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城

字數:10052   加入書籤

A+A-




    張氏聽著賈赦的這些提議,覺得這樣也行的,比起丈夫和孩子,家產就微不足道了。

    “老爺和太太能同意麽?”

    夫妻倆商量的熱火朝天的,這會兒才想起來沒有和府中長輩商量,張氏有些遲疑地問道。

    “此事交給我,你放心吧。”

    賈赦也知道張氏身為兒媳,好多事情沒辦法張口,所以這事兒自己來。

    “如果,如果太太不願意的話就算了,我留在京中也不錯,兩個孩子到時候也不用跟著你走,讓他們留在京中繼續學習,這樣也好。”

    張氏有些言不由衷地對著丈夫道。賈赦自然是聽出了她的言下之意,渾然不在意地點點頭,他的事情他自己做主,而不是由著別的誰。

    “放心吧,此事我心中自然有數。”

    青天白日地賈赦也不能長久地留在後宅,閑言碎語地對著張氏不好。

    賈赦先去找了父親,自己想帶著兩個孩子南下,總要經過父親的同意才好。

    代善沉吟了一下點頭同意了,皇長子的名分一天沒有落停,這京中一天就不會消停,兒子離開京城避開幾年倒也不錯。

    至於孫子,他身邊有珠兒在,也並不會有多少的影響,所以他幹嘛不同意?

    這個府中隻要老爺子同意即可,別人的意見對於他來說並不重要。

    “府中的庶務就得勞母親多多操勞了。”

    自己走了,內務定然是會交到史氏手上的,至於她是自己動手還是讓王氏去料理,賈赦就不想摻和了。

    “嗯,這個你放心,讓你太太去操心。”

    代善點點頭,對著賈赦道。

    父子倆又就著賈赦的幕僚啊,長隨啊這些的好生地聊了聊,當然還有朝中的局勢和江南的格局一一地分析了一通,讓賈赦做到了心中有數。

    “甄家,盡管咱們是老親,雙方的關係也不錯,可事關朝堂,那就秉承公道吧,私交歸私交,你明白的吧?”

    代善對著兒子道。

    “父親,其實陛下讓我過去就是為了鋪路的,並非是牽製甄家,可聖人一定不願意咱們和甄家親密,所以現在咱們府上最是為難。”

    賈赦感歎道,他最是知道未來甄家到底有多顯赫,可惜的是,甄家的結局並不好,想想賈家還是少摻和了。

    當然,也不能太徹底地得罪了甄家,畢竟甄家如日中天的時候還沒到呢,得罪死了甄家,指不定什麽時候自家就得遭罪呢,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得罪甄家的。

    “慢慢疏遠吧,可別忘了後宮還有位甄妃呢。”

    代善對著兒子道,雖然他不知道未來甄家會如何,可是一二十年甄家一定是煊赫的,外戚這種關係最是麻煩,萬一得罪了人,總是不好的。

    “呃,也隻能如此了。”

    賈赦想想日後成為貴妃的甄氏,也是無語了。

    父子二人商量定了之後賈赦也算是心中有數了,代善對於長子雖然還是有些擔心的,可也知道這雛鳥隻有放出去曆練了才能知道深淺,外加上聖人的旨意,縱有萬般不舍,可也隻能讓他南下了。

    “你去張家走一趟,帶上你媳婦兒,看你嶽家有什麽交代沒有。張家也是江南大族,不管如何,總會有所幫助的。”

    代善對著兒子道,說的也很直白,作為張家的女婿,賈赦幹嘛不借勢?

    賈赦自己也知道這個道理,可帶上媳婦南下他考慮的並非是這個了,而是單純地想讓媳婦兒鬆快幾年,不不過這個就必要和父親說了,自己心裏知道即可。

    賈赦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代善望著身形提拔的兒子遠去的背影,有欣慰,有擔憂,總之複雜萬分,身為一個父親,便是如此了。

    張家老爺子和代善的分析差不多,盡量別得罪甄家,也別太親近,慢慢疏遠即可,至於賈赦想帶著兩個孩子南下這事兒,老爺子雖然有些舍不得外孫子,可到底還是點頭同意了,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比較好,萬一讓兩個孩子和父母有了隔閡,日後生疏了,那豈不是自己的罪過了?

    至於先生麽,江南文風鼎盛,馮先生雖然年邁不大走動,可是認識的儒生還真不少,教導兩個孩子不成問題。

    賈赦得到了嶽父的支持,常常地舒了口氣,他之前生怕嶽父不同意呢。

    張氏在內宅和母親淚別,張太太希望閨女趁著年輕,趕緊再生一胎,最好能是個兒子,那樣的話她能更加地從容些。

    張氏也知道母親一片好心,所以並不反駁,點頭應下了。

    至於生不生,什麽時候生,這並非是人力可控的,外加上自己和丈夫之間的感情別人不了解,她也不想說出來,生怕別人以為自己是炫耀,自己的日子自己過,張氏很坦蕩。

    有了玻璃這麽塊兒試金石,她對賈赦的信任又更進了一層,丈夫雖然不至於是柳下惠,可也不至於饑不擇食地什麽香的臭的都往床上拉,所以張氏並不擔心到了江南這種花紅柳綠的地界兒,自己的丈夫就會變壞這種事情。

    不過母親隱晦的言語中帶著的好意她心領了。

    張氏的大嫂和小姑子的關係並不是那麽親近,彼此之間維持個麵子情就是了,她打小和二哥關係好,後來理所成章地和二嫂關係親密,大嫂之前又隨著大哥外放,彼此之間相處的不多,又能有多少的感情?

    不過這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便是如此,她也不強求,雙方這樣不遠不近地處著也不錯,近不遜,遠則怨,所以秉承著中不遠不近最好了。

    每次回娘家時,總覺得時間似乎是在飛一樣,不大一陣子,就聽人回報,姑爺在二門上等著姑奶奶呢。

    張氏也隻得淚別了母親,大嫂,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

    賈娜和賈瑚對於自己能南下江南很滿意,實在是沒想到父母會帶著自己一起走的,他們已經做好了被父母丟下的心裏準備了,所以在聽到可以南下的好消息時,兩個孩子雖然極力地矜持著,可是不知覺地翹起地嘴角泄露了他們的好心情。

    這下子倒是更讓賈赦夫婦覺得自己做的對了,孩子是他們的孩子,身為父母自己不疼孩子誰來疼?

    臨行之前的送別宴,林如海帶著賈敏和兒子來了一趟賈家,林家雖然沒落蕭條了,可畢竟是正宗的江南人士,知道不少江南官場的情況,所以仔細地幫大舅哥分析了一下各方勢力,賈赦雖然也跟著幕僚分析了不少,不過有了林如海的這些敘說,很多的方麵也是恍然大悟。

    林如海果然是幫了自己大忙了,賈赦很是認真地道謝。

    林如海連忙擺手,自己並未做什麽了不起的事情,當不得大舅哥如此。

    通判的位置雖然瞧著不高,可是在地方上也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尤其是賈赦出身顯赫,自己身上又背著爵位,所以更加地令人忌憚,隻要他不去招惹別人,下死手,別人也不會主動地與他為敵的,那樣並沒有什麽好處。

    所以賈赦的這種外放是林如海最羨慕的,可惜啊,自己沒辦法和大舅哥這樣,身後有榮國府這樣的龐然大物,當然他自身也不容小覷。

    想想自己如今在工部苦哈哈地熬日子,他更想外放了。

    可惜啊可惜……

    忙忙碌碌地半個月之後,賈家老大一家四口人,外加上幕僚師爺,長隨,侍衛,婆子丫頭地加起來總有過百人地從京城出發了。

    他們坐的是船隻,賈赦帶著兒子住在前麵,張氏帶著閨女在後麵,除了吃飯休息一家子人能在一起之外,其他的時間都隻能各自地找些事情消磨時間。

    賈赦的生活很規律,和幕僚們聊聊江南的局勢,分析一下揚州的各方勢力,然後帶著兒子讀書,替他解解惑,剩下的時間就是把玩把玩古董,聊聊字畫兒,撫琴弄墨了。

    到了該補給的時候他也不會顧忌地會帶著妻子下船,看著風景,嚐嚐當地的特色,找小二啊,說書先生地了解一下當地的民俗風情,這樣的舉動歡喜的可不止是兩個孩子,便是張氏也很期待。

    賈赦雖然自己流放過西北,在西北也吃過沙子,可是對於這些風俗講究的他知道的還真是不多,如今也真算是長見識了。

    一家子人就這樣一路上走走停停,三個月之後終於到了揚州碼頭。

    早早地便有林之孝帶著人在碼頭候著了,之前定下了外放之後林之孝就被賈赦打發南下料理宅子,買下人,打聽揚州城的情況了。

    現在看來林之孝幹的不錯。

    至於賴大麽,跟在賈赦身邊當跑腿的,畢竟他有個當總管的爹,所以賈赦總得留點兒麵子,不能做的太過。

    到了自己的宅子之後,不知道張氏如何看待,總之賈赦挺滿意的,熱水,熱飯菜地齊備,這樣就挺好,至於其他的,慢慢再適應吧。

    洗漱好,用過飯菜之後賈赦便去休息了,張氏帶著人安頓行李,忙的不亦樂乎。

    也不知道京中太太消氣兒了沒有,總之丈夫這事兒做的有些不地道,可無法否認的是,張氏心中其實挺痛快的。

    畢竟她不是聖人,沒辦法對著一個瞧不上自己,好打擊自己的人保持好感,所以麵上覺得丈夫做的不地道,可是心中卻實在是爽快的不行。

    想起那天,張氏初到江南的疲憊似乎消散的一幹二淨,嘴角流露出了一抹笑意來。

    賈赦本也是個混不吝的,重生之後努力地壓抑自己的性子,讓他變的不那麽的可恨,在其他方麵和其他人身上,他表現著自己最大的善意,努力地與這些人拉近關係,讓自己不再孤零零地也沒個助力。

    可這種情況唯獨在生身之母史氏身上出現了例外,自從祖母去世之後,他表現的就很明確,一點兒也不想改善母子關係,之前稍微的示弱也是因為自身的實力不足,各方麵都無法抗衡史氏,所以他才做出了那樣的舉動,表現出現了自己的潛質,讓代善出麵庇護自己。

    可是現在麽,他是真的覺得自己的翅膀硬了,史氏和自己的好二弟基本上廢了,他也不再偽裝了,暴露出了自己的本真麵目,他一點兒也不想遮掩了。

    原先沒有大事兒的時候倒也看不出來這種變化,可是這次外放時,將史氏給氣的要七竅流血了。

    蓋因賈赦各種地與代善商量,各種地帶著妻子去張家拜訪,各種地收拾行李,置辦各色的東西,打發人南下打前站準備宅子下人的,唯獨沒有和史氏通氣兒,甚至連張氏他都攔住了。

    所以在所有的事情定下來之後,賈赦在家宴上才告知史氏,他要帶著妻兒南下,府中的一切就麻煩太太了。

    左等右等,等了這麽好些日子的史氏聞言,勃然大怒,這死孩子完全沒有將自己這個當娘的放在心上,這樣不孝的東西如何能為官?

    可惜的是,這種話她還不能出口,僵笑道,

    “這你南下倒是沒問題,可是你媳婦兒和孩子總不能也跟著你奔波吧,南方濕潮,孩子們住不住的慣呢?再者說了,這江南哪兒有京城的條件好,孩子帶走了,他們的學業可該如何是好?你媳婦兒走了,府中誰料理?我年紀大了,身子骨兒有些受不住,哪裏還有精力去做這些?”

    別的王氏倒是無所謂,可聽著婆婆提到了管家,她很想自薦的,不過公婆,大伯,丈夫都在,她一個婦道人家還真是不好插嘴,隻能自己幹著急,生怕大伯聽了婆母之言,再改了主意,若是大嫂不跟著去,而是留在府中的話,自己這輩子隻怕也沒機會沾到府中的庶務了吧。

    王氏幹著急,眾人的視線卻是聚集到了賈赦的身上。

    “我原以為太太是知道的,這麽大的動靜兒,太太竟然半點兒也不知的……”

    神色中閃過一抹黯然之後,賈赦再次抬頭已然是平靜如常了。

    “這又有什麽?孩子們的學業我已經托給馮夫子了,他在江南認識的人多,江南文風鼎盛,書院林立,憑著瑚兒的學識,去書院求學,這並非是什麽難事兒,至於張氏,我帶著她自然是為了官場上的交際往來,我身邊又沒個人,除了張氏,還能有誰勝任呢?府中的庶務麽,太太既然年紀大了,精力不濟,那也不為難,讓管家和管事兒們看著辦吧,規矩在哪兒擺著呢,還能亂了不成?太太還有什麽問題麽?”

    賈赦說完,似是渾然沒有察覺眾人怪異驚詫的目光一般,坦然地喝了杯酒,大大方方地回望過去,眾人也隻能和史氏一般,扯出一抹略顯僵硬,尷尬的笑容來,對著他點點頭。

    最後還是代善出麵打了圓場,

    “這些都是小事兒,老大馬上南下,前程要緊,說這些做甚,府中之事讓老二媳婦兒幫襯你一把。”

    除了王氏歡欣鼓舞之外,其他人的心情並未好轉半分,當然,賈赦的心情一直都不錯來著。

    家宴結束,送走了林如海一家三口之後,代善帶著長子回了梨香院。

    張氏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回了自己的院子,雖然不知道老爺和丈夫說了些什麽,可是張氏能看的出來,丈夫的心情不錯。

    張氏的心情其實也挺爽的,這種打臉落麵子的事情隻怕也隻有賈赦才能幹的出來了吧?雖然並非是專門為自己出頭,出氣兒,可這並不妨礙張氏的心情好這個事實。

    張氏的回憶隨著兩個小冤家,討債鬼的聲音戛然而止,實在是弄不明白,這倆孩子哪來的這麽多的精力,完全是不知疲倦的。

    不過為了他們,她自己也是甘之如飴的。

    賈娜和賈瑚二人也確實是高興壞了,江南啊,現在他們身處江南最為繁華的揚州,如何能不高興?

    這一路上父親的作為也讓兩個孩子的性子養野了,他們想出去外麵看看的。

    這種事情自然是要先說通父親的,可他此刻正忙著,倆人也隻能聒噪母親了。張氏聞言也是頭疼,雖然不忍心拒絕他們,可這也實在是不像話啊,兒子倒還好說,可是閨女呢?

    她都到了留頭的年紀了,哪裏能胡來,出去拋頭露麵的呢?

    所以張氏自己就鬱悶了,這都是丈夫的過錯,打小兒地寵著閨女,現在好了,再過上三四年能說人家了,可她的性子呢?

    一點兒的婉轉和女兒家的柔和都沒有,成日裏爬上爬下,簡直比淘小子還讓人操心,一點兒都不省心。

    “不行,最起碼這一陣子不行,你父親忙著衙門裏的事情,哪裏有空閑陪著你們出去消閑,等忙完了這一陣子再說。”

    兩人對於家中的格局其實很明白的,這事兒哪怕母親不同意,可父親一定會說服她的,所以明明已經做好了被母親拒絕的準備,可誰知,她竟然還留了那麽點兒的希望。

    賈娜和賈瑚頓時滿意了,這樣就好,到時候再說服父親時就更容易了,畢竟母親也想出去走走看看的,不是嗎?

    達成目的之後,兩個討債鬼也不再聒噪張氏,退了出去,兒子已經五歲了,是送去書院還是聘了夫子家來坐館,張氏還沒有拿定注意,總之各有各的優劣,所以得慎重,當然還有閨女也是,真是再不能放任了,不然她將來如何嫁人,帶著閨女在身邊,為的也是能親自教導,掰掰她的性子。

    雖然離開了京城覺得輕鬆了些,可是如今想來,事情其實也不少,張氏歎了口氣。

    也罷了,走一步看一步罷,萬不可強求太過,慢慢來。

    賈赦聽著林之孝的回稟之後,發現和自己與幕僚預估的情況沒多大的出入,他總算是鬆口氣了,畢竟這做官,兩輩子還真是頭一次,所以難免地有些緊張,從現在開始,他就徹底地告別過去,開始新生活了。

    盡管不知道這埋葬官員的江南到底有多凶險,可是既然來了,他就沒有退縮的可能了,隻能奮勇向前,殺出一條血路來,然後讓自己從江南全身而退。

    賈赦這裏沒有多少的雄心壯誌,隻想著自保即可。

    上進的話他沒有多少的把握,可是自保麽,賈赦覺得沒多大的問題。

    有了這個底氣,接下來賈赦投入到了空前絕後的忙碌中去了,果然這做官和當紈絝不同,他本也沒有多少的心機,現在和這些老油條鬥爭,他當然受不住。

    好在不管是代善還是張閣老送到他身邊的幕僚師爺們都不是吃素的,雖然不至於一個頂倆,可處理衙門的種種事宜,外加上同僚之間的這些爭鋒,倒也不是太困難。

    當然,賈赦的出身來曆是瞞不住人的,既然都知道這位的顯赫,哪怕是揚州知府也不敢和他徹底地對著來,更遑論是其他人了。

    至於衙門裏的那些爭鋒麽,倒也不算什麽,這是官場常態,所以賈赦哪怕是不滿,可也得忍著受著。

    當然,起點很重要,賈赦如今不會經受太激勵的爭鬥,而且他還能迅速地彌補自己的不足。

    他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自己還是太過稚嫩了,哪怕他知道未來的大勢,可這並不代表自己就是安全的,並不代表他就能享受到未來的榮光。

    所以現在有這麽個好機會,賈赦自然不能放過,他這一忙起來,答應兩個孩子帶著他們出去玩的承諾就直接地給丟到了腦後。

    等回神過來,便到了端午節,這端陽節在江南可算是一次盛會,又有賽龍舟,又有各樣的粽子,官府組織各種的文會之類的和文人百姓同樂。

    賈赦也答應了兩個孩子,一家子出去去看龍舟比賽,這下子,兩人對於父親的怨念才算是散了許多。

    賈瑚並未去書院讀書,他年歲太小,張氏不放心,賈赦索性聘了馮夫子的弟子,自己的師弟曾舉人進府授課,閨女也一起跟著學,這下子倒也不愁閨女的課業問題了。

    曾舉人對於自己的師兄帶著無限的好奇進入賈府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