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神武與背嵬的爭鬥 3

字數:5342   加入書籤

A+A-


    nbsp;   本來趙銘還想憑借自己熟知曆史走向找個粗壯的大腿抱抱,弄了半天才知道這是然並卵。曆史在唐代安史之亂這裏就玩了個托馬斯回旋。當年安祿山,史思明帶領異族肆虐中原大地,大唐整個北方與西北完全淪陷。

    唐帝李隆基倉惶遷都卻沒逃到成都,帶著後來的肅宗李享跑到揚州停下來觀望。

    趙銘的先祖趙破應勢而起,率領北地被拋棄的漢民組織義軍,生生在不可能的情況下擊破安祿山聯合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的十五萬大軍。把安祿山逼退至河套一代,自號趙王。

    正當趙破要一鼓作氣打算再次西進剿滅安祿山,天怒英才,在行軍途中暴斃而亡,不能剿滅安氏成為開國皇帝最為遺憾的事情。

    新生的北趙也因此國內大亂,失去了劃江而治最好的機會。西北安氏在異族的支持下趁機站穩腳跟,建立燕國。世人稱之為西燕。從此北趙,西燕,南唐三國鼎立,這百餘年間發生無數次戰爭,卻因各有顧及誰也奈何不了誰。

    南唐占據長江以南和巴蜀之地,最是富裕,兵員最多。但任然沿襲前唐製度,各地節度使並立,私兵嚴重。皇室因拋棄北地民心大損,實際控製的地盤並沒有多少。

    其中巴蜀地區更是聽宣不聽調,節度使把持著地區的控製大權,為了自己的利益,門閥製度死灰複燃,各地的門閥大族控製著南唐八成的實力。整個南唐一盤散沙,國力最強卻是屢戰屢敗,連恨得咬牙切齒的西燕也奈何不得。

    西燕以異族為主,漢民在西北為三等民族。多屬平民奴隸一檔。安祿山死後其子安思順大力改革,兵政分離,兵事上依靠五個外族,政事上重用漢官,支持五族漢化,穩住國勢。在三國鼎立前期頂住南唐和北趙不停的攻伐,其後不停往西方擴張,統一了西域把持著絲綢之道,財力和武力也令人不可小覷。

    北趙最是開明,大力提升科舉地位,刺激經濟,鼓勵民間尚武之風。全國感激北趙先帝不棄同胞之舉,民心向來穩固上下一心。隻是北趙所處位置有些尷尬,北有遊牧民族不時肆虐,西臨西燕這個世仇之敵。南邊南唐視北趙為乘火打劫之輩,同為漢家衣冠並不同心協力。還時不時打壓奪地。若不是北趙曆代君王多是賢明之輩怕也支撐不了這麽久。

    就是在這樣一個時分時合的亂世,悠悠百年已過。趙銘的靈魂來到這個最強又最弱的大趙。

    七日之後。城南南苑。北趙先祖為了鼓舞後代子孫不忘武勇,在定都汴梁時候特意在城南劃出一片土地作為皇家獵場。

    除了皇家舉行的狩獵以外,這個獵場更多淪為京四軍平時訓練所在,故京四軍對這裏十分熟悉,於場地一事兩軍都覺得十分公平。

    每年秋天,皇帝帶著皇家子弟,文武大臣都要參加秋狩,乃開國高祖那一輩兒定下的規矩,意在激勵後世子孫居安思危,示武於天下。

    又因京中人員繁雜,場地有限,各軍軍演也多設於此地。所以獵場內也設有校場,駐軍營地等,甚是方便。

    為了激起皇家子弟的血氣,擴展其眼界。今日軍演趙奢不僅提點了趙銘,也帶上了太子和其他四子前來,於校場特製的高台坐定。

    其餘還有二軍主帥,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兵部尚書與軍演相關人等。至於神武,背嵬二軍參加軍演的兵卒老早就來熟悉場地,誓要把對方揍得半身不遂。

    為了今日軍演,工部還特地在一土坡之上搭建一個高台,位於兩軍軍演營地邊界正中,方便皇帝觀看。頭頂涼棚,桌上還放置著禦膳房準備的酒水冷盤。

    這到底是軍演還是春遊?趙銘在下麵暗暗吐槽。為頂著烈日的兩軍兒郎感到不值。

    趙奢於高台主位坐定,目光一掃眾子。老大神情興奮,老二嘴帶微笑,太子麵無表情,老五興趣缺缺,老六吊兒郎當。不由敗壞了幾分興致。淡淡吩咐懷恩:“開始吧。”

    “二軍進場!”懷恩高聲呼喚,立於高台左方的傳令兵手中紅旗一展。號令二軍進場。

    “背嵬軍陷陣營在此!”一聲中氣十足的暴喝應答後。

    隻見遠方一杆鮮紅大旗躍然而立,時而勁吹的大風將這麵陷陣營的旗幟高高揚起。跟隨這杆大旗的是一支沉默又嚴謹的軍隊。士兵頭帶範陽笠,身著環鐵甲,右手扶矛,左手持盾,腰間挎劍,背後還背負著一幅勁弩和弩箭。這一身行頭估摸看過去得有四五十斤。

    十人一列走得十分整齊。整支軍隊除了像是同一個人行走的腳步聲和兵甲的撞擊聲外竟聽不到其他一點雜音。明明有聲卻給人一種幽靜沉默的感覺。

    腳步激起的塵土更把這隻沉默中進軍的軍隊籠罩其中,瞧不清它真正的麵目,仿佛是一幫從黃泉裏爬出的幽鬼。安靜著等待獵物欲擇人而噬。即使是坐在高台上的文武大臣們也不由心寒。

    走到近處眾人才看清這支軍隊的真正麵目,更讓人膽寒的是整支軍隊的士卒們表情都大致如一,一樣的冷漠,一樣的決然,目光中透露著看誰都像敵人的彪悍。

    “背嵬軍帳下昭武校尉蓋倫攜麾下陷陣營一千將士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蓋倫落馬單膝跪地,動作看著都賞心悅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下方將士持矛擊盾,威式震天。不少文官被嚇得臉色發白。

    “平身,好一員虎將。”趙奢十分滿意,轉頭對背嵬軍主帥嶽舉說道,“愛卿治軍有方。麾下真乃一幫虎狼之師!”

    “陛下謬讚!”嶽舉麵無表情,好像誇讚的並不是他,抱拳行禮,軍中兵甲在身並不需要跪拜。

    一旁的馮頗麵色不渝譏諷道:“嶽將軍下得好大的本錢,連攻無不克的陷陣營都拉了出來。看來誌在必得了!”

    “手下兒郎爭氣,你可以認輸。”嶽舉表情淡淡地說。

    這死麵癱!馮頗被這句話頂得心氣不順:“我怕?我怕等下你別被打得找不到北!陛下,且看我神武軍出場!”

    “嗯”趙奢點點頭,懷恩會意令士卒一展藍旗,敲響進軍鼓。

    不遠山穀處幾百騎兵策馬而來,馬蹄狠狠砸在地麵上塵土飛揚,地麵都在顫抖。

    平舉的長矛鋒刃上寒光連成一條耀眼的銀線。像洶湧的波濤席卷而來,令人生不起抵抗之心。一馬當頭是一銀甲小將,在距離高台不足百步時驟然止住了胯下馬匹,手中長矛一楊,身後數百騎頓時齊齊勒馬止步。由飛馳到靜止,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動一靜不過數個呼吸之間。嚴整化一。

    “神武軍麾下馮武率神武軍各卒拜見陛下。”小將長矛指地,左手敲擊胸甲。

    “小舞?怎麽是你?”趙奢也沒想到此次出戰的主將居然會是她!

    自古以來不能說沒有女將上陣,但畢竟是少數。何況一個你看著長大的小女孩突然長大了,銀甲銀槍英姿颯爽站立於你麵前,趙奢難免覺得不習慣,“免禮,小舞,你怎麽來這胡鬧!”

    “敢問陛下,武亦神武軍一員,如何不能出戰?”

    “這…”趙奢轉頭望向老將馮頗,見其也是苦笑連連,便沒了脾氣。

    “老匹夫欺人太甚!”正在趙奢糾結要不要斥退馮舞時候,右手邊傳來一聲暴喝著實嚇了他一跳。

    “嶽將軍怎麽了,可有何不妥之處?”

    “陛下,你還是問這老匹夫吧!”

    “嘿嘿!”老將軍馮頗滿臉不在乎地解釋到,“他背嵬軍隻是從最強的陷陣營裏抽調出一千人,老臣嘛,也差不多。不過是從神武軍一軍各部中抽調罷了。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無恥!眾人心頭不由對這位須發皆白的老將莫莫豎起中指。

    人家背嵬軍隻不過挑了最強一部,你這老流氓到好,集齊一軍之精銳。熟悉神武軍的人還發現,在這幾百騎兵中,不乏有原來是隊長甚至百人將的人物頂著一身小卒的裝備無恥地站在馮舞後方。

    要是真戰場這七百騎兵全軍覆沒,那中下層軍官全完,神武軍也算廢了!

    “兵法有雲,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著,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無勝,而況無算。”馮頗無視眾人的目光,為了孫女的首勝,他這張老臉不打算要了。“陛下又沒明言一定要抽調正營整隊,老臣從全軍抽調也不算違規吧?”

    世上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眾人目瞪口呆看著口如懸河還得意洋洋的老帥,一時忘了反駁。

    “馮將軍所言也不無道理,那就這樣吧。”被鑽了個大空子的皇帝趙奢老臉一紅,都鬧成這樣了還能怎麽。難道還能強令神武軍重新抽調?,這一來一回的,今天還要不要比了?好好的一場軍演弄得虎頭蛇尾還不如吃下這悶虧。

    “老匹夫休要得意,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嶽舉性格死板,見皇帝發話便不在此事糾纏。

    “周愛卿,你作為兵部尚書來宣布規則吧。”趙奢給嶽舉遞上各歉意的眼神後說道。

    “臣遵旨!”兵部尚書周煜行禮之後向前幾步,站在高台上高聲宣讀兵部擬定好的規則。

    “兩軍各占三營。左右二營攻破一營積兩分,本營攻破積六分。另主帥被擒殺則視為失敗,不在計分。兩軍兵卒搶裹布頭,刀包布片,箭取箭鏃。頭顱,軀幹被擊中者視為陣亡不可再戰。若雙方主帥無恙,一個時辰後計分,分高者勝。營地可反複爭搶。兩軍可明白?”

    “末將明白!”馮午,蓋倫齊聲答道。

    “兩軍隨後回營布置防務,於兩柱香後武演開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