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重光製造要有滾燙的心

字數:5557   加入書籤

A+A-




    發了兩張唱片、經曆了多場演唱會,童牧如今對音樂的解讀能力愈發出色,胡一亭隻消哼一遍,她就能敏銳把握其中關竅,就好像聽過DEMO小樣一般。

    胡一亭知道自己歌聲當然要比那些唱DEMO小樣的專業歌手差多了,這愈發令他由衷地佩服童牧,陪著她寫簡譜到深夜,直到白萍敲門提醒二人早點休息,這才意猶未盡結束錄譜。

    13號胡一亭去了重光通訊,在會議室和王麗麗、伍恒遠、朱軍碰了頭,聽他們匯報了省裏這次下來調研湖山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目的。

    “省裏想要我們重光牽頭,在開發區成立一個電子產業生產基地,爭取在五年內實現對重光產品的上下遊支持,目的主要是想把我們重光大部分零配件訂單留在省內。”伍恒遠道。

    “我和伍總對省裏的想法做了積極的回應,畢竟作為製造業來說,上下遊配套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但考慮到要確保供應鏈的產品質量,我們也有一定保留,要求配套企業必須加入重光的質量體係內,確保供貨質量。”王麗麗道。

    胡一亭搓了搓手,“幹的好,我去了也隻能這麽說,總之對於供應鏈,要秉持我們一貫的工作原則,所有采購都至少要有兩個供貨商,不能單單為了節約成本,放棄比較優勢。”

    伍恒遠重重點頭:“我們和胡總想的一樣,胡總深謀遠慮,當初就定下了這條規矩,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有效的辦法,我們有不少零配件的升級和質量改善都是因為供貨商之間競爭而導致的。”

    “我當初作這個規定目的,主要是防止被供應商拖累或卡脖子,但能夠促進供應商之間競爭這一點我也沒想到。”

    伍恒遠讚道:“這要歸功於王總英明,她之前就要求我們把供應商的供貨比例調整為三七開,供貨價格便宜、或質量特別出色次品率很低的供應商可以獨得七成訂單,如果有三家供應商,那就分成五三二來下單,這樣可以確保供應商在質量和技術上有緊迫感和危機感,促使供應商之間展開競賽。”

    胡一亭笑著對王麗麗道:“王姐你幹得漂亮。”

    王麗麗被胡一亭誇獎,心裏高興,笑著搖頭道“不過是對你定的規矩做了些補充,我可不敢貪功。”

    胡一亭對伍恒遠笑道:“你看王姐還謙虛了,好就是好嘛。”

    伍恒遠朱軍都笑了起來,朱軍道:“省領導下午就到,我們已經準備好迎接了,胡總你看一下,這是我們定的參觀流程。”

    胡一亭接過釘在一起的這兩頁紙,看完道:“可以,就這樣辦,全程不要拖時間,盡快參觀完,他們都是外行,待久了除了累就是煩,下午不是還要開座談會嗎?這才是重頭戲。”

    “好,我明白。”朱軍道。

    趁著省領導還沒來,胡一亭先帶著三人把重光新廠區看了一遍,見重光的靈魂人物胡一亭親自來視察,重光通訊內部迅速把消息傳開了。

    於是胡一亭等人身後尾隨的廠內管理人員逐漸越來越多,四人身後整整跟了二十幾個廠區裏的技術與生產管理骨幹,最後胡一亭帶大家在GSM基站組裝車間外找了處陰涼地站定。

    朱軍報喜道:“胡總,我們五月份已經通過了ISO9000/9001質量管理體係認證。”

    胡一亭點頭:“這隻是最起碼的,否則歐美市場就進不去,歐盟93年就要求涉及安全和衛生的產品未經通過ISO9000認證不得在其市場內銷售,這些門檻是硬指標。”

    朱軍點頭:“是,管理上我們還要繼續精益求精,目前我們已經按照胡總您的要求,針對生產與技術相結合的路線,組織生產管理骨幹與技術骨幹進行每周例會,爭取做到問題發現一起解決一起,絕不拖延。”

    胡一亭道:“目前我們重光通訊的產品基本上屬於供應量小於銷售量,訂單排的滿滿的,而且產品市場本身也在隨著國家發展而高速增長,因此還看不出問題,但市場總有飽和的一天,到那時候怎麽辦?你們要早點拿出對策,在管理上領先一步,把這個問題思考清楚。”

    朱軍肅然道:“胡總真有遠見,這點的確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將來一旦市場飽和,出現供應量大於銷量的情況,生產上的安排的確需要有個預案。”

    胡一亭道:“你們平時就要盡可能考慮到這一點,把生產中不產生效益的工作排除,尤其是對於技術骨幹和生產骨幹,他們的時間和精力都很寶貴,所以在他們的工作日程上要安排好,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不要讓他們分心,這也是管理的一部分。”

    朱軍點頭:“胡總你說得對,我們一定在管理上更加注重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做到責任到位,落實到崗。”

    胡一亭道:“另外在生產工序上,你們要更加科學化、人性化。

    我看剛才車間裏有幾個工人在等工,這就說明有浪費;還有檢測線旁邊那些廢品次品,這也是浪費;還有流水線前端物料堆放很多,叉車和運輸員卻閑著,這又是浪費,加工工序上我就不說了,那需要技術工藝路線上加以改良才能提升效率。

    但我說的這些都是為了說明,我們在生產上還有問題需要改進,將來如何做到零切換?零停滯?零工序?零缺陷?零浪費?這都是生產管理上需要麵對和解決的,這上麵我們要學習豐田的精益製造管理法,人家為了應對國內人力成本高昂的挑戰,把勞動力效率挖掘到了極限,把生產線效率發揮到了很高的水平,至少像剛才那種物料堆積和等工現象,這種很明顯的勞動力浪費人家不會出現。”

    朱軍聞言雙目炯炯,連連點頭稱是,雖然站在廠房高大的陰影下,八月的氣溫也把他烤的滿頭大汗,白色短袖襯衫前胸後背都濕透了。

    “胡總你批評的得對,我們立刻就開始改進。豐田精益製造方麵的書我們也發下去研究了,但很多方麵書上說得籠統,我們也在摸索。”

    胡一亭笑道:“一步步來,我也不指望一口吃成胖子,以後有機會我讓吳桐從豐田重金挖個生產經理過來,讓日本人來刺激刺激你們,給你們開拓一下思路。”

    伍恒遠笑道:“這當然好,我這就記下來。”

    胡一亭點頭:“生產效率提高是製造業的頭等大事,向管理要效率不是嘴上說說就能辦到的,要很深入的研究才行,這方麵我們國家有鞍鋼憲法,你們要好好學習。”

    胡一亭記得華創就曾從豐田聘了個退休的副總裁來幫助他們提高精益製造,提高生產效率,因此剛才才有這番話,而豐田的精益製造思路,其實是脫胎於我國1960年在太祖號召下推行的鞍鋼憲法。

    伍恒遠是這裏年紀最大的,對鞍鋼憲法有些印象:“胡總你是說兩參一改三結合?”

    胡一亭道:“對,就是兩參一改三結合的鞍鋼憲法,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製度,工人群眾、領導幹部和技術員三結合。”

    朱軍掏出口袋裏的工作簿開始記錄。

    胡一亭道:“我們重光一線工人的工資水平在國內屬於最高一檔,在湖山更是第一流的,刨去福利單說到手工資,比卷煙廠這樣的利稅大戶還高。

    所以我們更要發掘一線工人的智慧,選擇其中頭腦靈活有才幹的進行提拔,讓他們參與車間管理,和技術骨幹一起討論解決生產中不合理的各種勞動力浪費,改革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和生產製度。

    人是有大腦的智慧生物,不要把工人簡單粗暴的當成機械來用,他們盡管知識層麵上不如我們的技術人員,但在生產層麵上積累的經驗比我們坐辦公室的人多得多,他們在生產勞動中會得到很多啟發和靈感,有很多智慧和創意,你們要把工人裏最好的那部分人給吸收進管理隊伍,這樣才能提升生產效率。”

    朱軍連連點頭:“胡總,我記住了,回頭我就立刻組織人員進行研究。”

    胡一亭道:“必須不斷摸索,這個工作是長期的,不能停止的,每一種新產品、新生產設備進入車間,都是一次生產效率的提升過程,這條路是無止境的。

    隻要我們能把生產效率提上來,把浪費給壓下去,節約出來的成本就完全可以給工人發更高的工資,從而令他們有更高的工作熱情,還可以用來送工人進入我們新辦的重光大學進修,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將來可以適應更高層麵的崗位,讓他們大有作為,大有前途。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堅持下去,我們重光才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企業!

    當初我對王總說過,我們搞重光的目的就是想要創辦一個世界上最好的企業。

    什麽是世界上最好的企業呢?在我眼裏,那就是技術一流,效率一流,報酬一流!

    如何達到這三個一流?我認為我們需要做到管理先進!理念先進!

    這兩個先進裏麵包含了很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要讓勞動者有尊嚴,有前途,有希望。

    因為隻有人,才是生產中最重要的因素。

    人是活的,所以人的力量是可變的,機器和技術是死的,把活的人發揮出最大的力量來,這就是管理的最高層次!

    我之前讓大家學習墒減理論,你們應該已經牢牢記住了吧?”

    朱軍連忙點頭:“我都背下來了!魯道夫克勞修斯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時,定義了熵!自然社會任何時候都是高溫自動向低溫轉移的!在一個封閉係統最終會達到熱平衡,沒有了溫差,再不能作功。這個過程叫熵增,最後狀態就是熵死,也稱熱寂。”

    胡一亭重重揮著手,“對!就是這樣!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著同樣的規律!

    對於企業而言,企業發展的自然法則也是熵由低到高!距離管理者越遠,溫度就越來越低!管理效能就越來越差!逐步走向混亂並失去發展動力。

    要想避免熵增,就要不斷把熱量從低處抽到高處,再次傳導下去,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熱循環,才不至於出現熵死!出現熱寂!

    所以我們要從工人裏提拔那些滾燙發熱的優秀人才,在重光大學裏加以培養,這就好比是高溫加熱,讓他們進一步變得滾燙起來,再把他們放在高一層次的崗位上參與生產管理,讓他們把熱量傳導下去。

    以此類推,所有崗位都是如此,幹得好就上!幹不好就走人!我們重光要永遠保持一顆滾燙的心!”(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