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平戎三策
字數:4569 加入書籤
“可還有個問題。”何至卿想了想才說道:“我大趙不是沒打敗過契丹。契丹一旦實力受挫就遠遁漠北,一旦舔抵好傷口又覆土重來,周而複始就像一塊牛皮糖,這應當如何?”
“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要解決這個問題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需要時間。”趙銘伸出自己的右手,伸出三隻手指開始板著手指頭說道,“第一文化的侵入。契丹人學問還處於愚昧盲目的時期。多數信仰巫師祭祀。我們可以大力往契丹輸入宗教。特別是吐蕃流行的黃教最為合適。大量勞動力出家為僧不事生產,還喜歡把貴重的東西和米糧燒掉敬獻神明。這是有前曆可尋的,前唐之時,吐蕃可是與大唐打得有聲有色,自佛教入吐蕃轉化為黃教以後,吐蕃就在也沒有威脅過中原皇朝了。可以借用。隻要注意草原上防止出現一個統一的領袖即可。”
這方法倒是想前人之不敢想,文化侵入?眾大臣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詞,但就吐蕃的效果來說,這個舉措花費十分的少,效果卻是十分的好。這是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思路,但是十分有理。眾大臣互視一眼紛紛點頭,含笑看著這個骨骼清奇的少年侃侃而談。
“第二,采取扶植製度。扶植弱小的部落,打壓強大的部落。再與契丹通商提供適量的糧草,保證契丹不必因為天災挺而冒險,掠奪我大趙。又計算分明,剛夠契丹活命而無力發展。同時每年從大部落中抽調戰士去填西燕那個坑。隻要做的隱蔽些。一來那就可以破掉西燕與契丹長久的聯盟。二來又可以削弱契丹的整體實力。至於怎麽做想必難不倒在座的眾位棟梁。”
大臣們再次點頭,不得不說這條計策很毒,堪稱一條絕戶之計。一邊給著契丹人希望不至於絕望,一邊又完全斷絕了契丹發展壯大的可能。要發展一個部落糧食很重要,但僅僅有糧食是完全不夠的。隻可惜有一個弱點就是付出大量糧食卻沒有什麽收獲,草原上的物資太多貧乏,除了戰馬和牛羊還真沒什麽大趙需要的東西。不過就於得失也亦無不可。趙銘也不解釋,因為他想象中的那玩意現在還沒製造出來,一旦成功就可把契丹人或者所有草原遊牧束縛在草原上,白白提我大趙打工。
“第三,其實與第二條相輔相成。”趙銘收回了最後一隻手指,麵色陰險,“實行分旗製度。並不是我大趙的分封。而是給各個部落劃分固定的牧區,各旗隻能在自己的牧區放牧。這樣一來割斷各部落之間的傳統聯係。一旦有部落壯大,從屬於一個首領的部落再次劃分於好幾個旗分封於部落首領之子。每個旗直接向我大趙負責。合數旗為一盟,最高長官為盟長,受大趙嚴密控製。每三年聚會一次,調節各旗之間的糾紛。到時候別管有理沒理,我大趙就是偏幫弱勢部落。這樣以來,草原上就不會出現實力強大的部落了。那契丹的威脅也隨之而去。”
“主父偃的推恩令!”何至卿驚呼道,這條律令太出名了。直接斷絕了大漢內部消耗的可能,為大漢強勢崛起痛擊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就是主父偃的下場有點慘。可用的是在敵人身上又有什麽不行的呢。主父偃被誅族,可誰敢誅趙銘的族!而且這比主父偃的推恩令更為詳盡厲害!劃分牧場,分封諸子,那隻能越封越少!
“好個平戎三策,環環相扣,步步緊逼。微臣為大趙賀。”何至卿滿麵喜色,心服口服。雖然第二條與第三條前無實例。但是有理有據又有相似的史料參照對應,實施起來成功的可能性相當的大。百年來一直在大趙身上吸血的契丹現在有望在本朝解決,這可是可以留名青史的機會,可受萬世傳唱。你看史上解決外族的先輩,何人不是流芳百年。在座的各位都能青史留聲,這不就是文臣武將最大的榮耀!就這點來說。六殿下功莫大焉!
看著上至皇帝下至眾臣無不喜上顏麵,趙銘不得不潑下冷水澆滅這狂熱的勁頭:“諸位大臣請注意,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把契丹打敗打疼打得乖乖聽話。不然所謂的平戎三策不過是空中閣樓,鏡花水月而已。”這才那跟那啊,一副打了雞血的模樣。
“殿下不然。”雖然被當麵反駁,何至卿卻不生氣,麵上欣賞之聲更濃,“契丹今年日見壯大,我大趙卻被西燕南唐拖累一直騰不出手來,遲早讓契丹為禍一方。今日先定先圖契丹的國策,又有六殿下所獻奇策。算是定下了大趙外事上的方向。這確實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中書令吳書看著趙銘有些不明白的表情,笑著接口道:“殿下別小看這國策上的方向。看似空泛無質,其實牽扯甚多。但隻要我大趙方向正確。我等不才,就有信心一一調整實現這個目標。而且最重要的是微臣等還看到了…”吳書突然醒悟,與眾位大臣和皇帝相視一笑,閉口不言。
看到了什麽啊?混蛋,說到一半就突然停下這不是吊人胃口嗎?趙銘呆呆地望著眾人,就連懷恩都是嘴角含笑,好像就是自己一個人不明白,不由有些鬱悶。眾人皆醒我獨醉?這感覺不是很好,有種智商被壓製的挫敗感,可瞧著吳書大人打死都不說下去的表情,自己又毫無辦法。
去球!就這樣算了吧。可是就憑著自己這光禿禿的言語就把一國的國策定了,這是不是有點兒戲了?自己怎麽參與到這麽大的事情上去了?
看著趙銘一臉鬱悶的表情,坐在高處的皇帝趙奢心情著實不錯,笑容滿麵的在上麵發話道:“行了,銘兒。你也別為難吳大人,自己想不明白怪誰來著。何卿。”
“微臣在。”何至卿出列躬身領命。
“收購蒙古馬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既然是奇兵精兵,破契丹的關鍵之處,朕不在乎投入。以九千匹為底,一騎雙馬,一匹備用。盯著戶部與兵部速速落實。另,新軍成立的一切所需也拜托老大人了。”
“是,微臣領命!”
“吳卿。”
“微臣在。”
“朝廷外事的重心向東北傾斜,各種調配就需吳卿多多費心,整理出方略細細實行。”
“陛下言重,此乃微臣分內之事。”
“李卿。”
“微臣在。”
“契丹情報一事就需卿多多關注,若有不明之處,可直接詢問趙銘,不需要通稟於朕。”
“是。”李季先向皇帝領命,再向趙銘施了一禮,說道,“以後可能要麻煩殿下。”
趙銘有開始鬱悶了,這不是自我搞事情嘛。皇帝金口已張又能如何?隻好趕緊回禮:“李大人言重,銘定知而必言,言恐不盡。”
見上書房內皇帝頻繁的頒布命令,小心翼翼調整大趙接下的方向。一副要撈起袖子大幹一場熱火朝天的模樣。趙銘一直沒機會開口,好不容易瞧到一個空子,趕緊上前請辭:“父皇與眾位大臣商議國家大事要緊,如果沒有兒臣什麽事情,兒臣就先行告退。”
躬著身子請辭的趙銘等了好久都沒見自己老頭子有什麽反應,不由覺得奇怪,偷偷抬起頭瞧了上去。隻見自己父皇掛著一股奇異的笑容看著自己,那表情在趙銘眼裏分明是滿滿的惡意。
果然見趙銘大膽的抬頭瞧自己,皇帝趙奢才收回那奇異的笑容,整整麵部表情這才說道:“至於新軍的人選。三千人啊…”
不好!前方有坑!拉起警報!早就知道提這個數字太不吉利,太容易聯想到即將在他麾下成軍的飛鳶軍了,顧不上什麽君前失儀直起身來大叫到:“別看我!我不幹!愛誰誰!”
“好啊,朕不是喜歡勉強的人。”好像預料到趙銘的反應一般,趙奢十分滿意趙銘的反應,“不幹也行,朕就交給馮舞吧。淇國公之後,兵馬嫻熟,年輕有為,正當建功立業的時候。”
我去!老頭子你是存心的吧。交給小舞和交給我有什麽區別?我能不管不顧任由小舞去送命嗎?說白了,這新軍入了草原就像過了河的棋子,有進無退,一切都要用自己的性命來博!小舞和飛鳶軍?自己怎麽忍心送他們入這個死地!
趙銘衝自己的父皇開始瞪眼睛,直到自己的眼睛開始酸痛發麻,自己的父皇像是沒看到一樣自顧自喝著茶水,完全沒受到影響,安逸等待著趙銘的答案。
好,你狠!咱們走著瞧!又沒鬥過這老狐狸!無奈之下趙銘隻好躬身領命:“兒臣領命,願意負擔起飛鳶軍。”最少自己還有幾分把飛鳶軍從草原上帶回來的把握。
“這可不是朕逼你的哦。”皇帝傳來的聲音在趙銘耳朵裏聽著就那麽的刺耳。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老頭子!
“是,是兒臣自願的。一切與父皇無關。”趙銘的聲音裏怎麽聽都有一股咬牙切齒的感覺。
“好,果然不愧是我趙家麒麟兒!銘兒但有所需盡管與何老大人商量,父皇盼著飛鳶軍能早日成軍,朕一定親自為飛鳶軍授旗!”上方傳來皇帝意得誌滿的聲音,震地有聲。
麒麟兒?誰耐煩做那個四不像的東西!授旗?好大的榮耀!可事已成定局無法更改,趙銘隻好收起滿腹鬱悶躬身領命,懷著滿腹牢騷走出上書房。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