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群臣朝會

字數:2679   加入書籤

A+A-


    nbsp;   翌日,辰時,早朝。

    皇帝已經換了朝服,端坐在正殿中,兩班文武大臣也都穿著嚴肅巍峨,站立兩旁,殿外還候著身著軍服的肖南宇,這是皇帝特意下詔傳來的。

    皇帝:“此次出征,重創河羅,播國威於北疆,幾位將軍都有大功勞,尤其是老帥,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葛昀出列:“上承陛下天威,下賴將士用命,臣下不敢居功。”葛昀自從昨日華英殿回來以後,便將世事看得淡薄了許多,自己也清楚將會有如何結果,故也不像昨日那般驚恐,答對起來倒也恢複往日的沉著冷靜。

    皇帝把話說回來:“若無吳俊山這樣的叛逆,此次武功之盛或可遠追武祖。”

    下列的朝臣多有疑惑,大多數人仍不知吳俊山出了什麽事。

    葛昀聽聞,連忙請罪:“是臣用人失察,遷移失據,乃使吳賊有此可乘之隙,以致未竟全滅之功,有損陛下威名,臣之過也。”

    遲峰抬了抬眼皮,看了眼殿上的皇帝,又看了眼前麵站著的葛昀,心裏一陣發寒。

    皇帝打斷葛昀的話:“要說用人失察,那也是朕失察,與老帥無關。況世上事,何來完滿呢。”停了片刻,又點名法部尚書吳崇出列答話:“吳崇,朕昨日責你依法嚴辦吳氏一族,可有結果?”

    隻見一個精神矍鑠,瘦瘦高高個子的大臣出列答道:“臣昨日連夜核查我朝律法,以吳俊山通敵賣國罪、行刺閣臣罪等等劣跡,數罪並罰,自當處以極刑。”

    朝臣嘩然。

    皇帝不耐煩地說:“他當然該死,也已經死了,朕不是問他,朕是問他的家人該如何判!”

    吳崇繼續答對,但不免有些尷尬:“依律,當誅全族。”話一出口,整個大殿鴉雀無聲,皇帝則仔細觀察著殿下朝班裏每個人的神色。

    半晌,皇帝似勉為其難地開口:“既然……那就按律法辦吧。”

    林允貞心裏暗暗鬆了口氣,他望向葛昀,發覺老帥倒神色一如往常,不禁感歎他的城府。

    遲峰則愈發覺得悲涼,自己心底一陣愧意,勉強給些自我安慰:總算為吳家留了一個後人。

    皇帝:“仗雖然打贏了,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仲平到底還是沒能回來。”談及仲平的死訊,天子的神情真實地流露出一份哀傷。

    林允貞剛剛長舒了一口氣,大著膽子談起自己的主張了,站出來說道:“仲將軍以身殉國,壯勇可嘉,當以旌表。將士們大多以為,以仲將軍氣節,英靈當入祀華英殿!”

    這時候,剛剛談完律法的吳崇接著站出來:“臣以為不妥。”

    軍方的幾位將帥多少有些吃驚,人人心裏都不平靜。

    葛昀自是知道昨日華英殿裏皇上的態度,所以心裏十分明了林允貞這是自討無趣。

    遲峰和仲平的交集本不算多,隻是出征時二人相處起來還算投合,但此時此刻,他還有些弄不清狀況。

    林允貞倒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從仲平不在,他就負責處理禁暉軍的一切事務,對這支京畿軍隊的許多骨幹都有示好,之所以為仲平爭鳴,也是想給禁暉軍全體留一個好印象,將來在仕途上或許需要他們相助,更何況他還打算要延攬許多禁暉軍旗下的義士,總之絕不是平白無故的。為仲平入祀華英殿的提議,雖非腹謀良久,但也絕非信口胡言。

    吳崇則義正言辭說道:“仲將軍殉國,當然壯勇,理應隆重祭祀。但我朝華英殿自建成以來,隻入大功之臣,至於今日,不過十六人而已……恕臣直言,以仲將軍之功,不足以入祀華英殿。臣不妨再把話說得明白些,仲將軍人緣之好,口碑之佳更在其戰功之上,如果因為軍中將士同意他入祀華英殿的居多,其就能享此殊榮,長此以往,豈不是助長結黨之風,而輕略有功之臣嗎?”

    林允貞遇到這意外的反駁,根本沒有準備,但是吳崇的話也有漏洞,他趕緊抓住這個話柄反擊道:“吳大人說仲平結黨,可吳大人自己不也是文黨中人嗎?”

    吳崇正色道:“林將軍說的是,吳某確實身在文黨,可文黨是明黨,武祖朝時奉詔命而立,至今也由陛下欽定文黨人選,名籍在冊,舉朝皆知,無私無謀。但仲平不同,說句不敬之言,他確有私結暗黨的嫌疑。”吳崇這話顯然暗有所指。

    林允貞聽完當然不肯罷休,反唇相譏道:“好個吳大才子,果然伶牙俐齒,難怪得個“吳呆子”的諢號!”

    吳崇漲紅了臉,下麵的朝臣卻嬉笑一片,“吳呆子”的諢號其實早就盡人皆知了。

    兩人你來我往,又爭論不少......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