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為你天下皆可往(求推薦票嚶嚶嚶)

字數:3150   加入書籤

A+A-


    終南山橫亙在韓國之東,山脈如龍似虎,盤踞在天地間。或天光破曉,光芒落在散發著傲然古韻的青蒼大山上;或山風襲來,一道道凝碧的波痕驚起深山飛鳥,如魚躍出水麵,迎風化龍,扶搖直上蒼穹。

    雲層之上,自荒古而來的風掠過宛若一柄利劍欲刺破天際的終南山主峰。放眼望去,上為湛藍天穹,下為白茫茫的雲海,雲氣翻滾,飛鳥恣意翱翔,終南山便似海中之孤島,令攀登的人升起海難者所見島嶼時的劫後餘生與敬畏。

    一條由曆代先輩開鑿出的道路如同盤龍附在陡峭的絕壁上,藤蔓垂落,青苔濕潤,石頭上亦附有水汽。這一條丈寬的道路,側無護欄,險而風景優美,踏者如履薄刃,臨絕壑千尺,又可見雄偉壯麗的景色。若臨崖下看,可見幾株紮根於岩石縫隙之中,迎狂風而不折,臨萬丈而不怯,借滴水捧土生長了千年乃至萬年之久的鬆樹。若非親眼所見,絕無法體會這等意誌之厚重。

    此刻,空無一人的道路上卻站著麵容青澀的少年少女。一名是雖年少卻已有超凡脫俗的氣質,與清秀俊美的麵容的少年;一名是稍微年長,已傾國傾城的女孩。

    風咆哮如虎,又寒如刀。

    “明誠,趙國注定會滅亡嗎?”嬴令賓用手背一抹眼淚道。

    葉瑜微微一歎,點點頭:“大勢不可逆,即便爭取也隻能多延續幾年罷了……秦王政,太強了。”

    不僅是嬴政強大,還有他的對手太豬了。葉瑜不知道得墮落成什麽樣,才能有如此昏庸的國君。是以嬴政是一個注定寂寞的君王,因為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連你也沒有辦法嗎?”嬴令賓問。

    葉瑜卻沒有似麵對趙澤那樣閉口不言,而是很認真的問:“師姐想要我去做嗎?”

    嬴令賓愣了好長一會,才破涕為笑:“你不需要的。師姐知道師弟無心天下……隻要師弟好好活著,便是師姐最希望看到的了。”

    葉瑜怔了怔,他這才知道,自己是有多自大,多愚蠢,以至於錯過了重要的東西。

    “師姐,記得明誠給你講過的故事嗎?”

    山風獵獵,仿佛要撕裂葉瑜的衣袍,亦令他長發如龍蛇狂舞。後者的麵容有些錯愕,眼眸中似有波光瀲灩。

    即便山路再長,也終有到頭的時候。葉瑜終是送走了嬴令賓。回山時,已經是日頭偏西,昏黃的光遺落在蒼古的森林之中,葉瑜已無心欣賞這些美景,隻是有些失神,思緒仿佛順著一陣風,飄向了天下。

    再度踏入道家大門,雖隻三年,他卻猶如脫胎換骨,以小小身軀,再登這終南山,卻猶如閑庭信步,不見絲毫疲憊,但這隻是身體上的。

    已有道童在各處張燈,見到葉瑜,都恭敬的問好,哪裏可見當日落魄之像呢。亦有幾個年長一些的弟子,大著膽子問葉瑜是否身體不適。

    葉瑜隻是笑著搖搖頭,略微恢複了精神:“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

    幾個人是有讀過書的,且連身後躲著一個正準備離去的探子,聞言都不禁一愣。他們未曾親眼見過發生了什麽,卻都有所耳聞,今日那趙國的王子王女回去了,葉瑜卻是趕去送行。他們不知嬴令賓麵容到底如何,但以葉瑜此詩中所述來看……一群人又不禁怔了怔,世上竟真有如此美麗的人?

    葉瑜一拱手,與幾人告別,他目光卻始終是清澈如水的,眼底藏著光。瞥了一眼那名藏在人群之後,曾有過一麵之緣的弟子,略微思索一番,徑直離去。

    此後,葉瑜的生活又回歸了平靜,真如山中湖泊一般,不起波瀾。每日自天剛蒙亮,便起床練功,之後照常在熟悉的位置等了一會,不管是否等來了伊人,又往食堂去。早上讀書,下午練劍,風雨無阻,雷打不動。

    而同年六月,秦國大軍開拔,王賁率領虎狼之師出兵魏國,引得六國一片嘩然。同日的夜晚,嬴政後宮一嬪妃誕下,傳聞月光大盛,嬴政大喜,言天降祥瑞,望舒驅車,故賜名為陰嫚。在有意鼓吹之下,即便是六國之民也都知道天佑大秦,仿佛一下秒就會有天兵踏破城牆,故惶惶而不可終日。

    這一下,即便是平民百姓都知道秦國的野心,六國之國君總該醒悟了吧?可惜並沒有。

    各國的探子將信息發往己國,送達王上麵前。葉瑜這個仿佛被遺忘的名字又一次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

    森嚴的王宮之中,一身黑色衣袍的男子跪坐在桌案前,一卷卷竹簡擺在台上,他自卯時便開始處理下麵送上來的各種奏章,許多事情必須經過他親批。

    男子的身份也很好猜測,今之六國,幾無勤於政務者。且沒有確定宣示自己的德性,但卻舉國尚黑的惟有秦國耳。這便是如今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男人——秦王政。

    竹簡書寫不便,故有時一份奏章或許要分成三四卷來寫,大大降低了效率。但嬴政執政以來已經練就了一目十行的本領。

    將一批百官呈遞的事項處理了,他才又拿起一冊帛書,上麵赫然便是葉瑜的事跡。

    嬴政一掃而過,一雙宛若幽深古井的眼眸卻驚起漣漪,時而如春光融融,時而如風雨淒淒。良久才放下帛書,嘴角略微上揚:“好一個道家小子!所思所想,竟與寡人相仿,小小年紀,竟能洞悉未來,可惜了……”

    帛書上紀錄了當天葉瑜與趙澤的談話,竟然幾乎無有錯漏,這探子卻正是當天葉瑜出園林所碰見的那名弟子。而嬴政卻並無戰略意圖被洞悉的不安,而是惋惜錯失對手。葉瑜無心天下,且年齡尚小,即便真有通天之能,若想施展,也會處處為人約束。

    遠在千裏之外的葉瑜,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一頭黑龍盯上了,也不會逆料日後竟會與嬴政結下不解之緣。

    不同於嬴政的欣賞,其餘六國的君王卻是對葉瑜仍抱有激憤。(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