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結局(一)
字數:5596 加入書籤
藩王是個虎背雄腰的男子,琴卻彈得非常好。
大殿中回蕩著琴聲,節奏時而低緩時而急促,跌宕起伏,連綿不絕,餘味雋永。
就似那水流從高處落下,濺起萬千水花,然後融會成一個旋渦,越遊越遠,直到偶爾聽到一絲水花的流動。爾後,流水漸深,如細絲般潤物無聲,漸無聲息。
殿中一片靜寂,過了好一會兒,眾人才過神來。
聖人帶頭說了聲,“真是身臨其鏡啊,此曲可謂饒梁三日不絕,高,可謂國手。”
眾人也跟著讚歎不絕。
連玥荷這時也停了筆,示意兩位內侍拿畫給聖人看。
聖人看了一眼,一下子站了起來,走下了位。
“好,好,大氣磅礴,讓我開眼了。”
聽到聖人的誇講,下麵的人都坐不住了,都伸長了脖子想看一下,但是聖人沒有開口,不敢上前觀看啊,真是著急啊。
聖人看了一會,大手一揮,讓兩位內侍把條幅畫舉給下麵的人看。
隻見那長兩丈,寬一丈的長幅上,是用墨汁畫出的一副山水畫,剛潑在條幅上的那些墨跡不見了。
隻見山浪峰濤,層層疊疊,有的山峰險峻挺拔,有的山峰巍峨挺立,高山上有水流下,
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與精彩的結合,組成了最美的風景。更妙的是,一輪紅日,正噴薄而出,當陽光普照大地,就是嶄新的一天!
旁邊的空白處,寫了幾句詩詞,“江山如此多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連玥荷寫的時候,心裏懷著對那個偉人膜拜,借用了。
筆走龍蛇,力透紙背,一點都不像出自女子之手。
“好畫,好字!”老太傅站了起來。
“晉王妃,好才華。”老太傅接著高聲稱讚著,他可是位愛書畫的老者。
“是不錯。”聖人也高興的說著。
他可沒錯過,幾位他國的使者,看到師妹的畫後,一臉不可信,不甘心的表情。
這幾位自來了後,就沒安過好心,一副蠢蠢欲動的樣子,估計明麵上不敢有大動作,就想在宴會上找點存在感,前麵幾個他們帶來的節目和賀禮,都是少見的特色歌舞和稀有物種。
現在看了晉王妃連玥荷的劍舞和書畫後,他們要死心了。
隻要有點眼力勁的都看得出,別看連玥荷是個嬌小的女子,還是個五個孩子的母親,可說得上是文武雙全。
就說那畫,作畫時,沒有暗勁,那墨汁根本潑不到,放得比她高,而且遠的條幅上去,就算潑到了,也不可能都在上麵,沒有掉到地上。
更絕的是,她用了很短的時間,就把那毫無規律的墨團,變成了山巒,那被劍尖甩到了墨點,有的變成了空中的飛鳥,有的變成了山上的小樹,有的變成了山間水流濺出的水花,真是妙不可言。
還 有那字,大氣磅礴,意境高遠,所以聖人高興,因為那些也彰顯了梁國人的雄心壯誌。
以小見大,一個婦人就有如此胸懷才華,怎能不讓那些人心驚呢,到是讓他們歇了很多小心思。
聖人看到眾人臉上的表情,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對自己這個認可的師妹,更是看重了。
這次過後,連玥荷的名字被很多人記住了。
欣賞她的人開口時,會說,哦,原來連玥荷就是晉王妃啊,真是個驚才絕學的女子啊。
嫉妒她的人開口時,哼,還不因為她是晉王妃……後麵的話隻敢私下說了,因為隻要那次參加了宴會的人,都知道,她是聖人認可的師妹,誰敢議論她。
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在朱天佑麵前說些不三不四的話,說什麽天妒英才,紅顏薄命,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話。
朱天佑卻是微微一笑,用了一句古語答複眾人,“眾女疾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暗指這些人是嫉妒連玥荷的才華,那些人都掩麵氣憤而走。
朱天佑的大度,支持,讓連玥荷覺得,今生有他相伴,不枉此生了。
最慘的是三皇子了,他本來被先聖人勒令守皇陵,不得回京。
聖人念在手足情,讓他回京小住,想不到三皇子妃在盛宴中口無遮攔,想抹黑聖人與連玥荷的關係。他卻不阻攔,徹底惹惱了聖人,他把先聖人的口諭貫徹到底,三皇子一家以後就世代守皇陵了,再不得入京。
陸其更是慘了,沒有被聖人看上,還得罪了朱天佑。可想而知,回了國等待她的是什麽。
這些都不是連玥荷考慮的,她現在真的很累,畢竟那劍舞和作畫用盡了她全身的力氣,好久沒有作這樣大幅的畫,可真是力氣活。
回到王府,她就睡下了。
老王爺現在對她那可是滿意得不得了,誰有他家的福氣大,一下子有三個可愛的金孫。
現在他最大的憾事,就是後悔自己當年做錯了,把長孫,長孫女過繼給了周家。
所以他在有生之年,盼望著能有一個乖巧的小孫女,嬌氣的喊著自己祖父,讓那些在自己麵前炫耀孫女的老家夥們無話可說。
可是朱天佑的一席話讓他希望破滅,他說他一直在服用避孕湯藥,而且連玥荷根本不知道。
還說如果他想三個孫子有個體弱的娘親,或是失去娘親,就讓連玥荷知道這件事,讓她繼續生孩子,但是到時他就再也不會京都了。
老王爺知道,兒子是被兒媳生三個金孫時的場麵嚇到了,聽說當是特別凶險。
他不知道兒子對兒媳用情這麽深,寧願不再要孩子,而且做出對男子傷臉麵的事來,自己吃避孕湯藥。
更重要的是,他對兒媳和長孫,長孫女有愧疚之心,當年是他親手把她們推出家門的。
想到兒子的個性,老王爺最後息了那點小心思,到是對大孫女好了很多,雖說過繼給了周家,但是她被兒媳教導得很好,對自己這個親祖父還是很尊重的,也有孺慕之情。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中流過,轉眼就到了梁啟七年。
梁國在新聖人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經濟雄厚,軍事強盛,四夷賓服,國泰民安。
西部在朱天佑的領導下,用句古詩形容“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那裏的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
朱天佑知道這中間是離不開連玥荷的,是她想盡了辦法幫助自己封地上的百姓富起來的,也因為有了她,聖人並沒有忌憚自己。
她那年聖人登位的宮宴上大出風頭後,自此再也沒有高調的在人前出現過,也不知她是如何與聖人講的,聖人也很少宣她入宮。
她大部分時間都在西地的王府裏,回了京都,也隻走走親戚,很低調。
不過,這次她回京,到去了一趟宮裏。
朱天佑知道她是為了長子,周麒的婚事去的,但是這件事隻有聖人和他們夫妻二人知道。
聖人這時正看著跪在麵前的年青人,聽著他的懇求。
聖人眼裏露出複雜的神情。
當年那個十歲的俊朗小少年,總是站得直直的,如一杆挺直的小青鬆。現在長成了風度翩翩的青年。
還記得那年,封他為世子時,對他的召見。
看到穿平常服的聖人,他笑著上前,恭敬的叫了聲,“聖人。”
“怎麽,現在不是四叔叔了。”聖人看著這個以前一看到自己,就歡喜的纏上來的小少年。
看到聖人說話的語氣還是那麽平和,看自己的眼光還是那麽溫和。
周麒放下了心中的拘束,在見聖人前,祖父周老將軍跟自己說過,見到聖人,不可以像以前見四皇子那樣的隨意,現在他是君,要恭敬有禮。
“過來。”聖人向他招了招手,見他不再擺出一副小大人的樣子,露出了見到自己而歡喜的笑臉,心裏也有些開心。
“你還是小孩子,不用做大人那一套,還有,我一直都是你的四叔叔。”他摸了摸周麒的頭。
周麒聽了,心裏很高興,用頭在聖人的手掌裏蹭了蹭。
聖人心裏感歎了一聲,時間真快,當年自己還差點連累到這個孩子,那時他還是個小嬰孩,現在已經長到自己肩膀高了。
“現在你也長大了,也懂事了,我想問你,你對過繼給了周家,有沒有怨言。”他對這個孩子,打心裏有份親切感,可以說比自己的長子還要關注得多一些。
“四叔叔,娘跟我說過。過繼並不是父母不要我,隻是我比別人更多了些福分,更多了人疼愛。”
“你真的沒有怨言。”
“娘說了,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大梁的有功之臣,他們為了國家貢獻了自己的必生。我既是朱姓子孫, 也是您的子民,於公於私我都應該照顧和發揚周家。”小小少年侃侃而談。
“好孩子,你娘說得對。姓朱也好,姓周也好,你都是我朱氏的好兒郎。”
……
後來,他就正式被封為周家世子。
他也沒有讓人失望,十二歲自己進兵營,十六歲時就做了遊擊將軍,真是虎門無犬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