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爭先鋒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A+A-




    “不過,卻不是眼下就能遷徙的。畢竟,這關中,嗬嗬,還不是本王的治下,所以,還是要請黑山軍的鄉親父老,在冀州再過上些時日。”

    “關中?莫非主公的意思是……”張燕一愣,雖然他聽趙雲已然說及淩風欲問鼎天下之事,心中早有了準備,但不想,這一切來的居然這麽快,這麽突然!

    “嗯,既然咱們都是一家人了。那本王也不會對你有所隱瞞,不日之後,本王就欲取那關中。隻是所慮者,一為人才的缺失,二為百姓的流失。自光武帝起,棄長安而就洛陽,已然將昔日舊都荒廢了二百多年,百姓多有流失者。雖然前有董卓遷都之舉,將洛陽百姓轉至長安,卻也造成了洛陽民事的貧瘠。再加上後來李傕、郭汜等亂賊燒殺搶掠,以至於這關中百姓多數流離,一部分入了冀州,另一部分,顛沛到幽州,這也是造成幽州原本少民,現在卻人滿的局麵。而再觀關中諸地,卻是十室已至九空,函穀關、隴蜀的沃野千裏,卻是廖無人煙,實是可悲也!這,也是本王一直不曾去取關中的理由所在,無百姓可依,幾乎是荒涼之地,要來何用?若說言及遷民之事,本王又不忍令幽、冀二州的百姓再受顛沛流離之苦,每想到此事,愁眉不展也!卻不想將軍今日送了本王百萬人口。如此,充實關中之地,卻是足矣!”淩風想取關中久矣,沃野千裏,遠非幽州之地可比。平日間也沒少與眾軍師商議,隻是,這一百姓問題,卻是難倒了終為足智之士,沒有百姓,這一州,取來何用?

    “卻不知主公欲何時取關中之地?”關中?不錯!那裏卻是個好地方,若是能在關中落下腳,回去,我張燕也算是對眾兄弟有了交代了!眼下,他最關心的,隻剩下這何時才能取關中,百萬的兄弟父老才能搬遷過去。

    “眼下還不是時機,雖然,這百姓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還有一個因素。所以,這取關中的計劃,哎,不得不往後推延啊!”淩風長歎道。

    “哦?可是主公方才所說的人才的缺失?”張燕想起淩風適才所說的兩個顧慮,既然百姓不愁了,那愁的一定是人才了!

    “是啊,張將軍,你初到本王帳下,還不曾知曉,本王這裏,缺的就是中下階層的人才啊!有道是,這打天下容易,治天下卻是難。想打關中,又有虎牢關在本王的手中,司州一境,可以說得上是千裏平川,本王麾下足有騎兵三十六萬之多,取他司州,自然不廢什麽吹灰之力。隻是,這治理起來,卻是難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需長治才能久安。本王經與眾軍師商議後,決定日後,若無足夠的人才,斷不開疆拓土,如不然,即便是取了天下又如何,隻會留下諸多的詬病。斷不能久安矣!”淩風熟悉曆史,對一個個朝代的更替,有著足夠的了解。再加上有後世諸多名家的講說,對於治理國家一說,卻是也有著足夠的認知,遠超這個時代人的思想。淩風淺飲了一口酒,潤了下有些幹澀的喉嚨,接著說道:“本王今日已同天子言明,擬旨傳達各州郡,欲在天都開放文武科舉,不問出身,擇才能錄取人才以予以重用,這樣……”

    “好!主公……呃……”張燕猛然擊案而起,興奮的他,或許感覺隻有這樣,才能抒發他心中的感想,全然忘了儀態,失聲讚了一聲,隨即醒悟,麵色微紅,尷尬的禮道:“主公,張燕一時欣喜,卻是失禮之至。還請主公責罰!”

    “張將軍卻是真性情,又何罪之有?不必拘謹,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放開一些就是!”淩風不介意的說道。

    “謝主公!”張燕感激的說道:“主公,如此一來,天下寒門之士卻是無須再愁無出頭之日也,實乃是大快人心!不過,主公,這一製度的實施,怕是要招致世族的反對,主公是不是……”

    “願意反對。他們就去反對吧!本王做的事,還輪不到他們指責!更何況,本王做出他們不喜的事,還少麽?又何必在意多出這一項?本王做事,但求這問心無愧,如此,足矣!”淩風言語中,甚是霸氣。隻要老子實力夠強,縱是得罪天下的諸侯、世家又如何?不服?那就打到你服為止!真理,隻掌握在有實力的人手中!沒實力,靠邊站!

    “那主公打算何時開放這個科舉製度?”涉及到黑山軍百萬之眾的後路,由不得他張燕不為此上心。甚至,他現在比淩風還要心急!

    “關於這個,雖未向想皇帝提及,但是,本王心下早有了計較,就定在九月初九這一天。自戰國時起,九月初九在民間就有登高之風俗,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本王欲將這重九命名為‘重陽’,取意九九重陽,步步登高之意,這一天,也為重陽節,一慶科舉,二慶天下學士、武人,子龍、張將軍,你二人以為如何?”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複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因此,重陽節被定為農曆的九月九日。)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正是這收獲的時節。而在這一天。舉辦文武科舉,卻也正是對天下學士、武人所學的考驗,一朝得中,卻也正是他們的收獲時節!而且,又拋棄了門戶之見,天下寒門之士終於有了出頭之日,主公之名定會廣為流傳,成為一代佳話!”張燕讚道。

    “不錯!這九九重陽,步步登高之意,卻是更為貼切,言簡意賅,雲讚成!”

    趙雲和張燕都是寒門出身,自然能體捂到這科舉製度一開,會帶給那些報國無門的寒門人氏帶去多大的福音,拋卻世族的反對,卻不失是為國為民的壯舉,真要施行開來,淩風之名,單憑這一項製度,就足以名垂青史!

    “廣為流傳什麽啊,不被那些世家罵死就不錯了!”淩風風趣的說道:“本王尚有自知之明,此舉,說是搶了世家的飯碗也不為過,會對本王心存怨念的,當不會在少數。不過……”

    淩風擎著酒杯,狠狠的一口灌下,微笑著朗聲道:“不過,本王又何懼之有!九月初九,一旦人才有足,即刻取關中!不過,此間時日,卻是還要黑山軍苦上些時日,糧草方麵張燕你不用擔心,本王自會派大軍押運糧草過去,隻待取下司州,就將這百萬人口盡數遷將過去!”

    “謝主公多黑山上下的照料!”張燕深深的向淩風一禮,他知道,百萬人的糧草,那可不是小數目!現在還不及六月,到出兵攻取關中,也要有四月上下的時間,四個月,百萬人的口糧……張燕想想這個數字就為之頭疼!尋常百姓,不過是一家吃飽,別無他管,可是,他……雖然說他投了淩風,但是,淩風就能二話不說的給予糧草上的支援,要知道,那百萬人,還是聽他張燕的指揮,淩風就不怕張燕得了糧草不降?是胸有成竹?還是信任?應該是兩樣都有吧!

    “嗬嗬,這是應該的,張將軍又何必多理呢!來,喝酒!今日,不醉不歸!”淩風著攙起張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是,主公!”沒有了後顧之憂,張燕的神情也是輕鬆的許多,興奮的對黃逍說道:“主公,取關中之時,燕願領一軍請作先鋒,還請主公應允!”

    “主公,先鋒還是由雲來擔任!”一聽涉及到了打仗,趙雲也來了精神。雖然他趙雲看上去很是儒雅,但是,這骨子裏,卻還是好戰的血液。逢戰,衝鋒在前,不隻黃逍這樣,他趙雲,也不讓別人鋒芒!

    “雲弟,你怎也來與為兄相爭?不行,這先鋒為兄當定了!”

    “兄長,戰場無父子,許你爭,就許小弟爭,這先鋒……”

    ……

    頭疼的看著這二人,淩風是既欣慰又是好笑,見二人爭起沒完,忍不住說道:“停了!這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才要出征,你二人急得是什麽?”

    聽黃逍淩風發話,兄弟二人這才住了口。不過,看眼中的神色,還是對這先鋒之職戀戀不舍,一臉幽怨的看著淩風,若是女子的話,絕對是兩副經典的深閨怨婦的表情!

    “好,好,算本王怕了你二人了!你二人也別爭了,免得傷了兄弟間的和氣,這樣吧,就令你二人同為先鋒!”

    “謝主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