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四國公約

字數:4009   加入書籤

A+A-




    盛夏炎炎,據悉南方災情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尤以臨縣一代災情最為嚴重。

    但卻因為一封請願書,將那20多年來無人問津的吳南推到風口浪尖。

    說起吳南雖屬南國卻是一廢城,沒有縣官沒有官衙,因為當年屠龍令後四國的公約和默契,對它不聞不問也不加幹涉,成為四國之中的孤立之城,人人惶恐避之久而久之也就無人問津。

    亦可言之,吳南是屠龍令存在過的證據,亦是它的結局。

    而這份請願書請的就是吳南之情,因為災情嚴重,吳南早已水生火熱。雖無人管製,但畢竟與臨縣總有一山之隔,臨縣父母官認為20年來的孤立早已足夠,是因讓其收歸南國。

    但這份請願書引起的軒然大波又豈知是南國,據悉朝野震驚紛紛要將臨縣府尹治罪。因為他提得是愛民如子,害得卻是南國背棄四國公約,傷得卻是國家體統。

    在太子蕭允言的據理力爭之下,臨縣並未被治罪。相反,太子還複議臨縣府尹的提案,讓保守一派的官員紛紛抗議,畢竟太平天下,誰也不願意發動戰爭,更何況南國倘若違背協議在先,三國定然聯軍。

    南帝左右為難之際,臨縣又傳來噩耗,說災情極為嚴重,恐吳南會有暴動之舉。

    這兩份信件之下,朝廷分為兩派。以太子為首的認為應該借此為由收回吳南,讓天下百姓團結一心,感恩朝廷;而以禮部等4部為首的官員則認為應該固守吳南邊境,繼續執行四國公約,讓其自生自滅,倘若暴動為實則殺無赦。

    但最終,卻因為文王史無前例的參與國政,在朝堂上鮮有說話的他們竟一致支持太子蕭允言所言,故而呈現了一邊倒的局勢。

    南帝下令將賑災一事全權交由太子蕭允言和雲明軒處理。

    雲若飛雖素來不關心朝堂,卻也憐憫這些無辜的流民,如果可以安身誰又願意冒死抗鬥。

    自春獵之後,皇帝有意讓太子更多的參與國政,雲明軒也得到了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而雲府與林大帥府的世家之交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事。

    眾所周知如今的雲府已經不是當初無官無職的書香世家,已然成為太子的左膀右臂,如日中天的雲家大公子雲明軒與七公主蕭允寧的事也成為坊間的美談。

    世人皆知,隻要太子登基,雲府定是貴胄名門。雖然不以物喜向來是雲季堯的作風,但要娶公主光有美名又有何用,皇帝的有意栽培和太子的有扶持讓雲明軒深感忠義之恩,鞠躬盡瘁。

    身在朝堂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雲府成為太子的一門助力,雲明軒不遺餘力的協助太子合理調度六部讓災情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一時之間更是百官稱讚。而文王愛民如子、氣量非凡和太子的善用賢才、愛民如子得美名也隨之水漲船高。

    熱鬧的有豈止隻是朝堂,雲府更是門庭若市。

    至從宮裏一曲成名,雲若飛的秀美清雅與驚才豔豔,以訛傳訛傳的越發誇張。雲府上門提親的達官貴人更是多得不計其數,雲季堯讓府上的人一律回絕,那些個人連門廳都進不來,更別提什麽一睹芳容。

    雲若飛不像慕容秋水,眾人連見一麵都未見,傳得越是神乎其技越是讓人份外想見。偏偏越是如此,外人看了還以為是欲拒還迎,越是糾纏不放。

    奈爾上有蕭允言放出認其為妹妹的傳言,下又有少將軍林星宿行走於雲府如入無人之境。眾人也隻能是看著傳著卻不敢鬧著。

    林星宿剛到竹林,看到雲若飛在閣樓之中彈琴自娛。笑言說:“多少人為了一睹芳容,在你們雲府門口鬧得不行,你倒好,在這裏清淨逍遙。”

    雲若飛一邊下樓一邊笑著說:“我倒是想去看看熱鬧,可惜我爹不肯。”

    “雲大哥如今忙於政務,雲伯父一人不知道還可以抵擋多久。”

    “你多來幾次就可以了。”雲若飛意味深長的說。

    “多來幾次?”林星宿看著雲若飛狡邪的笑容說:“多來幾次,我定會被人用眼睛淩遲處死。”

    看到林星宿手背上的齒痕,雲若飛聰明一笑,說:“手上被那個姑娘給咬了啊。”

    他慌張的語無倫次,但大體意思雲若飛是明白了過來,又問:“是雙兒姑娘嗎?”

    “那個瘋丫頭!這些日子每天來我府上撒潑,不得安寧!我爹居然也仍由她鬧,我娘居然還幫她一起。不然我哪裏會被她那三腳貓的功夫傷到!”

    見他氣憤,雲若飛竟覺得好笑,說:“雙兒姑娘美嗎?”

    林星宿聽到後猶如聽到極為諷刺的事情,竟笑出聲來,說:“她也算女人嗎?”

    “看來,我們林少將軍開始懂得欣賞了。”雲若飛意味深長的說: “諾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人家姑娘都找上門了,你還想瞞著誰?”

    雲若飛咄咄逼人,著實讓林星宿毫無招架之力,所幸雲明軒就在此時來到竹林之中。 他拍拍林星宿的後背說:“你今天來這,看來是來踐行的。”

    雲若飛驚訝的看著林星宿:“如今邊境無戰事,何來踐行?”

    “太子決定,親自前往南方災情嚴重的地方安撫民心,替皇上分憂。此次賑災已刻不容緩,不日就要出發了。”雲明軒說:“為安撫那些朝堂的官員,也特意派星宿隨太子出發,保護於他。”

    如果隻是賑災何須讓林星宿共同前往,要知道他可是打仗的將軍。雲若飛沉思片刻,說:“難不成,朝廷想憑武力再次鎮壓吳南?”

    雲明軒搖頭,說:“這不過是朝廷的計策。”

    雲若飛自然也明白他和太子斷然不會將自己的刀劍指向那些手無寸鐵的國民。更何況,吳南本就是南國國土,吳南想必這次也收了旱情波及,恐怕是更加潦倒、窮困。

    “我曾隨父親領兵去西明國,途徑吳南竟選擇延誤2日也要繞道而行,明明是我南朝國土何至於此。”林星宿說。

    吳南早已成為四國公約廢城,如果南國首當其衝壞公約在先,定讓落人口實。南帝此舉雲若飛不是不知道其用心良苦,借機試探三國用意,趁機收回吳南。

    但既然與傳聞中的那個國家有關,難道三國真的肯退讓嗎?雲若飛心中擔憂。

    雲明軒顯然看出了她的心思,笑著說:“太子此次格外堅持,甚至請命前去。又有星宿隨一萬大軍前往,出不了什麽大事。三國追討之時,可說是平亂。”

    “那麽大哥也要去嗎?”雲若飛說。

    “不錯,這次回來,我想求皇上賜婚。”雲明軒笑著說。

    “恭喜雲大哥。”

    “大哥,看來太子真心為你籌謀。”

    雲明軒笑得開心,也讓雲若飛心中的擔憂一掃而空。

    隻不過,20多年的不聞不問如今卻因為區區一場災情卻公然違背三國公約,即便打著賑災和平亂的旗號。

    三國會同南國一樣早已忘記了這座廢城的存在,還是依舊耿耿於懷於當年所謂的通敵賣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