的都甩開了。留下的才是真正的精華,二侄子雖然普通,但他和二侄媳婦孝順。兩個侄孫雖然年紀小,但是同樣也很孝順,兄弟倆感情也好,根本不用擔心會為了爭奪家產反目成仇。

    兩個老兄弟握著手直歎氣,每家都有每家的難處,沒想到富裕的大爺爺過的還不如在鄉下的弟弟,同是兄弟這命就是不同。

    晚上,易宅就隻剩下大爺爺、大堂兄和易經一家了。

    其他的人在下午的時候就離開,半點留戀都沒有。大爺爺見狀心中又是一悲,要不是弟弟在身邊,他非氣病不可。人老了不就是想兒孫滿堂和和□□的在一起?可是他的兒孫卻經常不著家,一個個在外麵買了房子,有時候一年都見不到他們一麵。雖然他手中握著易氏的股份,可這也換不來兒孫們的真心,又有什麽用呢?

    易經可憐了大爺爺一番,看來兒孫多了也不是什麽好事。一個個為了些錢財鬥的跟烏雞眼似的,看誰都是仇人。

    “抽嗎?”

    大堂哥叫易炎風,靠在陽台上的臉滿是疲憊。

    “不了,我不抽煙。”

    易經坐在欄杆上,同情的拍了拍大堂哥的肩膀,要說家中最心疼大爺爺的人也就隻有這個長孫了。他從小就被抱到大爺爺身邊教養,學的是真正的世家子弟的教育。一言一行都帶著股優雅,哪怕是他現在抽煙也比那些大明星看著還要有氣勢。

    “聽小叔叔說你也會算命?”

    大堂哥從小在大爺爺的教導下,雖然不是十分的信這些,但也有些在意,比如他手上的佛珠,據說是高僧開過光的。

    “不擅長,懂一點。”

    易小書睡了,易經有些認床睡不著出來散步,正好碰到了同樣鬱悶想散心的大堂兄,於是兄弟兩個就在陽台上聊了起來。

    “那你看看我怎麽樣?”

    大堂兄這算是病急亂求醫,早在聽爺爺說小爺爺擅長批命算命後就想讓易爺爺給他算算,隻是沒有機會。後來又聽說易經也會,正好碰上就打算讓易經幫他看看了。

    “平常心平常心,該是你的跑不掉,不該是你的就算使盡了手段也不是你的,不要給自己增加負擔。”

    易經瞥了他一眼說道,大堂哥擔心的是什麽他自然一清二楚。不過要易經來說,大堂兄這完全是杞人憂天,大爺爺又不傻,誰對他真心對他假意豈能看不出來?

    “唉,其實我也不是非要,隻是不忍心爺爺一手創下的家業敗在他們手中。”大堂兄是家中實力最強的,能力也勝過兄弟,所以從小他就大家的眼中盯。隻是他聰明,避過了很多次危險,又有大爺爺暗中給他弄的佛珠護身,這些年才平安的度過。

    “一切皆有定數,你隻要做好了你該幫的,誰也搶不走屬於你的那份。”

    易安慰道,錢財如浮雲,越是在意它就離自己越遠。

    “我明白你的意思,知道怎麽做了。”

    大堂兄按熄香煙,連手中沒吃完的煙盒都扔在陽台上的桌上。

    “和聰明人說話真省心,我就喜歡聰明人。”

    易經讚賞道,大堂兄果然非常人,心態好、夠理智,能力也好,這樣的人不成功那簡直就是沒有天理了。

    “對了,我爺爺送你們的紅包最好天天戴著不要取下來,閻王易見小鬼難纏。”

    提醒了對方一句,易經跳下欄杆回房睡覺。臥槽,快困死他了。

    作者有話要說:說的不劇透,所以你們要自己去挖掘真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