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大戰山賊
字數:4045 加入書籤
小如幫我揉了揉被月清楓壓傷的背和撞疼的腦袋,兩個人出去了老半天了,都沒有解決嗎,不是吧,這麽笨啊,於是我慢慢挪到外麵,有車簾擋著,他們看不到我,嘻嘻……
“各位兄弟還是不願讓道嗎?”霖大哥還是很耐心的和他們談判著。
偷偷的瞄了一眼,哇靠,那些人果然長得就跟山賊一樣,皮膚黝黑,牛高馬大,最關鍵的是長得也實在是太醜了吧,滿臉胡子,看了還真倒胃口,你說你長得醜就算了,但是出來嚇人就不對了吧。
“你那點小錢,怎麽夠大爺和兄弟們吃喝玩樂,我們要的是你們所有的東西和這輛馬車,隻要你們乖乖交出來,大爺我自會放你們一條生路。”山賊頭頭大言不慚的說著,還真是臉皮厚,他以為他是誰啊,山林皇帝。
“和你們說了這麽久,我們已經是算客氣了,且別說是所有東西,就是方才我哥所承諾的那些東西,你們也休想得到。”月清楓的語氣很強硬,本來就是啊,對這樣的人,客氣什麽啊,什麽人的東西都想搶,還真是強盜啊。
“小子,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我真的是憋不住了,要打就快點啊,這麽婆婆媽媽幹啥啊,我立即伸出腦袋,大吼道:“喂,你們還打不打啊,要打就趕快啊,還杵在那兒幹嘛啊,再這樣耗下去,天都快黑了,別婆婆媽媽的。”
我這麽一吼,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我的身上了。
時間靜止幾秒鍾……
“兄弟們,那車裏還有寶貝,給大哥把那姑娘抓回去做壓寨夫人。”那山賊頭頭色色的看著我,看得我都快吐了,還在流口水。
“看什麽看,沒見過美女啊。”
眾人立即倒了一片,還有下巴脫臼的聲音,哎呀,不好,效果貌似過頭了,罪過,罪過,不好意思。
“不錯,夠辣,很合老子的胃口,兄弟們我們上。”一揮手,他的那些手下,大吼著,衝了上來。
“想打本女俠的主意,也不照照鏡子瞧瞧自己什麽樣,你配嗎?”我從馬車上跳下來,揮了一鞭子。
三個人便衝了上去,和他們打了一來,就讓本女俠來除暴安良吧,這些山賊隻有蠻力,亂揮著大刀,我還真擔心他的大刀會走火。
唰……鞭子一揮牢牢地纏住一個山賊的刀,再反手一揮,大刀便脫離了他的手,我一飛腳踹了過去,直接倒在地上打滾。
又一回拉一鞭,騰空而起,唰,又一鞭子打到一個小蝦米的腦袋上,出血了,哎……罪過,我不是故意的,但是我是有意的,哈哈……
霖大哥和月清楓速度更快,基本上全部解決了,果然是高手,三兩下就擺平了,就這麽點本事還敢出來打劫,真是丟人啊。
“喂,還要不要錢啊。”我用腳踩在山賊頭的臉上,問著,我想此時的我絕對是十足的小太妹。
“不要……不要了。”山賊頭嚇得渾身哆嗦,趴在地上大喊饒命。
“那你還想不想把我抓回去做壓寨夫人啊。”我低沉著聲音問道。
“呃?想……”還真是誠實啊,都這會了,還敢說這些,真不怕死。
我腳下的力量更重了,我踩死你,癩蛤蟆想吃天鵝,我讓你想,踩死你。
“敢打她的主意,找死。”月清楓冷酷的聲音讓我一震,又一腳踩了下去,那山賊頭地慘叫聲在樹林裏回蕩著,一圈又一圈,餘音未了,繞梁三日,看你們這群笨蛋還敢出來撒野。
我們都是一群善良的人,放你們這些人一群生路,以後再讓我們遇上,可不會這麽容易就放過你們,哼……
解決了這群山賊,在天黑之前趕到了下一個城鎮,真好,今天我的心情大好,我一開心便忘記了月清楓對我做的那些事。
這個城池好像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天已經黑了,街上還有那麽多人,真的好熱鬧啊,不會有什麽節目吧。
我上前隨便抓了一個人,就問:“大叔,請問什麽事這麽熱鬧啊?”
“姑娘一定是外地來的吧,今天是我們這裏一年一度的廟會,是為了慶祝乞巧節的,就在前麵,可熱鬧了。”大叔很耐心的講解著。
“哦,真的嗎,謝謝,我們也去看看。”
“不客氣。”
我轉身對其他三人開心的說著,“你們聽到了嗎,今晚有廟會,一定很好玩,我們快走吧。”說完,我便向廟會的方向衝去,在人群中擠過來擠過去。
乞巧節,不就是七夕嗎,哇呀呀,太好了,"qing ren"節耶,不知道今晚能不能邂逅我的白馬王子,好激動。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七,亦稱“乞巧節”、“少女節”、“"qing ren"節”。相傳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qing ren"節。
這個傳說雖在《詩經》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並無七夕渡河的記載,到漢代《淮南子》中始有“烏鵲填河而渡織女”之說,《風俗通》亦記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從東漢崔的《四民月令》和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來看,七夕作為節日當始於漢代,節俗是曬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晉代周處《風土記》中記述乞願有乞富、乞壽、乞子等內容,此後才以乞子和乞巧為主,故又稱為巧節、乞巧節、女兒節等。
唐五代時,北方民間多以七月六日為夕,宋太宗曾頒布詔令恢複古製,但至今仍有在七月六日過節的。
膠東的招遠、萊州、長島等部分地區,多以七月六日為七夕,有“招遠人,性子急,拿著初六當初七”之諺。
聽說還有很多節目,單縣的七月七日之夜,乞巧活動十分熱鬧,穿著新衣的少女,三五成群地聚在庭院中,擺上香案,陳列各種瓜果和化妝品,一起祭拜七姐姐,邊拜邊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然後每人從老太太手中接過一根針、七根線,借著香頭的微光穿針引線。誰穿上線,誰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最巧。
漂針乞巧,用一碗水在太陽底下曬一中午,然後將針或穀物的芽放進碗裏,讓它飄浮水麵,看水底的針影,成各種花紋者為得巧,如針影粗直、細微則是拙的征兆。
曲阜地方於七夕做巧果與巧燈。巧果與巧燈都有各種各樣造型,巧燈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藥、玉簪、蘭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蘭、梅花等花卉燈,八仙過海、群仙祝壽、童子拜觀音、福祿壽等人物燈。
孔府把巧果和巧燈作為節日禮品送給各府本家和親友。七夕之夜,從孔府大門,沿中儀路到後堂樓各院門口,花園各路、各景點,都擺設巧果與巧燈,各庭院和花山頂上,擺以巧果為主的點心和茶水。入夜,府中人坐庭院中仰望牛郎織女會麵。
膠東地區在乞巧之前有請七姐姐的活動,姑娘們白天到田地裏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頭,不說話,回家後紮一佛龕,或在土台上搭一小棚,內供織女圖。
入夜後,姑娘們再手持秫秸圍井台轉一圈,請七姐姐位歸佛龕,然後坐在織女像前,對拍巴掌向織女乞巧。邊拍邊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繡花裙……”一直唱到十二月。(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