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 7 章
字數:4893 加入書籤
“這是夫人送與鶯姐兒的?”
“夫人說鶯姐兒要走了,讓下麵人收拾了一份表禮來。正好那時候三位奶奶都在,便也各自湊趣辦了一份表禮,讓鶯姐兒一發帶回家去。”
他們這樣的人家,凡是見到略有淵源的小輩都是要給些表禮的。趙鶯鶯雖然和知府家沒有什麽關係。可是誰讓知府夫人喜歡她呢,且趙鶯鶯的一個聰明也是幫了周知府的大忙,臨走之前知府夫人也就讓人備下了禮物。
想到趙鶯鶯家不過是最普通不過的人家,放在她們看來說是貧寒也不為過,知府夫人也沒有讓下人湊辦那些好看卻不中用的東西,而是特意選過了。
最終她的表禮是四匹尺頭,其中兩匹綢緞兩匹夏布。小姑娘用的銀項圈一個,銀手鐲一副,還有一個秋香色的荷包,裏頭裝著四個一兩重吉祥如意式的銀錁子,四個半兩重梅花式的金錁子。
知府夫人三個在場的兒媳婦本是湊趣,自然是按照婆婆的分量略減一減,按照往常表禮的樣子置備。左右就是尺頭、香包、扇子等小玩意兒。
攏共起來也有六匹尺頭、兩把扇子、三個荷包,六個筆錠如意式一兩重銀錁子,再有就是其他的零碎小孩子玩具。
這些東西於知府家裏,不要說他們自家了,就是他們家有體麵的下人也看不上,然而對於趙家來說卻算是一筆財。
趙吉夫婦兩個本來想的是府尊老爺救了自家丫頭,他們窮人家答謝不來,這就十分羞愧了。卻沒想到還有這樣多的禮物送來,哪裏能受,立刻就推卻起來。
管事媳婦卻笑眯眯道:“兩位沒什麽好推辭的,這是夫人和奶奶們送給鶯姐兒的。兩位要真的覺得不好意思收,隻管帶回家去存起來,將來給鶯姐兒做嫁妝就是——況且我說句實在話,我們老爺夫人這樣的人,送出來的禮,可還有收回去的?”
這說的就是實話了,趙吉夫妻兩個心裏也知道,當下呐呐說不出話來。隻得謝了又謝,還特意同這兩天照顧鶯鶯的那個小丫頭感謝。
等到出了知府家門,趙鶯鶯還沒有實感——雖然她已經七歲了,但大概是失而複得,趙吉心裏愛惜,是把她抱在懷裏一路抱出來的。王氏則是抱著個布包,裏頭裝的是從府裏得來的那些禮物。
這時候已經夕陽西下了,倦鳥歸林,似乎路上行人腳步都要快一些,應該是趕著回家吃晚飯。
趙吉牢牢地抱住鶯鶯,覺得本來就十分文靜的二丫頭更加安靜了,從見到起那一聲爹娘之外,竟沒有再說一句話。想到她昨日必定是受到了好大驚嚇,心裏更加憐愛起來。
趙鶯鶯撲在她爹爹的懷裏,她不是因為受到驚嚇不說話,而是因為不知道說什麽。爹爹娘親確實是她一直惦記盼望的,可是真正見到了,卻有一種‘近鄉情怯’,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她隻能抱著父親的脖子,抱的緊緊的,這是她失去了一輩子的親情。
趙吉當然察覺到了女兒抱得緊,隻是小女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孩力氣小,他並不覺得難受。反而是覺得女兒心裏不安穩才這裏,於是一隻手托著鶯鶯,一隻手輕輕地在她背上拍拍,安撫她。
一路上走過半個揚州,到處是巷子裏人家冒出來的飯菜香。也有街麵上小食攤在賣小吃,趙吉看了看,與王氏道:“娘子,你去給二丫頭買些鬆毛包子、油鏇餅罷,我記得她愛吃這個。”
王氏應了一聲就去買,那做生意的小子見夫妻兩個手上都不方便,於是把兩個白白胖胖的鬆毛包子拿紙包包好,炸地金黃香酥的油鏇餅也用竹夾子小心夾起來另放,然後才遞給趙吉。
趙吉一手拿了給鶯鶯:“這是鶯鶯最喜歡吃的,油鏇餅要趁熱吃才最好吃。”
有的時候記憶會變得相當模糊,可是一些東西能幫助人回憶起來。十幾年後的趙鶯鶯怎麽會記得油鏇餅和鬆毛包子?在劉家的時候想都不要想,至於皇宮裏這樣‘粗吃’的點心則是看不到。但這時候,包子的麵粉香,蒸起來的白色熱氣,還有熱熱的油鏇餅,油炸的香氣——讓她想起了一些東西。
“娘,多買幾個,哥哥姐姐還有小妹也喜歡。”
聽到鶯鶯說話,王氏忙不迭地數銅板,讓小食攤攤主再多包幾個。
“大哥和大姐養的好貼心女兒,我家幾個小子小囡年紀還大一些,也是隻知道爭果子搶衣裳,哪裏想得到惦記兄弟姊妹。”那攤主既是說的好話,也是說的真話。
這其實和趙吉王氏兩個的家教有關,兩個人從小教養孩子讓他們相親相愛,幾個兒女之間都是極親的。不說鶯鶯一慣記掛兄弟姐妹,其他的幾個何嚐不是這樣。
鶯鶯垂著眼睛,她是記起來了,雖然隻是一點零碎記憶,但是她記得的。同樣的事情,爹娘給她買吃的,這在他們這樣的人家說不上罕見,卻也不多。一般也會照顧到每個小孩子,所以剛才爹娘似乎隻打算給她買,她一下就脫口而出了這樣的話。
鶯鶯抱著一個油鏇餅,慢慢吃。一個餅子吃完了,也就走到了趙家所在的太平巷。一路上還有相熟的街坊過來招呼,見到趙吉懷裏抱著的趙鶯鶯,曉得他家孩子找到了,也來恭喜。
趙吉一路謝過這些街坊,一家人往家裏去——他家住在太平巷中間,離進來的街麵倒是不遠不近。
這個時候趙家也已經在吃晚飯了,趙家老大趙貴一家,趙家老二趙福一家都趕著天光吃飯。不然天黑了吃飯,還要費上燈油。
隻有趙吉家,等著趙吉和王氏帶鶯鶯回來。大女兒趙蓉蓉已經做好了飯,卻用笸籮倒扣著蓋好,並沒有開飯。
聽到大門開門的聲音,趙吉的大兒子,十一歲的趙蒙和趙蓉蓉兩個先後從東廂房跑了出來。再一看,爹爹懷裏抱的正是大妹妹,立刻都笑起來。
“鶯姐兒回來了!”“姐兒回來了!”
趙貴趙福兩家聽到這個聲音也都出來看,果然是趙吉兩口子領了女兒回來。趙福的渾家孫氏小聲嘀咕了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句:“小丫頭片子倒是命大!”
趙貴家渾家宋氏,趙鶯鶯的大伯母笑著點點頭。趙貴站在正屋門口大聲道:“家裏正吃飯,吃過飯了再去你屋裏看看侄女兒。”
都趕著這一會兒吃飯,又見到鶯鶯已經回來了,一會兒也就散了。
方婆子本在抹灶台,這時候才從廚房出來,見到孫女好好的,心裏才放下來。摸著她的頭:“好好好,回來就好!我就說前頭甘泉街算命的瞎子劉說得準,我們鶯姐兒命裏帶福,以後還有好日子,哪裏會真的出事兒!”
親人接踵出現,有些人鶯鶯模模糊糊,有些人卻是很記得的。隨著記憶越來越清楚,她一個又一個地叫過來。
“大哥,大姐,奶奶。”
趙鶯鶯回來了,也終於驅散了趙家這一天一夜的陰雲。一家人終於和和美美地坐在了飯桌前。
王氏放下布包,然後掀開那笸籮。趙蓉蓉已經是十三歲的女孩子了,常常在廚房給王氏和方婆子打下手,手藝並不壞。桌上擺著的是一盤子煮醃魚、一碗熝青菜,兩個小菜碟,菜碟裏頭是切的細細的兩樣醬菜。
王氏見這個趕緊把鬆毛包子與油鏇餅拿出來遞給幾個兒女:“路上見著了,給你們每個人買的,拿去吃了。”
方婆子端了一鍋燜好的糙米飯,見到這個道:“你們兩個就是在這些小地方不知道節儉,慣了小孩子嘴饞。”
話是這麽說,她也隻是這樣抱怨而已。難道幾個小孩子不是她的孫子孫女?她當然也是疼愛的,隻是生性節省慣了而已。
這不,方下了飯盆子,擦擦手先把鬆毛包子和油鏇餅各放了一個在鶯鶯的麵前:“鶯姐兒這一回遭罪了,吃些好的算是壓壓驚。”
聽到這樣的話,不要說已經是大姑娘的趙蓉蓉了,就是半大小子趙蒙,和才五歲的趙芹芹也都把分給自己包子和餅子推給鶯鶯。
“二姐,你吃你吃!”趙芹芹年紀小,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知道自己的兒姐姐差點兒回不來。這時候二姐回來了,那麽不吃她嘴饞的不得了的鬆毛包子和油鏇餅也沒有關係。
“我已經在路上吃過了,這些是給你們買的。”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趙鶯鶯是費是死力氣才能顯得平常。
其實她心裏已經是酸酸澀澀的了,好像有一隻大手攥緊了她的心一樣。她不能說清楚這份感受,她隻是知道,離開家人十幾年第一次這樣,即使心裏難受,那也是幸福的難受。
“吃過了就再吃一些,鶯鶯你要好好補一補。”大姐姐趙蓉蓉把油鏇餅和鬆毛包子給分了一份給三個弟妹,她的那一份就收起來。
“這個明日早上大姐給你熱了做早飯。”
趙鶯鶯無比清楚地知道,她是被愛惜著的。這樣的話,隻是回光返照也沒有關係,她已經有了自己的那一份圓滿。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