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一更】

字數:5341   加入書籤

A+A-


    如果宋承望痛快放人,如果他對容氏之死給個足以讓人心服的交代,就不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容家滿門讀書人,他們以道修身。以佛修心,以法做事,以儒做人。遠上雍京也是製定了策略的,四人商定的結果是借用劉備大義勸曹操的策略——先禮後兵。

    他們給了許多機會,宋承望都沒把握住,準確的說是完全沒有順著台階下來的意思。容徹好歹是信佛之人,還比較淡定,容徐直接就炸了。

    “也不知道是祖上缺了什麽得,一家子人就沒個好東西,看了就來氣!”

    容徐還想說,就被容徵攔下來。

    “凡事莫生氣,氣大傷身體,有律哥在你還不放心?退一萬步說,就算衙門不管,還能放阿徹去說死他們。宋家的要是聰明就該乖乖配合,現在越橫,日後越慘。”

    容律一邊翻看律典,一邊品茶,並沒有要搭話的意思,倒是容徹,他念了兩聲阿彌陀佛然後就大慈大悲的開了口。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宋施主這般固執是在斷送佛緣,實不明智。隻要活著一天,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閑也苦,忙也苦。無論是衣衫襤褸沿街要飯的乞兒還是便覽美人坐擁山河的皇帝,誰能不操心,誰能不憂慮?與其勞碌奔波追名逐利,不如平心靜氣享受生活。何必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苦苦追尋甚至不折手段?《法句經》上說,貪婪淫亂使人衰老,憤怒使人患病,癡迷會奪去生命,消除這三樣才能得到佛法真諦。我隻願徐弟你莫氣惱。宋施主不要貪婪癡迷。”

    “停停停,徹哥你喝口茶,我不生氣,我一點也不氣,這麽深刻這麽令人發省的道理還是說給宋老爺聽,我看他是泯滅良知鑽到錢眼子裏去了。”

    容徹搖了搖頭:“宋施主已病入膏肓,我不是佛陀,度不了他,何必多言?”

    說完這句他還真的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然後平心靜氣繼續誦經。

    有時候想想,有這麽個兄弟還是挺好的,你憤怒的時候他可以開導,你難過的時候他能夠治愈。他滔滔不絕的大道理還能逼得人跪地懺悔抱頭痛哭,無論居家或者履行都有用處,真是再實惠沒有。

    容家四位公子悠閑極了,不是品茶讀書就是和慕名求見的讀書人說理論道,日子飛似的就過去,與他們相比,宋家這邊那是水深火熱。

    從那日早朝起,宋承望就憋屈極了,滿朝武將等著看他笑話,文官逮著機會就是一頓說,什麽人之初性本善都抬出來了,明擺著就是要感化他,更多的還是筆誅口伐。就連平日交好的同僚都疏遠了,看他的眼神裏有明顯的鄙夷。

    宋承望覺得很莫名其妙,他什麽也沒做就得罪了天下文人,那些王八羔子連解釋也不聽。

    “宋家逼死人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人渣滾出雍京城!”

    諸如此類的口號在百姓之中傳瘋了,隻要宋家人一出門,就有人一路跟著他們走,邊走邊嚷嚷。

    隻能怪這個時代樂子太少,好不容易有個犧牲自己娛樂全城百姓的好人,人氣想不高都不行。

    換了別人大可以閉門不出,宋承望是誰?他是享俸祿吃皇糧的朝廷命官,隻要還有官服加身,想不出去都不行。連著被罵了三日以後,終於有好消息傳來,恢複官職半個月之後,他再次賦閑。

    接到這個消息,宋承望在家裏擺了一桌來慶祝,一不小心就喝醉了,他被武姨娘扶回院子,一邊走一邊點著容家人的名字咒罵。

    什麽容氏的死和他屁關係沒有。

    什麽當世大儒就可以不講道理逼死人?

    還罵如意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連親爹都想謀害簡直罪該萬死。

    托大嗓門的福,武氏扶著他穿過回廊人影都看不見了還能聽到那些話語。如意就笑:“才隻是開始而已,就這樣沉不住氣。”

    太太曾氏表情凝重的看著她:“看在……過去的情分上,你給我交個底,宋家是不是要徹底完了?”巨丸豆號。

    好吧,那就看在十萬兩銀的麵子上,宋如意道:“我可以給您一些提示。首先,容家人是心懷慈悲講道理的,想讓他們讓步必須給出合理的說法;其次,外祖年事已高,希望子孫能夠承歡膝下;第三,父親願意給錢的話,我可以幫點小忙,一家人嘛,好說話的。”

    容家人登門拜訪的時候就說清楚了,誰讓宋承望不答應,並且還施展出拖字訣,現在好了,越拖越嚴重。

    這種時候本不該讓女人出頭,稍微猶豫過後,太太就下定了決心,她直接找到老夫人,將情況一五一十說清楚,然後在對方破口大罵之前說已經沒有抱怨的時間了,容老爺子請禦史中丞吳用出手,再不下決定全家都要入獄待審。

    她這麽說老太太才慌了神。

    要是進了監獄她還有什麽臉見人?文哥兒還能有什麽前途?要是一不小心被發配男的為奴女的為娼可如何是好?

    “媳婦兒你說,現在怎麽辦才好?”

    曾氏抿了抿唇,道:“我探過二姐兒的口風,她的意思是,關於容姨娘的死必須給個足以令人信服的說法,並且要放她去君山小住,她一日不走,容家那四位就在雍京城耗一日。”

    “區區晚輩還敢威脅我們,真是豈有此理!”

    ……不愧是母子,老太太和老爺一個德行,曾氏心裏煩躁極了,就說:“對方可是桃李滿天下的君山容家,朝中有人就不說,推崇容翰林的民間學子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咱們,走到這一步,要是不點頭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場,她怎麽就不能威脅咱?”

    老太太的表情就難看了:“你說我們現在怎麽做才能保住家業和體麵?”

    “和容姨娘做過姐妹的就隻有我和衛氏,兒媳雖然很樂意為宋家舍身,不過,要是我去頂罪,不說文哥兒,母親您和老爺都會受到牽連,最好的法子就是把衛姨娘推出去,順利的話犧牲她一個就能保住全家,回頭補償如晴一些就好了。”

    老太太點頭,隻要有效,死個姨娘算什麽?ゐゐ

    “兒媳願意讓出正室之位,須得把容氏扶正,以寬天下人之心。”

    “這也太委屈文哥兒,怎麽就從嫡出成了庶出,我不答應!”老太太立場很堅定,她就隻有那麽一個孫兒,絕對不能受委屈。

    太太才會那麽提議,擺明是以退為進,又說了幾句,她就讓步了,說把容氏扶正做原配,自己甘願為繼室,那麽文哥兒還是嫡出,這個問題就成功規避。

    “這還差不多!還有什麽你接著說!”

    “再有就是要安撫如意,隻要她和咱們同心一切就好辦了。”

    這怎麽可能?

    宋如意和府上其他人可說是水火不容,事到臨頭去安撫她?簡直癡人說夢!

    看著老太太把眉頭皺起來,曾氏才說:“二姐兒可說是最好攻破的一環,她喜歡金銀,咱們就痛快些,開府庫給她拿!她要去君山放人就是,隻要風波過去,隻要她還是宋家的女兒,還怕沒有利用的機會?文哥兒進學也有半年了,根本沒有長足進步,要是能打通關係把他送到濰陽書院去,想考個功名還不簡單?抬著金銀財寶求她收下這種事看起來是很傻,實則放長線釣大魚,對咱們百利而無一害。”

    有道理!

    關鍵時刻還是媳婦兒靠得住。

    老太太就把這事交給曾氏來辦,曾氏出來以後直奔衛姨娘的院子,一句話道破,讓她主動站出來頂罪,否則宋如晴以及她娘家都別想跑。

    “我衛婉月真是瞎了眼才會嫁到宋家來,哈哈哈哈,瞎了眼啊!”

    她笑夠了以後就抬頭看著蔚藍的天,說:“我們鬥了半輩子,現在想來真沒什麽意思,深宅大院裏住著,每一日都是同樣的風景,我活夠了,要定罪是可以,你得答應我兩件事。”

    太太沉默片刻:“你說。”

    “第一,絕不能動我娘家人;第二,別把我們的舊怨算在如晴身上,給她尋個好人家。”

    “人死如燈滅,你都沒了我還記恨什麽,”曾氏歎口氣,道,“回想起來,起初我們關係頗好,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就有你沒我水火不容,鬥到今天,一點意思也沒有。” ㊣:㊣\\、//㊣

    衛氏將手抬起來放在眼前,擋住頭頂豔陽,哽咽著說:“要是老天爺肯原諒我,再給我一點時間多好,真想回去看看爹娘……可惜沒有時間了。”淚珠沿著臉頰劃下來,半晌以後,衛氏才說,“我為你做完最後一件事就得下地獄去了,希望下輩子能做個好人。”

    想出這個一箭雙雕的法子太太是很得意的,真正那麽做了,她反倒有些傷感。

    這廂,容徹在禦史府說佛,容律和刑部官員交換心得,討論刑具改革方案,容徐最怕聽這些,就約著徵哥一道去宋家看表妹。

    聊了沒兩句,太太曾氏就到寒鏡閣去了,說衛姨娘跪地不起,求她諒解,順藤摸瓜就把容氏的死因抖了出來。衛氏不停的磕頭,希望如意能夠原諒她,又說償命也行,隻求別牽連如晴,就一頭撞死了。

    無論真凶是不是她,這一死就沒法再查下去,禦史台那邊遞了折子給青帝,也得到批複。

    既然凶手已經伏法,發配或者流放就太過了,朝廷隻是徹底罷免了宋承望的官職,永不錄用,同時罰他為容氏祈福,誦經一年。為了防止宋家事後報複,如意改為母姓,記到大伯容信之名下。

    至此,恩怨徹底了結,宋家盤算落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