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治世之道
字數:5425 加入書籤
nbsp; 黃化其實說完那句話就後悔了,藥王孫思邈的大名天下何人不知?受其恩惠之人遍布大江南北,更不要說孫思邈在道家地位極其尊崇,從隨軍那兩名上師不敢上太白山穀就能看出,此人得罪不得!
不過黃化轉念又一想,這天下是大隋朝的天下,任何人違抗皇帝的命令都是殺頭大罪,就算孫思邈在民間的威望再高,終歸也要在皇上麵前低頭!想到這裏,黃化的底氣又足起來。
可當黃化與吳君一的目光對視之時,他感覺到一股刺骨的寒意。對麵這個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小道士,此刻竟然動了殺心!黃化好歹上過戰場,這種純粹的殺意他能感覺出來。
一旁的儒生恨不得咬下黃化的肉,再使勁嚼幾口!皇上派他們二人前來請孫思邈,一再強調是請,可這黃化口無遮攔,好死不死地說出那番開弓沒有回頭箭的話,現在好了,就算孫思邈再大度,給娘娘看病的事也沒有回旋的餘地了!
黃化硬撐著還想說幾句狠話,儒生邁步上前攔住他道:“黃將軍!既然孫先生抱恙,那我們就回去吧,我會將此事原原本本奏於聖上,您好自為之!”
說罷,儒生調頭就走。黃化沒想到這個平日唯唯諾諾的文弱書生竟敢當中頂撞他,而且話中的意思是此次沒能請出孫思邈,過錯全要怪在他頭上!
黃化臉上陰晴不定,心中盤算著該如何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怎麽,你還不走?”吳君一嗤笑道。
黃化憤恨道:“小子,你給我等著!”
說完狠話,黃化頭也不回率領手下這百餘人,離開了太白山穀。
怪不得大隋朝隻持續了短短三十餘年,到了楊廣這代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真是枉費楊堅一時英明!吳君一心中不屑道。
“大黃,看好杏林,下次再來這等無禮之人,別廢話,全打趴下再說!”吳君一說道。
大黃低呼一聲,表示不讚同。吳君一翻白眼道:“真是頭窩囊虎。”
吳君一回到小溪邊打滿水,快步來到洞府之前,孫思邈正在收取藥圃中的藥材,剛才發生的事情仿佛全然沒有發生過一樣。
“走了?”孫思邈用藥鏟撥開一株草藥上麵的積雪,輕聲道。
吳君一放下水桶道:“都走了師傅。”
孫思邈沒有回身,輕輕鏟下一株藥材放入藥簍當中,說道:“沒有什麽想問為師的嗎?”
吳君一沉思道:“師傅您濟世天下,從未拒絕過病人,為何偏偏皇帝請您去,您卻推辭了呢?”
孫思邈笑道:“剛剛你不是替為師回答的很好嗎?宮中神醫那麽多,什麽病還需跑這麽遠請為師過去。”
“或許是什麽棘手的疑難雜症。”吳君一說道。
孫思邈轉過身來道:“據為師所知,煬帝皇後出身蘭陵蕭家。蕭家乃當今儒道支柱之一,精通醫術,蕭皇後從小受儒道熏陶,自身修為很是不錯,若她真患有宮中禦醫束手無策的重病,這天下間早已傳的沸沸揚揚,為師豈有不知之理?”
&nb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sp;吳君一這才明白,不禁說道:“那為何煬帝要請您去襄州行宮?”
孫思邈說道:“當今皇上自繼位以來,大肆修建行宮,前段時間又征集民夫百萬,開鑿修整千裏運河,惹得天下百姓怨聲載道,這才有大能之人為之取名為煬帝。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民怨極高之時,妖魔邪祟便會應時而生,煬帝請我前去並非要我醫治皇後之病,而是要我替他醫治天下之病!”
吳君一這時才知道煬帝名號的由來,敢給皇上起如此不敬的帝號,又被師傅孫思邈稱為大能之人,此人定然是三教當中有數的高人!
吳君一驚道:“那師傅為何不答應前往?憑師傅您的威望,振臂一呼天下修道之人必會響應,到時候集結眾人之力平息妖魔之亂,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不好嗎?”
孫思邈嚴肅道:“君一,做事不能隻看表麵,你說的不錯,我若輔佐煬帝,數年之內定能將妖魔清除,可之後呢?”
“之後,您矯正……”吳君一說不下去了,矯正楊廣的陋習,勸他當一個治世明君嗎?這件事曆史上不是沒有人做過,許善心、張須陀、屈突通、甚至宇文述,許多跟隨楊堅打天下的老臣均有勸誡過楊廣,可結果呢?楊廣我行我素,逼得許多忠勇之輩最後不得不謀反。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就算是孫思邈恐怕也無力改變。
“明白了吧。”孫思邈語重心長道,“治世之道比修行之道更為艱難,天下自有天下的命數,我修道之人參與進去隻會增加一絲漣漪,想要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非言語那麽簡單。”
吳君一打心底佩服師傅孫思邈,此等感悟絕非常人所能有,不過吳君一還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問道:“雖然輔佐煬帝不是長久之計,可妖魔亂世,也不能不管吧師傅。”
“當然不能不管,你以為我修道之人平日裏隻修道嗎?”孫思邈大笑道,“我們不受皇帝指使,卻也不會置天下不顧。想必現在樓觀派、茅山宗這些名門大派都開始摩拳擦掌了。”
“那師傅我們呢?我們不出穀降妖嗎?”吳君一躍躍欲試道。
孫思邈故作惱怒道:“你現在下山被妖怪吃了,為師還得替你去收屍!好好待在這裏學道,等你道法有成,為師自會派你出去!”
吳君一恍然,怪不得大師兄和二師兄都被師傅派出去曆練了,原來師傅心中早有計劃,一邊鍛煉弟子,一邊除妖救民,一舉兩得!
“弟子心服口服,師尊在上受弟子一拜。”吳君一笑道。
“快來幫為師鏟藥,天降大雪,你也不懂得提前把這些成熟的藥收了,這要是凍壞了,為師可要狠狠地罰你!”
“師傅我來了!”
太白山穀外。
儒生氣衝衝地往下走,心中暗道,回到襄州定要上奏一本,讓皇上好好責罰這個黃化!
儒生雖然提前下的山,但畢竟身體孱弱,不一會就被黃化帶人追上了。黃化緊上前幾步道:“陳子良,你是本將軍的參讚,居然敢在將士麵前頂撞於我,該當何罪!”
陳子良這個名字若被吳君一聽到,定會覺得十分熟悉,此人乃是隋末唐初著名詩人,為後世留下文集十卷,《兩唐書誌》一本!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子良回頭怒道:“黃將軍!大殿之上,皇上吩咐你我要將藥王請去襄州,萬萬不可唐突!可你呢,不僅口無遮攔,還命令將士射殺靈虎,若不是藥王弟子道法了得,非得被你傷到不可!得罪藥王你可知道是多大的罪過?回去我定要稟明聖上!”
“混賬!”黃化狠狠扇出一巴掌,陳子良頓時滾落下去,周圍的兵士麵麵相覷,卻不敢上前攙扶。
“來人,給我將這個吃裏扒外的混蛋綁起來!”黃化喝道。
幾名士兵急忙跑下去,攙扶起半昏迷狀的陳子良,其中一位士兵小聲道:“陳參讚,您別再惹黃將軍了,小心性命不保。”
陳子良昏昏沉沉地道了一聲謝,幾名士兵無奈,隻好把他五花大綁起來。
“陳子良居心叵測,對藥王出言不遜,惹怒藥王弟子,被打成重傷!你們都是見證者,待到了襄州,一定要與我如實稟報!聽到沒有!”黃化在路上就想好了這出栽贓嫁禍之計,有陳子良這個替死鬼,皇上定然不會怪罪於他。
士兵們大吃一驚,身為堂堂神威將軍的黃化,居然顛倒是非黑白,強行把太白山穀之事嫁禍到陳子良的頭上!這讓他們一時難以接受。
“怎麽?都聾了?”黃化手扶腰間的利刃,目光陰冷地看向身後的將士們。
迫於威勢,士兵們隻好齊聲道:“聽到了!”
“很好!”黃化點頭道,“死心塌地跟著我混,保證你們今後吃香的喝辣的!若誰敢背叛我……”
說著,黃化抽出利刃,將一塊石頭一劈兩半!
“下場如它!”
黃化很滿意自己這套恩威並施的禦下之法,有這些證人,何愁陳子良不死!
被綁的陳子良此時心灰意冷,沒想到自己一身才華,還未來得及施展就要被這喪盡天良的黃化送上斷頭台,此番冤屈,更無沉冤得雪之日!
陳子良悲從心生,高聲道:“落葉聚還散,征禽去不歸。以我窮途泣,沾爾出塞衣。黃化,若我不死,定會手刃於你!”
陳子良吟誦完這首詩,忽然狂風四起!原本晴朗的天空頓時大雪紛紛,就像在訴說著無窮的悲涼冤屈!一束陽光透過漫天烏雲射出,正好照在陳子良的額頭上,一個半日半雪的圖案如烙印般嵌入其中!
突然出現的異兆驚呆了黃化和一眾士兵,隨著大雪越下越大,一股危險的氣息從陳子良體內迸發而出,黃化心驚肉跳,扔下手中利刃大喊道:“還等什麽!快跑!”
百餘人的隊伍哪還管什麽形象裝束,紛紛扔掉手中兵器,隨著黃化向山腳的營寨跑去。原地隻留下漸漸被大雪埋沒的陳子良。
數天之後,陳子良忽然從雪中坐起,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新鮮空氣!他從來沒有感受過如此清新的空氣,入肺之後,清爽迷人!
“這就是儒家的浩然正氣嗎?”陳子良感受著體內的強大氣息,原來有力量保護自己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
“黃化!你我之仇不共戴天,我定會完成之前對你的承諾!”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