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字數:4422   加入書籤

A+A-




    小時候,別人都叫我傑哥兒,我本來有一個非常權貴的家族。

    我祖父是掌有兵權的國公爺,因為姑姑的牽連,被貶為平民。

    國公府傳到了父親手裏,卻失去了世襲,父親隻是個空架子的國公爺。

    父親是個溫文儒雅的男子,但是他卻空有一身本領,沒有展示的機會,使他非常頹廢,熬壞了身子,以致五十多點,就去世了。

    小的時候,看到父親與母親相敬如賓,府裏也隻有母親一個。以為他們很恩愛,長大點後,才發現,他根本不愛母親,對母親隻有責任。

    隨著父親的消沉,母親也變得越來越不可理喻。兩人的關係越來越不好,在他們一次爭吵中,我知道了父親心裏有個女人,原來是晉王妃。

    如是我恨那個晉王妃,是她破壞了父親與母親的關係。

    父親對我很嚴曆,但是也很慈愛,我是他唯一的兒子,很多事情,他不瞞我。

    等我成人了,準備說親的時候,父親對我說了,他這一生的遺憾,那就是他深愛一個女子,但是失之交臂。

    他告訴我,如果真心喜歡一個女子,就要順著心去娶到她,不要瞻前顧後。

    他還說,他的優柔寡斷,不斷誤了自己的一生,也傷害了母親,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像他。

    他還說,如果當年,他順著心娶了那個心愛的女子,或許國公府也走不到這一步,因為那個女子有不輸男子的決斷和遠見,他都自愧不如。

    他有一副自畫像,那身穿紅衣的他,是那樣風華絕代,意氣風發,這是個懂他的人畫的,我知道這是晉王妃年輕時為他畫的。

    每當看到他用手摸著那自畫像,眼裏的眷戀和懷念,我隻能在一旁默默的心酸。

    我是恨晉王妃的,所以也格外的想了解她。

    我從一些老人的嘴裏,了解了父親與她的糾葛,隻能說造化弄人。

    隨著深入的了解,從一個男人的角度,知道父親為什麽會忘不了她,她是一個傳奇的女子。

    父親由於不得誌,年紀不大,身體卻越來越不好,五十不到,就如行將朽木的老人。

    在他滿五十歲那年,我自作主張的做了一件事,去信西部,請晉王和王妃來給父親過壽。

    我以為,她不會答應,必竟,母親一直仇恨她,而且聽說,晉王為了安聖人的心,隻除了每年的朝見,他們夫妻一般都不回京都,與京都的官員聯係的也不多。

    更是聽說,晉王已把王府交給了世子,他帶著王妃四處遊玩。

    不想,信發出不久,晉王與晉王妃就風塵仆仆出現在府門口,看來他們收到信就趕來了。

    我在府門口迎接時,正好看到晉王正伸手扶著晉王妃下車。

    晉王我是見過的,是個臉無表情,神情冷漠的人,對誰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但是看他對晉王妃到是一臉的溫和,動作體貼自然,看來傳言是真的,他是極愛他的王妃的。

    曾有傳言,王爺衝冠一怒為紅顏,有個不長眼的某官員後代,看上了王妃,對她存有不軌的心,用言語羞辱她。

    結果,王爺整得那個官員全家被流放,雖說那個官員自身也有些違規之事,但是誰家沒有點違規之事,但是被人拿出來做伐子,而弄得全家被流放,就可以看得出王爺的手段了。

    我還在心裏感歎著這事,晉王妃就下了車,看上去約三十多歲的樣子,其實,她應有四十吧,比母親小幾歲。

    一身淺藍色的衣裙,隻袖子做得比一般的寬大些,迎風颯颯。梳簡單的桃心髻,僅戴幾星乳白珍珠瓔珞,映襯出,雲絲烏碧亮澤,斜斜一枝翡翠簪子垂著細細一縷銀流蘇。

    圓形小臉蛋,小巧挺拔的鼻子,柳葉般彎彎的眉,微笑中帶著點倦意,腮邊兩個小小的酒窩,看來是趕路累的。

    曾經我遠遠的見過她,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的看過去,心裏大不敬的感歎了句,非怪父親對她念念不忘,都是祖母級的人了,跟母親一比較,母親如老嫗,她卻如少婦。

    “是傑哥兒吧,都大人了,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她見了麵第一句話,就是用長輩慈祥溫和的語氣跟我說話。

    我才記起,我隻比周麒大一二歲。

    “是的,我是傑哥兒,見過王爺,王妃。”我收斂了心思,上前行了禮。

    “嗯,帶我們去見父親吧。”晉王爺又恢複了他那冰山臉。

    我帶著他們去見父親,父親聽他們來看他,很高興,心情很好,這晉王爺年青時同父親也是很要好的,後來,因為晉王妃的事,他們才走動得少。

    那次他們談了很久,具體談了些什麽,沒有人知道,隻有他們三人知道。

    但是在他們離開前的那場離別宴,我卻記清清楚楚。

    當時,就父親,母親,與他們兩人,四個人的宴會。他們就在院子裏,擺了兩桌。

    母親看到父親高興,也難得露出了笑臉,四個到也談得高興,說到興致高時,他們就彈起了琴,唱起了歌。

    當時晉王妃唱了首歌,到如今我都記得,“人生本來就是一出戲,恩恩怨怨何必太在意,名和利是什麽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事難料人間的悲喜,今生無緣來生再聚,愛與恨什麽玩意,船到橋頭自然行,且揮揮袖 莫回頭,飲酒作樂是時候,那千金雖好 快樂難找,我瀟灑走過條條大道,笑看紅塵人不老,求得一生樂逍遙,把酒當歌趁今朝,求得一生樂逍遙。”

    他們走後,父親常常哼著這首歌。拉著我,講晉王的事,講晉王妃的事,講與晉王妃初識的事,說她小小年紀,幫家裏掙錢,出計謀開養殖場;講她不懼綁匪,救姑婆;講她受了姑姑與母親的陷害,嫁給了晉王;講她剛嫁於晉王時,在晉王府受的種種苦;講她在封地,晉王受困時,她領兵上戰場,講她的聰明,講她的謀略,講她給西地,乃到整個梁國帶來好處的運輸物流車隊,講了她的很多很多,最後拉著我的手說,她的胸襟連他都比不上,他應該聽她的話,凡事想開些。

    我聽了這些,其實心裏很難過,也為母親不平,可是看到父親好像有了精神支柱,身體慢慢有了好轉,也釋然了,父親他這一生一直都是求而不得。

    他撐了兩年,由於他的身體底子早就壞掉了,還是沒撐過去,去世了,享年五十二歲。

    這次相聚也是他們的最後一麵,因為,晉王與晉王妃一直在外遊玩,聽說還去了那些傳教士的國家,等他們回來時,父親已過世三年了。

    我一直都關注著西部,我對晉王妃有好奇,有佩服,也有些恨意,總之很複雜的感情。

    所以有時我有些卑劣的想法,就是希望他們的封地出事,希望她過得不好。

    但是,上天保佑,這個惡毒的想法在我有生之年一直沒有實現。

    晉王一家過得都很好。

    晉王的長子過繼了周家,是周家的家主。

    晉王的長女過繼了周家,嫁給了平城世家,生活美滿。

    三胞胎的老大,晉王世子十八歲就接管了封地,封地在他的治理下,定裕,安定。

    三胞胎的老二,娶了公主,做了聖人的駙馬。

    三胞胎的老三,娶了鳳國郡主的女兒。

    晉王的小兒子娶了老太傅的孫女。

    最小的兩個女兒聽說也都嫁入了隱世權貴之家。

    晉王和晉王妃一直在外逍遙遊玩,做著神仙眷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