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天災人禍
字數:7188 加入書籤
當我們離開營帳準備返回離去時,又有一人疾呼而來:“王爺等我,老夫來遲也!”
眾人立刻回頭看去,隻見一個滿臉漲滿花白胡須的中老年人提著一把長劍,氣喘籲籲的追了過來!
問過後才知道,原來他名叫甘文,來自匈奴琅琊郡!
因為路途遙遠,半路又走錯了方向,等他好不容易趕來庸州時,擂台剛好已經撤掉!
看他急吼吼的樣子,身體那般壯實,應該也是有一點本事的,否則不會一把年紀了還這麽大老遠的趕過來!
於是我依舊還是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直接和林成化過招,幾十招過後老人竟未落敗!我心情極佳,這個老人說話較為幽默,便立刻讓他們停止切磋,直接封他為大將,讓其隨趙天德他們同入營帳待命。
次日又有一年輕壯士來大軍駐地呼叫,此人名曰陳常,來自匈奴上黨郡!途中因為與匈奴兵發生爭執耽擱了時間,這才姍姍來遲,沒能趕上擂台招將!
這些人也挺搞笑的,幹嘛非要把時間卡那麽緊,提前一兩天出發不就結了,搞得出了點意外就沒來得及!不過我也給了他一個機會,讓眾將試他身手!
這陳常果然也不賴,竟然在幾十招後擊敗甘文,我毫不猶豫的也封他為大將!
至此我喜得五員大將,設擂比武招將果然收效頗豐,我納精兵儲良將之計初顯成效,去應付滅滇之戰應該是綽綽有餘了!庸州城中我麾下正好有五萬大軍,每將各領將士一萬,日日帶至城外勤訓苦練。
後蕭晴主持納賢館事宜,亦收無數東來賢士,安職就位各盡其用,雖暫無人官居要職,但也算是狀我朝廷之勢力!大官基本上都是王柘和皇叔的人,不宜過早的去撼動他們這兩顆大樹,眼下的朝局還得以穩為主。
又過一個多月,韓誠在盡職盡責,終於略微有所收獲,他於房陵募得兵甲三千,日夜操練亦不怠慢!但更為可喜的事情是,他竟然抓獲了無數名餘內史的仆人,並從他們的車中搜出無數的財物!經過一番審問,得知餘內史在匈奴各郡有無數的房產和土地,且與匈奴官吏有私通,並從仆人身上搜出餘內史親筆書函一封,乃是通敵之鐵證!
韓誠派人將人證物證均押往庸州交予廷尉張猛,於朝堂之上公開問罪審訊,以示對百官警戒!朝堂上王柘怒不可言,對餘內史之叛逆行為亦為憤慨,然未敢替其求情!
我既然是攝政之王,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完美的機會,原本我就計劃要撤換這個庸國的大貪官,現在正好順水推舟拿下內史一職!餘內史罪大滔天,立刻被我按律處死,並沒收其大庸所有家產!然後遷升蕭晴麾下百裏叔,由這位年輕的新官繼任內史一職!
百裏叔是百裏奚的後人,他是這次招賢館所招來的賢士之一!
百裏叔原本居住在匈奴的內史郡,今年剛滿十八歲,是個年輕穩重的大才子!百裏叔很小的時候就顯得格外的耀眼,他傳承了先祖百裏奚的智慧,於內史郡中頗有名氣!十四歲的時候便在郡守府內任職,成為郡守府內一個耀眼的新秀,但因看不慣匈奴人在我華夏大地上作威作福,後辭官移居北側的上郡境內!
百裏叔隱居上郡的這幾年,附近各郡的郡守慕名紛紛派人前去請他出山任職,但百裏叔均委婉的謝絕!
後來聽聞攝政王委任奉常蕭晴在庸州建館招賢納士,百裏叔便喜出望外的趕來庸州入仕,在蕭晴的強力舉薦下,我便先讓他為蕭晴手下負責禦史工作的從官,留待日後找機會為他遷升!百裏叔的名望早已遠播九州,這一次破格提升他接任內史一職,王柘也沒怎麽反對,餘內史一事沒將他牽扯進來已經很不錯了,王丞相也不敢多說什麽!
內史一職我原本就誌在必得,此事久懸不決,如今終於順利的搞定,我又成功的邁出去了一步!
時至六月天幹地旱,各地雨水缺乏莊稼幹涸,為及時解救民生我領著蕭晴與各地祭天求雨,共求雨七次,解眾民之苦!
入七月酷夏,雨水更乏!警惕之餘我掐指推算,原來此時正逢幾十年難得一見的大旱,旱情會波及整個庸州和中原,維持時間較長波及麵極廣!
無奈之際,我又隻得領著奉常官蕭晴去主持各地祭祀,先後為各郡求甘霖之雨二十餘次,方解各地旱情!奇門遁甲的雷雨陣果然是個好東西,這在古代可真是手中的一**寶,震得群臣對我亦是心服口服!
我解決了庸國各地的旱情,但卻沒辦法搞定華夏大地的所有麻煩!中原大地河枯地裂,又逢蝗蟲之災,萬民顆粒無收慘不忍睹,一時間匈奴各郡萬民俱亂,九州大地狼煙四起,流民倍增賊寇猖獗!
這一年的情況用古代人的話來說,是真真切切的天災**,我坐在庸州皇宮似乎都聞到了東邊中原死亡的氣味!
雖然我全力去各地求雨,但庸國境內旱情也依舊存在,很多地方莊稼都減產,可賦稅卻依舊按往年的標準征收!民眾苦不堪言,各地民眾亦隱隱而動,隨時有民變的可能!
全世界都亂了,我們大庸國並非天堂,自然也不例外!
一日早朝,門外一官吏急吼吼的奔進朝堂,對著我撲通一聲跪到地上,對著我大聲疾呼道:“漢中王大人,救命啊!”
王柘立刻責問道:“何事如此驚慌,竟然開口便言救命!”
那官吏痛哭流涕的說道:“小人乃巴郡郡守衙門小吏,今歲大旱民眾減收,郡中拒稅事件屢有發生,亦有亂民興風作浪!前些日有一幹流民於枳縣起兵作亂,斬殺我枳縣衙役無數,如今枳縣早已落入賊兵之手!”
聽他說道這裏,王柘立刻痛罵道:“廢物!那巴郡郡守在作甚,為何不派郡中守軍前去滅賊?反倒派爾等來朝堂之上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官吏哭訴著說:“郡守岑大人曾派五百甲士前去枳縣滅賊,然賊兵勢大,於枳縣西側五十裏處大敗我軍!賊兵得勢更加猖狂,竟舉賊兵兩千西進,不日便可抵達巴郡城!巴郡之危就在眼前,還望漢中王大人能火速增派援兵,否則我巴郡之地不保矣!”
官吏說完群臣大驚,王柘也是愣得目瞪口呆,誰也沒想到巴郡的民變竟然會嚴重到如此程度!
蕭晴挺身而出,怒指官吏大罵道:“爾等身為朝廷重臣鎮守巴郡,那枳縣民變時當立刻上稟朝廷!爾等貽誤軍情,以致賊人壯大兵指巴郡,如此失職該當何罪?”
那官吏瘋狂的叩拜道:“小人亦知失職,待奏完巴郡敵情後自當領死!軍情緊急迫在眉睫,還望漢中王大人能即刻發兵,救我巴郡萬民於水生火熱!”
我笑了笑說道:“郡守小小官吏,尚且知事情緊急,且不為己辯解,臨死亦不忘巴郡之民,豪情萬丈忠心可見!大人請起!”
那官吏聽完一愣,扭頭看了看王柘,隨後起身惶恐的站在一旁!
我隨後下令說道:“趙天德聽令!”
趙天德立刻出列說道:“末將在!”
我繼續說道:“本王命你領兵四千,隨郡守官吏火速兵援巴郡城,不剿盡賊兵不許返朝!”
趙天德抱拳回答道:“末將領命!”
說完他轉身拽著那個官吏說道:“大人,我們走!”
隨後兩人急步離開了大殿,可大殿門口又有一兵士從他們身旁瘋狂的跑了進來!
那士兵撲通一聲跪倒在大殿上,焦急的稟報到:“稟報漢中王大人,蜀郡和白馬遣人來報,郡中各地亂民四起,賊人猖獗似有坐大之勢,望漢中王大人早日發兵剿滅賊人,以絕後患!”
群臣聽完大驚,這大庸各地也似乎亂了套了,一時間竟然爆發了這麽多民變!
我急忙起身問道:“那漢中郡情況如何?”
士兵回答著說:“暫未見人來報!漢中郡乃王爺之封地,前番已派兩萬將士駐守,想必即便有賊亦被剿滅,暫為安全!”
這時一名大臣突然高聲的悲歎道:“我大庸各地除漢中郡和西南夷之地外,其他各郡皆亂作一團,難道這是天要亡我大庸麽?”
我猛的扭頭看去,那大臣悲傷不已,想必也隻是有感而發,並不是有意要製造混亂!我看到王柘也低頭不停的歎息,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的悲傷!
眼下各地大亂,此時朝局若不穩,大庸國搞不好還真可能就要完蛋了。
我立刻起身大聲的說道:“天災**而已,九州大地皆如此,眾人何故如此悲觀!林成化、張天遠聽令!”
兩個將軍立刻走出隊列回答道:“末將在!”
我下令說道:“林成化,本王命你領兵兩千趕赴蜀地平賊;張天遠,本王命你領兵一千趕赴白馬平亂;兩位將軍當即刻啟程,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兩人說完立刻轉身離開了大殿!
王柘擦了擦額頭的大汗,拱手對我說道:“漢中王果然英明,若不是東門擺擂招來良將,諸多民變將無束手無策!王爺高瞻遠矚,老臣今日方才長了些許見識,請受老臣一拜!”
說完王柘竟然激動的跪地叩首,群臣也跟著一起跪地叩首,紛紛高呼著我英明千歲之類的話!
拍馬屁他們是一流的,一旦出了事他們卻隻能幹瞪眼,這些朝臣看來統統都得換掉,否則光靠我一個人肯定救不了大庸國!
就在我對群臣較為失望的時候,百裏叔突然出列說道:“啟奏漢中王,如今各郡民變四起,皆因地中減收賦稅難繳!下官以為,當酌情減免賦稅,以緩民亂!”
我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準奏!另外請內史大人從各地調配物資,待諸將平叛之後,送抵平叛之地救助難民,務必要妥善安置眾民,不得有誤!”
百裏叔聽完麵露微笑,立刻精神亢奮的行禮說道:“微臣遵命!下官這就去遣人辦理此事,臣先行告退!”
我聽完對他微微點頭,對他動作如此麻利感到很是滿意!
百裏叔離開後,王柘扭頭看了看他的背影,然後轉身嘲諷著說:“此人行事如此積極,但願可托大事,非徒有其表!”
我撇了他一眼,也懶的搭理他,一屁股又坐了下來。
這天災**的日子麻煩事可真不少,又一名士兵急忙走進大殿稟報著說:“稟報漢中王,房陵韓將軍遣人來報,有大批東來流民入我庸州,數目不下於十萬,其後當有更多流民陸續抵達!流民人數如此之多,韓將軍唯恐有失,特遣人來報,望漢中王能早做安排!”
我點頭說道:“此事本王已知,還有何事要報?”
士兵回答著說:“房縣令大人李君長有書信送到,說是要親手交給漢中王大人!”
我扭頭看了一眼總管太監,他立刻快步走下台階,從士兵手中皆過書簡呈了上來!
這是秦朝古體字,我還是頭一次親自看他們寫的書簡,尼瑪,幸虧我專業就是學古文研究的,否則還真要看不懂了!
這李君長跟我私下匯報,說房陵昌魏兩縣已按照所收的二十分之一來繳稅,但是縣城各地的集市裏的人卻寥寥無幾,民眾們皆屯糧在家,很少有人拿出來賣!
這個消息對我來說很是震驚,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壞的消息!
這稅改要是不成功,我所有的安排都尼瑪是扯淡!不能增加大庸國的國庫收入,就沒有錢去買馬招兵;不能讓庸國民眾變得富裕,這庸國朝廷就無法深得民心,也得不到中原各地民眾的熱烈擁護,這興國收複中原的大計也將是純屬空談!
我這下就納悶了,尼瑪啊,我這還跟王成喜賭了五千兩黃金呢!難道我就真的要輸給那個老家夥,隻能靠賣我自己的封地來還賭債了?
我的心情沉到了極點,坐在椅子上悶聲不吭!
台階下的王柘又開始糾結起流民的事情來,他大聲的嘲諷道:“我大庸如今自身難保,如此多的流民入我庸地,我大庸豈不是要因此而國窮庫空?當派人堵住東來入口,不能再讓東來流民入我庸地!”
我沒有說話,低頭默默的思考起來,對稅改的失敗我很是不懂,還在糾結著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裏,為什麽這些民眾手裏有了餘糧也不肯拿出來賣!
雖然我沒說話,但王柘也不敢亂下令去堵流民,他隻得和群臣一起焦急的看著我,等著我的最後決定!
這時從大殿門外遠遠的傳來一個士兵長長的報告聲:“報!”
這個聲音應該是八百裏加急的緊急軍報,眾臣聽完大驚,一起朝大殿門口望了過去!
士兵疾呼著衝入大殿,就地下跪急忙稟報道:“蜀王率軍深入滇境,兵敗壽靡,大軍損失慘重,六萬蜀軍隻剩一萬餘人!今日蜀王退守堂琅境內,特遣人來報,懇請漢中王再遣大軍前去增援!”
王柘聽完仰頭疾呼道:“蜀王啊蜀王,我大庸之兵盡毀於你手,蜀王誤國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怎麽也沒料想到皇叔竟然會敗得這麽慘!如此一來,那滇國隻怕真的要逆天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