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誘敵的境界

字數:4883   加入書籤

A+A-




    不出數日,南唐水師的何招討和屬下將校群策群力、死了無數腦細胞,總算是對於吳越人的齷齪戰術做出了一番應對。然後,不出意外的,頭疼的事情就反射到了吳越軍一方。

    水丘昭券如今已經是此次增援蘇州的吳越水師的主帥,其主力船隊的水寨駐在昆山,與蘇州間隔六十裏水路相望。南唐人變招之後的次日,水丘昭券就收到了不好的消息。

    “報!滲透任務,被唐軍水師用新戰術所破,戰死士卒二十餘人!劉製使不敢造次,取消了今日剩下的滲透任務,已經率領餘部返回,請都帥進一步示下!”

    昆山水寨的中軍大帳裏,水丘昭券風水輪流轉地處理著這些瑣碎的噩耗。

    “慢慢說,唐人用的什麽手段。”

    “、滲透進蘇州城之後,唐軍水師在蒺藜網的基礎上,額外張了綱線和吊繩,上懸銅鈴,下捆碇石。

    一旦有水鬼觸網破壞,漁網綱線上懸掛的銅鈴就會搖晃作響,附近戰船上的水兵吊繩齊舉,即可把水鬼網出水麵射殺。今天殉國的弟兄們,都是這般中計的。”

    當初吳越軍首次使用鐵蒺藜拖網對付水鬼的時候,是打的運動戰,把這種兵器的威力算是徹底發揮出來了,南唐何敬洙一開始依葫蘆畫瓢學去,卻沒有發現“機動”這個要素的重要性,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被吳越軍輕鬆破了。

    但是如今看來何敬洙也不算見機得晚,好歹他學會了在網上裝吊繩和銅鈴,一有動靜就張網,而且漁網下緣配合了碇石,分開幾艘船提網,讓其抓捕範圍變大了很多。

    水丘昭券年老知兵不假,對於這種小把戲卻是談不上在行的,略一思索之後,又忍不住要去問這套戰術的始作俑者錢惟昱。想了一下,就揮退了報信的斥候,轉到偏帳去請教。

    ……

    “這有何難?就算他們的漁網可以一次性兜住方圓數十步的水鬼不得逃脫,也不過是學了個畫虎類犬。拖網戰術沒有機動性,全靠銅鈴確保預警,終究是容易破的。隻需如此如此便可破解……”

    水丘昭券請教了錢惟昱的全套計劃之後,自信滿滿的回去了,噩夢的枕頭,再一次拋給了南唐一方。

    從這天開始,吳越水鬼經常用車輪舸快船滿載了木桶出擊,然後在距離封鎖蘇州的南唐船陣附近幾裏外放水鬼下水,把木捅拋下。

    這種木桶不是普通的木桶,裏麵塞了一定量的沙子,剩餘部分則灌滿水,確保抵消木頭本身的額外浮力,讓其整體比重和水差不多,可以懸浮在水中。

    然後,水鬼們把木桶用繩索捆紮弄成一串,係在潛水的水靠上,拖著劃水前進。到了南唐軍用蒺藜網布置好的口袋陣附近之後,就搶占水流上遊的位置,隨後割斷繩索把大木桶順水放下……

    不用多久南唐船陣就會大亂,一堆水兵七手八腳把滿是鐵蒺藜的漁網拖上來,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撈上來的網裏麵什麽人影都沒有,完全是白忙活一場。

    吳越人可以輪番車輪戰,每隔半刻鍾或者一刻鍾,毫無規律地騷擾一次,把南唐軍弄得雞飛狗跳,南唐軍卻不能不防吳越人九虛一實的陰謀,這就墮入了錢惟昱的疲敵之計。

    不出三五天,南唐水兵們都被這些動靜弄得全是黑眼圈,走起路來兩腿發軟,就算是被輪換下來並不當值的水兵,也會被每次戰友拉網撈敵的動靜弄醒,完全休息不好。

    這般折磨持續了幾天之後,吳越人稍微安歇了一陣,給敵人一個心理落差,隨後再次用此法爆發式騷擾。南唐水師招討何敬洙終於忍不住了!

    5月18這天,他決定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圍困蘇州,不讓城外的消息和物資流入城內,另一邊集中2萬人馬、700多艘大小戰船。去找吳越人駐紮在昆山的水師援軍決戰,把那些惱人的隻敢騷擾疲敵不敢交戰的蒼蠅拍死!

    可惜的是,吳越人似乎早就知道他們一定可以把南唐水師撩撥得受不了的,所以全軍整個待旦,南唐水師出擊的當天,吳越船隊早就通過斥候快船得到了線報,一萬多水師,200多艘戰船全部從昆山水寨起錨,往東南方向的嵊泗、雙嶼(就是現在的舟山群島北側的嵊泗列島)方向回避。

    南唐水師追到昆山的時候,吳越水師已經逃出海好幾十裏了你沒有看錯,就是“出海”好幾十裏了,因為如前所述,五代時候的昆山已經是在長江入海口了(也就是說當時的蘇州城距離大海也隻有六七十裏路),吳越人把援軍的水寨選在昆山,目的就是隨時都可以逃上大海。

    何敬洙一開始還不服輸,見吳越水師逃到海上,但是畢竟兩軍之間隻有二三十裏的路程差,還想奮力追擊一陣。不過這種冒險很快就付出了代價。

    南唐的江南部分畢竟是內陸領土,沒有跑海的習慣。南唐水師的戰船,一貫是用於在長江裏麵作戰用的!樓船艨艟,吃水很淺,水線麵很大,而且船頭船尾都很方正。這樣的船型在波浪平靜、水流規律的長江裏是很好用的,但是到了大海上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唯有沙船還適合長江口外的淺水海域,可惜南唐軍中的沙船比例也不高。

    而吳越人的水師,完全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因為浙東都是大海,吳越水師幾十年來都是注重戰船海上航行的“兼容性”問題的,此刻的吳越水師交戰部隊中,福船都有三四十艘,沙船更多,還有十幾艘車輪舸。

    南唐水師追出長江口不到五十裏,隨著江水的衝擊暗流徹底被大海吸收,海風波濤逐漸加緊,大部分戰船很快就變得搖擺不定,根本不適合作戰。而此刻吳越水師的戰船卻適時回頭,如同靈活的狼群一樣猛撲回來!

    南唐戰船試圖結陣防守,用弓箭壓製吳越人靈活的小船,但是船陣掉頭應變的機動性完全無法保障,戰船顛簸也讓弓箭的瞄準精度大大下降。

    原本在長江裏的時候,因為雙方的陣勢都是四平八穩,南唐一方還能占據風向和水流的優勢方向,而到了大海裏之後,因為海麵遠遠比江麵寬闊無數倍,吳越一方隻要機動性占小船迂回南唐軍船陣背後,搶占上風口的有利地勢。

    數十艘吳越小船利用機動性優勢迂回到位之後,今天的主角也就出場了,那就是吳越水師慣用的燒船利器猛火油!

    一時之間,數十艘小船迂回到南唐船陣的上風口,隨後扯滿風帆、帆槳並用猛衝過來,接近到數十步內之後,吳越人用類似於弩炮的大彈弓把一桶桶猛火油猛力發射到南唐戰船上,隨後射出火箭。十艘,二十艘,五十艘……越來越多的南唐戰船被烈焰覆蓋,緊密的船陣立刻被打散,各自往著長江口的方向回逃奔命。

    失了陣形的南唐水軍,很快被吳越人逮住了機會一擁而上……那些落在大陣西側的落單南唐軍戰船,被圍攏上來的吳越軍砍瓜切菜一樣幹掉。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水丘昭券就知道這一戰勝負已分了,小王爺的妙計,居然又奏效了。

    猛火油這種東西,在許多人眼裏,或許就不該出現在古代戰史裏麵,隻有穿越小說的主角憑借著“先知先覺”才會使用這種大殺器,但是實則不然。猛火油在史書上的應用記載,最早出現在中唐時期,當時是西域都護府人在玉門一代發現有土人使用燃燒的黑油(就是現在甘肅的玉門油田),不過那時候的猛火油還沒有直接用於軍事用途。

    在軍事上使用猛火油,五代的吳越國可算是一個先驅了,早在武肅王錢的時代,吳越水軍就裝備了猛火油這種秘密武器,根據史書記載,其來源就是靠和南唐的黑衣大食國商人海貿得來的。

    後梁朱溫初年的時候,錢派遣使團渡海去遼東,拜見契丹國主耶律阿保機,順帶推銷做生意。吳越使團曾經獻上猛火油這種東西的樣品,告訴阿保機這東西用來攻城的時候,如果以投石車丟上城頭,就能起到非常強大的火攻效果,而且敵人如果用水撲火的話,會越澆越旺。 百度@半(.*浮)生 —越滄海

    耶律阿保機聽了之後大喜,當時就下令從吳越大量購買這種猛火油,然後立刻率領契丹大軍南下進攻幽州軍閥、自號“大燕皇帝”的劉守光!想用幽州城試一下這種新武器。

    幸好耶律阿保機的皇後述律後(也就是後來遼太宗耶律德光的老娘,當今遼國皇帝耶律兀欲的奶奶)這個人比較謹慎,勸諫阿保機說:“普天之下,從來沒有聽說過為了試驗武器而發動戰爭的道理!兵者國之大事,豈能因為有了武器就要打仗呢!”這才算是阻止了阿保機這個一根筋酋長的衝動。

    契丹人沒有正式采購和使用猛火油,但是這種武器既然有其軍事價值,總歸是要得到顯擺機會的。此後又過了十幾年,到了錢執政的晚期,也就是楊吳徐溫執政年間,吳越國與當時楊吳一方在蘇州-常州又爆發過多次攻防戰役。

    當時楊吳一方的統軍大將是徐溫,吳越一方則是世子、也就是後來的文穆王錢元。錢元的吳越水師在那次蘇州-常州水戰中首次抓住了機會,在一個盛夏東南風迅猛的日子裏,使用猛火油船燒毀了南唐軍數百艘戰船,南唐人馬被燒溺斬殺、死者2萬餘人。

    那件事情,距今又過去了有28年了,28年來,南唐軍對吳越人的猛火油神器忌憚非凡,每逢水戰,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給吳越人抓住上風口優勢的地位。在長江裏麵交戰的時候,南唐軍還可以比較好的控製風險。

    可是今天何敬洙一衝動殺進了東海,茫茫大海之上,吳越人穿插迂回、要占據上風位何其容易?南唐軍再一次的損失慘重也就不可避免了。

    百度快速搜索:本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