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走進西藏

字數:4547   加入書籤

A+A-




    但是木靈雲還是能感覺到鄭海生的內心的一絲牽掛。

    “你是在想念宮連水淵嗎?”木靈雲越上山頂,與鄭海生一起看著壯觀的瀑布,摸著他的臉問道。

    “是的”鄭海生道,摸著木靈雲的長發,“我在想他老人家現在一個人在幹什麽?”

    “既然想他,我們就去看望他吧!”

    “你真的願意跟我去嗎?”

    “當然,我知道你的心思,你走到哪裏,哪裏就是我們的家。”鄭海生深情地望著她的雙眸,這是一個多麽賢良淑德的妻子啊!

    金色的霞光,猶如一隻神奇的巨手,徐徐拉開了柔軟的霧帷,整個大地豁然開朗了。霞光把天空映得五光十色,構成了一幅壯麗的圖景,像條條彩帶,像層層梯田,像綿綿群山……

    鄭海生和木靈雲騎著駿馬,跟白若夕和鄭海丫告別,這是年輕人的世界,年輕人有自己的理想和事業,他們希望能夠做自由翱翔的雄鷹去搏擊長空……

    晚霞染紅了西麵的天空,微微地照在了每一個角落,這美麗的景色,宛如一條鮮豔的紅綢子掛在天邊,染紅了山、映紅了海、照紅了兩人的小心窩。他們在高原上馳騁,近了,近了,“看,那就是宮連水淵的房子”程奈離道。

    “宮連水淵……宮連水淵……我們回來了,我們要帶著你回到你自己的家鄉去,去跟那裏的村民再創造一個新的家園”兩人大聲的高喊。

    “聽到了……聽到了……”宮連水淵倚靠在木門上,看著晚霞下馳騁的鄭海生和木靈雲,感到心中無比欣慰,笑得合不攏嘴……

    鄭海生和木靈雲現在隻希望在草原上席地而坐,聞著小草蹭蹭上長的方向,望著遠方的山巒亙古地縱橫在目極之處,天空中有幾個黑點,是鷹,被視為神的兒子的鷹,背景是湛藍的蒼穹與神域雪山,散發出神聖而聖潔的光芒,宮連水淵說:“純潔的人死後便會歸往那裏,那裏月光不再寒冷,風雪不再肆虐,那是每個藏家人心中的美好家園。”

    希望奔跑在草原上,聽耳邊的呼呼風聲,看揚起的牧鞭一次次抽缺太陽。遠遠的斜坡上一片碧綠,大片的綿羊像雲朵一樣漂浮在上麵,弓下的脊背馱起了寧靜的黃昏。走近,便會聽到那溫順而靦腆的叫聲,以及看到那溫存善良的眼光,不得不使人驚呼:“這一切都是如此得純潔!”這是一個最接近天的地方,有著千百年盤旋的神秘。

    走過草原,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山路很窄,也很險。路邊有許多放養的耗牛和在高原才能見到的美麗花朵。到了山頂,展現在鄭海生和木靈雲麵前的是一片湛藍的湖水。隻見白雲從頭頂上飄過,周圍是翠綠的草地……哇!太美了!宮連水淵道:“這就是‘騰格裏海’,意為‘天湖’因為它是與天相交的地方。”鄭海生和木靈雲遠遠望去湖中有三個島嶼。有石柱,石林……湖濱水草豐美,湖水多變瑰麗。

    到了拉薩,鄭海生和木靈雲看見周圍都是高山,山像連綿不斷的長城,山上連一棵樹木也沒有,全是奇形怪狀的石頭。

    走在拉薩的街市,仿佛穿越了時空,來到了唐朝,那一小隊風塵仆仆的商隊,給這個聖潔的地方染上了喜慶。那一排排有著千年曆史的房屋,或許他們才是這個城市的主人。靜靜地守護著曆史。

    藏族同胞非常好客,遠遠地向三人招手鞠躬,鄭海生和木靈雲現在手裏掛著手鏈,頭頂帶著帽子,身上穿著藏袍,望著這個與天相鄰的民族的模樣,聞著天的氣味,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天上派來周遊人間的差使。

    鄭海生和木靈雲想象著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輕輕地淋著雨,與它玩耍,沒有夏天的熱情,沒有秋天的淒美,更沒有冬天那樣的令人傷感。正如春天那樣,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的臉。渾身散發著沁人的芳香,會不會惹來一身的蝴蝶呢?小小的雨滴中會不會融合了所有人們對這個“天堂”的讚美,汲取了所有歲月輪回中的美麗與力量呢?

    希望聽到遊蕩的歌唱家,手持根卡琴,唱起一個沒有眼淚的傳奇,粗獷而豪放,牧童的短笛時起時伏,搭配著巧妙的韻律,年輕的姑娘以清脆的歌喉作為伴唱,歌聲悠揚,臉上有著健康的緋紅,牧民們默然著,不忍打擾,年長者隨著這古老的旋律,回到了過去,微微張開了口,似乎是在輕哼,眼光有著回憶的迷蒙,嘴角漸漸翹起……

    宮連水淵自言自語地不斷地重複著“祖拉康……祖拉康……”滿是虔誠的神情。

    鄭海生奇怪地向宮連水淵問道:“祖拉康是什麽意思?”

    宮連水淵道:“那是藏語,就是你們說的佛殿!”

    鄭海生點點頭,心道:“怪不得,他會突然變得如此虔誠!”

    宮連水淵向海生和靈雲介紹道:“這就是大昭寺了,它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鬆讚幹布建造的,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當下的‘拉薩’”。

    三人邊聽著宮連水淵的介紹,邊走進大昭寺,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典範。

    鄭海生看到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聖者的痕跡。

    從大昭寺金頂可以看到大昭寺廣場,右邊遠處山上是布達拉宮,近處的柳樹是“公主柳”,相傳是文成公主所栽。大昭寺的布局方位與漢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東麵西的。主殿高四層,兩側列有配殿,布局結構上再現了佛教中曼陀羅壇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內的佛殿主要有釋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師殿、鬆讚幹布殿、班旦拉姆殿、神羊熱姆傑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內擁有各種木雕、壁畫。

    從大昭寺正門而去是天井式院落是藏傳佛教中“格西”院落東側有數排酥油燈,白天也總是長明不滅。由這裏各個家庭的人負責加酥油。

    酥油燈後是大昭寺主殿正門,大昭寺最早的建築都從正門開始;外院是後來修建、擴充的,而主殿由於多年信徒的摩擦,門口的石頭地板光亮如鏡。大殿左右各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左側為紅教創始人密宗大師蓮花生,他本來是印度的佛學家,公元八世紀進藏,在他入藏以後藏區開始出現密宗。右側是未來佛。

    大殿通道入口處右側是關於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畫,主要是早期布達拉宮的樣子,以及當年填湖建大昭寺的情景。從左向右依順時針旋轉第一間小殿,裏麵供有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此八位弟子都為弘揚黃教作出了巨大貢獻。一世**和一世班禪都位於八大弟子之列。黃教六大寺廟,甘丹寺為宗喀巴本人親建,哲蚌寺、色拉、紮什倫布寺均為其弟子所建。

    在西牆與北牆拐角之處矗立了一座白塔,據說這座白塔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從臥塘湖中所顯現出來的。南側第一間小殿,端坐著八大“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一藥師佛。緊挨小殿,是手置耳側,白教創始人之一一米拉日巴的塑像。小殿內置三世佛。轉過來第二間殿是觀世音殿。

    鄭海生看到當地人供養佛的方式很虔誠,在殿內經常能遇到當地一些家庭給觀世音菩薩臉上塗金粉。此殿右側有鬆讚幹布及尺尊、文成公主塑像。

    在藏民族的心目中,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是菩薩變成了國王和王後來教化藏族人的。文成公主體貌端莊,發髻高挽是典型的大唐女子。在南牆與東牆拐彎之處,有宗喀巴及其他教派的諸位宗師.東牆第一間佛殿是無量光佛。

    轉過殿角是一副壁畫,內容是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組織的一個慶典活動,是為了大昭寺竣工的開光典禮,實際上是一個傳統運動會的情景。包括摔跤、犛牛舞、麵具舞、射箭等等。上麵的白塔就是布達拉宮前麵的廣場側的佛塔,原來是拉薩城的西大門。壁畫右側便是最早隻有兩棟主要建築的布達拉宮,也就是鬆讚幹布建的王宮。

    鄭海生和木靈雲繞大殿一周,數著共有380個轉經筒,一個緊挨一個。邊走邊推動轉經筒是很多虔誠的信徒必做的功課。

    由正門進大昭寺後沿順時針方向進入一寬闊的露天庭院,這裏曾是規模盛大的拉薩祈願大法會“默朗欽莫”的場所。屆時拉薩三大寺的數萬僧人雲集於此,齊為眾生幸福與社會安定而祈禱,同時還舉行辯經、驅鬼、迎諸彌勒佛等活動。庭院四周的柱廊廊壁與轉經回廊廊壁上的壁畫,因滿繪千佛佛像而名千佛廊。

    三人繼續右繞,穿過兩邊的夜叉殿和龍王殿,數百盞點燃的酥油供燈的後麵便是著名的“覺康”佛殿。它既是大昭寺的主體,也是大昭寺的精佛之所在。佛堂呈密閉院落式,樓高四層,中央為大經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