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第201章 夷南

字數:4285   加入書籤

A+A-


    離開煙雲樓時江雲得到消息,唐曉華當年逃到鄭國,被蜀山夫子戎瑛所救,也就是那日,江雲父女在望川樓上見過的短發女夫子,聽展童講,戎瑛已將唐曉華帶到了閩江對岸的夷南,對於此事,風波閣也一籌莫展。

    這是因為,南夷與北蠻不同,北蠻三國半化已久,而南夷卻屬生番,還保持著自己的語言文字,中土人士想深入夷南多舉步維艱,搞不好,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這可給江雲出了難題,閩江南岸茫茫大山,他真不知道該去哪裏尋找,又不能去向戎瑛打聽,因為江雲發現,戎瑛時常會去萬珍樓!

    江雲甚至懷疑,唐曉華是不是已經落到天道閣的手中?

    衡權利弊,江雲隻能采取最穩妥的法子——化夷!

    江雲前世行走百境千隅,每經一地若想久留,化凡入境是必須要經曆的過程,他會說上千種語言,南夷溪語對他來說並不難學,與不悔在蜀山待到入冬時節,便已能說的一口流利的溪語。

    而後,江雲改頭換麵,剃去胡須,也留上一頭幹練的短發,頭紮束額,腳蹬皮靴,英姿颯爽帶著不悔登船南下,繼續去尋找唐曉華的下落。

    一時間,江雲年輕了十幾歲,像是二十出頭的小夥,令人刮目相看。

    在外人看來,江雲如此大費周章,肯定不解。但江雲有自己的打算,道家修行已成為要,最忌無端行險,步步無錯方為聖人,隻要能把事情辦成,再麻煩江雲也不怕。身為男子,他必須要給自己和唐曉華一個交代!

    如此,與江雲一般打扮,身穿黑底小花裙的不悔,也學會些溪語,坐船南下時,還與夷人姑娘們擠在一起,得了一條好看的黑色包巾。

    不悔將包巾帶在頭上,朝江雲炫耀:“哥哥,好看嗎?”

    “好看”江雲短坎赤膊,膚色古銅,都是一個夏日曬出來的,露出潔白的牙齒,誇獎著不悔。

    如今,江雲與不悔兄妹相稱,因為江雲淨麵後年歲過少,而夷人操勞早衰,再稱父女已不再合適。

    得到江雲的誇獎,不悔扭捏的笑笑,又跑到船幫,與大大小小的夷人姑娘湊熱鬧。夷人女子早熟,小小年紀便操勞持家,身後都背著闊口竹筐,不管收獲如何,都善言歡笑,歌聲悠揚,與中原女子相比要灑脫爽利很多,不悔跟她們在一起非常開心,還一起搖曳著哼著歌兒。

    看著那些黑天鵝一般的女子,經曆過萬載歲月的江雲也不由感慨,不以物憂,不以己悲,快樂是一種境界,絕非陰陽好壞可以衡量。

    為了做個稱職的夷人,江雲甚至也學會了夷人的歌舞,與船上的漢子們一同高歌叫喊,盡情宣泄,總把一張爽朗的笑臉掛出來,因為夷人性情豪邁,他若再是那副古板的夫子樣貌,就不合群了。

    總之,麵麵俱到,江雲這個夷人扮的很像,一起渡江的夷人都沒有看出他的不對。

    下了船後,不悔與剛剛結識的小姐妹們揮手告別,等人走遠了,不悔回身,將一隻香囊塞到江雲的手中,咧嘴笑了笑,一蹦一跳的朝山路而去。

    “山丹香囊?”江雲看著手中的香囊,‘火紅山丹’是南夷大山中常見的一種花,這路邊就有,花開六瓣,細長纖弱,狹如鬆葉,寓意愛情……

    江雲叫住不悔道:“哪來的?”

    不悔已摘了幾株山丹,回頭道:“丹南姐姐給的,她家住在兔兒嶺。”

    江雲聞言看向已經走遠夷人女子,歡聲笑語中,女子們不住回頭觀望著他。

    “你啊”江雲看向不悔,道:“你這好看的包巾,也是丹南姐姐給的吧?”

    不悔點頭,江雲道:“以後這種東西不能收。“

    江雲帶著不悔朝東山走去,兔兒嶺在西山,主要聚集丹氏部落,而江雲父女要去的是東山,是戎氏部落的聚集地。

    “為什麽不能收?”路上,不悔問道。

    “你不懂”江雲沒有解釋,夷人有個傳統,女子年滿十六,家人就會為她在自家塔起一座花棚,得了香囊的男子,便可以去爬姑娘的花房,談情說愛……

    山中生活清苦,生死無常,所以不忌婚配,奉行的也是走婚,母係氏族,夷人並不在乎孩子的父親是誰,隻希望自家的姑娘,能早早的延下子嗣。在中原人看來,這種行為不知廉恥,可將心比心,誰願意如此,誰不想有個安安穩穩的家。

    但常年與毒蛇猛獸為伴的夷人,有一半都活不過三十歲,想要安安穩穩的家,又何從談起。

    有人給江雲送香囊,是邀請他去花房賞月,江雲如果不去,不悔的丹南姐姐,是會傷心的。

    入鄉隨俗,這小丫頭還不懂。江雲把香囊收起,全當是個紀念,帶著不悔朝東山戎氏而去。

    在那裏,江雲早就找好了落腳之地,蜀山城中也有不少南夷,城南鐵匠鋪的老板便是,而他的姐姐戎鈴老人,便是東山十九寨下某個村子的村長,有錢能使鬼推磨,老掌櫃寫了信,江雲便有了落腳之地。

    ‘東山十九寨’指的並不是十九個村寨,而是十九個戎氏部族,最遙遠的在千裏外,與陳國遙望。

    江雲如今叫戎國,不悔裝成他的妹妹叫小蠻,而鐵匠鋪的戎掌櫃是他們的父親,也確實有自子女叫這名兒……

    說起戎掌櫃,也算是烏銅寨的叛徒,一****進城後,被城裏的姑娘看上,便留在城中再也沒回去……為此家人對他的意見很大,已有四十多年沒來往。

    但他向江雲保證,夷人重信義,隻要江雲帶著他的信和信物回去,姐姐肯定會分給江雲兄妹一些家產,讓他們落腳‘趕居’。

    ‘趕居’指的是,沒有婆娘肯收留的‘趕漢’……夷人男子多沒有自己的家,住在女方家中,或是自己母親家,而‘趕漢’是既沒女人肯收留,也沒母親能依靠的流浪漢,在夷人中地位很低。

    結果跋涉了六天,江雲二人來到烏銅寨,老巫婆還是看在不悔的麵子上,才分給他們一座破爛的竹樓,外送白眼萬千……烏銅寨的人都朝他兄妹吐口水,而竹樓內簡直就是蛇窩,房上爬的腳底下鑽都是蛇,若非一位好心的姑娘,送來了些蛇藥,都沒法住。

    江雲這才知道,這位姑娘算是他的同姓外甥女,戎掌櫃當年在寨子裏留下的‘渾人’,難怪戎掌櫃要跑到城裏不回來,因為他犯了大忌,同姓不婚!

    晚間,戎采藍又送來了被褥,並詢問江雲:“舅公,我老爺還好嗎?”

    江雲心想,能不好嗎,收了我那麽多錢,早就享福去了。

    不悔一整天都站著,因為這個家,實在沒法落腳。

    江雲問道:“你母親還好嗎?”

    戎采藍道:“母親早不在了,要不讓小姨去我家吧?我男人不在。”

    母係氏族,女性支家,很多男人晃悠出去就一輩子不回來,不是被狼蟲虎豹叼走,就是被人打死扔進山溝,又或是本事不小,有了新的主家收留。但這樣的人不多,夷人有夷人的規矩,生而不養,會被亂箭穿心,所以寨子裏的人很看不起江雲兄妹,因為打鐵的戎掌管,是集所有醜惡與一身的敗類……

    江雲看向不悔,不悔忙搖頭,雖然采藍對他們不錯,但不悔不想去。

    江雲道:“你回去吧,這裏我自己會想辦法。”

    戎采藍走後,江雲在屋外點起篝火,又收集來很多濕草,點著後扔到竹樓下去熏,這竹樓潮濕的厲害,不熏一熏沒法住人,好在離其他人家很遠,又在下風頭,沒打擾到誰。

    如此一夜過去,依偎在江雲的懷中不悔早已睡著,江雲一邊看著火,一邊思索,該從哪裏下手尋找唐曉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