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水潭捉魚
字數:3883 加入書籤
吃了兩個生野雞蛋,稍微好受點了,看了下晨光,估計得早上十一點多了。
她早上出門的時候,雖然外麵亮堂,但是估計時間也就三四點多,出來路上有一個半時辰,捉野雞野兔折騰了兩個時辰多,現在應該快點十一點了。
看著背簍裏的六隻兔子和兩隻野雞,趙小滿算算時間差不多了,得往山下趕了,這東西還要乘著時間早,送到鎮上去賣掉。
下山的時候大概有點迷路,不知道怎麽走了,走到一條山溪邊上,趙小滿打算順著溪水往下走,總歸是往山腳下走的。
沒想到才走了半個時辰就遇到一個溪水潭。山崖下麵的溪水潭,大概有十多平米大小。
趙小滿突然想起一個東西,不知道這裏溪水裏麵有沒有魚。
趙小滿猶豫了一會,看了下從站的地方到水潭的高度,大概有五六米。心一橫,決定攀下山崖,去下麵水潭子裏撈魚。
幸虧今天出門的時候準備的充足,帶了兩條樹藤編製的長繩子來,這種樹藤具體叫什麽趙小滿不清楚,但是這玩意特別有韌性,這裏人的都叫它鬼抽筋。
平常你一個成年人用力還扯不斷這種樹藤,隻有用砍柴刀才能砍斷,農村裏家家戶戶需要用繩子,一般不是用稻草搓草繩子,就是進山砍這種樹藤幾根搓在一起當繩子用。
趙小滿帶來的繩子就是這種鬼抽筋藤搓成的大約十多米的繩子。
她找到了一個大樹,把一頭綁在樹根上,綁結實了,另一頭綁在自己腰上。
趙小滿把兔子和野雞綁在一起,也栓在樹上,背著空背簍和砍柴刀,拽著繩子小心翼翼的爬下山崖,到了水潭邊。
雖然下雪天,但是因為是山崖上麵沒什麽植物,所以也就沒什麽落雪,就是是石頭上長的有些地方有青苔,比較滑腳。
但是這難不倒趙小滿,想當初軍校念書的時候,這種攀爬是常事,加上她本人以前最大的愛好不是泡在實驗室就是出去戶外旅遊,所以很輕鬆的就下去了。
撈魚的網兜早就扔到了水潭邊,因為水是活的溪水,所以水潭即使在下雪的情況下,也沒有結冰。
趙小滿搓搓凍的通紅的雙手決定快點撈魚,搞完了好下山。
把撈魚的網兜一頭扔到水潭裏麵,一頭棍子捏在手裏,站在水潭邊上在水潭裏攪動。
第一網撈起來,什麽都沒有,網兜裏麵就是一網水草,趙小滿不信邪這麽大一個水潭沒有魚。
四處看了看,然後搬來幾個大概磚頭大的石頭,然後呼哧呼哧讓潭裏扔進去,大概扔了八九個左右,潭裏麵的水砸的有點渾濁了。
最後索性咬咬牙把本來就打濕的差不多的鞋子脫掉,趙小滿帶著網兜站在水裏,透心涼啊,心裏暗示自己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這次再次下網兜,開始慢慢有收獲了。
下了十幾網兜,撈出來八條五六斤重的大魚,還有十幾條小魚兩三斤的小魚。
還有些小魚片子,太小的都放回水潭裏,其他的都直接扔到背簍裏麵,帶回去煮湯喝。
趙小滿也不認識具體什麽魚,她雖然前世愛吃魚,下館子吃飯每次都會點酸菜魚或者沸騰魚,但是那些魚都是寫在菜單上,還真認不出什麽是草魚清江魚什麽魚的。
看著有這麽多魚,趙小滿特別高興,天無絕人之路,這裏麵還有這麽多魚,收獲真不錯啊。
把蹦蹦跳跳的魚給抓住直接摔地上摔暈過去後,用草繩穿過魚鰓串了三串魚,放進背簍裏麵。
最後發現,塞進去了八條大魚,剩下的十幾條兩三斤的小魚都裝進去,背簍差不多就有五六十斤重了。
剩下的小魚片子看來隻能串好提在手裏了。
趙小滿想了個法子,把剩下兩串魚給栓在腰上,自己先順著繩子慢慢爬上去。
然後再把綁在繩子上的背簍和撈魚的網兜給順著繩子拉上去。
捕魚收拾好,爬回山澗上的崖又花費了一個多時辰,趙小滿終於收拾好了所有的獵物。
穿越過來後,她第一次咧開嘴笑起來,窮過了,才知道食物得來的珍貴。
背著滿滿一背簍的魚,把野雞和兔子給綁在背簍後麵掛著,然後一手提著那兩串小魚,一隻手杵著網兜的木棍當拐杖,趙小滿慢慢下山了。
上山的時候,還方便快速點,但是下山的時候就辛苦了,因為雪地太滑了,就算是有木棍和砍柴刀幫忙,趙小滿下山的途中也摔跤了好幾次,背簍備著的東西都甩出來好幾次。
兩隻腳已經凍的麻木了,加上捕魚的時候還沾水了,真的是透心涼的濕透透的,棉褲上麵膝蓋和屁股都磨破了幾個洞。
還好上麵的襖子比較長遮住了屁股,就是走路的時候感覺到一陣冷風灌進來,風吹褲襠涼。
趙小滿真想放聲大哭前世那麽好的條件,父母雖然工作繁忙沒時間陪自己,但是自己已經成年了,為什麽還那麽矯情的非要因為他們不能陪自己過年,而在大過年的時候跑出去旅遊呢。
對,趙小滿前世就是在旅遊景區出事的。
往事不堪回事,做人不能太矯情,自己作的怎麽也要走完這條路,趙小滿深吸一口氣。
下山折騰了一個時辰,然後到了山腳趙小滿沒先回村子,而是直接繞道從另一小道可以去鎮上的路,又在寒風中走了一個多個時辰才到鎮上。
這時候已經差不多申時了,也就是下午三四點了。
這是趙小滿第二次來鎮上,第一次還是死活纏著趙三牛進鎮上交秋糧的時候硬跟著來的。
當時因為隻是跟著去鎮上裏長那裏交秋糧,當時也沒機會看別的地方。
這次來,才真的看清楚這時候的鄉鎮,總共也就兩條主要的街,上次走的是東街,據說是鎮上富戶主的地方。
一條西街就是平時做小生意小戶人家的街,街上有小客棧,小當鋪,布店,糧店,油坊,還有各村各戶大家趕集時候的一個場子。
鎮上具體多大,趙小滿對這麽方麵沒多大概念也沒有細看,加上背的東西太多又太冷了,她根本無心細看街兩邊。
大雪天路上行人很少,趙小滿備著背簍提著兩串魚,第一次有點手足無措。
她不知道把東西賣到哪裏去,之前想的太美好了,卻在真的需要實行的時候遇到了難題。
加上她來的時候太晚了,集市早就都結束了,街上來往的行人都沒有幾個。
怎麽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