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字數:4719   加入書籤

A+A-




    閑暇兄弟?

    胤禛與胤祥兩人的廉政部已經有了些許成效,尤其是胤祥讓不少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次廉政部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開始著手準備,然而也是那次讓不少的人都留下了對廉政部的記憶。

    胤禛與胤祥帶著胤礽的聖旨,秘密的到了那一名大臣的家中,官兵圍著那所府邸。胤禛就站在門外,看著前方注視著那一舉一動,而胤祥則是帶著聖旨以及官兵進了那府邸。官兵將那大臣的家中所有妻兒以及奴仆都安置在一旁,隨後便是抄家。

    胤祥收起了所有平日裏的笑容,也學著胤禛擺著嘴臉看著這一切。他知道現在不是應該同情心泛濫的時候,本來貪官汙吏就該有貪官汙吏的懲處,廉政部也是因為有這種吃著朝廷月俸,私下也貪贓受賄的官員才會建立起來。

    笑容爽朗,為人正派,而且富有同情心,這些詞語一直都用在胤祥身上。隻是那次有人舉報了那名大臣貪汙受賄,一經查實便是抄家,還有收押入牢,給了不少朝廷之中的官員一個警醒。那名大臣隻是第一個被檢舉出來的人,陸陸續續肯定還會查到不少與此有千絲萬縷聯係的人。

    胤禛和胤祥在京城儼然成了朝中大臣懼怕的對象,生怕一個不留神就引來他們兩人的注意。黑白雙煞,這是朝中大臣私下給胤禛和胤祥起的外號,一個一直唱黑臉,一個一直唱白臉。本以為胤祥是個大咧咧的人,隻是做事認真程度絲毫不遜色與胤禛。

    胤礽對胤禛和胤祥的表現可以說很滿意,殺雞儆猴的這番舉動,讓朝中本來有些暗湧的大臣都紛紛修生養息,生怕下一個開刀的就是他自己。

    相比於胤禛和胤祥進展如此快速,胤禩、胤祺以及納蘭恒泰進展明顯慢了很多。他們雖然提交了管理辦法以及律法設立,但是一切都尚在摸索之中。跟洋人打交道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首先也清楚他們的生活習性和語言文化,其次就是了解清楚他們現在國家的情況如何。

    胤礽雖然有派不少的人到了國外學習,但是短短了幾年,學到的未必是精髓的東西。胤禩他們仍舊需要不少傳道士的幫忙,否則還是很難繼續辦下去。也正是這樣,胤祺和胤禩開始慢慢地接觸和學習英吉利和法蘭西的語言和文化。而納蘭恒泰倒是遊刃有餘,一直以來他知道胤礽的想法之後,他就開始自己與傳道士學習他們國家的語言,所以現在倒是比起胤祺和胤禩都要輕鬆不少。

    “語言是一門奇妙的學科。”胤祺歎了一口氣,他本來學習能力就不是特別強,隻是靠著一股的韌勁一直在努力著。

    胤禩笑了一笑說:“多讀多寫多聽,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老八,五哥比不上你。”並非胤祺自謙,而是他的能力確實不如胤禩那般強悍。想想他現在還是半鹹不淡的漢文,他還是學學能夠交流便可以了。

    胤禩知道胤祺的想法,他也不會強迫胤祺要怎麽怎麽樣,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選擇,他的選擇是想要打造一番屬於他愛新覺羅胤禩的成績。後世不會遺忘掉他的名字,也不會遺忘掉他現在的努力。勝者是能夠改造以及創造曆史的存在。

    憑著這一股衝勁,這一股想法,胤禩真的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眼界也更加開闊了。即使沒有被康熙看上,但是他仍舊位居親王的位置,依舊舉手投足之間便震懾到不少的權貴。

    胤禩和納蘭恒泰如同吸水棉花一樣在累積知識,胤祺則忙於整頓外交部,即使不能入胤禩跟納蘭恒泰那般,他也絕對不可能就渾渾噩噩的度過。他不如胤禩有野心,但是也不代表他不想做出一番成績。

    想想這幾十年,若是有孝莊和孝惠護著胤祺,想來康熙也未必能夠記得有他這個兒子。他並不優秀,也不會說話,在十三個兄弟裏麵,他是最為暗淡的一人。他不會服輸,他也想要成就一番成績,讓康熙瞧瞧他也是值得他驕傲的兒子。

    看著胤禛、胤祺、胤禩以及胤祥四人都已經初具成績,相信假以時日,他們四人必定能夠讓大清的人都為之驕傲。而胤禟和胤兩人也越發努力,想要證明他們兩人的存在感。大清第一皇商,是康熙在駕崩前一直都有關注的事。

    盡管康熙現在駕崩了,但是胤礽還是很放心的由著胤禟和胤兩人一同管理著。胤禟的心思很多,但是胤卻恰恰相反,他很多心思都能夠從他的表情和語言之中看得出來,所以放著他們兩人一同管理大清第一皇商,胤礽真的很放心。

    而且胤禟也並非隻是為朝廷辦事,自己卻一分都沒有。原本康熙是有這種打算,讓胤禟和胤兩人拿著親王的月俸然後空手幹事。但是胤礽卻不打算這樣,能者居之。他自己手上也是有著不少的產業,他很明白,有能力的人都是要靠著信任以及金錢留住。親情,說起來他們的關係一直都淡如流水,勉強來說三人是不親密的兄弟。

    胤礽列出了不少的條件以及好處,胤禟跟胤原本都沒有考慮那麽多,隻想著如何賺錢,反正康熙不虧待他們,胤礽也不敢怎麽虧待他們。隻是一見到胤礽的這份條約,他們也確實有些吃驚和高興。

    一股濃厚的信任感,讓胤禟跟胤兩人都是十分高興和興奮。他們真的沒有想過胤礽會如此放心將大清第一皇商交由他們全權負責,而且還表示每年若是賺到的白銀隻要超過一百萬就可以領到分紅,越多分紅則越多。打著大清第一皇商的招牌,領著親王的月俸,還有年末就能領到分紅,他們的心裏倒是有了許多的想法,但是唯一相同那便是努力賺錢,打造個金燦燦的房間。

    跟著胤禟時間久了,胤不少的看法和態度都與其相似,尤其是金錢觀。黃白之物,有誰會嫌棄多呢?何況看著府邸全是他們喜愛的古董以及鍾愛的藏品,心情怎麽看怎麽爽。

    胤礽過了幾個月也將胤褆放了出來,雖然沒有說什麽,但是還是派了三名太醫到了胤褆的府邸為他診脈。胤褆自從在養蜂夾道出來之後,心境與之前已經渾然不同。之前他還會想很多,但是現在他真的已經沒有了什麽想法了。

    養蜂夾道十來如一日都是那般,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在那裏待上了幾年之後。原本那個意氣風發,總是想著與胤礽一較高下的胤褆已經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一個想要求安寧和平靜的胤褆。

    胤礽既然放了胤褆出來,就不會讓他如此清閑。胤褆雖然說不上有勇有謀,但是對兵部的了解還是不少。所以他打算讓胤褆以及胤祐兩人於福全、常寧和圖哈爾一同管理兵部。原本他沒有這個打算,但是看到清閑的兄弟,再看看他現在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他怎麽都,沒有辦法開心起來。

    胤礽才不指望他的兄弟能幫到他多少,但是清閑那可是絕對不可能的。看著胤褆一直都舉步維艱的做事,說起來他的內心都有不少的感觸。他是相信胤褆的,胤褆是不可能有心叛變的。他知道胤褆有多麽在乎康熙的感受,胤褆最希望就是讓康熙見到他的努力,也最希望能夠打敗他這個皇帝。

    胤褆在兵部還是慢慢地開始融入到裏麵去了,本來已經在兵部待了這麽多年,他也很清楚裏麵的事。同時,跟著他,胤祐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胤祐天生就有足疾,所以他一直都很不自信。

    胤祐現在卻開始慢慢地有了底下,他一直的願望就是能夠成為一名將軍。現在加入兵部,跟著胤褆,他也學到了不少他曾經不敢奢望學到的事。他心裏那一股火焰瞬間被點燃了,而胤褆也被他的熱情所震驚到。

    由於胤礽大力推行建立學堂,本來醉心於撰寫書籍的胤祉也隻能從中抽出時間來幫忙辦差事。胤祉並不是反對胤礽,而是他十分不解,胤礽究竟想幹什麽。先是在京城和沿海七省開始創辦學堂,不管是滿漢蒙還是非大清子民,皆能上學堂,隻是唯一的要求便是學成必須為大清辦差至少二十年。

    本來關榕祺最開始隻打算坑那些優秀人才十年,隻是沒有想到胤礽卻那麽狠直接說要二十年。二十年是個什麽概念?歲月催人老,這二十年內為大清辦差,那就估計不會有人離開了,隻要過了那個最有野心的時期,一切都回歸平靜。而且要是沒有辦差到二十年,大清將收取五十萬兩白銀作為學堂讀書的費用。

    這一樁生意,之於胤礽來說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而之於大清來說,那是留住人才的好時機。隻要留住了那一幫學子,那就是留住了大清未來的棟梁。而且這學堂是三年才選一批人,所以暫時還不存在學子過多的情況。

    而較於其他兄弟來說,胤裪算是比較看起來清閑的履親王。隻是,那都是表麵上而已,胤裪現在除了要負責宗人府,還要負責盯著黃河治水的賬薄。黃河治水,每年大清都會投入不少的錢財,為的就是想方設法的治理好這天災。

    隻是,投入的錢財就如同打水漂一般,是有在治理,但是卻達不到預期的成效。而胤裪主要的任務就是監督者,監督這些錢財的流向,配合這廉政部一同打擊那些想要貪汙受賄的人。

    目前,工部還是有著關榕祺喜歡怎麽樣就怎麽樣,胤礽不想管太多,想到那些每日隻有增多,從不曾減少過的奏章,他隻能暗暗地抑鬱,努力的看著那些奏折。

    大清的改革還將持續,隻要一穩定下來。胤礽便打算投入錢財打造個牢不可摧的邊界線,他不可能讓大清淪陷,更加不可能讓那些虎視眈眈的國家有可乘之機。現在,他才登基不久,一切都還在穩步向前,他目前還是求穩不求快也不求變。

    不過,胤礽很快就知道,那隻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

    作者有話要說:31號將雙更完結。屆時關注,想寫肉但是怕被禁,有人想看肉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