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字數:4985 加入書籤
趙誌父貴為霸主國執政,他的葬禮依照禮節,自然是繁瑣浩大的,從招魂、報喪、沐浴、飯含、襲屍、小斂、大殮、設奠等等,俱是繁複,更別說還有晉國國君親身吊唁,晉國朝臣、諸侯使節來吊唁的也不知凡幾。
如此大事,自然不可能隻是趙無恤甚至隻是趙氏一族奔忙,依照《周禮》所定,這喪禮中有很多地方是要家臣來協助完成,比如洗身,就是趙氏家臣要在太祝的指導下進行的,包括小斂、大殮入棺,都要有親信家臣的參與。
若論趙氏家臣第一位者,當然非尹澤莫屬,在尹澤之前,趙氏家臣之首當屬董安於,但是彼時趙氏與範氏政爭,趙誌父被範鞅打壓,範鞅知道董安於是理政幹才,逼迫趙誌父殺掉董安於,趙誌父當時初初繼承家主之位,根基薄弱,加之向來庇護於他的韓氏老族長韓起病故,無力庇護董安於,眼睜睜看著董安於被逼自盡。
自董安於後,尹澤理所應當成為了趙氏家臣之首,雖然其後有陽虎分權,但是比之陽虎這個屢次反叛自家主公的反骨之臣,趙氏上下當然更加信任一貫穩健的尹澤。
這操持葬禮之事,千頭萬緒,趙無恤忙得□乏術,自是不可能全部包攬,許多事情,也是交給尹澤這個趙氏兩代家主俱是十分信任的家臣處理。
大殮之時,一隊日夜兼程的人馬趕到,將一個帶著泥土的包裹交給尹澤,而這個包裹就經尹澤之手,與趙誌父一同入殮進棺。
尹澤並沒有特意避開很多人,一同送葬的孔偉眼見這一幕,若有所思,但沒有多說什麽。
及至送葬之後,回程之時,孔偉與尹澤得空閑相談,孔偉問及尹澤道:“那……那是執政的意思?”
尹澤半響不語,最後長歎一聲,回想那日趙誌父昏迷許久才清醒,在見了陽虎之後,便召集家臣,鄭重將趙無恤托付給趙氏家臣,乃是托孤之意,等到這些都做完,最後的最後,趙誌父遣走了所有人,隻留下尹澤。
尹澤永遠記得,已經神智潰散的趙誌父拉著他的手,死死的用勁,幾乎用盡所有的力氣從口中擠出兩個字:“阿……聵。”
尹澤為趙氏家臣幾十載,趙誌父的事情,他大多知曉,自然也知道趙誌父與剻聵之間的種種,眼見趙誌父壽數將近,卻硬撐著一口氣不願撒手,尹澤如何能不知其心中所願。
最後尹澤輕聲道:“我會把他接回來,與執政同葬。”
趙誌父聽得尹澤此言,長舒一口氣,合目長逝。
尹澤回想起趙誌父得自己諾言後,最後凝固在嘴角的笑意,一輩子硬得像個石頭的趙誌父,最後是笑著離開的,尹澤眼中有幾分酸澀,回答孔偉道:“主公……自然是主公的意思,生不得相守,死而得同穴。”
孔偉也是為趙氏家臣近二十載了,也曾與剻聵並肩作戰,此時聽得尹澤之言,長歎一聲,道:“何必,何苦。”
尹澤苦笑,道:“人生在世,若是看得破,若是解的了何必何苦這兩問,有豈會有那種種缺憾,人生於世,又有幾人能活的沒有缺憾。”
聽得尹澤此話,孔偉亦長歎一聲,不再言語。
趙誌父葬禮過後,趙無恤正式繼任家主之位不過數日,智瑤便親自上門,此時的智瑤已經依照晉國百年傳統得國君親賜執政之位,身份不同往昔。
趙無恤此時雖是守孝之身,但是一來春秋之時守孝本就不是十分嚴格遵循所謂的三年之期,尤其是在晉國,每一個公卿的離去,都意味著卿位的變動,也意味著一場新的權力鬥爭的開始,在這種稍有行差踏差便舉族盡滅的慘烈威壓下,人總是會比較變通的,對每一個晉國公卿去世時,他的家族首先忙碌的是繼承人如何順利繼承家族權力與朝堂權位,因為這些才是使得一個家族盡快正常無縫接軌正常運行下去的保障。
是以,趙無恤並沒有因為居喪而拒絕見智瑤,畢竟作為此時的晉國執政親自上門,趙無恤斷然拒絕,也確實有些過分了。
智瑤其人,從來也不是一個虛應故事的人物,此時拜訪趙無恤倒也不兜兜轉轉,現實依禮對趙誌父的去世表示哀痛,趙無恤回禮感謝來客的關心,智瑤再追思了下趙誌父對晉國的功績,趙無恤自謙一下,表示都是趙氏一族應該做的。
走完這個基本的禮節流程,智瑤直接開口道:“赤狄南下,燕國要挺不住了。”
趙氏封地靠近北部草原,赤狄南下的洗劫燕國的消息趙無恤也有耳聞,此時一聽智瑤提到此事也不驚詫,道:“無恤略有耳聞。”
智瑤道:“若僅僅是齊國,燕國可能還有一守的氣力,加上赤狄,燕國絕對撐不住。”
趙無恤微微沉默,然後道:“執政其意?”
智瑤看著趙無恤,半響,開口道:“夏瑜在虒祁台上說,趙簡子一去,晉國霸業必然傾頹,甚至會再次被肢解分裂,要我說,那夏瑜是太小看我晉國後輩了,晉國是百年霸主,在前執政手中晉國是霸主,在握智瑤手中,晉國依然是霸主。”
智瑤這話是有些狂妄了,此時他雖然是執政,已經是晉國實際上的掌權人,但畢竟仍是晉國國君的臣子,說什麽晉國在他手中如何如何,儼然把自己當作晉國的主人,卻是不是狂妄是什麽。
不過趙無恤沒對智瑤這略帶狂妄的態度多說任何一句話。
倒是智瑤,此時眼神銳利,看著趙無恤,道:“我們不能坐看齊國屯兵燕國,若是齊國當真吞並燕國,國土擴張一倍有餘,我晉國危矣。”
趙無恤依舊有些木然的臉,看著智瑤道:“執政何意?”
智瑤道:“我們要即刻發兵,攻打衛國。”
趙無恤一愣,他父親趙誌父對於衛國,可說是銘記心頭,時時刻刻都想把衛國打下來了,使其徹底依附於晉,畢竟隻有打下了衛國,才算是與齊國的爭鋒中占據上風,但是一生征戰沙場的趙誌父到最後也沒能徹底的征服衛國,而此時趙無恤聽智瑤再次提起攻打衛國,一時間到真是愣住了,然後脫口而出道:“為什麽不先打齊國?”
這話一出,趙無恤自覺失言,眼神中微露懊惱之色,倒是讓智瑤哈哈大笑了起來,等到智瑤笑完了,卻是長歎一聲,道:“打齊國?誰去?你?我?還是魏氏韓氏?”
趙無恤方才失言已經讓智瑤看破他並非完全居喪而不理朝堂之事,倒也索性不再假裝了,直接道:“執政所言何意,不妨直言。”
智瑤一拍案幾,道:“好,我有話直說,齊國大軍北上,但田襄也不糊塗,日前我探得消息,田襄在齊國與晉國的邊境也調動部屬了不少人馬,防備我晉國趁齊國內空虛偷襲。”
趙無恤微微皺眉,道:“廩丘不再我們手裏,以齊晉邊境地勢論,廩丘不在我們手裏,太吃虧了,若是廩丘當真駐守重軍,我們直接攻打齊國,隻怕要損失不小。”
智瑤道:“確實如此,本來若是我晉國能夠出動最起碼兩卿或者三卿的力量出擊,即使廩丘有重兵守衛,倒也不是拿不下來,隻是我瑤初出繼任執政,一則威信不足,隻怕很難駕馭三卿與敵戰,二則,國內留守之事也是複雜難言,不易決斷。”
趙無恤聽智瑤其言,雖未直言,但也明了其言下之意,說到底還是晉國四卿之間互相不信任,一起出門打仗吧,智瑤雖為執政,但剛剛繼任,威信不足,難以統禦,而留在國內看家的晉國上卿人選也是難定,出征的其他幾個晉國上卿隻怕也害怕其人在國內使絆子。
趙無恤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道:“執政有話不妨直說。”
智瑤歎了口氣,道:“你居喪已盡,回朝領軍,不論是打齊國還是打衛國,我們都沒有時間了,必須盡快決定,然後即刻起兵。”
趙無恤道:“我還在為父守喪……”
智瑤擺了擺手,有些不耐煩的道:“別說這些虛的了,我晉國居喪向來未必一定要那麽長的時日,多有奪情處置,我已經稟明國君,不日國君當下令要你回朝。”
趙無恤聽得此話,最後稟手施禮,道:“諾,無恤謹遵國君命。”
“晉國很快就會進入趙氏與智氏相爭並強的時代了。”申子離含笑向魏斯剖析晉國此時政局,道,“趙誌父為執政二十餘載,趙氏在他手中擴張極為迅速,其封地之廣乃居晉國四卿之首,而智瑤其人野心勃勃,趙誌父一去,壓在他頭頂的泰山便被搬走了,他必然會為智氏擴張極盡所能,一個是前任執政的家族,一個是現任執政的家族,一個山中的兩頭老虎,如何能夠不相爭並鬥。”
申子離侃侃而談,魏斯目露深思,靜靜的聽著,然後道:“那我魏氏當如何自處?”
申子離微微一笑,道:“躲開。”
魏斯微微皺眉,道:“何意?”
申子離笑道:“兩隻巨獸打架,實力不足的人應該做什麽?自然當避之,以免無辜禍及,由的他們去打,最後兩敗俱傷,方乃魏氏之幸。”
魏斯與申子離談論良久,及至天色將暗,申子離告退時,看著申子離由家仆下人牽引著退下,良久,魏斯對一直旁觀的李悝道:“老師,我不喜歡這個申子離。”
李悝很是平靜的道:“你不需要喜歡他,你隻需要知道他有用,申子離這樣的人,對您有用,這就夠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激瓜瓜親的地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