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淮沙運河
字數:2474 加入書籤
十二月五日,六時左右。趙孝複一行人向萊候趙平民告別之後,坐上了樓船離開了淮陽城。
在利沃夫公國停留了三天,趙孝複秘密商議了一些事之後。今天,坐上了樓船在清晨朝霞的陪伴下離開淮陽港口朔淮水而上二十裏,稍後不久就駛入了淮沙運河之處。
利沃夫公國的明斯克(淮陽)城是淮沙運河的淮水起點,終點是華沙河上的立陶宛公國第二大城市蘭蔻公主城。
這條運河建造於夏宣王承化十一年(東方曆6307年,神聖曆5496年)。由當時的夏王國,立陶宛公國,明斯克公國共同修建的一條運河。修建這條運河,是為了方便加深夏王國與神聖日德蘭帝國的進一步溝通交流。誰也沒想到之後這條運河,商業價值遠超政治價值。讓明斯克城輸了眾多財稅,而立陶宛公國的那個當時還不出名的小城在之後一躍成為立陶宛公國第二城市。之後這座城市,為了作為皇帝威廉三世與夏宣王首次聯姻紀念,改名為現在的蘭蔻公主城。
淮沙運河連接著明斯克(淮陽)城上方淮水與立陶宛公國內蘭蔻公主城波河流域。運河由夏王國設計,立陶宛公國,利沃夫公國,和夏王國提供的戰俘奴隸共同建造。
淮沙運河主體工程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門、堰壩、河堤、梁等部分組成,盡管興建時間先後不同,但它們互相關聯,成為淮沙運河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淮沙運河由東北和西南兩渠組成。北渠俗稱波河新道,全由人工開鑿而成,大致與波河故道略成平行,渠槽在田疇間,其水位高過波河故道,波河水在分水塘經鏵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壩引流後,約七分水流入北渠,在蘭蔻公主城與波河故道相會,全長325公裏,最大引流量超一百二十立方米每秒。
南渠自南陡口起,過淮關,流至明斯克(淮陽)城上遊二十裏地的淮水支流靈河,再入淮水。全長約335公裏,南渠引波河水約三分,最大引流量約為六十立方米每秒。淮沙運河自明斯克城淮水上方支流靈河一段約290公裏,主要的自然河流有4條。一為越城以南的安水,源出越城與燈山之間的山穀,流程250公裏至鐵爐陡附近匯入靈河;一為源出台石山之清水河,北流十五公裏後再折向西流至靈山廟入靈河;一為源出唐山之馬河,北流130公裏折西至淮關入靈河;一為源出三青岩,經梅村,再西至青石陡入靈河,長150公裏。
南渠自南陡口往北經安城、大灣陡、折向西北穿越城會始安水,長40公裏,全為人工開鑿的航道,寬80~150米,水深17~18米,河床全為泥沙結構;安水入口以下向西流至靈山廟,清水河和靈河匯口處,河長615公裏,運河將支沿途流始安水小溪擴寬加深,挖成彎曲航道,寬8~15米,河床多為泥沙結構,水深4~13米;自靈山廟以下流淮沙運河口此段228公裏,為運河幹流經過整治的水道,寬150~500米,深達22米,河床為卵石和泥沙構成。
懷沙運河高約為212米,靈河海拔高程181.8米,平均縱坡1.09%。多年年平均水位一百八十五米。常年平均最高水深19米,常年平均最低水深位16米。
淮沙運河的鑿通,溝通了波河淮水流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方便了夏王國與神聖日德蘭帝國的溝通。這除了是一條政治運河,同時還是一條商業運河。神聖日德蘭帝國波河與夏王國利沃夫公國淮水的的連通。為商業貿易運輸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食毛皮等多種商品貨物經水路運往神聖日德蘭帝國與夏王國,有力地促進了商業的發展與交流!
淮沙運河聯接了波河和淮水兩大水係,構成了神聖日德蘭帝國與夏王國水運網。加強南北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國與國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淮河與運河交界處二十裏,明斯克(淮陽)城上方。有一座突出堤上的孤立的小山丘,略成方形,上平如砥,高約一百餘米,周約一百六十裏。山有不少奇妙之處,值得一探。山上有四季花萬株為趙亦民之母趙濟世之王妃雅凡娜所植,還同時建有一棟小型宮殿。山坡有石級可以攀登而上。石壁各方,有數百年來前人題詠石刻很多。
傳說此石是已為神仙的趙濟世,降下來的仙石化為神山。修渠時這裏有豬婆龍作怪,渠堤白天修好,夜晚豬婆龍拱倒,使修渠誤工,領工被殺,民夫受累。夏王國道士擺下祭壇祭祀神仙。趙濟世自天上降下仙石化為山丘飛來鎮壓住豬婆龍,渠堤始成。
滄浪橋又名大公橋,位於淮沙運河經過靈河流入淮水十二裏處。是一座虹式單拱石橋。由老明斯克公爵所建。橋麵長三百米,拱高五十米,寬三十米。橋上有亭,亭內供濟世神像。由趙亦民所建。
樓船之上,趙孝複望著這淮河進入淮沙運河入口處的這倆處文明大陸的風景,對此讚歎不已!
趙孝複對沒時間去過這兩處風景的趙昭複,趙昭夷,淩水汐,林環兒四人講述其中的優雅奇妙之處,索菲婭王妃表示認同不時讚歎補充道。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