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的思路
字數:3352 加入書籤
nbsp; 告示才剛剛粘貼出去半天,沒想到衙門裏竟然來了一個人自首來了。這的確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堂下何人,報上名來。”知府見有人自首,急忙開堂審案。
而白洛熙和宋慈還有陳婉荷,因為好奇,便也湊到了前堂。其實白洛熙更是好奇,看凶手擊打死者的傷口,完全可以看得出來,凶手就是要殺死死者,怎麽還能來自首呢?
堂下一個年輕人說道:“回大人話,小的名叫李三。是城中紙紮店的夥計。昨夜與一醉鬼發生了口交爭吵。小的一時情急,糊塗犯事,抄起了一塊石頭打了那醉鬼。今天看到告示才知道小的一時失手打死了人。特來謝罪。”這人簡單的說明了來自首的原因。
原來如此,白洛熙淡淡一笑。這個人一看就是個老實人。可是,他並不是凶手,而是給死者造成擊打的第一個人。這個人並不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
知府聽完了李三的話後,也想起了白洛熙說的凶手是第二個對死者頭部造成二次擊打的人。這個李三能來自首說明了這人品性不壞。又見他交代的情況基本和白洛熙當時推斷的差不多。便知道了這個李三不是真正的凶手。
好在這個知府還不是個昏官,聽完了李三的講述,開口說道:“李三你打人在先,而後還能來自首,本官念你為人老實。而且你也僅僅打了死者並沒有打死他,凶手另有其人。所以本官就罰你杖責十板。”說完後,立刻吩咐捕快對這李三進行杖責。
“白仵作,你看現在事情怎麽辦?”知府把李三的處理好了後,過來對著白洛熙說道。
宋慈不等白洛熙開口,便對著知府說道:“查一下城中的所有工匠,或者近期家中有動土動工的人家。還有一點,凶手肯定和死者有瓜葛,按這個思路查。”宋慈說完後,轉頭看向了白洛熙,想詢問一下自己這麽安排是不是合理。
白洛熙打著哈欠,對著知府點了點頭,示意宋慈說的有道理。
知府見這樣,便讓人按照宋慈說交代的這幾點開始調查……
“其實那個死者死了,對於知府大女兒來說好像是好事。反正她也不想嫁給那個死者,現在那個死者死了她也不用嫁了。”陳婉荷沒事的時候,對著白洛熙和宋慈說道。
宋慈聽完了陳婉荷的話後,好像感覺不對,急忙說道:“怎麽能這麽想呢?自古婚姻之事,向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父母竟然安排好了怎麽可以不嫁?”
“婚姻之事是一輩子的大事,怎麽可以說嫁就嫁,要嫁的話,必須要嫁給自己心儀之人。更重要的是兩情相悅。不然怎麽在一起一輩子?要是我的話,我也寧死不嫁。”陳婉荷反駁著宋慈的話說道。說完後,還特意看了看白洛熙。
宋慈順著陳婉荷的目光看去,無奈的苦笑說:“兩情相悅,那看來你以後要出家了。”
陳婉荷知道宋慈是在諷刺自己,突然有點嬌羞的說道:“那可能有的時候抓不住才叫人動心呢!”
抓不住才叫人動心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白洛熙這回聽完了陳婉荷的話後徹底的不淡定了。這不是歌詞嗎。這陳婉荷在這個朝代裏也算是個另類前衛的女子了。不過白洛熙卻突然從陳婉荷的話裏想到了一種可能……
“你們說那個知府的大女兒會不會心有所屬了,所以才敢不順著知府的意思,死也不嫁給死者。而現在婚期逼近了,沒有辦法了。可能是知府女兒的情郎對死者下手的?”白洛熙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當然,這種想法好像也很正常。畢竟在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娶。像陳婉荷這種敢愛的這麽直接的是少數。所以那麽知府的女兒從一開始就死也不嫁,那麽一定就是有心上人了。
陳婉荷聽完了白洛熙的話後,感覺有道理,立刻請纓說道:“我現在馬上就去打探一下知府女兒的情況。”說完,便一陣風似的跑了出去。
“我們也出去打探一下。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我想知府女兒真要有心上人的話,外人也一定會有些消息給我們的。”見陳婉荷走後,白洛熙對著宋慈說道。
宋慈點了點頭,便跟著白洛熙出了衙門……
就這樣,陳婉荷、白洛熙和宋慈、縣衙的捕快們形成三種調查方向。開始分別調查!
衙門捕快方麵,按照排查死者的人際關係這條線索去排查,一無所獲!
而白洛熙和宋慈、陳婉荷三人,捋出了一條新的思路,就是調查知府女兒。所以,三人按照這條新的思路去調查,竟然分別有了新的收獲……
“白大哥。我打探到了。”晚上,陳婉荷見白洛熙和宋慈回來後,急忙把兩人拉進屋內說道:“這個知府的大女兒有一個情投意合的情郎。不過是個窮秀才。在城中的私塾裏教書,家裏沒有什麽錢財,但是這個小姐卻十分的欣賞秀才的才華,好像是此生非對方不嫁的樣子。”
白洛熙點了點頭,這個線索其實自己和宋慈也打聽出來了。
陳婉荷見白洛熙好像聽到這個消息後沒有任何的驚訝之情,急忙說道:“我還有別的消息呢!”
“那你就一次說完。”白洛熙歎氣的對著陳婉荷說道。沒想到這個陳婉荷說個正事的時候還要像擠牙膏一樣。
陳婉荷繼續說道:“死者家也是城中的大戶。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死者的舅舅就是當朝的禮部侍郎。就是當初你幫他找回他兒子屍骨的那個。所以我想知府也是應該知道女兒與教書秀才有情,但卻為了攀上禮部侍郎這個高枝而棒打鴛鴦了。逼著自己的女兒嫁給死者。”
白洛熙依舊是點頭,這種可能性非常大。天下哪個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女兒嫁的好些。不管在什麽時候。比如說在現代,好像這種現象比比皆是。而這個所謂的好些,卻是看條件的。物質條件、經濟條件。比如就拿知府女兒這件事,一個是禮部侍郎的外甥、一個是窮秀才。從表麵上的話,當然要選禮部侍郎的外甥了。
現在白洛熙現在心裏已經有幾分把握認定凶手就是那個和知府女兒互相有情的教書秀才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單純的殺死死者,不讓知府的女兒嫁給死者……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