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五十五章

字數:3872   加入書籤

A+A-


    中途島海戰無疑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這次大海戰的結果是很清楚的。然而,在日/本,如此詳細和準確地敘述這次作戰是如何計劃和怎樣打的作品,如果說不是沒有,也是寥寥可數的。

    應該說明,作戰計劃的研究起草是由聯合艦隊司令部和東京的軍令部專門進行的。山本海軍大將是不願讓他所轄的各艦隊司令長官被別的事情打攪的,因為他們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指揮遠在海外許多戰場的第一階段作戰上。

    當時,我是第二艦隊司令長官兼聯合艦隊次席指揮官。可是,關於中途島作戰的計劃,他們連我也沒有征求意見,而且一直到完成南線作戰之後;我才知道有這件事。當我在1942年4月17日返回橫須賀的時候,也就是杜立特空襲的前一天,作戰計劃已經最後決定下來,而且不能改動了。

    在這次海戰中,我方部隊雖經竭力奮戰,但仍然敗北。這是一場決定性的大敗仗,以致關於這次海戰的經過,如同當初製訂作戰計劃時那樣,在海軍內部極端保密,即使在海軍高級軍官中,也隻有少數人知道這次作戰的詳情。

    在這本書裏,全部過程終於和盤托出。對此我沒有什麽可補充的,也沒有什麽要補充的。

    本書主要作者淵田美津雄海軍大佐,是海軍航空界有名望的軍官。戰爭開始時,他是日本海軍主要攻擊兵力——機動部隊(即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日本稱為機動部隊。——譯者)的一位老資格飛行隊長。該機動部隊對珍珠港的襲擊以及後來實施的曆次空襲,都是由他領隊。在每次作戰中,他表現得既出色,又能幹。淵田海軍大佐在南雲部隊的旗艦“赤城號”航空母艦上,從頭至尾目睹了中途島海戰。此後,他被調到海軍大學擔任教官,並受到特別任命,用所有私人和官方資料對這場海戰進行探討,並寫出報告。他完成了這項工作。戰爭末期,他在聯合艦隊司令部(聯合艦隊司令部於1945年4月25日改稱為海軍總司令部,統轄日本海軍部隊(南東方麵艦隊和南西方麵艦隊除外)。海軍總司令長官兼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和海上護衛總司令長官。在這以前,聯合艦隊與海軍各鎮守府平行,直轄於大本營。海軍總司令部成立後,海軍部隊統稱海軍總隊。——譯者)任航空作戰參謀。

    同淵田海軍大佐二道寫成本書的奧宮正武海軍中佐,從不同的有利角度觀察了中途島海戰。他在第二機動部隊的旗艦“龍驤號”輕型航空母艦上。該艦在那次攻略作戰中被派到阿留申群島作為北翼部隊。奧宮是中途島敗仗中唯一幸存的航空母艦戰隊參謀,因此他能在事後看到這次海戰詳細的戰況報告,並對這次海戰作了刻苦研究。到戰爭快結束時,他在軍令部工作,所以他有機會接觸全部作戰報告和資料。

    日本海軍如今已經不存在了(日本當局於1952年4月26日開始重建海軍,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7月1日,海上警備隊改稱海上自衛隊。——譯者),看來關於中途島海戰的任何資料都不能比作者的這本書更完全了。我覺得,無論如何,應該準確記錄這場生死攸關的戰役並留給後代。我認為,這本書的敘述不僅情節準確,而且也十分公正和客觀。

    作為參加過這次海戰而還在人間的高級指揮官,我謹把這部優秀作品獻給在這次海戰中戰歿的雙方將士。我感到高興的是,他們的家族和親友如今可以了解到失去親人的一些真情實況。另外,我希望這本書將成為批判書和反省書。

    前日本海軍大將近藤信竹

    1951年2月

    內容提要

    日本帝國主義繼偷襲珍珠港後,於1942年6月初,向美海軍發動攻勢,兩軍在太平洋上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較量,這就是太平洋戰爭中著名的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以壓倒優勢的兵力,分數路直還中途島,尋殲美國海軍主力。雙方交戰結果,日本的四艘巨型航空母艦“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蒼龍號”全被美國艦載飛機擊沉,主力部隊幾乎全軍覆滅。從此,日本海軍一蹶不振,影響整個太平洋戰局。

    前言

    在一次海上戰役或戰鬥之後,設法從敵人的觀點盡可能了解戰役或戰鬥的全貌,這總是有趣並且是很有教益的事。中途島海戰期間,盡管我們事先掌握了準確的情報,但“戰況不明”的現象仍然是相當嚴重的。例如,“飛龍號”沉沒了好幾天,我們還沒有弄清楚它的結局,直到我方中途島搜索部隊發現並救起該艦一舢舨的機艙人員之後才知道它的情況。又如,“三隈號”也曾一度下落不明。我們最後看到“三隈號”是在6月6日(前言中所指的時間均為夏威夷時間。——譯者)傍晚對它進行拍照的時候,那時,它已失去戰鬥力,停車漂在水上,艦首和艦尾還有人。第二天上午,當我方的一艘潛艇搜索該水域時,“三隈號”已經不見了。還有,山本海軍大將率領七艘戰列艦、一艘航空母艦、若幹艘巡洋艦和驅逐艦在中途島北西一帶活動,我們在這次海戰後好幾個月都還不知道這個情況。

    本書是一部極有價值的曆史著作,有助於我們了解這次戰爭爆發前一段時間到戰爭開始後半年之間,日本海軍是如何進行策劃和行動的。

    當我談到6月4日的戰況敘述時,我深深感到在戰術交戰中運氣的好壞有時起很大的作用。本書的作者讚揚我們能夠準確地選擇了日本航空母艦處於最不利的狀況時——飛行甲板上擺滿了加了油、裝好彈藥、等待起飛的飛機——實施攻擊。其實,不是那麽一回事。我自己認為唯一可以自詡的是,我十分敏感地意識到,亟需采取出敵不意的行動,並極力要求在接近敵人後立即用我方的全部實力打擊敵航空母艦。

    在讀日本方麵關於中途島海戰的記載時,還有另外兩點也許是挺有意思。第一點是關於6月4—5日夜裏有幾個小時我部隊東撤的問題。6月4日日落前的態勢是:弗萊徹將軍從“約克城號”派出的搜索機發現了“飛龍號”;接著,“約克城號”被“飛龍號”的飛機在第二次攻擊中,擊中了兩條魚雷並失去了戰鬥力;最後,“企業號”和“大黃蜂號”的飛機把“飛龍號”炸毀了。在“企業號”和“大黃蜂號”收回它們的飛機後,為了避免跟優勢敵人夜戰,我決定東撤,並在當夜再西返,以便第二天白天如果敵人攻擊中途島,我們能夠在航程之內給該島以空中支援。事實上,日本人的確下了夜襲命令。

    第二點是6月6日即中途島海戰第三天也就是最後一天的情況。我本想追擊退卻中的敵人,盡可能給敵人造成更大的損失。但是,我們知道,日本人在威克島駐有強大的航空兵力,等待著占領並進駐中途島。為了避免遭到威克島敵機的攻擊,我預先決定絕不進入以威克島為中心的七百海裏半徑的圓周之內。當我部隊6月6日白天的作戰任務——一次搜索、三次攻擊和一次照相偵察——結束後,我們的燃料已不夠了。這時,我有一種預感,也許是一種直覺,認為我們已經冒險向西挺進得夠遠的了。因此,我們向東返航,直駛尼米茲海軍上將指定的跟油船會合的地點。如果6月6—7日夜裏我們繼續西進,大概在第二天上午就會與山本海軍大將和他的優勢日本部隊遭遇。

    我方在中途島海戰中取得的戰果,主要是由於我們出色地掌握了情報,使尼米茲海軍上將能夠充分發揮他那大膽、勇敢而又明智的指揮才幹。他把第十六和第十七特混艦隊從南太平洋調到夏威夷,不失時機地把這兩支部隊部署在中途島北東一帶待機。他還把他的全部潛艇部署在中途島北西海域。他用海軍陸戰隊、炮兵和飛機加強了中途島的防務,並規定對關鍵地域實施空中搜索。他還派了部隊到阿留申群島去。

    擔任第十六和第十七特混艦隊總指揮官的第十七特混艦隊司令弗萊徹將軍,在這場海戰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約克城號”的航空隊在它們的母艦失去戰鬥力以前,一直出色地執行了戰鬥任務;“約克城號”受創後,它的個別飛機由“企業號”、“大黃蜂號”收回;這些飛機,在此後兩天內又投入戰鬥。

    對中途島海戰進行調查,隻限於經過特別審查的人。我負責調查報告的最後起草工作,所以,我有機會接觸所有官方文件和私人筆記。此外,我們還召集了參加中途島海戰的幾十位軍官以應谘詢。研究工作完成後,隻打印了六份調查報告,交差了事。這些材料的下落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我很幸運,戰後在我的一個櫃櫥裏發現了調查報告的原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