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正邪之戰(七)
字數:3530 加入書籤
傳聞,竇朝末年,一位名叫宋一心的通靈巫師設法改進苗族蛇蠱,將發絲作為寄生體,後將發絲替換為細棉線,可使發絲蠱發揮其最大毒性。由於此蠱毒性過大,宋一心在調製過程中毒發身亡,發絲蠱銷聲匿跡。
“假設蠱是來自於蛇毒,那我們就從蛇毒解法為出發點,以蛇毒解藥為樣板,製作解毒藥。媛媛,你應該知道漢京有一位非常厲害的捕蛇人,我沒記錯的話,好像還是個女人。”
“沒錯,她早年在南方隨丈夫捕蛇,他丈夫是當地聞名的蛇王,她綽號蛇老太君。後來他們在戰火中失去了家鄉,蛇王逝世後,蛇老太君便隨著逃荒的人跑到了漢西,後在漢京隱居。”蘇媛媛說:“這人好找,交給我吧。”
兩人剛走出門,一個人擋在了他們麵前。
蘇媛媛喊道:“潘金柱,你不要太得意。我父親不會放過你的。”
“那你為什麽不把這件事情告訴你父親呢?”潘金柱的笑聲裏帶著嘲諷:“第一,人家忙著打仗,根本沒空理你們。第二,你沒有任何直接證據來證明我的意圖,就算蘇冉東知道,他也會覺得這隻是杞人憂天。”
劉璃對蘇媛媛說:“反正時銘雨還沒死,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你去吧,我有事要單獨和潘二爺一談。”
蘇媛媛點了點頭,“一定要小心。”
“他還不至於殺我。”
看著蘇媛媛遠去,劉璃和潘金柱走到了警局旁的樹蔭旁說話。
“劉璃,你是個學過東西的人,所以你相信我能完成這件事情。”潘金柱說:“可你難道不想推翻如今的蘇冉東這些人?”
“他們總比以前的馬世城好。”
“那是因為你皇盜家和馬世城的仇恨讓你能暫時高看他蘇冉東一眼。但事實上呢?蘇冉東做的這一切不也一樣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在漢京城捕殺過多少仁人誌士,你也看得到。”
劉璃點頭:“那又如何?我隻是一個普通人而已,我保護漢京城的百姓們有什麽不對嗎?”
“百姓,百姓能助你成大事嗎?你以為你保護了他們,他們就會感激你?你自己也是學過西洋學問的。武器、科學、工業,這些才是最重要的。”潘金柱說:“如今戰事你看得應該比我明白,指望蘇冉這些人能守得住漢西?”
“那你準備指望誰?”
“自己。”
“怎麽守?”
“發絲蠱的溶解度和擴散水平你計算過?”
“計算過。”
“漢西總水量你預測過嗎?”
“嗯。”
“我的毒藥儲量是這些。”潘金柱伸出一根手指。
“所以說,如果你按照水脈走向均勻投毒,半個漢西省就會遭殃。”
“錯。我又將它的擴散率提升了一倍。並且正在大量生產。女郎山章均同的墓,我是親自去的,藏在眾多盜墓賊當中。我發現解藥的研製方法後,可以說是欣喜若狂,立刻下令逮捕所有人。在李鐵蛋和宋紋龍的協助下,我們趕走了高百萬,不幸的是,李鐵蛋和宋紋龍跑了。不過其他人跑不了,他們都成了小白鼠。包括你的好朋友,祝昀茗。”潘金柱說:“他本來打算能在女郎山撈一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
劉璃攥緊了拳頭,但他也知道,此時不止有一杆槍在暗處瞄著自己。
“其實我已經動了要殺你的念頭。”
“那你為何不動手?”
“是你想錯了,我不會濫殺無辜,根本不想把漢京城的百姓怎樣。”
劉璃越來越搞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
潘金柱說:“行了,誰還不是都一樣。你仁義,我看看你的仁義到底還要演到什麽時候?我也原本以為你是不知情的,但賈岩的死讓我起了疑心。我在想,為什麽當時,你一定要給賈岩一個心髒病突發而死的結論。因為你發現時銘雨在代替你的身份,所以你決定暫時不暴露自己。你也並不是派侯毅去找時銘雨,而是去殺時銘雨,他死了,就有人替你頂罪,是不是,花臉怪盜?”
“你懷疑我是花臉?笑話。當年義和團運動失敗後,其中一位重要領導人化名為花臉怪盜,在漢西一帶活動,劫富濟貧。時銘雨無非是借這樣一個名義罷了,真正的花臉,早就不在了。”
“趙先生,我知道你已經發現了你自己身上的端倪,當然,我也希望你早做打算。良禽擇木而棲,聰明人往往站在贏家的一邊。”潘金柱說罷,留給劉璃一支手槍,轉身離去。
劉璃忽然感覺一陣頭痛,瞬間天旋地轉。
“你看到了什麽?”他的心裏有一個老人的聲音。
“鏡子。”劉璃答道。
“鏡子的後麵呢?”
“還是鏡子,另一麵鏡子!”
“到底是誰在誰的局裏?”
“我該怎麽辦!”
“殺了他。”
劉璃摸起手槍,抵住自己的頭,扣下了扳機。
槍裏並沒有子彈。
“劉璃哥哥,你沒事吧!”是蘇媛媛跑了過來,搖醒了劉璃。
“我躺了多久了?”
“我不知道。但有一個不好的消息,蛇老太君就在幾天過前世,北方幾乎沒有毒蛇,想要再找一個會解蛇毒的,那恐怕得去別的地方找了。”
劉璃看了看手上,有一根黑色的貓毛:“蠱?潘金柱……你是在威脅我嗎?”
“你中蠱了,沒事吧,快……”
“我沒事。這不是蠱,是致幻藥,把蛇蠱與致幻藥融合,利用蠱的毒性和擴散性進行傳播,但真正產生作用的,其實是致幻藥!他已經控製好了蠱與致幻藥的比例,發絲蠱裏麵真正的毒根本不能使人死亡,但致幻藥的藥量卻可以使人產生幻覺。”
劉璃終於反應過來,潘金柱說那句“其實我已經動了要殺你的念頭”時,他就已經進入了幻覺,往後的一切都是假的。
“所以這就是一出空城計!潘金柱根本就是在利用蠱在水中的擴散性,使人產生中毒的幻覺,瘋狂尋求解藥。”蘇媛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