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黃巾往事

字數:4104   加入書籤

A+A-


    “嗯”,

    聽到甘寧問起黃巾三千金身羅漢之事,裴元紹,臉色略暗,有點不自然,似有難言之忍。

    張遼對黃巾之事也知之甚少,聞言也望向裴元紹。見其不願談,也不勉強。

    想到甘寧還未答應自己,當下溫聲道,

    “興霸投軍之事,你意如何?”

    “將軍,稍等,興霸身後還有八百出生入死兄弟,此舉關乎眾兄弟今後生存大事,興霸不敢獨斷,待我且問過他們”,

    “興霸真義士也!”

    立身於漁夫漢子麵前,甘寧望著這些相依為命的漢子,親切如家人般麵目。心裏感慨萬千,但願自己沒有看錯張遼。

    “。。。眾兄弟與興霸患難共處多年,興霸一直以來有個心願,想替眾兄弟謀一個好出身,一份好前程,本欲投往江夏,然今日幸遇徐州張遼,張將軍。張將軍有意邀請興霸,加入徐州。興霸不敢妄自作主,望眾兄弟自行決斷,願投往徐州的,出列靠左,不願的停留在原地,想奔向其它諸候的出列靠右。。。”

    “但憑將軍作主”,八百餘漢子齊齊跪下,異口同聲沉喝。

    “都起來吧,此舉關乎眾兄弟之事,我給大夥半個時辰,不管大夥如何決定,我會將之前所得錢財分予眾兄弟,興霸將跟隨人多的兄弟走。”

    甘寧語畢,轉身走到遠處,坐下,留下麵麵相覷八百餘漢子。

    戰場上舍命拚殺,私下裏對自己手下親如家人,情如手足。

    亂世中竟有這樣的人。

    張遼默默傾聽,內心卻波濤翻滾,古人將仁義看得比性命還重!

    裴元紹眼睛濕潤了。

    魯肅呆了呆,好一夥義賊。

    半個時辰後,張遼隱約看到,甘寧身軀一顫,毅然站起,先是往這邊一探,半響快步奔來。

    “大哥!”

    “你們都願往徐州?”

    “大哥,我們都仔細想過,張遼連黃巾賊都能收作親隨,我們難道連黃巾賊都不如嗎?”

    “大哥,聽說徐州軍拳頭選將,實力為上,你可得為大夥爭口氣啊”,

    “大哥你別讓。。。”

    “他奶奶的,誰揚沙子的”,甘寧揉揉眼睛,笑罵。

    “哈,哈,嘿”

    。。。

    “好,都是好漢,天下英雄多出草莽,但有我張遼一口吃,絕不餓了眾兄弟”,張遼昂天喝道,“張遼誓與眾兄弟患難共處,禍福共享”

    轟,

    “興霸拜見將軍,願為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息”,甘寧就地跪下。

    “拜見將軍”

    魯肅靜靜望著眼前一切,心裏不知不覺中泛起一點漣漪,不知徐州現在變得怎樣了?這個張遼還真有幾分本事,羽翼漸豐了,善於謀劃的陳宮,治軍的高順,徐州陳登,前泰山賊惡人藏霸,現在的甘寧,聽說還有個陳到,也許。。。

    魯肅臉上少見地閃過一種莫明神色,忽然招來管家,讓其給張遼,甘寧送去若幹美酒。

    “來,興霸,我敬你”,裴元紹端起酒走向甘寧。

    “好”,

    武人豪爽,文人勾心,甘寧的一言一行,輕易地感動了裴元紹。

    數碗酒下肚。

    “興霸,你知道嗎?大平道裏有六大神使?”

    “神使,你說笑吧”,

    “我就是其中一個”,

    “你?”

    裴元紹眼裏有著憤怒,不屈,無奈,慢慢道出當年黃巾往事。

    巨鹿郡有兄弟三人,張角,張梁,張寶。張角為人聰明,勤讀詩書,博學多才。卻沒能考中舉人,是不第秀才。這對張角來言,是極其諷刺地。

    張角放棄仕官,轉而鑽研醫術。一日,張角入山采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持藜杖。呼張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之卷授之。曰:“《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遭惡報”。張角拜謝,問老者姓名,老人曰,“南華老仙也”。

    《太平要術》分為天,地,人三卷,分別描述星宿陰陽,八卦陣仗,人體醫學,包羅萬象,無所不具。

    張角得此書後,日夜攻習,頗得要領。

    中平元年,朝廷和地方政令混現不堪,農民生活貧苦,食不果腹,病而等死,數不勝數。

    張角帶著張寶,張梁於魏郡。用法術,咒語,符水到處為人醫病。許多生病的百姓,喝下符水後,都不藥而愈。張角被百姓奉為活神仙。張角開始收徒,待徒弟習得一定本事要領後,派出到處傳教。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百姓身授體會下,追隨的信徒愈來愈多,甚至高達數十萬人,遍及青,徐,幽,冀,荊,揚,豫,八大州,幾乎占當時全國四分之三。許多為了投奔跟隨張角,不惜變賣家產,千裏迢迢,爭先恐後,沿路擠得水泄不通,半途踩死者就有上萬人。

    張角在民間活動十多年,有三四十萬人加入。張角見信徒漸多,便創建“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稱大良賢師。把天下信徒分為三十六區,稱為方,每方置一渠帥,自稱將軍,由張角統一領袖。

    見勢漸成,張角對張梁,張寶言:“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可惜”。

    遂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在信徒中廣為傳播。

    一邊暗暗私造黃旗待起事,一邊結交臣官。派弟子唐周往官中聯絡,唐周卻告密。

    張角不得以倉促起義,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為人公將軍。

    初時黃巾連番大捷,漢朝震驚,遂派出朱雋,皇甫等人。

    太平道多為貧苦農民,缺少有識之士加入。人多卻散如沙,無組織無紀律,攻陷城池後,將前半生所受的壓迫徹底釋放出來,燒,殺,搶,無惡不作。

    鑒於此,張角挑選三千精勇之士為督軍,三千精勇之士修煉有一套強橫體外之術,並予以藥物淬體,一般刀劍難以傷及。稱,金身羅漢。

    金身羅漢之上設有六大神使,由張角親自教授武術,統領三千金身羅漢。

    然好景不長,朱雋施於毒計,一把火將三千大漢燒得幹幹淨淨。

    張角積勞成疾,急心痛恨下一命嗚呼。朱雋再離間,利誘,令各方渠帥自相殘殺。

    最後將逃出生天數十萬“蟻賊”,集體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