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古之惡來
字數:3437 加入書籤
劉伯溫胸有成竹的說道:“陛下難道忘了,陛下還有十萬大軍可以動用,而且根據陛下所說黃巾起義半年就會逐漸走向衰落,一年之後就會敗落,陛下大可以半年之內以黃巾的名義打出自己的聲勢,半年之後,張角為了拉攏陛下,一定會承認陛下的身份,到時候陛下可以趁機收攏黃巾勢力,兵馬直逼洛陽,讓漢靈帝給陛下加官進爵,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好,就這麽定了。”丁浩立馬拍板絕對。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一個人我的先把他給找來。
丁浩一問他們所在的位置,這裏居然是黃縣,心中一動,想到了一個人,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製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托給他。
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誌未從,奈何而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
三國猛將,一呂,二趙,三典,四關,五馬,六黃,七許,八孫,九太史,十甘,十一龐德,十二夏侯兩兄弟,十三周泰,十四文醜,十五顏良,十六華雄,十七薑維,張遼,張合,徐晃等等。
太史慈能夠排在第九,足可以知道他的厲害,而且他善於騎射,現在算起來也才十八歲,如果有了自己宗師屬性的加成,說不定排名將遠遠高於曆史排名了。
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太史慈這一脈傳聞起於太史公司馬遷,後棄文從武,成為武將世家,太史慈父親早亡,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一身武藝也多是母親指點下學會的。
太史慈自從成年之後,就以打獵為生。
當丁浩等人來到黃縣之外一個小村莊之時,找到了太史慈的母親,一個五十多歲的婦人,而太史慈正好不在,劉伯溫對著丁浩使了一個眼色,這種情況下,沒有什麽比說動一個母親的同意更容易招攬一個人才。
不過很明顯太史慈的母親是一個很有主見之人,更何況在丁浩沒有官職的情況下,一直以一切都以太史慈為準給推辭了。
“娘,我回來了。”
丁浩等人老遠就聽到門外一個很大的聲音傳來,“娘,聽說家裏來客人了。”
漢末有太史慈。見《三國誌》本傳。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有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多方麵展現其才能,智勇雙全,可謂一代名將,領軍之才。然而早死,所以有“所誌未從,奈何而死”的遺憾。
丁浩立馬看到來人,立馬猜到了他的身份,他就是自己這一次的目標,太史慈,對著太史慈一個係統鑒定術扔了過去。
太史慈,武力98,智力88,統帥94,政治85.
大將之才,絕世猛將。(這裏我都會以三國人物最強狀態描寫,當然個別人物除外。)
98的武力,現階段自己手下沒有一個是他的對手。
丁浩立馬更加堅定一定要將其收服的決心。
“既然如此,我就隻有下大功夫了。”丁浩一咬牙想到。
伯母,我帶你去一個地方,你再勸導你的兒子跟不跟著我。
丁浩決定吧太史慈的母親帶到明朝,讓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反正他也準備把他的母親占時安置在明朝,這樣一來就可以解了太史慈的後顧之憂,等他在三國時代站穩了腳跟,在接過來就是了。
這也是丁浩發現的一大特點,雖然三國人物不能隨便和主世界來往,但是卻可以跟倚天,鹿鼎,笑傲等世界來往。
鹿鼎世界前些日子,他為了練兵,帶著徐達等人,去了一趟,以絕對的武力為後盾,加上劉伯溫神機妙算和運籌帷幄的本事,很輕易的就把台灣和吳三桂給滅了,然後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至於笑傲江湖的世界,他派遣了胡惟庸和李文忠,馮寶等人,進入其中,正在逐漸顛覆大明王朝。
現在可以說他已經是有了兩個世界作為後盾了。
一個小時之後,丁浩帶著太史慈的母親重新回到了三國時代。
太史慈的母親立馬改口,勸說太史慈投靠丁浩。
太史慈本來就是一個孝子,在母親的勸說下,立馬選擇了投靠。
然後丁浩帶著太史慈和他的母親再一次出現在了明朝空間,給他的目前安排了一劍大宅子,一些丫鬟仆役,當時就把太史慈給震懾了。
穿梭時空。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丁浩的身份,竟然是一個國家的皇帝,再加上自己的母親的安全,丁浩的使命(自稱是天神下凡,結束各個世界的戰亂,那個時代,神鬼傳說都深信不疑。)
接著丁浩帶著十萬大軍出現在了東漢末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整個黃縣。
於是他便以徐達為帥,太史慈和常遇春為大將,李善長管理後勤,劉伯溫出謀劃策,張定邊前往海邊建立水軍,而丁浩他帶著常茂消失了。
對消失了。
美其名曰是尋找人才,實際上是到處遊山玩水去了。
丁浩想了想,要找的第一個人才他選定了典韋。
典韋是陳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有大誌氣節,性格任俠。典韋其時鄉劉氏與睢陽人李永為仇敵,典韋便為劉氏報怨。
李永曾任富春長,家中備衛甚為嚴謹。典韋駕車,載著雞酒,偽裝正在等候別人的閑人;當李永府前開門,李永親自出府時,典韋便懷匕首向前截殺李永,並殺李永妻,再慢慢走出來,取出車上刀戟,步行離去。由於李永的居所鄰近市,此事發生後全市驚。
從後而追者雖有數百人,但卻無人敢近。典韋行了四五裏,遇上李永伴眾,雙方轉戰不久,典韋脫身而去,自此為豪傑之士所賞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