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節 戰火紛飛
字數:5291 加入書籤
下朝後王柘急忙拉我進一隔間,苦苦的對我諫言道:“王子殿下,老臣昔日對殿下多有冒犯,此乃微臣之罪過,老臣麵壁思過多日,回想往事老臣確實有些昏庸!王子殿下有意弱臣,大膽啟用禦史大人蕭晴,更是委以左丞相之重職,老夫亦無話可說!可今日那蕭晴麵露真目,竟然敢於朝廷之上公然抵觸王子殿下,張狂之極竟不把王子殿下放在眼裏!我大庸江山傳承六十餘載,朝中還從未出現過如此般的狂人,為我大庸江山社稷著想,此人不可不防啊!”
……,這王柘看來還是不死心,希望反過來借我之手除掉朝廷宿敵蕭晴!可這老家夥該知道,他真正的政敵乃是我,蕭晴隻不過是我一手栽培出來的得力助手!我朝王柘撇了一眼,冷冷的和他說道:“本王興邦之心堅如頑石,蕭晴輔助本王不留餘力,且建功奉偉!大庸在我等之手必將弱而複強,王丞相不助本王興複大庸,反倒處處阻撓本王之興邦大計,此乃何意?”
王柘聽完出乎意外,沒想到我會這麽一說,他不由自主的隨口說道:“這……”
我冷笑了一聲,繼續說道:“王丞相乃我大庸國相,理當顧全大局為我大庸江山社稷著想,若丞相隻顧一己私欲逆流而行,我大庸他人重歸中原時,那功勳簿上隻恐難有丞相之名啊!本王言已至此,丞相當好生斟酌,切莫斷送自家前程!”
王柘大恐,立刻跪地叩首說道:“老臣知罪,老臣定痛改前非,盡職盡責輔佐我大庸,不敢再有任何造次,還請王子殿下能恕老臣無心之罪!”
我點了點頭說道:“嗯,起來吧!王丞相亦是想為大庸建功立業,既然如此,王丞相當遵從本王之意,好生治理國政才是!”
王柘恭恭敬敬的回答道:“老臣遵命,絕不有負王子殿下所托!”
我笑了笑,伸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隨後轉身便離開了。
剛進入到後宮走廊,便有太監前來傳話,說是蒙皇後喚我入大華宮!
來到蒙皇後這裏後,蒙皇後很是警惕的對我說道:“皇兒辛苦,母後有一事不明,還望孩兒能替母後解疑!”
我點頭說道:“母後請講,孩兒洗耳恭聽!”
蒙皇後麵帶憂慮的說道:“昔日王柘把持朝政,你我母子二人因此而擔驚受怕,故而提拔蕭晴共同抗之!如今蕭晴已做大,朝堂之上亦不把王子殿下放在眼裏,如此下去豈不是又多第二個王柘?”
我聽完樂嗬嗬的笑了!這蒙皇後真有意思,平時朝堂上的事她隻聽不說,今天這突然對蕭晴如此擔憂起來,看來她也並非是什麽都不管!能時刻警惕固然是好事,可見蒙皇後的心還是挺關注大庸的!我笑著解釋道:“據理力爭乃朝堂之開明現象,秉公執法乃臣子本分,君有錯臣子糾正之,此乃賢良忠臣之舉,此亦是我大庸之福。母後何故受那王柘影響,怎也如此般看蕭晴?”
蒙皇後點了點頭,似乎有些明白,但她隨後又問道:“可那蕭晴於朝堂之上公然反對皇兒,如此犯上忤逆,我皇兒顏麵何在?”
我聽完歎息道:“若誰能助我大庸興邦重奪中原,孩兒願為其三跪九拜亦不容辭,又豈會在乎小小之顏麵!那蕭晴上任左丞相時日並不長,於朝中威嚴尚且不足,孩兒今日於朝堂上故作仁慈,乃有意為左丞相壯威也!左丞相於朝堂上據理力爭,稟公執法盡職盡責,本王即便有所想法亦要禮讓,何況他人乎?”
蒙皇後聽完瞪了我一眼,伸手取杯倒茶,回答著說:“是是是,皇兒唯獨器重那蕭晴,要不要母後幫皇兒將她娶過來?省得皇兒總擔心她遭人欺辱!”
說完蒙皇後將手中倒好的茶遞給我,臉上笑得非常燦爛,顯然這是在調侃我。我伸手接過茶杯,喝了一口說道:“若母親不嫌蕭晴年長,皇兒亦聽母後安排!”
蒙皇後又瞪了我一眼,假裝生氣的說道:“胡說八道,此事當然不可了,母後跟你說笑而已!”
說完蒙皇後看著窗外的花園,笑嗬嗬的自言自語起來:“我孩兒如今已十歲有三,再過幾載便是大人了,母後當為皇兒提前準備起來!哎,也不知道哪家有好的小姑娘,找個能與我皇兒相配之人,著實不易呀!待母後好好思量思量!”
說完她低頭看著我的身體,突然她伸手指著我的腰帶問道:“皇兒,你那玉名牌呢?”
我聽完一愣,低頭看了看腰間,這才想起來我的玉名牌早送了那呂昭君!哎,估計早被那小妮子給砸碎了。我隻得苦笑道:“孩兒粗心大意,在取寶戟時不慎掉落萬丈深淵,已經找不回來了!”
蒙皇後對著我白著眼,隨後微笑著說:“無妨,待母後再幫皇兒尋一塊好玉便是!”
我搖了搖頭歎息道:“不用了,有這東西皇兒出門在外好不自在,後怕遺失!現在反倒好,落得一身輕鬆,母後就不要再折磨孩兒了!”
蒙皇後聽完哈哈大笑,伸手抱著我疼愛的說道:“好吧,都依皇兒了!你可真是母親的好孩兒,雖然也有些頑皮,但母後喜歡,喜歡,嗬嗬!”
…………
冬來雪飛,一歲又過;朝裏朝外,諸臣穿梭;稅改初成,乃施漢中;漢中速興,再施諸郡;萬民歡喜,民富市繁;流民又入,再置諸荒;歲賦劇增,國庫亦豐;庸州各地,終見興盛!
時間過得很快,大庸各地稅改兩年後,各地陸續開始複興,興邦之願終於初成,舉國歡騰亦不在話下。
能如此快速的複興,這得要感謝匈奴人的野蠻執政,沒有眾多疾苦的中原之地作為支撐,我們大庸國的商業也不會這麽的繁榮,國庫的收入也沒法暴增到以前的四倍!
對於稅改的非凡意義,王柘等一幹人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從此他們不得不打內心深處佩服我,對我的治國之道佩服至極!
大庸的國民是過上好日子,天天有白米飯可吃了,可是中原各地的民眾卻變得越來越窮!
這幾年自然災害屢屢來襲,加上各地時有叛亂,民眾們更是苦不堪言!對大庸國來說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越是這樣流入到大庸的民眾也就越來越多!古時候的人口本來就較少,加上接連不斷的戰爭,使得人口變得更少,到處都是地多民少的現象。
雖然大庸國地少,但是在大庸國的山林中卻藏著無數沒被開墾的荒地,雖然不成片,但開墾出來後累計起來也是一個恐怖的數字!月月有東來流民投奔大庸,大庸國便源源不斷的將這些流民送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開荒拓土!加上我專門委托了人去辦理擇優而種的事情,使得糧食的畝產量也得到了飛躍!如此一來荒山變糧山,荒地變糧倉,萬民皆富糧滿各郡!
幾年後的五湖四海,也就隻有我們大庸國較為安逸,糧食產量也快速的穩步上升,成為天下唯一的糧食輸出大國,因此而國富民強!
大匈奴帝國依舊戰事連連,偶爾也會讓我們大庸國派兵助戰,通常情況下我會讓幾位大將輪流出征,遇到麻煩的戰事便自己親自領兵出征!後來隨著糧食囤積得越來越多,我便送信於大單於,讓他派商賈來我大庸用草原馬來換取糧食!
大匈奴帝國糧食緊缺,大單於當然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這樣一來我大庸國終於開始有了大量馬匹的輸入!考慮到將來的騎軍組建,我委派人在漢中、巴郡和西南夷的平坦荒地中開墾牧場,挑選一些優秀的馬匹放養在草場中,建成專門用來繁殖散養馬匹的牧場,並排專門的人去管理!
匈奴戰事連連,我們大庸國也因此而受到拖累,幾番戰事下來大軍都所剩無幾,這樣下去可不是個辦法,就算是新招募十幾萬人也不夠如此消耗的!後來我又重新給大軍製定了新的規矩,將屯田養兵的策略實施到全國各地的大軍中,讓大軍在駐紮地就地墾田種糧!
為了能讓大庸軍休養生息,在隨後的時間裏基本上都是我親自帶兵出征,而且每次出征我都隻帶昔日征戰河西的那三千騎兵,盡量的減低大軍對大庸的消耗,讓更多的大軍可以去屯田養兵!然後在大戰中,我充分的運用玄門遁甲陣法來製敵取勝,盡量的減少傷亡,不管對方多強多壯大,亦被我輪流消滅!由此我便得了一個戰神的稱號,世人皆以昔日洛陽為題,於大單於一樣喚我為洛陽戰神!
然而剛平息戰火的匈奴大地又迎來了空前絕後的一場大冰災,凍死餓死的人鋪天蓋地,民眾在死亡線上做垂死掙紮,各地又陸續爆發了無數的起義和叛亂。不光民眾如此,就連許多郡縣的舊秦官吏也紛紛揭竿而反,一時間匈奴大地戰火重燃,民不聊生兵不言戰,亂世之象不堪忍睹!
這一場叛亂非比尋常,聲勢浩大震驚五湖四海!在東北側,匈奴的兩大附屬邦肅慎和東胡人為爭奪獵場大打出手,兵禍一直燒到遼東郡!在西部,伊列人南下與康居人爭奪草原,雙方打得亦是不可開交,戰火一路燒到匈奴的呼揭境內!呼揭人忍無可忍,當下舉兵造反自立為國,惹得匈奴委派大軍前去鎮壓!在西域,大月氏攻伐大夏,進而並之,隨後大月氏兵進南下攻占土地無數,並脫離匈奴人的控製,建立了自家的帝國。
匈奴人可真是流年不利,在中原情況更加糟糕,北方的雲中郡、雁門郡、太原郡、代郡、衡山郡、上穀郡和廣陽郡七地的舊秦官吏氏族聯合在一起,共同起兵反叛匈奴!七郡聯軍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裏,先後攻克漁陽郡、钜鹿郡、濟北郡和上黨郡!爾後七郡招兵買馬又舉兵十八萬進犯上黨郡,奪取上黨郡後繼續挺進河東郡,直逼內史境內的匈奴都城鹹陽!大單於從東側各地急調匈奴騎兵二十餘萬,於河東郡境內與叛軍大戰,匈奴騎兵凶悍,陸續收複了不少失地!
北側的七郡之亂尚未平定,南方又接連告急,閩中郡和東海郡民變勢大,陸續攻戰縣城無數,弄得匈奴人南北受敵,隻得倉促的派遣南陽李成祖派兵前去鎮壓!
然而南端的桂林郡賊兵也聲勢變得浩大,進一步的圍攻郡守城,最後象郡也司機反叛,脫離匈奴自稱南越國!其北側的黔中郡也隨後叛變,自立為黔國。
這是一個時局動蕩的的冬天,九州大地戰火紛飛,幾乎沒有一處安寧!
偏安西南的大庸國也很難獨享其身,很快大單於的求救大使就趕赴了庸州城,意將黔中郡作為獎賞,讓大庸國協助大匈奴帝國去功伐黔中、南越國,以及平叛桂林郡的賊匪!
戰爭永無休止,在這個戰亂四起的虛境世界,萬民瀕臨死亡線!九州世界紛紛期盼著上天能賜予一位聖主,救民救世永除兵禍,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