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立國之初

字數:3896   加入書籤

A+A-


    此時,日德蘭軍隊正艱苦抵抗的時候,東方流亡軍隊出現在戰鬥雙方的不遠東南方並被注意道。

    這隻部隊軍容雖然並不整齊。長年的海上漂泊腐蝕了更是他們的盔甲與衣物,缺少食物和淡水,顛沛流離的生活使得他們營養匱乏,疾病纏身。

    更是軍隊前進的隊伍後麵,還跟著不少男人,婦女和兒童。但他們高昂的鬥誌,訓練有素的陣型卻彌補了這些缺陷,顯示出了相當強大的戰鬥力,這使得正處於戰鬥中的雙方謹慎地開始嚐試聯絡,看看能不能幫助自己。

    與此同時,流亡軍隊發現馬紮然遊牧部落聯盟與韃靼人人相似卻弱的皮袍裝束和同樣野蠻的戰鬥風格。

    這極大地刺激了這隻東方流亡而來的軍隊,趙複世安撫眾人。經過初步的聯絡和了解,他們決定幫助帝王打敗遊牧民族。

    在流亡者看來,馬紮然人的皮質服裝,皮帽,和羊皮水袋,彎月型的馬刀,中型的手弓等等。就連他們的樣貌幾乎也都和韃靼人重要幫凶西域人一模一樣。這些西域人他們的頭發的金色的,鼻子高挺。這與大多數正宗韃靼人不同,但卻很瘦韃靼人重視,是他們之下的第二階層人,遠高於其他人。

    在統帥趙複興的指揮下,這隻在韃靼人的軍事壓力下身經百戰的部隊在觀察了戰場形勢之後,決定適合的時機,幫助看起來明顯更文明的帝王軍隊。

    在兩軍交戰陣前。為了贏取這位西方帝王的信任,流亡者們決定先出手。

    隨著“萬勝“的呼喊聲,東方軍隊先以最精銳弓弩兵一陣箭雨開陣再以斬馬刀手,重甲兵為首組成的先鋒軍開路,以大無畏敢死精神頂著散亂的箭雨從馬紮然人的中路衝入戰場,纏住了他們的中翼軍,將軍隊一切為二。

    措手不及的馬紮然人被突入中翼,西方軍隊緊跟其後,並包圍兩邊!法師們和聯合東方的施法者不計成本的糾纏薩滿。

    此役,東方軍隊大量殺傷那些部落最勇敢敢反抗的勇士們,沉重打擊他們中軍士氣。最後以騰甲輕步兵突擊直衝後陣上指揮馬紮然人首領吉米特。

    而日德蘭軍趁機以王家騎士團開道,向被切開的兩個馬紮然人軍隊發起了衝鋒。馬紮然人在抵抗了兩個時辰之後,在日落時分開始大規模潰散。

    日德蘭王國在東方軍隊的配合下這場戰鬥取得完勝,超過十四萬名馬紮然人包括首領吉米特被殺死在戰場上。三萬人被俘虜,僅有兩萬餘人跟隨吉米特的兒子卡多特逃回北方草原。

    日德蘭帝王路易六世在取得了王國幾百年來對馬紮然人最大的勝利之後大喜過望。

    他隨後接見了這隻流亡軍隊的統帥,時年五十二歲的趙複興。

    兩人的會麵是非常友好,並互贈禮物!在精通語音的神牧師翻譯下交流起來。通過商討得知。

    流亡軍急切需要一塊土地來休養生息,而日德蘭則需要一隻勇武善戰卻不多的軍隊來堵住,相當部分來自現在損失慘重北方的威脅和抵禦東西部存在的一些獸人部落和南部大海外經常來擄掠的阿拉丁人。

    因為趙複興是東方趙帝國皇室成員,本身擁有王爵的高貴身份,現在又是流亡的帝王。經過慎重考慮之後,趙複興接受了國王路易給予的土地和有條件效忠。

    在東方荒原簽訂有效期360年的條約,在之後名傳大陸的包涵五項主要條約的《東方荒原兩國神聖條約》!夏王獲得了地域廣闊,人跡稀少的東部大荒原和一部分原有的帝國北方領土再加上東南沿海的土地為這次戰爭幫助的報答。

    條約中規定:1,在帝國有戰爭時,必須派兵參戰。2,不準稱帝,隻能稱王。3,新王即位後,必順來帝都“訪問“4,必須世代聯姻5,作為東方土地的給予交換,必順在條約期間,每年上交國稅1/12財稅給神聖日德蘭帝國。

    趙複興依據條約,去了帝號。在得到這片土地建國大夏王國,(夏指華夏);稱武王:元號開元。而外界西方諸國將其稱國稱為塞裏斯王國,而國王稱為塞裏斯一世。

    塞裏斯是絲綢的意思,當時趙複興送給帝國的禮物裏麵,就包括了在這片大陸沒有的珍貴的絲綢,茶葉和瓷器。讓帝國貴族皇族很開心。尤其是絲綢,這種珍貴的衣料。他們將絲綢稱做塞裏斯,將他們稱為擁有賽裏斯的人,簡稱賽尼斯人。

    塞裏斯人在大陸上安頓下來以後,迅速建造了自己的第一個城市——長安。

    這座城市在隨後幾年裏出產了大量的絲綢,瓷器,茶葉,刀具,等等各種昂貴的商品,迅速地成為了日德蘭城市熱賣。之後三十年塞裏斯王國上納的稅收,甚至占到了帝國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百年之後,更是占了1/11。

    塞裏斯人的生活方式獨特優雅和文明水平之高,甚至超越了大陸上公認的第一富國——由許多個邦國組成的尼德蘭聯邦。

    塞裏斯的文學音樂,藝術,建築,繪畫等等。都充滿了異域風情,達到了極高的水準,這使得整個大陸都知道了這幫遠方流浪而來的人群當中充滿了學者和工匠。塞裏斯人的音樂和藝術迅速地被大陸的各皇室所接受。

    實際上,這件事情對塞裏斯人在政治上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大陸各國都將這些黑頭發,赫色或者黑色眼眸和黃金色皮膚的塞裏斯人當成了文明人。

    而不是東北方的馬紮然蠻族和北方的維京族;也不是不遠大海外的東南方大陸炎熱沙漠綠洲裏的異教徒阿拉丁人,更不是荒原裏的獸人。

    這也使得以為自己收留了一幫流浪者王國的帝王路易極為驚奇。隨著塞裏斯人在經濟軍事和文化上漸漸不可忽視。

    東方曆6247年,光明曆5436年。路易六世正式將最愛的小公主,十七歲的娜凡雅帶著一大堆嫁妝和靠近夏王國的一塊較為荒涼的邊郡作為嫁妝嫁給了五十六歲的塞裏斯王趙複興。其實他一開始想嫁給趙複興的兒子,因為他準備並在合適的時候支持他外孫繼承這個王國。但在首相的建議下放棄了這個決定!

    與大陸強大帝國之一的路易皇室的聯姻,使得流亡東方人真正在政治上站穩了腳跟,成為被整個大陸貴族階層真正所接受的國王。

    夏王與那凡雅公主的聯姻雖然使塞裏斯人成功地在大陸上站穩了腳,但這也引起了塞裏斯人內部的恐慌。

    夏國經過十幾年夏王改革和休養生息,國力日益強盛!

    在東方曆6266年,光明曆5455年。夏武王退位,並改回原名趙濟世,進山安心修真!不久後,成為神仙。

    新王夏成王趙宣繼立。流亡人當中產生了兩種聲音,一種認為這個地方非常適合大家的生活,可以安心定居下來,不要再冒著海洋上巨大的危險再回去了,而且還不一定能到達。另一種則始終希望能夠最終打回東方去,解放同胞,恢複東方帝國。

    但兩種看法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短時間內是肯定無法聚集足夠強大的力量再返回東方的,在歐羅巴大陸的生活至少要持續一百年,將人口繁衍到至少近千萬以後。才有能力和可能重返東方擊敗敵人,奪回土地。

    夏人對自己民族的血統異常重視,因此一個外族公主的聯姻對內部結構的破壞是極大的,更不可能接受她兒子為王。所以路易六世謀劃一開始就注定失敗!

    而此時,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大陸上最強的宗教光明教對他們的壓力越來越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