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權之爭
字數:3969 加入書籤
今年的鳳國注定不能安靜,剛剛從雙蓮即將重獲帝寵的輿論熱度走出來,就被肅元帝有意禪位給太子的消息給引起了新一輪的討論狂潮。肅元帝在鳳國曆代帝王中,算得上是個傳奇帝王,行事作風又頗具降天女帝的風範,被很多人視為降天女帝的轉世。雖現在有些荒誕不經,但大事上卻從未見他糊塗過,倒是三年前朗大元帥的事,讓很多人對他失望了,可到底是沒有證據,便漸漸淡化了此事。
但凡是帝王,就沒有在正值盛年的時候放下權柄,甘願成為尷尬的太上皇的。
便是降天女帝那般了不起的人物,也是在將死之際才將皇位傳給了太子,倒不是貪戀權勢,而是鳳國初初建國,需要一個強大的君主撐著,她做到了這一點,也將皇權平穩的交到了太子手上。而後,鳳國曆史上的帝王在位時間基本上都在三十年以上,有人晚節不保,淪為昏君,有人越發睿智,平穩交托皇權,除不幸早逝的帝王外,鳳國的皇權交替一直都處在平穩血腥的循環中,早已成了常態。
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帝王在身子健朗的情況下主動提出禪位的,要知道肅元帝當朝宣布這個事情後,太子直接以頭搶地,懇求他收回成命。文武百官也跪了一地,雖說這肅元帝有時候會讓人恨得牙癢癢,但這家國大事還真是不能少了他的坐鎮。太子已成氣候,但終究缺少一分狠勁,不及肅元帝勇敢果決,雖有仁君之象,但對鳳國來說,還是一個強硬的君主更為合適,太子還需要多多曆練才是。
但肅元帝一旦決定了某件事就沒有收回去的時候,除非是的確糊塗了,又有秦婉芷相勸才會改變主意。而文武百官沒人認為秦婉芷會在這件事上和肅元帝唱反調,要知道得益的是她的兒子,且肅元帝也說了,待他禪位於太子,就會遣散後宮,許生有子女的妃嬪出宮和子女生活,無子者可回歸家族,由族中供養養老。
他則帶著秦婉芷住入小別宮,在那裏度過餘生,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得打擾。
對一個女人來說,有什麽比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自己的相公又將用後半生的唯一相守來兌現年輕時的諾言,來得更高興的事呢?秦婉芷是女人,獨得肅元帝寵愛的女人,而再大度賢良的女人也無法忍受和別的女人分享一個相公。肅元帝是帝王,納妃嬪入宮無可避免,現在太子已成氣候,讓出皇權後,就可帶著秦婉芷過一雙人的日子,沒旁的人打擾,就是皇貴妃也不行,秦婉芷又怎會不願?
太子苦勸無效,驪清諫言無果,文武百官的奏折亦都被肅元帝壓下,竟是沒人能阻止肅元帝。而肅元帝也是鐵了心的要做成這事,完全無視了眾人的反對聲。
這個時候,秦婉芷卻一身素衣的跪在了禦書房門口,跪求肅元帝收回成命。
不說文武百官驚住了,就連那些喜憂參半的妃嬪們也傻眼了,皇後這是瘋了不成,換了她們,指不定要如何攏住肅元帝的心,以求盡快做成此事。她倒好,卻跑到禦書房拖肅元帝的後腿,這女人賢良得過頭了吧?竟也不為孩子想想,太子連嫡子都有了幾個,再拖個幾年,怕是要被肅元帝忌憚了,正好肅元帝提出禪位,做成此事,不但避免了父子相爭的悲劇,還能在史書上記下肅元帝仁君之名。
這麽好的事,這麽一舉數得的事,秦婉芷竟往外推,當心做過了頭,反倒弄巧成拙的惹來帝王的厭棄。肅元帝倒是沒有厭了秦婉芷,隻無奈一笑,親自送她回了寢宮,夫妻密談了半個時辰後,就再聽不見她懇求肅元帝收回成命的聲音了。
皇貴妃第一個做出表率,表示願意帶著兒子出宮立府別居,其他有兒子的妃嬪或是甘心響應或是不甘的以沉默應對。不願爭的妃嬪是早已看透了肅元帝的心,加上兒女還小,根本就沒有一爭之力,這才想著安穩一生也不錯。而不甘心的妃嬪大多是因為兒女早已成家,嫡子也有了幾個,有一爭之力便不想輕易退後。
暗潮湧動之際,太子卻出了事,與榮公主外出狩獵的時候驚了馬,雖得榮公主挺身相護,但還是受了傷。太子被太醫救治的時候,榮公主卻已經在生死邊緣徘徊了一次,加藍公子衣不解帶的伺候著,生怕她就這麽去了,要知道為救太子,榮公主是被發瘋的馬狠狠地踩了一腳的,正中胸口,連太醫院首都露出了難色。
太子傷勢較輕,卻不知為何一病不起,甚至出現了瀕死之象,肅元帝怒不可遏的血洗了一遍太子府的人,又派人把太子妃和嫡孫們送到了宮裏陪伴秦婉芷,以防宵小借機危害太子子嗣。許是有肅元帝親自坐鎮的緣故,太子的傷勢穩定了,病情也逐漸好轉,就是還未清醒,可總算能讓人鬆口氣了。倒是榮公主那邊的情況不好,太醫院首求到了肅元帝這裏,請求國師出塔,因為這是最後的路了。
就在國師出塔,前往榮公主府的時候,太子的病情忽然急轉直下,幾度出現瀕死之象。肅元帝第一次紅了眼睛,若不是國師來得及時,怕是太醫們能被他全給斬了。國師費了一番功夫才找到了太子一度病危的原因,竟是他中了毒,此毒毒性奇怪,隻會讓人昏迷,不致傷及性命,但若想喚醒太子,這毒又會忽然發力,危及太子性命。也就是說在找到解毒方法前,太子得一直這麽昏迷著,不能醒。
榮公主那邊的情況在國師的介入後開始好轉,隻是便是她好了,怕也是行動不便不良於行,還得長期靠藥物調理。榮公主本就是除嫡公主外最受寵的公主,如今又是為救太子而受的傷,自然更得肅元帝高看一眼,當下就賞賜無數,給了榮公主嫡公主一般的體麵。加藍公子卻是無暇理會這些,隻一心照顧著榮公主。
太子妃心係太子,便求了秦婉芷,將兒子們留在中宮後,她出了皇宮回到太子府親自給太子侍疾。知太子妃素來細致,肅元帝又不能一直守在太子床邊,就將太子交托給了她,回了皇宮。一到皇宮,肅元帝的旨意就下來了,全城戒嚴,在找到驚馬一事的元凶前,皇城眾人的出入都要受限,可疑者可先行關押再審。
太子中毒一事被鎖住了口風,便是太子妃和秦婉芷也不知道,為的就是迷惑給太子下毒的真凶。卻是不知驚馬一事和下毒一事的真凶是同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無論是誰,都逃不開權力鬥爭,許是被肅元帝禪位一事給刺激了,鋌而走險。
皇城風雨即來,整個鳳國都處在緊張的氛圍,其他三國也都盯著這場皇權變動。而在暗流湧動的時候, 卻傳出了一件喜訊,太子妃侍疾的時候查出身懷有孕,已經一月有餘。在這個時候,新生命總是能給人帶來幾分安慰的,***的尤其感激太子妃的爭氣,若是這次又能生下一個嫡子,便是太子沒能保住,也能爭取將皇權爭到幾個嫡孫身上。肅元帝偏愛太子,是眾人都知的事,故此事可行。
太子妃卻是沒想那麽多,隻想著能給太子帶來一點喜氣,早日助他康複。
太子妃有孕,自然不能再給太子侍疾,秦婉芷便出宮到太子府坐鎮,親自給他侍疾。太子妃和她的嫡子們則安排到了小別宮,一切以安心養胎為主,任何人不得打擾。這相當於是把太子妃和嫡皇孫們給變相軟禁了起來,但誰都知道這麽做是為了保住他們的安全,便是太子有個萬一,有他們,也就給這一支存了希望。
太子昏迷不醒之際,其他成年皇子皆是蠢蠢欲動,想著這或許是天意,就是為了讓他們登上至高之位。究竟是天意還是人為,除了動手的人,其他人都下意識的選擇了天意,到底是太子沒有這個命,不然好好的形勢怎麽就成這樣了?
但再蠢的皇子都不敢在這時候跳出來,隻私下裏行動,免得招來肅元帝的怒火。丞相這個老狐狸卻是閉門謝客,誰來都不見,擺明了不摻合這件事,其他老臣也一樣,這種時候誰蹦躂誰死。果然,沒多久肅元帝就下旨貶了一批人的官職,更當庭訓斥了幾個成年皇子,隨便封了幾個王位就要他們在年底趕往封地。這些封地自然都是些貧瘠之地,遠不說,還危險重重,幾位小王爺是滿心的不甘心。
可他們又能怎麽樣?到了前往封地的日子,禦林軍會親自來護送他們,除非他們想造反,不然隻能接受肅元帝的安排。而在眾人都被迫安分了點的時候,忽然傳出一個消息,卻是肅元帝打算立太子的嫡長子為皇太孫,若太子有個萬一,便直接傳位於皇太孫。消息一出,眾人又不安分了,***自是最高興的,因為太子的嫡長子才華能力都不輸肅元帝和太子,皇位傳給他,倒也是十分合適的。
但這位準皇太孫卻不怎麽歡喜,因為他現在唯一希望的便是太子盡快好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