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內觀
字數:7347 加入書籤
“夏蟲,不可語冰麽?”白羽自嘲地笑了笑,不再糾結這個虛無縹緲的問題,隻是幽幽地看著陌寒,道:“師父,難道我不學劍,就不會變成一個,自己都無法麵對的人麽?”
陌寒不答,沉默良久。
積雪氤氳成舞,透過菲薄的光。堅硬的地麵聚了一層濕冷的雪水。
“好吧……我教你。”澄淨的聲音從枝葉中傳來,依舊是倦而淡漠的。
“傳世道法自‘調心入靜’始,內家劍術亦然。你來到這個世界,是否自覺意識獨立於軀體而存在?”
白羽端坐火前,憶及穿越時的那一幕,頷首道:“感覺……自己是一個沒有大小、沒有維度的奇點,對外界的感覺全部消失,甚至感覺不到時間和空間……”
陌寒垂下一隻手,打斷了白羽的回憶,淡淡道:“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此之謂坐忘。”
白羽疑道:“坐忘?這就是坐忘?”她旋即追問:“這一句,又出自哪裏?”
陌寒一笑,拎起玉清玄明,順手將劍柄倒叩在白羽額頭:“《南華經》《大宗師》篇,仲尼與顏回所論之‘坐忘’。”
“《莊子》裏還還寫了孔子?”
“借先哲時賢的言論講道理,這叫‘重言’。當然還有‘寓言’和‘卮言’……今天不解經文。當你心境到了,自然就能看懂。”
陌寒抽回長劍,敲在手心:“按說穿越時,元神自顯的情況絕不能算坐忘。但你感覺到的那個‘奇點’,就是元神。普通人想要體會‘元神’,可能必須從‘心齋’,到‘櫻寧’,再到‘坐忘’。但你就不用這麽麻煩了。可以直接從‘坐忘’入手學‘內觀’。
“所有修行次第都分能入,能守,能破三層。要隨時做到調心入靜,進入‘坐忘’的狀態,第一步才算成功。”
“怎麽調心入靜?難道是……點係統退出遊戲?”白羽皺眉。
“哈!”陌寒搖頭一笑:“一般的做法是:打坐靜身,調息靜氣,讓所有思緒自然沉澱,心不隨意動而心念清明。虛極而靜,由靜生動,再自櫻撓複歸寧靜。如果做不到,你就退出試試吧。”
白羽苦著臉:“我覺得按一般方法我會睡著……”
“睡著!那你就別學了!”陌寒將玉清玄明橫在膝上,輕輕瞪了白羽一眼:“我為你護法,你去內室試一試。”
白羽笑著起身,問:“你說的心齋,櫻寧,坐忘,都是《莊子》上寫的?”
“嗯。有空背原文。”
“哦……那什麽是‘內觀’?”
陌寒皺了皺眉,還是解釋了一番:“用元神的‘眼睛’反觀自身,所謂‘返觀內照,垂簾逆聽’。你若經曆過,不用說就明白;沒經曆過說也無用。去吧!”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白羽倚門一笑,清洌的聲音在寂靜的空氣裏微微震蕩:“師父問我為何學劍,我也想問師父為何執劍?”
有飛雪落上枝頭。一片樹葉承受不住壓力,微微一斜。積聚的雪紛揚而落,刹那如霰如霞。陌寒一怔,微闔的眼驟然睜開,深深的看著白羽。
“為何執劍……”
他自語,深邃的眼眸中,似乎看穿了無數光影。白羽隔著一蓬雪粉,看不真切,卻聽到了她全不曾預料到的話語——
“觀亂世如斯,濁流滾滾,裹挾眾生。一不願中流擊水,二不願隔岸觀火,三不願隨波逐流。但求一念通明,物喜己悲,不縈於心罷了。”
白羽默然,扶著土牆的手忽地一緊。若是葉觀止在此,定然是敲著重劍,漫不經心地調侃陌寒又不說人話了。
可她沒有看錯。
——那雙清澈而純粹的眼睛是哀傷的。
——而那哀傷是如此遙遠,仿佛隔著一片高闊的雲天……
正午,飛雪漸歇。
陽光尚未照透陰雲。地麵上的積雪,被地氣一蒸,已漸漸板結成塊。這也算是南方獨有的景觀。
韓子和巡邏歸來,尚未入門,蒼老而中氣十足的聲音就穿透千枝萬葉飄入屋內。
“咦?好酒啊!”
老人挑門而入,伸著鼻子猛嗅了幾口,大叫道:“西市腔!陌寒你可不厚道!不是說早就沒了嗎!什麽時候連你也學會藏私了,還背著人偷喝!”
韓子和一臉驚詫,雖頭發半白,但須發皆濃,一根根立在風中,精神抖擻!沈馨坐在他肩上,伸手撥動了頭頂上積雪的樹枝,那雪片嘩啦啦墜落,飄了韓老頭兒一身一臉。他乘機聳肩,故意將沈馨顛起,逗得小姑娘“咯咯”大笑。
陌寒聞聲,攬衣而起,一躍落地:“是小羽的酒,你要喝,找她去。”
“她……”韓子和隻向內室看了一眼:“哦……做功課呢?那就不打擾了。我正找你有事!葉觀止和那位蘇姑娘呢?”
“黎明時分,肖將軍請走了蘇妍,觀止陪她去了,應無大礙。”陌寒皺了皺眉,似乎想到了什麽,問:“昨晚操縱巨屍之人,可有眉目?屯溪至今未歸……”
韓子和臉色微冷,長歎一聲,不知該如何敘說——
“昨晚,張屯溪應該是看出那最後幾隻巨屍身上法術的痕跡,才追出去的。他走時將東麵防線托付於我,並未多言。當年那件事,幾大宗門聯名傳書江湖,邀天下同道共誅之。你被困地宮這麽多年,唉……不知道也正常。”
韓老頭將沈馨放在榻上。拎起酒壺斟了滿滿一杯,才搖頭道:
“他姓段,名藏鋒。原是茅山上清宮末代弟子。也算是,屯溪一位舊友的晚輩。當年國難之下,他老父托孤於屯溪。屯溪浪跡四海,未立家室,隻能把他送到上清宮明鶴先生王端甫門下。後來麽……七十年代那些事你應該有所耳聞,舉世入妄,人心顛倒。好些宗門斷了道統。上清宮流落在外的分支應當還有一些人活著,可他再也沒有出現過……唉……若不是懷恨在心,又怎麽會做出那種事情!”
陌寒問:“難道……以法術挾私報怨?他殺了多少人?”
——被幾大門派聯名通緝,所犯之罪,絕對不輕。隻看他今日作為,便可窺其心性。
“何止……”韓子和沒好氣,“雖然當年之事,錯在時代。那些逼死端甫兄的小娃娃們未必知道都他們在幹些什麽。可也罪不至死嘛。唉……當時段藏鋒年紀還不大,眼見恩師慘死,山門崩毀,恐怕懷恨多年,隻是當時沒有人看出來罷了。
“說起來上清宮這事和肖將軍也有些關聯,他當年收到消息,特地通知張屯溪。可屯溪接到消息時已經遲了,最後隻接走了段藏鋒一人。
“原本這件慘案也就到此為止。可二十年後,當年與事之人,陸續死亡。明麵上的解釋是附近工業汙染,水源有毒,周圍的村子上病死了不少人。還有很多人病死在外地,並不引人注意。隻是屯溪久駐金陵,順路去看了看,這才發現有人施法暗中傷人!追查到最後,凶手竟然是一直留在他身邊的段藏鋒!”
韓子和喝了口酒,語氣頗為感慨:“那孩子我也見過,天資不凡。奈何一念之差,竟至於此!”
“得神通而忘法本,殘害眾生。按戒當誅。”陌寒輕輕一歎,神色複雜:“明鶴先生是怎麽死的?”
“積薪*。”韓子和深深吐了一口氣,眼裏滿是沉痛:“為了保住祖師殿,他在殿前*而去,隻是為了震懾那群無知無畏的孩子。”
沈馨似是被此刻的沉重所染,暗暗扯著韓老頭兒的粗布衣角,輕輕道:“那明鶴先生,為什麽不用法術把那些壞人趕走呢?”
韓子和無聲地摸摸沈馨腦袋,語氣深沉:“道家修性命,求長生。不是所有修行人都會法術。很多人一輩子獨居山中潛心問道,連同門之間相互演法都未必經曆過。再則,很多法術也不適合用來正麵迎敵。端甫謙和清烈,不喜末流雜學,當年不知多少人欽佩他為人。師尊曾諄諄告誡:我若耽於武學,終有一日死於兵刀之禍,當學明鶴語默如一,從容決斷。師尊客居上清宮,我與端甫同行九載。卻不料我還未了殘生,他卻先走了!”
陌寒無言,為韓子和斟滿酒杯。
兩人對飲。西市腔入口如煙霞烈火。韓老頭清明的眼立刻泛起一圈紅暈。
陌寒停杯,道:“明鶴守宗門而死,執虛為金陵而亡,持盈困於心魔不得解脫。生死有命,為之奈何。”
韓子和端起酒杯,灑然道:“要是哪天我死了,你給我墳頭上澆一杯西市腔,我也就知足了!”
陌寒一怔:“這是堂堂五行門傳人該說的話?我是不會灑酒祭你的。想喝,自己從墳裏爬出來!”
韓子和撫掌大笑:“那你還愁什麽?葉觀止或許說的對!你真是想太多了!”
陌寒眉峰微凝,略有自嘲之意:“我隻是在想,這場混亂如果再繼續下去,那些藏頭匿尾之輩,又要出來興風作浪了。”
韓子和拍案:“這還不好說!見一個!收拾一個!”
作者有話要說:容我吐槽一下,真難寫tat
關於‘積薪*’,確有其事,我挪到了一個虛構的角色‘王端甫’身上。姑妄言之。
請與45章《論曆史的絆腳石》對看。
本章濃縮了茅山明鶴真人王端甫的故事,嚐試寫了一下,韓子和那個年代人們的敘述方式。於是似乎帶偏了全文的文風……好像。
本章非技術性注釋——
【心齋】
莊子/人世間。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
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心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皋天不宜。’
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櫻寧】
莊子/大宗師
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櫻寧。櫻寧也者,櫻而後成者也。
【坐忘】
莊子/大宗師
顏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
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複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複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
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錄《太上老君內觀經》關於“元神”的描述——
其神也,非青非白,非赤非黃,非大非小,非長非短,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製之則正,放之則狂,清淨則生,濁燥則亡。
其實,私以為這段文字為了遷就文法,廢話有點兒多。我直接用“奇點”來描述,代替了一大段“非非非”。
錄《太上老君內觀經》關於‘內觀之道’的經文——
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裏虛寂,神道微深,外觀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具息,念念相係,深根寧極,湛然常往,窈冥難測,憂患永消,是非莫識。
其實和莊子中摘錄出來的內容,差不多,但是明顯莊子簡潔深刻的多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