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終章

字數:6718   加入書籤

A+A-




    第六十五章重振國威

    胤礽看著外交部以及理藩院吵得不可交加,他心裏微微有些煩躁,在處理外交部跟理藩院的協調上,他確實有些偏差,否則也不會讓他們吵得如此不可交加。

    本來外交部以及理藩院是兩個不同的機構,外交部是負責非大清藩屬國的國外事務,而理藩院隻負責大清的藩屬國以及蒙古那邊的事宜。隻是理藩院卻認為外交部的存在直接威脅到他們的存在,所以各種不滿意就由此產生。

    一直都在試圖平衡的胤礽,看著那滿滿都是不滿意的奏折,他歎了一聲氣,魚與熊掌兩者難以兼得。他不可能為了理藩院那些沒有成績的大臣而放棄外交部,胤禩確實很適合管理外交部這些,起碼比起那一群領著月俸不做事的大臣還懂得什麽叫做認真辦差事。

    胤礽斟酌了許久之後,便直接下旨,讓理藩院納入外交部的管理範疇。外交部全權管理以及統籌規劃理藩院的一切事宜,這個聖旨瞬間在朝堂之中引來不少大臣留意。原本以為胤礽會讓步有著理藩院,隻是沒有想到他居然大筆一揮直接將理藩院歸入外交部,整合了一下工部和兵部的事宜,而且再次強調廉政部以及外交部存在的必要性。

    盡管理藩院依舊存在著,但是意義上儼然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了。原本理藩院的權利一瞬間就被外交部取締了,而且還是無聲無息的就這樣被取締了。原本聯合起來的想為理藩院謀福利的大臣,瞬間都傻眼了。

    而原本已經打算要被取締的胤禩,看著那聖旨不由自主的開始發呆了。本來以為外交部會被理藩院取締,他也要跟著理藩院的大臣辦事,隻是沒有想到卻是與他們的想法相反的反向走著。

    “老八,好好幹吧!二哥看好你。”胤礽拍了拍胤禩的肩膀,他可是冒著很大的風險任用胤禩。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在幾十年幾百年之後的利益。誠然理藩院跟外交部真的有衝突,在如何取舍兩者之中,他考慮很久,最後還是留下外交部。

    “老八一定不負皇上的厚望。”胤禩現在雙手隱約都有些顫抖,他實在不敢相信胤礽會如此信任他。康熙當年讓胤礽必要維持兄弟之間的和睦相處,當時他知道隻是笑了一笑,他不認為胤礽能做到,隻是現在他發現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外交部的存在,隻直接隸屬胤礽直接管轄,專門隻負責掌管蒙古、新疆南部以及少數民族等事宜,現在還兼並大清周邊所有國家的外交。本來屬於理藩院的幾項事務,胤礽移交了宗人府以及戶部管理。

    而同一時間,胤礽打算再次梳理大理寺與刑部、都察院合並在一起簡稱大理院。大理院管轄著的刑法全部的立法,大臣的調配,大臣的官職分配、獎懲製度,彈劾監督各地官員等等。

    大理寺、刑部以及都察院的合並霎時之間掩蓋了外交部以及理藩院的變天,而誰也沒有想到胤礽會在此時此刻做出如此的決意。本來這三法司偶爾就常常因為權力的問題吵得不可交加,現在胤礽幹脆將他們這三法司合並一同管理,也是無可厚非。

    “咦,不錯嘛。”關榕祺擠眉弄眼的看著胤礽,他沒有想到胤礽最有這麽多的改措。而且他前世的事情隻是簡單的跟胤礽說過一次罷了,沒有想到那一次便讓他已經將這些都一一印在腦海中。

    “改革是必須的,也是時候讓底下的那些大臣知道,光領月俸不辦事已經不可能了。”胤礽笑了笑,最近自從改革了外交部與理藩院還有三法司以後,那些本來不怎麽積極辦差事的大臣都一一積極起來。深怕是胤礽見不到他們努力似的,每日都呈上不少的舉措。

    連帶著原本反對加派將士以及武器、軍餉到邊關的事情,現在那些大臣口風一致都是十分支持胤礽的做法。而且原本有些停滯不前的沿海防衛,現在沿海七省的地方都開始積極起來,一一的用心開始建設。就連著已經一發大水就泛濫成災的黃河,不少的整治修葺方案也一一乘上了。

    這次的動作,胤礽認為他是做得很對。看著那些變得積極的大臣,他不知為何想起了關榕祺的一句話,那些大臣就如同半幹不濕的衣裳,隻要大力一擰還是能夠有辦法擰出水來。現在可不是,原本一直堆積著沒有解決方案是事情,一一都有了解決辦法。

    “確實,留著那些蛀米大蟲,還不如讓有能者居之。”關榕祺知道胤礽還有意思改變科舉製度,隻是他沒有附和胤礽的想法。現在要穩定下來才是好,反正科舉製度的利與弊,胤礽十分清晰,而且大概他腦海之中也浮現了許許多多改變的想法。

    “你懂我的意思,隻是正如你說的那般,現在的改變太多了,就怕引起那些朝廷命官官官相護。”胤礽何嚐不懂呢,隻是他知道隻要現在的局勢穩定下來,他的動作就會慢慢地增多。

    “飯要一口口的吃,現在還是打好基礎。真正要先整頓的京城,你已經開始逐步的整頓下來了。而且那些兄弟你都妥當安排了,現在隻差穩定下來,你便能大展拳腳。”關榕祺握住了胤礽的手,在裏麵寫了個穩字。

    彼此之間有了不少的默契。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他們已經慢慢地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彼此之間一個動作一句話語都能夠安撫彼此。

    “你……”

    “你…….”

    關榕祺和胤礽同時開口,兩人卻是會心一笑。他們沒有說破最後的那道防線,隻是平日裏的那些舉動無一不是訴說著彼此心中藏得最深的事。

    “一切穩定下來,再選定下任帝皇,我便打算退下來。”胤礽心中那一股熱火朝天的覺得不知道為何突然一直燃燒著自己,他也想徹底為自己活一次。

    “你舍得?”

    “沒有舍就沒有得。”胤礽想說,他已經重新為了自己而活了一次,曾經的種種現在看來就如同過眼雲煙,一瞬即逝。他的心境已經慢慢來去了,心中縱然有著許許多多的想法,那也是想法而已。

    原本胤礽也想勉強自己跟後宮那些女人生下一兒半女,隻是他想他為何要委屈自己呢?他一直都是那個不羈放縱的胤礽,他一直都不曾改變,為什麽要為了這麽多紛紛擾擾的事情而放棄自己最開始的想法呢?

    胤礽突然湊近了關榕祺的臉蛋,在他的唇上親.吻.著,他已經不想壓抑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了。尤其是麵對著這個一直與他風雨同路的人,彼此之間除了是有歡喜的情感,還有些同舟共濟的相隨。

    他忽然想明白,為何一直反感著別人對他的不尊敬,卻一直不會說關榕祺對他不敬,也許就是那個時候那一眼那一番話,徹底改變了他們兩人。漫漫長路上,一直有一個人能夠跟隨著並駕齊驅,這也是一種幸福。

    他後來知道了康熙與納蘭容若的前塵往事,他也是輕歎一聲,有些人注定是有緣無分,有些人注定是無緣無分,而他們卻恰恰是那有緣有分的人。

    衣衫褪盡,彼此之間坦誠相見,月光半遮半掩。

    那遠離著的太監以及宮女,無一不知寢室內所發生的一切,隻是沒有人會想要探究一二。他們隻是緊盯著前方,耳朵什麽都聽不見,聽到什麽知道什麽都堅決不說出去。

    那一聲聲的聲音,透露出戀人之間的親密以及抒發內心最壓抑的想念。

    也許,這晚之後,他們將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辦法廝守在一起。

    關榕祺即將披甲上陣,而那些將士一早已經開始想要一展心中抱負,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大家都很清楚,成也好敗也罷,他們心中的那團火焰一直都不會按壓下去。

    而這次帶著的武器和大炮,不是關榕祺的傑作,而是戴梓精心研製的武器,而且不到三個月時間,已經大批量的生產著。然而這次關榕祺打算正式讓那些兵工廠生產的武器,也融入此次的邊關平亂之中,那些周邊的小國,他相信必定能夠俯首稱臣,百年之內都不敢再次入犯。

    太和二年,胤礽正式開始了大力度的整治以及合並京城的部分管製,以及大力度的開始建設陸地邊防、海洋邊防以及戰船和武器的投入。

    太和三年,處理的大清國內三百多名的貪官汙吏,而揪出這三百多挖著民脂民膏的就是那廉政部,而處理這三百多名貪官武林的正是那大理院。而大清第一皇商的收入已經足夠建設大清的邊防、戰船以及武器,每當一有什麽突然狀況大清的國庫也不至於空虛著。而胤禟和老十的荷包也都是脹鼓鼓的,他們的幹勁十足,就想著如何才能從洋人手中挖來他們的錢財,如此才能賺取最大的利益。

    太和四年,胤礽因無所處,特意將胤禛的大阿哥帶入宮內好好教導。不少的人都有了風向,弘暉有可能有大作為啊。隻是他們都知道這個時候更應該安靜下來,不要過分渲染此事,誰也不知道胤礽是否真的想讓弘暉成為他的繼任人。

    胤禛隻是默默地拍了拍福晉的雙手,弘暉必然能夠所一番大作為。他有意無意的從胤礽的話語之中得知,胤礽想要再裏麵挑選繼任人,他原本還有些驚訝和意外,但是又想到已經這麽多年過去了,胤礽一直都無所出,即便是他有這樣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隻是,沒有想到居然選中的是弘暉。

    說起弘暉,還是胤礽救了他一命。現在弘暉能入胤礽的法眼,也是他的造化。胤禛更加開始約束雍親王王府上上下下的下人,這個時候更加不宜出任何的差池。雍親王王府的繼承人除了弘暉還有弘時,不是嗎?他一點兒都不擔心,隻是弘時需要好好的敲打,免得他忘記了自己應有的身份和氣度。

    太和八年,朝鮮、安南、南掌、暹羅、緬甸以及蘭芳共和國、廓爾喀、哲孟雄、不丹、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巴克達山和乾竺特與拉達克等,處於大清附近的小國一一都成為了藩屬國。關榕祺正式功成身退的回到了京城,舉國同樂。胤礽也在這個時刻宣布了正式將弘暉過繼予他,成為大清第二位皇太子。

    太和九年,大清出版的世界地圖正式出爐,而在亞洲的整塊版圖之中五分之四都是大清的國土,以及歸順於大清的藩屬國。此外,英吉利、法蘭西和沙俄三國都分別與大清建交。大清的國威,逐步開始揚名天下,乃至整個世界。一提及大清就想到大清的強勢,以及將士和武器的精良。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大清是一方霸主,一大強國,這是毋庸置疑的存在。

    重振國威,刻不容緩。

    太和十年,弘暉開始接觸六部事宜,也是這年弘時成了雍親王府的世子。

    太和十三年,純親王無子無嗣去世了,追封起為和碩純親王,喪葬儀式簡單而隆重。

    太和十八年,胤礽正式禪位於弘暉。改年號端瑞。

    ……

    “後悔嗎?”

    “為何後悔?”

    “不會後悔便好。”

    “並非全然不後悔,隻是後悔沒有立即抽身離開罷了。”

    “你說我們第一站去哪裏?”

    “江南?”

    “不,我想到英吉利,瞧瞧那些洋人的美景。”

    “好。”

    “法蘭西也去。”

    “好。”

    “塞外也去。”

    “好。”

    “雲南也去。”

    “好。”

    “沙俄也去。” 廢太子的重生路:

    “好。”

    “我們一輩子不要分開。”

    “好……一輩子。”

    關榕祺與胤礽微微一笑,兩人心中都是滿滿的愛以及喜悅。他們的路才剛剛開始啟程,拋開心中的煩躁,一起迎來人生之中新的章程。

    作者有話要說:阿閑的小記,這篇小說我真的很努力的在寫,雖然中間有著不少的bug,但是我是真的用心寫著,整整兩個月不管收益以及看得人有多少我一直在堅持著,也是一直不懈的堅持到了今天這裏。

    感謝所有一直都看著這篇文的所有人,真的很謝謝你們每一個人,不管你們是否有留言,也不管大家是不是心中有所吐槽,但是阿閑真的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喜歡我寫的太子,我所杜撰的人物,蝴蝶的曆史。

    ps:此乃正式完結章節,不存在番外。番外無能~請原諒。~麽麽噠,再次謝謝你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