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建設

字數:2621   加入書籤

A+A-




    看來當馬匪真是很有前途的職業啊!“財(才)se”兼收啊!在有了此等共識之後,黃尚龍想起老爸常講的:“沒事別惹事,有事別怕事!”,反正幹了就一條道走到黑了!在接收了他們的牛群、羊群後,順手把附近的三個小部落也收拾的幹幹淨淨!沒跑掉一個活人,然後發揮聰明才智,用天才的犯罪天賦布置了一個火場,把一切布置的象最典型的凶殺案一樣!估計茲勒搖不可能找福爾摩斯來破案。然後夾著尾巴,帶著馬匹牛羊、奴隸財寶悄悄先南下代城,再向西潛回雁門關,在這一路上又手法嫻熟的滅了兩個小部落,繳獲一些物資。最後滿載而歸。

    在把好東西送回家後,指點了一下當地建設:現在天氣暖和了,種植的季節到了,開chun的農田莊稼長勢良好,大家也盡心盡責,把地種的沒話說,不少人搭棚子直接睡到地裏了。現在要擴大種植,正好有人有牛大開荒,玉米將是產糧主力,而且用途廣泛,磨粉做餅,替代米麥。瓤煮了喂豬,杆子喂牛燒火,無棄物。在7月中旬前被播種在沿河兩岸達兩千畝以上;10月底就收獲。到11月份即可大量風幹儲存。

    這裏可以種植夏穀,主要是冬小麥收獲後播種,應力爭早播。但現在過了時間,好在我之前交代把夏花生在6月前種下。要知道,種一畝花生可抵四畝大豆產油量,而且改善土壤結構和生態環境。大豆也在6、7月種了不少,主要是黃豆,牛nai不夠,豆漿補。棉花也被大量種植,以後向北發展必然要用比麻布保暖xing更好的棉布。

    最重要是南瓜,用動物內髒漚了幾個月積下大量肥料,就看著看藤子拚命的竄上架子!為了解決大部分都以肉為主食,營養單一的問題,為了不用象冬天那樣,嚼青草樹葉來補充維生素,要大種蔬菜。棉花、油菜、芝麻都有條不紊的種了下去,孟老幹的不錯。還組織了桑樹移植,這是他的興趣所在。我大力鼓勵他對找到的一些有利用價值的植物都移植過來,進行ri後開發利用,特別是藥用動植物。

    為了表彰了順利采鹽回來的趙拓炎、餘淩風,將趙拓炎任命為財務部左侍郎,將不僅負責鹽務,並負責和餘淩風一起監管對包括河東郡的南方動向。餘淩風的軍功另有賞賜,由軍務部決定。他們沒讓我失望做的很好,不僅找到鹽池帶回食鹽,還隱蔽地建立了一條交通線。把食鹽源源不斷的運回來,而且還在河東打聽了一些消息;格魯達沒有被燒死,但損兵折將讓他受到斥責,收到嚴令不準再屠村的他,隻好找奴隸撒氣,搞的奴隸紛紛逃亡,然後又到處去抓搞的民不聊生。不少村民紛紛逃亡,他們遇到許多卻救不回來,隻挑選了一些工匠。現在有了馬匹,救人機會更大了。而且不僅如此,現在的工業已經上了台階,又發現了新的鐵礦、還有銅礦。他們搞出了熟鐵。木器、陶器都有了進步,水力運用範圍越來越廣。

    在王全jing心竭力下,武器製造jing良多了:最開始為了對付獸人最常用的招數——當頭一棒,形神俱碎。頭盔設計成扁長光滑的外形,即使棒子敲上力量也被卸掉。外形開始是圓錐型,後來借鑒喇嘛帽改成“魔戒”裏出現的南方剛鐸國人類步兵用的頭盔。野豬皮鞣製的盔甲很好用,廣受草原作戰的歡迎,在要害部位加鑲了鐵片後防護力大增。而新的騎兵盾牌出來了,為鍋型盾,全金屬製作可以背在身上,形狀就象一個特大的鐵鍋,醜了點但很適合使用,敵人刺上去也會被滑開。有了牛皮牛角,長弓可以縮短製成複合弓,方便在馬上騎兵使用。為了進一步增進弩的xing能采用了銅製機件,我要求嚐試製造出金屬弩臂。黃尚龍又通過回憶,將熟鐵打成薄片如指頭闊,用生鐵片束包夾緊,生鐵放置在上麵,再用破草覆蓋上麵一層,用泥塗下麵一層,然後用小炭爐加水車鼓風。溫度到一定時候,生鐵先融化,滲入熟鐵中,兩者融和在一起,然後取出用錘打,再煉再錘,反複近百次,最後打出一把百煉鋼刀——“百戰”。刀長70厘米,刀身寬不過兩指,密布雲紋,舞將起來如雪花飛舞煞是好看。又在刀鞘、刀把加了雕飾,但用這種方法製刀費時、費力、費料,即使盡可能想辦法用水力代替人力,但主要要靠師傅的功力,不能適應大規模軍器製作要求。為了讓僅有的幾名師傅發揮更大作用,下令僅製成幾把jing品先供將領使用,不求數量。普通士兵暫時不配戰刀,還用鐵尺、長枷、鏈錘之類。而在騎兵衝刺中最常使用的長矛,由於容易被屍體卡住拔不出來,所以借鑒ri本戰國武將的“十字槍”,在槍頭後加裝橫檔,不僅讓槍頭刺進去不至於太深,而且橫掃一大片時威力很大。

    箭矢方麵也動了腦筋,弩箭為四十厘米的重木箭身;長弓箭矢為八十厘米,雁翎或野雞翎,箭身為拓木製成,在鬆弦she出的那一刻,箭身會彈起,和弓臂不再接觸減少了摩擦,保證jing度。箭矢的箭頭為兩種:平板箭頭加工容易使用更多,因為對付輕皮甲,更多是不著甲的牧民,強弓發she的平板箭頭足以致命;三棱尖刺,身長四厘米,每麵都有一個血槽。用鐵水在模具裏鑄造,再由工匠細心打磨開刃,供jing銳用來破甲。由於箭頭都是在模具裏鑄造,為了牢牢地按上箭杆用了許多方法:有用膠粘,攻螺紋,後來王全的徒弟李木頭摸索出將箭簇和箭杆用小鐵釘釘在一起,she在地上用力過猛鐵釘會折斷,敵人難以利用;she在敵人身上吃了肉會拔不下來。

    王全確實是巧匠,手藝高超、喜歡鑽研把武器特別是弓弩發展到盡善盡美。但有自身的局限xing,不是追求產量、質量,而是過於追求完美。象他為我造的“百戰”,如果在和平時期肯定被豐為至寶,但現在太奢侈了,不能適應當前的戰爭形勢!就像二戰德國的“虎式”xing能優異,但好漢架不住人多。我還是希望能多點t—34,而且對於工匠疏於管理,也對投入產出沒有概念。缺少大局意識,在開始還能憑經驗適應工匠隊,而現在麵對ri益擴大的作坊管理工作有點力不從心。還是適合技術研發工作,現在發現了李木頭這樣的人才當然要大力培養,先提拔為“右侍郎”,讓其負責技改工作;又升冶煉主管羅天祥為“左侍郎”主管全麵工作,王全也樂得輕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