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東宮論罪
字數:4778 加入書籤
排兵布陣靠得是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卻談至深夜,屋外霜寒凍人,無奈燭火未增半點暖意。
耶律宏轉身看看櫥窗剪影,清瘦姿容、寂寥一人,再回想那清冷的眼睛,不知為何也會不寒而栗,可心底卻佩服這個女子時至今日,居然還可以如此冷靜。
再看蘇逸之眺望紅閣,眼中含著一抹久而未見的暖意,心知他又想起了誰,卻還是想問:“當年聽聞你與秋水姑娘,還以為……還真是造化弄人。旁人再怎麽都接受不了,卻唯獨你們二人卻義無反顧!”
蘇逸之收回自己的視線,或許連自己也都不曾發現眼神的變化,淡然的說:“因為……我們心無雜念,目標一致!更何況……依照秋水的性子,這樁婚事定然不會成功!”
耶律宏震驚的立於當場,看著蘇逸之冰冷的背影,又看了一眼那園子之中的燭火,方才明白為何二人可以麵不改色的答應婚事,原來從一開始他們就從未想過要去履行。
可皇帝之命,忤逆是死;兩全之法,卻依舊還是死。
耶律宏想及此處,心疼此女子的癡情,忍不住便追上前去,說:“秋水姑娘,難道是準備大仇得報之時,就赴死嗎?”
“無論她怎麽想,我都不會讓她有事!”蘇逸之想起蕭允明危難之時的最大牽掛,便眨了眨眼,說:“更何況……她已是死過一次的人!”
“嗬嗬……這一招還是真通用啊!”耶律宏想起蘇逸之計謀之中的所有環節,似乎都離不開一個“假死逃生”。
他懂計謀之中的連環之計,淡然的說:“是啊,唯有死才能擺脫世人的束縛!可偏偏我們又執著於自己的活法!”
玲瓏閣依舊一切悄無聲息,耶律宏與望兒似乎極為投緣,而荀明子或許因為白銘,也與他一見如故。難得的團聚,是那般溫情,唯獨玲瓏哨卻馬不停蹄。
沈君翰嘴硬心軟,號召四方玲瓏哨秘密奔走,隻為知道如今四國局勢,好讓蘇逸之掌握如今天下動態與南國朝臣之心。
然玲瓏閣積極籌謀之時,不過幾日,南國翻天覆地,而蘇逸之卻了如指掌,因為一切皆如所想,果不其然不過三日朝廷就連下三道皇榜。
其一為雲季堯發配荒蕪之地;其二則命蘇逸之全權處理林家叛國一案;而最後一道,也是最惹人爭議的便是賜婚蘇逸之與女狀元慕容秋水。
三份皇榜起下,涉及朝臣權貴,震驚南國,乃至江湖。
隨著雲家的的赦免以及林府之罪的正式審理,蕭允文的名望是越發的水漲船高,人人都誇南國有了一個仁善、英明的皇子。
然此消彼長,不知為何民間開始對南帝有了怨言,認為應該及時傳位於蕭允文,退下皇位、頤養天年。
然皇權罪臣之事不宜多談,可茶餘飯後最被百姓們所津津樂道的,卻是那死而複生的慕容秋水。對於她的歸來,是眾說紛壇,有人說之前的死是個誤會,有人說是上天的眷顧,也有人說有人冒名。
越是神乎其技,越是以訛傳訛,不過短短數日就已經天下皆知,而華陽居不僅日日爆滿,就門口都聚集著看熱鬧的人。所有人都看著華陽居曾經獨有的廂房,期待著一睹芳容又或者親眼見證。
東宮之中,蕭允文心滿意足的聽著朝臣匯報如今流傳於京城之中的話,眼神也常常不露痕跡的看著坐在客座上,怡然自得品酒的蘇逸之。
他借題發揮的說:“蘇表弟,你看,這老百姓對你的婚事還真是關心啊!依我看,我也許久沒有見到秋水了,不妨帶她進宮吧!這以後,不都是一家人嗎?”
蘇逸之氣定神閑的放下酒杯,說:“監國大人要見一個人,又何須我來邀請,您說一聲,有人敢不答應嗎?”
“當然有!”蕭允文眼神一變,又馬上換上了笑容,說:“蘇表弟可不是三番五次拒絕了我,今天才肯進宮來見我嗎?”
“那是因為……朝堂之事我本就不該過問!”蘇逸之看著那些戰戰兢兢的大臣以及田敏得意的嘴臉,說:“今日,監國大人說為的是林星宿一案,我才來這東宮!現在看來,我似乎可以告退了!”
蕭允文臉色一變,拍桌而起,驚的一些大臣渾身發抖之後,卻又笑著說:“真是個急性子,林家一案,你準備如何處理!”
“我自會安排!”蘇逸之知他又想以朝臣施壓,故作不願久留之狀。
而田敏則馬上說:“以老臣之見,林家一案證據確鑿,還是先治罪,再派兵去邊境規整軍隊,收回兵符!畢竟,虎符如今可還在林清桂手裏,他的獨子如今有此大罪,難保他不會擁兵自重,投靠敵國或者意圖造反!”
那些心腹同僚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而蕭允文則說:“哦!田大人言之有理!”
話音剛落,卻又一改臉色,諾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假仁假義的說:“可……既然此事都已經全權交由蘇表弟處置了,林家的生死自然也在蘇表弟身上!”
蘇逸之知他此話深意,畢竟林家在軍營之中根基重、門生多,終然是蕭允文獨攬大權,可在兵權上始終要看林家的眼色。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蕭允文多年來不敢輕易動林家,甚至要等林家父子前往前線作戰之時,才有機會將京師大軍換將奪權。可終然掌管京師,卻也區區不過10萬兵力,如何能於邊境與各地屯兵相提並論!
多年機會,特意設下此局,他定然是要奪回兵力,同時在從心裏深處摧毀林家在軍中的威望。但難保其中,還是有些將士忠於林家,對他有所懷疑,可如今一來,倘若有人要歸罪,那便是他蘇逸之之罪,與人無憂!
而蘇逸之也無所謂這些欲加之罪,說:“田大人所謂的證據,不過是一個人證和有可能造假的物證!口說無憑,我明日將去北國調查清楚,在帶回林家父子,對質證人!”
田敏正打算與其據理力爭,此時兵部老尚書慌張阻止,說:“萬萬不可!終然證據確鑿,林家之罪也是因為豎子之錯,何至於怪罪到大元帥身上!更何況……南國與北國對峙多年,倘若大元帥被抓回京師,影響軍心不說,更加會給北國機會!”
蘇逸之看了眼老尚書,知他心中依舊牽掛南國,淡淡的說:“老尚書所言甚是!”
“不可,林家人必須治罪!如此方可以正朝綱!”田敏說:“可舉薦其他將軍駐守邊境,我南國邊境30萬大軍,莫不是換了元帥,就不如他北國20萬兵力!難道我南國的大軍,是他林家大軍?還是說……我南國安危,非他林清桂不可了!”
朝臣紛紛麵麵相覷,不敢多問,這麽大的罪,誰敢出聲。
蕭允文滿足的看著眾人的臉色,卻聽蘇逸之沉默後冷冷的說:“田大人,這個罪好大啊!我都不敢輕言多說什麽!元帥之位當然可以換,邊境30萬大軍當然還有勝算!可換兵容易,換將難,這是你我都清楚不過的事!”
“哦,蘇表弟所言也不無道理!”蕭允文故作困難的說:“那該如何處置呢!”
老尚書又說:“監國大人,現在天下都說南國之福,隻因監國大人仁厚!更何況如今叛國一案還未全然定罪,何至於就要易帥!老臣之言,虎符可回,元帥不易換,林星宿回南國受審,倘若事實如此,在易帥也是心服口服!”
言之鑿鑿,本就是言之有理,其他朝臣也是心服口服,卻偏偏無一人敢附和!此時,隱於文臣之中的吏部尚書童大人,直言說:“微臣認為錢老尚書所言極為有理!”
田敏氣急敗壞,不知何時開始,這兩個人居然站在一條陣線,而且還有勇氣與他和蕭允文對著幹,感受到蕭允文發射出的寒光,他說:“現在不定罪,用何理由讓林清桂交出兵符?”
蘇逸之站了出來,說:“田大人忘記了嗎?由我去收回虎符,由我與北國商議放人歸國!若監國大人不放心,可派使節與田大人與我一同前往!”
蕭允文手握成拳,本想以朝臣之意逼迫蘇逸之收回虎符,在命人押送他們二人回國,且不論定死罪與否,那些忠信於林家之人,也定然心有動搖!可不曾想他居然還是想保林家之名望,隻歸罪於林星宿一人。
故而說:“古來有三大罪,天不能容,法不能赦!意圖造反者、叛國叛軍者、褻瀆皇權者!林星宿無罪,也在對敵之時進入北國大軍,與理法不合!林星宿有罪,那便是九族之罪!你們告訴我,我該如何治罪!”
朝臣鴉雀無聲,不曾想老尚書居然敢說:“九族?那按照此前婚約,監國大人豈不也是九族之一?”
“大膽!”龍行宇拔劍怒視,劍拔弩張的樣子讓人害怕,朝臣紛紛下跪。
可此時蘇逸之卻:“老尚書嚴重了,林家與無雙郡主的婚約不過是口說無憑,何來九族之罪?如果林星宿有罪,那便滿門抄斬,如果林星宿無罪,那……貶為平民!但無論如何,虎符都應歸還皇上,兵權理歸朝堂!此事,本王定然會給徹查清楚!既然監國大人將此事交由我處理,我定當不辜負托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