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恒星演化

字數:439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卡戰車在末世 !
    看到自己天賦逐漸提升,沈聰十分滿意,不枉這長期的東奔西走,滿大地尋找進化的契機。
    他在北京城隻待了五天時間,就無法繼續呆在這裏,安然生產電火花、吞噬電火花。
    因為外地又有大火靈的目擊報告。
    目前為止,隻有沈聰能夠獵殺大火靈,他隻能當仁不讓的繼續充當人類的救世主。
    “這是一枚原火種,超腦和生物腦的下一個進化階段,你們拿回去做研究。至於如何從超腦、生物腦,進化為原火種,我無法提供信息給你們。”臨走時,沈聰取出一枚原火種,交到陶仲陽手中。
    他很不想把lv5-火種時代的信息,透露給他人。
    但自己研究原火種一段時間,沒有研究出什麽頭緒,隻能集思廣益,讓科學家們參與進來。
    也不能說他一點頭緒沒有,至少根據原火種的啟發,已經可以確定,火種碎片逸散火種能量,火種能量刺激金屬釋放活性,這是一種鏈式反應。
    在物理團隊的不斷推敲下,這種鏈式反應,被稱之為——核侵變。
    核侵變是核聚變、核裂變、核衰變之後,另一種物理層麵的核反應方式。當然,把核侵變與聚變、裂變、衰變並列,事實上是一種牽強附會,火種碎片的性質難以界定,最終是否屬於核反應內容,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原火種內部的能量來源,通過初步的檢測分析,的確是屬於核裂變,但同時具有核侵變的逆轉反應。”
    這是物理團隊離開金剛號後,提交報告中的總結。
    核侵變的過程是可以逆轉的。
    大致的方程式有兩個。
    第一個。
    火種——核侵變——火種能量;火種能量——逆轉核侵變(活性結合)——火種粒。
    這裏的火種是火種碎片物質,火種碎片與火種粒並不相同,由於活性的存在,結合而成的火種粒,種類也複雜,類似於各種同位素、同素異形體的存在。
    第二個。
    金屬——核侵變(火種能量催化)——活性;活性——逆轉核侵變——活化金屬。
    這裏的活化金屬,同樣也與之前被腐蝕的金屬,有著很大的性質詫異。不過活化金屬失活後,會漸漸喪失各種奇特性質,變成一堆單純的合金,與被腐蝕的金屬無異。
    “活化金屬的存在,是因為金屬與活性結合;火種粒的存在,是火種能量與活性的結合。火種能量參與了第一個、第二個方程式;活性反過來同樣參與了第一個、第二個方程式。這是完整的鏈式反應。”
    火種、金屬。
    本質上金屬生命的一切,就是這兩種物質糾纏形成,以有機生命的基因編碼,創造出未來不明的全新生命體係。
    ……
    金剛號飛馳,大地看上去又一次煥發生機。
    全新的森林已經長起來,連綿成片,似乎沒有盡頭。
    尤其是火懸河、火山口、火山湖地帶,綠意是最盎然存在的,鳥獸蟲豸棲息繁衍,不斷壯大。
    新政府在短暫的收縮後,再度對外擴張,搜尋可能存在的其它人類幸存者組織。
    沈聰暫停對外探索,專心獵殺大火靈。
    他在蟄伏、蓄勢。
    等待一飛衝天的時刻。
    車內的電火花生產設備已經停止,這種美妙物質生產條件極度苛刻,無法在顛簸路途中製造。
    趁著行進中無法工作,沈聰嚐試整理這一段時間以來,自己的思路。
    “大火靈出現,原火種進化,電火花製造,核侵變理論……”他感覺有種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糾結。
    火種碎片的秘密,已經解開小部分。
    原火種也展露出進化的部分秘密。
    但還差一點。
    還差那麽一點,就能爆發出更多的秘密,然後譜寫出更為壯闊的藍圖:“現在科技的積累,雖然很偏科,但在火種這方麵的積累厚度,已經達到一個臨界點,隨時會引爆劃時代的科技,我感覺。”
    劃時代的科技,無非是代表新能源的火雲圖騰。
    和代表進化未來的火種結構,不是目前粗糙的未成熟原火種。
    “火種是生命之源、能量之源、智慧之源,真想立刻就弄清楚,它的存在該是什麽樣子,又是如何發展出真正的金屬生命。”
    原火種已經在他的腦袋裏運轉了一個月時間。
    他幾乎有空閑就去內視自己的原火種,還動手解剖過一枚原火種,以期能夠窺破原火種的秘密。但很遺憾,自己的原火種看不清楚,解剖的原火種直接熄滅爛掉,沒有留下多少有用信息。
    不過不妨礙他開啟腦洞。
    “原火種有些類似地球的運作原理,內部轉動,核裂變發生,釋放能量,火山噴發,生命物質形成。”
    “原火種可以產生生命,那麽類似地球這樣的星球本身,有生命嗎?”
    “感覺沒有生命,不過有壽命是肯定的,但是行星的演化是怎麽一個過程。我之前一直以為,行星是星雲孕育恒星時,99%物質形成恒星,周圍殘餘物質逐漸形成行星。但最近科學家卻告訴我,行星來源很複雜?”
    首先從定義上,行星就是混亂的,科學界根本沒有一個準確的行星定義。故此對於行星類天體的誕生,說法也是花樣繁多。
    諸如沈聰認知中的恒星係殘餘物質形成。
    此外還有小型星雲,不足以形成恒星,便形成了行星,流浪的行星。
    或者幹脆是從黑洞裏麵噴出來的。
    又或者是死掉的恒星變成白矮星,白矮星又進一步死掉,冷卻成為黑矮星,或者一顆行星。
    總而言之,行星來源成謎。
    “或許,我根本就不該參照行星來思考原火種?”沈聰思維一跳,靈光閃現,“其實恒星才是宇宙最主流的星體,我應該把參考對象,對準恒星?”
    恒星的演化,基本上有統一的認知。
    宇宙爆炸形成星雲,宇宙力的作用下,孕育原恒星,成長為主序星,衰老為紅巨星,超新星爆發,形成星際物質,星際物質形成星雲,再度孕育原恒星。
    太陽大概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恒星,目前處於主序星這個恒星演化的壯年期。
    “一旦星雲的質量不足,可能形成不了大質量恒星,可能最後形成不了超新星,便直接成為白矮星。”
    “如果星雲的質量幹脆就不足以形成恒星,隻能形成棕矮星或者次棕矮星。”
    “也有的大質量恒星,在死亡後,直接形成黑洞,或者中子星。”
    摸了摸下巴,沈聰再一次內視自己的原火種:“原火種是我打破生態牆,以地球這種星體為標本,引發的進化。換成是恒星的話,原火種是不是對應原恒星?原恒星的下一階段,是主序星……”
    隨即又想到:“嗯,我現在原火種內部,是在發生核裂變性質的反應,這明顯是行星級別的內核反應,恒星都是發生核聚變性質的反應。那麽,原火種的下一階段,是不是要開始核聚變?”
    再轉念一想:“恒星因為質量不同,演化不同,原火種會不會因為天賦不同,同樣進化不同?”
    思維一旦打開,沈聰就感覺自己控製不住腦洞,越飄越遠。
    更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