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得道,因果,劫難
字數:4968 加入書籤
第二日清晨。
前麵那些日子,李秋生整日裏就像是一頭嗜睡的小豬一般,整日裏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吃完就睡,身軀虛弱的不像樣子,身體虧損的厲害,不過現在修煉出些許氣感,理論上說已經有脫離凡人的趨勢。
而且在自己在院落裏麵發呆的時候,不知不覺的居然來到自己的意識海深處。
意識海中突然一道霹靂炸響,無暇的白芒如升騰的霧氣,一波一波的蕩漾在意識海,將這幽暗深邃的意識海,拉扯的一片淩亂,李秋生強忍著頭痛欲裂的感覺不敢妄動。
片刻之後。
“前輩,請問是您將我拉進來的嗎?”李秋生意識海平靜之後,小心翼翼的問道,腦海中有個頭帶方巾的書生,身形比較淡,看不清輪廓,手中折扇被削去一半,隻有一雙仿佛要滴出血水的眼眸看著自己,令人頭皮發麻。
過了片刻,眼前的書生淡淡的開口道:“然也,你與我有緣,現在的我隻是一道殘留的意識體而已,你的靈魂攜帶一絲天地雷霆之力轉生到這具書生身體上複活,而恰巧你前世認真翻閱我留下的書籍,你苦苦追求長生大道數十載,我見你道心堅毅,便依附在你意識中,所以我也被你帶到這個世界,你所在的河邊有大氣運,將我在鴻蒙紫氣心法中的意識體激活,僅此而已”。
“這是托了前輩的福,才僥幸活下來,前輩所留下的心法典籍過於玄奧,又教我鍛體之法,讓我以後的長生大道指日可待,請受小子一拜”。李秋生恭敬對著書生一禮。
“切莫行如此大禮,前世處於末法時代,難得有人在有限的時間裏麵追求虛無縹緲的仙道,與其謝我,不如謝謝你自己”。書生語氣感慨。
李秋生思索片刻,然後又恭敬的問道:“前輩,小子有個疑問,為何我體內生出氣感,卻要修煉到周天境界才算是真正的踏入仙路呢?有了法力之後便可長生嗎?”。
書生哈哈一笑說道:“神仙中人,有個人字,仙人是人,與凡人相比,不過是多活一些歲月,多一些神通罷了,我們人族乃萬物之靈,雖然不如一些初生的先天之物強大,但是我們懂得學習運用,吸取萬物的優點,轉化成自己的底涵,時間滄海滄田,便有天資出眾之人譜寫出長生之路,得道成仙,注重的是得道二字,將肉體鍛煉到周天境界,有了載體才能裝得下法力這種力量,而有了法力,便可以延長壽命,脫離凡胎”。
說到這裏,書生耐心解釋道:“褪去凡胎的境界有九重,一重養氣、二重凝元、三重淬體、四重易骨、五重洗髓、六重金剛、七重神力、八重巨靈、九重周天,但是修煉出法力要是沒有神通手段,就無法發揮出法力的力量,終歸還是凡人罷了”。
李秋生聞言小臉皺成一團,還是不明白,那道書生淡淡一笑,隨後耐心的解釋起來。
修道和悟道合在一起便叫做修道之人,法力,就好像一個人的力氣,境界,就好像一個人的對生活的領悟。
比如說,我們修道是為了推到一顆樹,然而有兩人的法力境界相同,假如我們懵懵懂懂,空有一身法力,我們一定會選擇直接去推樹,可以推倒嗎?當然可以推到那棵樹,隻要你的法力夠大。
但是如果修道之人有對天道有所領悟,悟道之人便會想辦法讓自己更輕鬆的推倒那棵樹,於是其中一人就會選擇拿著斧頭之類的器具砍樹,另外一人便拿著鋸子之類的器具伐樹,這就是對於天道的領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和領悟。
書生繼續道:“現在你鍛體乃是練習法力載體,周天境之後便會契合“道”的規則,在采集天地元氣便會慢慢積攢成法力,而隨著法力逐漸增加,便要開始感悟如何提升境界,也就是如何推到那棵樹,結合法力境界,運用出的便就是那神通術法”。
看著李秋生思索的神色,書生接著道:“沒有神通的修士,隻有借著法力灌入肉身,與人肉搏之,蠻力推到那棵樹而已,但終究無法得到長生,隻有學會了神通術法,才能超凡脫俗,修道得到的隻是法力與增加一些壽命而已,悟道便是領悟天道至理,借助肉身這個小宇宙勾動天地間的大宇宙,發出契合“道”的攻擊,結合在一起便是修道悟道,若能在修煉一兩式神通,在修煉幾手術法,自然可以將普通人玩弄於鼓掌之間,生殺予奪大權在握”。
李秋生聞言有了瞬間有了一絲了然,修道者之間的差別在於是否掌握神通術法。
隻是修煉法力,而沒有神通術法,就算你法力在深厚,也有可能會被普通修士的殺死,但若有神通仙術在手,那自然是不同了,人力與天力的比較,誰強誰弱一眼明了。
“多謝前輩解答,還請賜下術法神通”李秋生又是對著書生作揖道。
書生平淡的說道:“術法神通,先不急,日後隻會傳授於你,你我現在此番相見,便是與我有緣,隻要你將來有能力開山立宗,將我這幅模樣雕刻一座金色雕像,每日供奉即可,既然你踏入這條道路,我便給你講解一下天地劫難”。
李秋生聞言點點頭:“晚輩以後有能力定會按照前輩的要求行事”。隨後又是行了一禮:“願為其詳”。
書生古井無波的說道:“修道者本來就是奪天地之造化,實行的是逆天之事,天道是不容褻瀆,天道自然的平衡是不容違逆的,所以便降下了懲罰,但同時天道也是仁慈的,它總在劫難中留下一線生機,所以渡天劫的人,九死一生,得到天道認可後,方可繼續活下去”。
李秋生呼吸的紊亂:“就是所謂的天地劫難嗎?”。
書生繼續解釋:“凡人短短的一生都有無數的劫難,更何況我們逆天而行的修道之士,凡人有小病大病之分,修道者有天地劫難,修道之人有因果劫難,有天地劫難,而天地劫難便是天罰之,雷霆降臨,欲要劈之,熬過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狂風來卷記憶先天火焰來燒,準備不足者,頃刻間便是魂飛魄散”。
李秋生趕緊問道:“因果劫難呢?”。
書生背負雙手道:“先前我於你講過,神仙中人,既然有個人字,那便是因果來源,既然不是仙,難免會有些許雜念,想要長生不僅需要高深的修為神通,還需要大氣運,所以修道者掌握巨大能量之後,便會形成利益群體,借著大氣運減輕天地劫難”。
讓李秋生消化片刻後,書生幽幽的說道:“長生之路充滿坎坷,與人鬥,便是加入大氣運的無上大教,與天驕輩出之人爭奪大氣運,奪取之後有氣運伴身,必死之局在氣運的引導下便會演化出一條生機,與天鬥,便是在那天地劫難求一線生機,若是度過劫難便可活下去,渡不過,哪怕你天資出眾也隻能化為天地間的塵埃”。
麵對生死大事,李秋生不敢馬虎,對著書生又是一禮:“為何非要加入無上大教?”。
書生看著李秋生,嚴肅說道:“修行之人,奪天地造化,這個世間隻是一個跳板,你也許會不服氣的自己去尋找資源飛升仙界,但是你不是天地初開的生靈,比你修為高深的修道之士不勝枚舉,飛升到了仙界,每一寸土地都有門派宗教的印記,要麽臣服,要麽死去,而無上大教一般都是跟仙界有來往,飛升上去的修士都有記載,隻要你爭氣,借助大教的大氣運,修到巔峰,脫離他們掌控,在搶奪大教的大氣運也不遲”。
李秋生聞言麵露驚容,有些不知所措。
書生心中暗笑,不動聲色的看著李秋生。
李秋生沉默許久,才緩緩的說道:“前輩,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書生點了點頭道“當然是有,除非仙界那上麵不安分,然後在此影響下便會演化萬物之劫難,俗稱天地動亂,然後再其中渾水摸魚,尋找天道偏向的一方,分取大氣運之”。
李秋生定了定神,然後對著書生道:“修一個長生路為何如此複雜?”。
書生搖搖頭:“為何有凡人仙人之分?”。
“還請前輩不吝賜教”李秋生道。
書生略做沉思道:“比如這世間都是仙人,沒有一個凡人,那我們修道悟道有何用處?都是仙人的話,那仙人中間會不會出現神人?那些神人對於仙人來講,是不是現在的修道者?”。
“啊?”李秋生還是有些不知所措。
“天地萬物,相生相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做凡人投入一個平凡人家,也許平安度過一生,也許中途夭折,這就是他們的劫難,而我們修道之人就相當於一個有著能力的大魚一般,這也就是天道為何允許我們存在,隻是降下種種災難考驗而已,你是仙人便是時也命也,他是凡人,也是時也命也”。書生緩緩道。
李秋生聞言麵色略微緩和:“那麽對於凡人來說,朝廷便是天道,修道之士之所以能得長生,是因為我們契合天道,每個修道之人都可能最終成為天道主宰,我可以這般理解嗎?前輩?”。
“然也”說到這裏,書生歎了一口氣:“我們修道者也是屬於天地法則中的一種,人乃萬物之靈,最接近天道的生靈,隻是生靈有強有弱罷了,隻不過我們站的位置,比凡人高出許多,所以修道之士不在少數,天道需要的是符合規則的生靈,而不是隻會紙上談兵的弱者,在長生的道路上,弱小是最大的原罪,而且無論誰降於這個世間,都會擁有自我意識,有的人可以無所謂的度過幾十載最後化為黃土,天道不會阻攔他的意識消失,而有的人便舍不得自己消失,所以忍辱負重尋找成仙的機緣,譜寫長生的篇章,天道是仁慈的,略有所感後,便會在不經意間,讓一個凡人踏入長生路,好了,言盡於此,既然已經是修道之人,現在開始便要為未來做好準備”。
李秋生依然站在原地,久久不語,他就是那個舍不得自己意識消散的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