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字數:4971 加入書籤
徐翰這兩天也是忙死了,前朝後宮都是事兒,南方水災中部旱,西北有西戎人蠢蠢欲動,西蠻人則幹脆掠走了幾個村鎮的人口,東北才打跑女真人又鬧起了天神教……早朝上一堆堆的事務堆上來,隻把徐翰累得眼冒金花,說的口幹舌燥。
會這麽多事情也是這陣子一直沒消停,許多事情都積攢了起來,一堆的大事兒還沒處理呢,扭頭又看到有人打報告說公辦的善堂裏的棄嬰爆滿忙不過來請求支援,原來是前幾日京中大火,許多人家家破人亡,養不了孩子的人家驟增。
有些事情隻要把大政策定一下就行,有些事兒就沒法子了:比如善堂的問題,現在城裏到處都需要修修補補,哪裏能變出百十號人去照顧孩子?隻能先撥款雇些民婦去幫忙了。於是戶部又是一陣雞飛狗跳:徐涯本就不是個稱職的好皇帝,當皇帝十幾年,國庫裏的錢不增反減,戶部恨不得變成鐵公雞,兩撥人馬就為了幾千貫的開銷在朝會上掐的臉紅脖子粗,看的徐翰額頭上的青筋都要蹦出來:當日他儲君的時候,朝中大臣何曾為這點錢掐過架?重點在哪裏啊!這忒瑪是幾個三四品的大員該掐的事兒!
沉著臉把這幫人喝退,直接拍板讓戶部先掏三個月的費用……三個月的時間作為緩衝,讓開封府這邊趕緊把後續的工作做好:你們開封府有自己的財政稅收,國家不可能一直補貼,此事到此為止,再有類似的情況,統統按照規矩處理,該請款請款,改批款批款,覺得對方哪裏做的不合適直接遞折子:再有這種明明可以按照規矩來卻非要在朝堂上吵個不要停的事兒,直接拖出去狠打!
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其實壓根不算事兒,隻是添亂而已,真正的大問題是朝廷的人員變動:這次動蕩對開封居民的影響很大,但對朝廷的損失不算大,要說這種接二連三的篡位奪權的事兒挨在一起,按照一般的慣例起碼要死上幾成的朝臣才正常……尤其楚王玩的那一手,要是發展順利的話起碼能把重臣消滅一半兒!奈何運氣不好的楚王遇到了運氣更不好的孟珍……控製了大衛一半兒兵馬的孟珍居然報銷在了一場根本不是針對他的埋伏中。
孟珍掛著上柱國大將軍的名頭,同時還封了定國侯……但真正讓他站在大衛朝武官係統頂端的卻不是什麽勳位與爵位,他的職事官職是大都督,統領全國兵馬的大都督。
大都督的位置相當於後世的三軍總司令,除了還需要向皇帝負責以外,基本上就是全國最高軍事統帥,當然這年頭無論什麽玩意都是皇帝最大,但是軍事這一塊兒上,除非當皇帝的自己是馬上皇帝出身,否則大都督就是真正的最高統帥,在一個國家裏,那就是相當於定海神針一樣的存在。
而這會兒,定海神針倒了,無論從什麽角度來考慮,都必須盡快找到繼任者。
司馬朗的嫡係左武侯彭紅毫不猶豫地推薦了上大將軍馮遠山,馮遠山在東北駐紮了六年,一直負責對女真人的防線,倒也殺敵無數……最近他結束了兩任輪防期,一個月前徐涯下了旨意讓他回京任職,現在正在回來的路上。
彭紅的話音剛落,驃騎將軍魏和在一旁已經開始冷笑了:“怎麽如今做大都督這麽簡單了?直接比賽砍腦袋?一介武夫,隻靠會殺幾個人,就能當大都督了?”
馮遠山的出身一般,但他的母親卻是司馬朗的姐姐,他本人也算是有些本事,加上舅舅的助力,不到五十歲就成了鎮守一方的大員。彭紅本提到他,自然是司馬朗的受益,沒想到魏和這麽不上道,直接把司馬朗往死裏得罪!登時冷笑道:“魏將軍這話說的有趣,做大都督不靠殺敵,難道靠坐在這裏打嘴仗?”
魏和嗤笑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史記都不肯讀,難怪認為會殺幾個人就能當大都督!女真一共才幾個人,他帶了二十萬大軍守在那裏,整整五年,是破了女真的王庭還是收複了幾個州縣?養的那隻所謂最凶猛的小獵犬,正經事兒不會幹,就會殺良冒功!弄回來兩千個女真人的首級,稍微一查,一大半兒都是老幼婦孺!女真這幾年但凡打到我國境內就要殺光搶光,難道不是被馮遠山鬧得!要麽你有本事把女真人殺光!要麽你有本事讓他們不敢過來……專殺人家老幼婦孺來冒功,呸,什麽本事!”
彭紅的臉頓時漲得通紅:“萬俟巍殺良冒功的事情早已經有了定論,人都斬了,又何必老話重提?”
魏和冷笑道:“若這人是馮遠山給砍了的,那我要說一句馮將軍軍紀嚴明!可這事兒分明是被人揭發出來的,馮將軍沒少幫萬俟巍說話!”
彭紅道:“身為一方統帥,為自己的下屬說話是人之常情,畢竟萬俟巍在邊疆駐守了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馮將軍這麽做不過是念舊情罷了。”
魏和點頭:“身為一方統帥,念舊情自然麽問題!可是做大都督能這樣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放縱自己的部下殺良冒功,事後還試圖以人情幹預國法軍規的統帥,你想要他做大都督,莫不是因為你們熟有的舊情可念,也是,畢竟從小一起長大的嘛!”
魏和是孟珍嫡係,孟珍的死對於他們這一係的打擊實在太大了,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讓司馬朗一係的人把大都督的位置搶了,那除非他們投奔司馬氏,否則隻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而就算投奔司馬氏又如何?收養的哪裏比得上親生的?照樣隻能跟在司馬氏的嫡係後頭吃剩飯!
魏和是孟珍手下的大員,出身平民家庭,父親是殺豬的母親是開鹵肉攤子的,因為趕上豬瘟家裏破產出不起錢衝抵徭役,不得不從了軍。他跟朝中其他大員相比稱得上是出身卑微了,能做到如今的位置,一方麵是年輕的時候驍勇善戰,另一方麵就是孟珍的不遺餘力的提攜了。
走軍功路線的馬上世家在這一方麵比普通世家要開通的多:管你出身如何,隻要你能打,我就願意提拔你!孟珍尤其如此,他自己在三十歲以後就沒有上過戰場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這話用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別看孟端總是覺得他這個爹冷酷,其實說穿了,孟珍這人不是冷酷,而是現實:他知人善用,對沒用的人看都懶得看一眼,對有用的人則絕對不吝惜投入,比如對魏和,他當日發現魏和善戰,一路破格提拔,魏和還是個低級軍官的時候,全家都是孟珍掏錢養著的,到現在他住的房子,還是當年他隻是個六品武官的時候,孟珍送給他的。
孟珍對魏和有知遇之恩,他自知自己性格暴躁資曆也不夠休想做上大都督,而作為孟珍的嫡係他去投靠別人也不會收到什麽重視,反而會被人小瞧……當然他本人的性格本來就決定了他不可能對旁人卑躬屈膝,所以彭紅才一開口,他就毫不客氣的冷嘲熱諷開了。
彭紅被魏和露骨的說法氣的臉紅脖子粗,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對徐翰道:“陛下,臣推薦馮遠山,隻是因為覺得他合適,並無什麽私心,魏和血口噴人,還望陛下明鑒!”
徐翰點點頭:“好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了,起來吧!”他說罷不再去看這兩個鬥雞一樣對視的家夥,而是直接轉頭衝著容正道:“容司徒以為如何?”
容正微微一笑:“舉賢不避親,雖然左武侯跟馮將軍相熟,這也算不得什麽錯!不過魏將軍也是話糙理不糙,馮將軍打仗是沒問題,隻是確實太重人情了。”
徐翰點點頭,又衝大司馬池平道:“池老怎麽看?”
池平顫顫巍巍地往前走了幾步,肅容道地說:“大都督的位置不比其他,不敢開半點玩笑,雖然這陣子邊疆還算安定,可非要立刻選出來個人做這個位置,也不合適。不如先選個人做個代都督,一般的小事兒直接處理了,真有軍國大事再一起商討……這個位置太重要,實在不適合這麽急慌慌地定下來!”
徐翰微微一笑:“池老說的有道理,容司徒怎麽看?”
榮正笑道:“臣也覺得這樣甚好!”
連著得到兩位大員的認可,徐翰這才又問司馬朗:“司馬司空覺得呢?”
二比一,再加上態度已經相當明顯的皇帝,司馬朗就算是反對也沒用,於是很幹脆地說:“這事兒確實沒必要這麽急,先選個代都督吧!”
他正想趁機再推薦一下代都督的人選,徐翰卻已經接下了話頭:“既然幾位都覺得這樣甚好,那就辛苦一下池老,您先兼任這個位置,等日後有合適人選了再說!”
徐翰這人選一說出來,眾人頓時歇菜:讓大司馬代理大都督,誰能說出個不配來?可池平都這麽老了,他所以還在朝堂上溜達純粹是因為大司馬這個位置更多是象征性的意義沒啥實際工作,原本就今年之內就要把這個榮譽位置移交給孟珍的……現在可好,連孟珍本人的位置都讓池平代理了:這麽個走路都晃蕩的老家夥,讓他代理這位置,跟沒有有多大區別?
盡管眾人都知道皇帝是在趁機奪*權,但這種事兒大家心知肚明也沒必要說出口,反正徐翰也活不了幾天了,有什麽好計較的?
徐翰見沒人反對,便有提起孟珍的後事,得知他家裏現在亂成一團,妻子病倒,長歎一聲:“唉,這個大將軍一生為國,到頭來卻死在小人的暗害之下,實在讓人心酸……”再一問,孟珍的嫡子都死了,這下子問題又來了,他還有個鎮國公的爵位呢!徐翰想了想,問道:“我記得孟珍的長子孟翊已經成親了,有幾個孩子?”
榮正道:“是,孟翊有兩個兒子,嫡出長子身體一直不好,前年病故了;另一個才三歲,卻是側室所出……”
徐翰皺皺眉:“他家竟沒有一個嫡出的子孫了?”
池平晃悠悠地說:“我記得上個月到他家做客,孟大將軍說他家長媳總算又懷了身孕,太醫說是應該是男胎,他當時高興地不得了,說老大總算又有後了,可以放心了。如果這一胎是男胎的話,那國公的位置就有人繼承了。”
孟珍點點頭:“這樣最好,雖然國法擺在這裏,但是孟大將軍父子三人死的如此冤枉,再把國公的位置也丟了,朕實在於心不忍。到時候看情況吧,若是個兒子就讓這孩子繼承爵位,不是的話,朕再酌情處理。”
孟珍說完這個,又扔了個炸彈出來:“朕擬封太妃韓氏為太後,眾卿以為如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