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

字數:6138   加入書籤

A+A-


    蘇清漪扶著蘇燮喝了茶,又拿著軟枕在他身後靠著。

    蘇燮看著既熟悉又陌生的女兒,想到她這些日子受的苦,表情一軟:“七娘,爹這些日子病著,可是苦了你了。”

    蘇清漪又感覺到一股酸楚直衝鼻腔,她側過臉掩飾了一下,才走過去拿外衣給蘇燮披上:“您剛好一些,可別著涼了。”

    蘇燮見她目光閃躲,隻以為她心裏頭還有怨氣,不禁歎了口氣。

    自從父母病逝後,蘇燮整個人都垮了下來,不再看四書五經,隻整日躺在床上傷春悲秋,家裏的事情頓時落在了餘氏一個弱女子的身上。

    餘氏裏外操勞,沒幾年也病倒了。

    餘氏病了之後,蘇燮終於從沉溺痛苦中被重重敲醒。他洗心革麵,重新擔負起家庭,卻不想餘氏還是沒能撐住,不過纏綿病榻半年,還是撒手而去,留下父女二人相依為命。

    蘇燮本想好好撫養女兒長大,沒成想自己突發重病,病的迷迷糊糊的時候,他雖然沒有清醒,卻能聽到外界的聲音,先前他偶爾還會聽見女兒小聲的啜泣,後來哭聲沒有了,他反倒慌了。

    他知道自己沒有兒子,依據律法,他死後所有東西都要上交宗族,女兒也要由宗族撫養。可蘇家如此見利忘義,七娘還不知會被磋磨成什麽樣?

    他隻要一想到這裏,就覺得心痛如絞,渾身似乎散發了無盡的勇氣,咬著牙挺了過來。

    如今重回人間,見到亭亭玉立的女兒,蘇燮不是不感慨的,他甚至都不敢想,在自己昏迷的這段時間,蘇清漪是如何撐過來的。

    故此,他隻能不斷安撫女兒:“七娘安心,爹爹好了,往後不會叫你再吃苦了。”

    蘇清漪低著頭,含著重重鼻音應了一聲。

    此時,外麵傳來幾位街坊的聲音。

    “蘇先生醒啦!”

    “哎喲!真是老天保佑!”

    顧三娘與鬱長青也在門口碰到,兩人似乎都有些尷尬,顧三娘低聲道:“你先進去見先生吧,我改日再來。”

    鬱長青剛想叫住她,卻已經隻看到了一個背影。

    蘇清漪來到院中:“多謝大家的關心,爹爹本想和大家道謝的,但他畢竟剛剛蘇醒,氣力不支,就由小女替父拜謝大家。”

    “有什麽好謝的,鄰裏鄉親本就應該互幫互助的。”

    “蘇先生醒了,大家都高興著呢!”

    “七娘,讓蘇先生好好休息,過幾日待到身體好一些,咱們再來看他。”

    說著話,這些街坊們還自發送了些吃食,說是為了慶祝蘇燮病愈。其實往日裏他們也多有接濟,大約是怕蘇清漪麵皮薄不肯收,所以從不直說,都是用各種各樣的理由。

    蘇清漪不想拂逆大家的好意,隻是將這些好心和體貼深深地印在了心裏。

    大夥不想打擾到蘇燮,將東西放下就離開了。

    鬱長青原本也想走,蘇清漪卻叫住了他:“鬱大哥,爹爹有話要同你說,晚些時候待他醒了,我再來叫你可好?”

    鬱長青抿著唇點了點頭。

    -

    蘇清漪將蘇燮昏迷之後發生的事情都同他說了,蘇燮也感慨不已:“當初不過是允諾他旁聽,又不曾收他做弟子,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他竟這般實心……”

    隻有在低穀裏,才能看清人心。

    蘇燮感念鬱長青的這份恩情,決定正式收他作為弟子,他沒有兒子,往後這個弟子就如同自己的兒子一般。

    待到蘇燮好了一些,便在三兩好友的見證下受了鬱長青的大禮,喝了茶。從此,鬱長青便是蘇燮的弟子了,和蘇燮所教授過的學生不同,他和鬱長青的這種師生關係甚至比父子還要親密。

    拜師禮之後,鬱長青就搬進了蘇燮的宅子裏,就住在蘇燮的隔壁。

    蘇燮身體逐漸變好,如今已經可以下地了。蘇清漪時常扶著父親在院子裏走走。

    蘇燮被女兒扶著坐到了桌邊,蘇清漪摸了摸茶壺,見水還溫著,便替蘇燮倒了一杯水。她自己則坐在一旁,拿著針線替蘇燮縫製夏裝。

    蘇燮喝了水,慢慢地出了口氣,看著女兒,柔聲道:“為父還有去年的舊衣穿呢,倒是你自己,如今天氣熱了還穿著這麽厚的衣裳,也該扯幾尺布替自己做一身新衣。”

    蘇清漪用牙齒咬斷線頭,將衣服揚了揚,才道:“爹放心,女兒心裏有數的。”

    她不像是原來的蘇清漪一般唯唯諾諾,而是十分有主見。蘇燮雖然有些奇怪,卻也隻當是女兒長大了,堅強了,並沒有多想。

    正在這時,鬱長青敲了敲門:“老師,師妹,飯已經做好了。”

    自從鬱長青拜了師,就越發勤快了,不僅平日裏將家務打理的井井有條,還默默地將做飯的任務也包攬下來,讓蘇清漪十分慚愧。

    蘇清漪和鬱長青一起將飯食端了進來,因為蘇燮身體剛好,所以飯食都是十分清淡的。

    吃過了午飯,兩人又扶著蘇燮去院子裏曬太陽。

    這時的太陽已經有些烈了,但他們院子裏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樹蔭遮擋了大部分陽光,又有風習習吹來,放一張躺椅在院中,倒也十分愜意。

    蘇燮一邊曬太陽,一邊考校鬱長青的學問。自從雙親和妻子過世,蘇燮對於功名利祿已經不那麽上心了,一心隻想好好撫養女兒長大,看著她嫁人生子。如今生死關裏走一遭,心境更加不同,對於鬱長青這個弟子是真正的傾囊相授。

    鬱長青很聰明,而且在學習過程中時常會有新的見解產生,讓蘇燮十分驚喜。蘇燮並不會仗著師長的權威禁錮鬱長青,反而鼓勵他多多思考。也因此,所謂的教學,往往到了最後竟變成兩人在學術探討。

    蘇清漪也搬了一張小矮凳靠在樹下坐著,一邊繼續替鬱長青做衣裳,一邊眯著眼睛看他們爭論,其實她不太聽得懂他們討論的內容,但這並不妨礙她看著眼前這一幕感覺到溫暖和安心。

    就在這時,有人敲了敲門,鬱長青連忙去開門,就見一個小豆丁正端著一大碗豆腐腦站在門口。他看到開門的是鬱長青,胖乎乎的笑臉立刻就拉了下來。

    蘇清漪也看到了對方:“阿宣,你怎麽過來了?”

    小豆丁立刻無視鬱長青,抱著碗便親親熱熱地跑了過去,嘴裏還甜膩膩地喊著“蘇姐姐”。這正是顧三娘的親弟弟顧宣。

    鬱長青被無視了個徹底,有些鬱悶地摸了摸鼻子。

    蘇燮看到了這一切,心中好笑,麵上卻還要顧忌著弟子的麵子,裝作沒看見的模樣。

    顧宣對蘇清漪十分親熱,但麵對蘇燮卻十分拘謹:“學生見過先生。”

    先前蘇燮便在自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家開了一家小小的私塾,顧宣便是學生之一。隻是這樣的學生,和鬱長青這種與蘇燮有如父子的師徒關係還是不一樣的。

    因為蘇燮也在,顧宣也不好對鬱長青太過無禮,有些別扭地喊了一聲:“師兄。”

    鬱長青也不會對這麽個小豆丁記仇,點點頭應了。

    顧宣放下了豆腐腦,借口要回去給姐姐幫忙,便想著要溜,卻不妨蘇燮慢悠悠道:“我病了這麽長一段時日,你可曾有好好念書?”

    顧宣的臉頓時一僵,嚅囁道:“先生,學生……學生……”

    蘇燮抬頭看了一眼鬱長青:“長青啊,老師體力不濟,這教導師弟的事情便交給你了。”

    鬱長青一臉驚訝,想要說什麽,蘇燮卻已經閉上了眼睛,他頓時就明白了蘇燮的意思,想笑卻又忍住,點點頭道:“是,弟子一定好好教導師弟。”

    顧宣不敢違抗老師,隻能一臉視死如歸地跟著鬱長青走了。

    蘇清漪見蘇燮將眼睛掀開一條小縫,往鬱長青那邊瞟了瞟,然後又立馬閉上。心中在最初的愕然過去之後,竟覺得十分好笑。

    在原主的記憶裏,蘇燮雖溫和,但多少帶著父親的威嚴。家中遭遇變故這幾年,蘇燮先是沉浸在悲痛中,後又有些自暴自棄,兩人根本沒什麽交流。

    直到餘氏去世之後,蘇燮仿佛突然成熟了,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隻是那時蘇清漪已經長大了,長久以來父女倆之間的生疏,讓蘇燮不知道要如何和女兒相處,便隻能一直維持著這種不鹹不淡的相處模式。

    蘇燮醒後,兩人的關係有所改善,蘇清漪也有幸看到了蘇燮促狹的另一麵,她好笑之餘,竟覺得“父親”這個符號突然鮮活了起來。

    蘇燮大概是突然想起了女兒還在旁邊,有些赧然地睜開眼睛,輕咳了一聲:“長青還是很有分寸的。”

    蘇清漪記憶中,顧宣對鬱長青向來不大喜歡,卻不知是什麽原因,但聯係鬱長青與顧三娘的關係,她隱約猜到了什麽。

    隻是,蘇燮知道這其中的原委嗎?

    蘇清漪故作好奇地問道:“阿宣一向禮貌懂事,怎麽就是不喜歡長青師兄?”

    “額……”

    “爹爹知道是為什麽嗎?”

    蘇燮有些尷尬,顧左右而言他。蘇清漪也就不再為難他,順著他的心意說到了別的話題。

    這是蘇燮清醒之後,父女倆第一次這樣輕鬆地聊天。蘇清漪能夠從中看出蘇燮學識之淵博,也感覺到了他對這個女兒埋藏得極深的疼愛。

    蘇清漪從來都是獨自承受一切,但從蘇燮這裏,她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和包容。她有些茫然,這就是父親的感覺嗎?像一座高山一般巍峨,像一棵大樹一般替孩子遮風擋雨。

    有這樣一個人在,她似乎可以不用那麽堅強,可以不用背負那麽多,可以試著依靠對方一點……可是,一想到自己隱瞞的秘密,蘇清漪又將到了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到了傍晚,顧三娘過來接弟弟,就見蔫了吧唧的顧宣抱著她一臉控訴地看著鬱長青。

    顧三娘和鬱長青對視一眼,又連忙移開。

    蘇清漪摸著下巴,若有所思。

    顧三娘也沒多說什麽,接了顧宣便回去了。鬱長青一直看著人家的背影都消失在了門口,才沉默著去做飯。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