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初成

字數:1927   加入書籤

A+A-




    黃尚龍在外漂泊近一年後,終於在9月初回到了北庭。.現在的北庭,已經大變樣了,不僅是北庭所在的汾水河穀,就連略北營下屬的忻州、襄州和雁門也不是原先的一片滿目蒼夷的景象。由於草原要打仗,賈譽把所有草原上的人口牲畜都撤回到雁門以南,讓匈奴人拚死拚活。這樣一來大量的牧群集中在這些地方,顯得滿山滿穀都是牛羊馬匹,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看得羅蘭人咋舌不以,沒想到黃尚龍有這麽大的家業。

    由於持之以恒的招募人口,加上組織生產得力,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現在的北庭大營已有萬餘人口,擁有300騎兵,廂兵2000;略北人口有近2000人,騎兵600人,廂兵400人。這樣加上這次回來的士兵,我就一共擁有騎兵1400人,廂兵12營,2400人。在河東、草原加起來還有千人商隊,還沒有算上可以使用的羅蘭人的力量。不過僅僅萬餘人口能養這麽多兵,壓力也很重。

    黃尚龍9月中旬回到北庭大營,獲得大家的熱烈歡迎,由於豐收在望,大家臉上都洋溢著歡笑,真心誠意的歡呼著黃帥大名。看到這片景象,聽著萬眾歡呼“黃尚”的我也不禁熱淚盈眶,想去年來到這裏時人不足千,食不裹腹,大家披荊斬棘、殺獸取食、剝皮製衣,終於一手一腳把這裏開辟成我們的人間家園:現在一直向北延伸的村堡已達40多個,都是統一規劃、整齊有序,以平整的夯土路相連,寬達10米,可容雙車並行。汾水兩岸良田密布,稻田仟陌縱橫、麥田一望無際、黃的玉米、紅的高梁、綠油油的蔬菜,田裏少不了人在照料,辛勤的勞動者白天在田間揮灑汗水,晚上安全的村堡裏,人們披星掛月地撕麻抽絲、紡線織布,雖然辛苦勞累,但看著滿倉的糧食,頭上掛滿收獲的鹹魚、苞穀、辣椒,人人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享受著這亂世中難得的一片安寧。隻見牛羊牲畜滿圈,村寨之間雞犬相聞。原本一片荒蕪的並州人煙逐漸聚集,到了早晨固有的號聲響起後,家家戶戶的壯丁們大聲呼喝著口令,以高漲的熱情投入訓練。讓這些隱藏在一派祥和氣氛後麵的一切呼之yu出了——jing惕的眼神、堅固的堡牆、狹小的窗口、冰冷的箭鏃,提醒著每個人周圍危機四伏,必須時刻準備著戰鬥!

    越往南行,農田越多,越是繁華,到達晉陽廢城時,就要落山的太陽把所有景物都染成了一片紅se。記得離開時,晉陽一片廢墟,巨大殘破的城郭支離破碎,到處殘磚斷瓦,茅草處處,野狼橫行,白骨露於野,一片寂靜,宛如受傷很重的人痛苦地縮成一團;但現在卻不見亂糟糟的瓦礫、茅草,已經有人收拾起了這片廢墟。這個巨大的城池當年容納數十萬人,是何等繁華?現在卻隻有幾百人,真期待這裏早ri被重建啊!完好的磚瓦被堆積起來,準備利用。

    再南下就是北庭了,隻見一道攔河大壩在汾水上被築起來了,水被蓄積起來,這樣一來,即使枯水季節,水流依然湍急,數十架水車派成一列,沿河豎起,葉輪被河水衝得飛轉。帶動巨大的鐵錘,那“碰”、“碰”的巨大砸擊聲,仿佛就在耳邊回響!還有高大的風車,也在呼呼轉動。你看河邊高丘的那塊地,本來河堤高出水麵幾米,看到河水嘩嘩從下麵流走,卻用不了隻能幹著急!現在有了水車,不用人踩,呼呼把水提到高處,順著溝渠流到田間地頭,一塊旱地變成旱澇保收的良田;磨麵碾米是最費力的事,偏偏省不了。現在好了,水車帶動大碓子,上上下下,不一會兒米是米、糠是糠;沒想到他們居然能開動腦筋,把水力、風力使用的如此淋漓盡致,這裏的一切太讓人滿意,這才象我的理想家園。

    眼前這用青磚城牆、寬闊的護城河保護起來的巨大城池,雄據在汾水東岸的北庭,這已經不是大營,而應該稱為小城了。大家自發出門前來犒勞和慰問凱旋而歸的子弟兵。

    大路一塵不染,經過仔細打掃,大路兩旁近萬百姓在鄉官、耋老的帶領下,在麵前擺上香案,燃香跪拜,當黃尚龍經過時,百姓一片片黑壓壓的跪倒。來自各族的遊牧戰士騎在馬上、強壯高大的野蠻人晃動金黃的腦袋驚奇地看著這一切,追風、驚雲兩隻小老虎也被肅穆的氣氛壓抑著,不再你追我逐,緊緊跟在“獅心王”的後麵,黑壓壓的人群排出在路旁幾裏,沒有嘈雜的聲音、沒有擁擠的場麵,一切井然有序,人人安靜肅穆,目不斜視。全副武裝的士兵嚴守崗位,隊列森嚴,盔甲齊整,明亮耀眼;正是刀槍如林,寒光閃爍、殺氣逼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