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雁門
字數:1737 加入書籤
便聽“嗖”的一聲,“有刺客!”從營地之外不知何處,一支弩箭向我飛了過來。.我下意識一低頭,避開了那一箭。“嗖”、“砰”,穿過帳篷,箭頭深深紮在木樁上。
眾護衛忽遭此變,雖然沒有相關訓練,但職責所在,立時衝上前來,擋住黃尚龍。一麵高呼“敵襲”,一麵向發箭之處she箭還擊。立即有jing備隊約百騎,騎上馬包抄過去。那個刺客顯然準備,一擊不中,立即撤退。隻見營地外一堆亂石中,跳起一人,在石堆中奔掠如飛,這裏靠近河灘,亂石成堆,騎馬反而跟不上。
到了近處才發現,原來那人帶有羊毛毯,厚毯經過特殊染se處理,外層灰白se,內層土黃se。將厚毯用事先準備好的幾根木棍支撐起來,外麵和石堆的顏se一致,外層朝上鋪在地上,下麵挖一小坑,就算細看也很難分。在外邊看來,支起後的厚毯就像一堆岩石。這人很了不起,選擇的地點、時間的把握都很專業,而且沒有留下特別的線索,那支看起來象匈奴人的箭說明不了問題,這裏原本就是匈奴的馬場,賊寇中用箭的人不少。而且黃尚龍在這裏紮營巡邏都是臨時起意,隻能說明他一直埋伏在這裏!
這裏現在經過大力掃蕩,已然沒有什麽山賊流寇。短短兩年,現在的柱**已經是並州北部的最強大軍事力量了。這裏的流民、山寇都被納入治理,大都遷到北庭附近。這裏又沒有足夠的牧草,冬天的牛羊很少被趕來,略北和北庭互輸物資,主要走東邊的汾水到寧化或從滹沱河到襄州,於是形成了真空地帶。除了來往的信使為了趕路經過,平時安靜的有些過分了。
在新年來臨前趕到略北營了,休整一天後,黃尚龍開始帶領天策眾人和建設署眾人規劃雁門關的建設藍圖,這裏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故名雁門。雁門關兩側峰巒錯聳、峭壑yin森,惟有的一條兩馬並驅的大路也盤旋幽曲,異常險要。原來的雁門關城築於雁門山絕頂,周長二裏,牆高二丈,石座磚身,山路就穿城而過。而築城最佳位置,莫過於關城舊址。現在的一營廂兵就駐紮在東峰之上,居高臨下、僅靠擲石就可以控製整個山路了。僅有一條路能通上去,易守難攻,可謂“天塹”!
但狹小的地形卻限製了兵力投放,要徹底、長期的控製雁門關,必須建城。而大軍常駐關口,但其軍用物資和生活物資必須從遠處運送來,運費不貲,勞民傷財。隻有調集民眾充邊,同時屯田,使駐軍自行解決後勤問題,才能長遠的發展下去。
黃尚龍還希望更積極一點,徹底解決遊牧民族入寇中原的問題,對草原部落采取更加主動的攻勢,把城堡建到大草原上去,不光守住口子、讓戰火遠離國土,還要在可能情況下扼製整個草原,就需要把這變成一個城市中心,進入良xing循環。
有了這樣的思想指導,新的雁門城就不再是原來卡在山路上的一塊小石頭了!而是一座整體成“ri”字型的石料城堡群。背靠雁門山脈,麵向草原;此外,關內的山路要修成一條平坦的大路,平時方便商旅通行,戰時可以快捷地調兵運糧。城市會向北麵一道道擴展,從“口”變成“ri”,再變成“目”字,從北到南一道道的城牆會升起來,每個“口”字城都是一個甕城!一層層的城牆消磨敵人鬥誌。這樣可以慢慢把這個城市建設起來,直到大的敵人吞不下為止!
這樣工程就大的可怕了,不過暫時隻需要集中人力,修好北邊的外牆就可以,也不必修那麽複雜、結實,隻要能控製住山路就可以。先把這營廂兵駐紮的東峰建成“天險堡”,把四台床弩和兩台投石車安置到“天險堡”上。然後在它的下麵山路西側,建起“地利”,後來巨大的雁門山城就以此為內城擴建的。把所有的床弩安在這裏的“地利”堡,這樣兩堡相呼應,牢牢控製了雁門要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