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字數:5871   加入書籤

A+A-


    第十二章

    皇後突然有孕,可以說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包括皇後自己。

    因為當初,宋氏嫁入十二皇子府一年的時間裏都沒有懷上孩子。那時候裴清殊為了確定自己的長子也是嫡子,幾乎很少到其他女眷房裏去,就算去也會讓她們服用避子湯。可就算是這樣,宋氏的肚子還是一直沒有動靜。

    當時宋氏壓力很大,十分心急。她求神拜佛,尋醫問藥,可以說是什麽辦法都用過了,可就是遲遲懷不上。

    後來宋氏好不容易,才終於懷上了冬哥兒。

    所以自打冬哥兒出生之後,皇後幾乎把所有心思都花費在了這個來之不易的兒子上。

    在得知自己的體質不易受孕之後,宋氏其實已經做好了一輩子就隻有冬哥兒這一個孩子的準備。

    可讓她意外的是,在裴清殊登基後不久,自己竟然又懷孕了。

    對此,皇後自然是十分高興的。隻是她剛懷孕沒多久,危險期還沒過。宮務這邊,她不得不放手交給傅太後打理。

    可裕妃是傅太後的侄女,平日就經常在傅太後身側。這會兒皇後若是把權力全都交出去的話,她擔心自己生完孩子之後,再想攬回大權就難了。

    皇後思來想去之後,讓人把鍾嫻妃請了過來。

    琥珀是宋皇後的陪嫁丫鬟,也是她身邊最親近的心腹宮女。

    鍾嫻妃來之前,琥珀便了然地對宋皇後說道:“皇後娘娘,您這是想把宮務交托給嫻妃娘娘打理吧?”

    皇後點點頭道:“過去在恒王府的時候,本宮懷冬兒那陣兒,不就是妙珠妹妹替本宮管了一陣子的王府嗎。本宮覺著她做得不錯,而且最重要的是,本宮知道她不是個貪權的人。”

    琥珀問道:“您為什麽會這樣覺得呢?”

    “那會兒她明明可以從本宮手中搶走很多東西的,但她沒有。她任勞任怨地幹了幾個月之後,最後什麽好處都沒撈著,全都原原本本地還給我了。”

    琥珀搖搖頭道:“娘娘,恕奴婢直言,奴婢以為,您有些太過信任嫻妃了。是,或許嫻妃娘娘那時候是個不貪權的,可她現在有了二殿下呀!誰知道她的心思,會不會發生什麽變化呢?”

    皇後默了默,淺淺一笑:“琥珀,其實本宮倒也不全然是出於信任嫻妃,才想叫她幫忙的。隻是你想想看,除了讓嫻妃來製約裕妃之外,本宮還有其他的選擇麽?與其讓裕妃一家獨大,還不如讓嫻妃同她平分秋色。”

    經皇後一提醒,琥珀才想明白,的確是這麽個道理沒錯。

    現在宮裏頭隻有兩個妃位,皇後現在的選擇其實並不多。

    要麽就讓傅太後和傅裕妃姑侄兩個統領後宮,要麽就讓嫻妃和裕妃一起管事,讓她們兩個互相鬥法去。

    在這兩種情況當中,顯然後者對皇後更有利,皇後也就能夠安心地去養胎了。

    鍾嫻妃是個聰明人,來坤儀宮之前,就已經猜到了皇後的用意。

    來之後,她也沒有故作姿態。皇後提出來之後,嫻妃便順勢答應了。

    “能為皇後娘娘分憂,是臣妾的榮幸。娘娘盡管放心待產,臣妾會聽從太後娘娘的吩咐,凡事和裕妹妹商量著來,盡量不麻煩您。等您平安產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小皇子之後,臣妾再把宮務交還給您。”

    嫻妃所說的,正是宋皇後想要聽到的。

    她不由地握住嫻妃的手,笑道:“妙珠妹妹,難怪皇上這樣喜歡你,你可真是善解人意。”

    “皇後娘娘過獎了。”鍾氏溫婉地笑道:“您才是皇上心中最重要的人呢。”

    皇後剛剛懷孕不久,正是嗜睡的時候,精力難免有些不濟。

    說完正事之後,鍾氏沒有久坐,很快就告退了。

    回到襄樂宮之後,鍾氏就在思考一件事情。

    不過她沒有立即去做,而是等皇後懷孕的消息傳出來之後幾天,才讓人把她的父親鍾太醫傳了過來,以免會讓人多想。

    按說後妃是不能隨意見自己的家人的,尤其還是男性親屬。不過嫻妃的情況比較特殊。

    她的父親是太醫院的院使,也就是太醫院的負責人。他本來就可以出入後宮,麵見後妃。再加上嫻妃得寵,所以她就是叫鍾太醫過來給她請平安脈,旁人也不能說什麽。

    過去嫻妃還是裴清殊的側妃時,每回鍾太醫對她行禮的時候,鍾氏都還會向自己的父親回禮。

    不過現在,當鍾太醫向自己行禮的時候,嫻妃已經習慣地坐在了主位上,並沒有再起身,隻是和氣地說道:“父親不必多禮了,快請坐吧。”

    “謝嫻妃娘娘。”鍾太醫恭敬地說道,“您今日召臣前來,可是哪裏不適?”

    鍾嫻妃搖搖頭道:“父親給我配的藥,我一時按時吃著,不礙事的。敬亭也很好,父親不必擔憂。”

    鍾太醫不明白了:“那是……?”

    “女兒是在想,現在皇後懷孕,若是她能夠平平穩穩地生下這一胎自然是最好。”鍾嫻妃不無憂色地說道:“可現在宮裏,不比過去在王府的時候人口簡單。我擔心,會有人對皇後和她腹中的龍胎不利。”

    鍾太醫聞言不由大驚:“娘娘為何會這樣想?可是您發現了什麽?”

    鍾嫻妃搖搖頭道:“不是,隻是想起太上皇的後宮,難免有幾分為皇後,為父親,為我自己擔憂罷了。”

    鍾太醫在宮裏呆了這麽多年,也不是個傻的,很快就明白了女兒的意思:“您是擔心,萬一有人對皇後不利,很有可能牽連到我,甚至是娘娘身上?”

    鍾嫻妃點點頭道:“如果真的有人想出這種‘一石二鳥’之計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那娘娘的意思是?”雖說嫻妃是女兒,鍾太醫是父親,可鍾太醫知道,自己的這個長女看似柔弱,實際上打小就非常有主意。

    當初她要嫁給裴清殊做側妃,鍾太醫其實並不是非常看好的。他認為鍾家雖然門第不高,但起碼也是效忠皇室多年的太醫世家,自己好歹還是個正三品官員,怎麽能讓女兒為人側室呢?

    不過在裴清殊封了郡王、親王之後,鍾太醫的態度就一點一點地轉變了。

    他發現自己的這個女兒,眼光竟然比他這個做父親的還要長遠。

    等裴清殊入主東宮,鍾氏獲封太子妃之下位份最高的良娣時,鍾太醫就徹底沒話說了。

    說句不嫌丟人的話,他現在基本什麽都聽嫻妃這個做女兒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嫻妃有條不紊地說道:“皇後這一胎,不能由您直接負責,但您必須多費點心。若是發現什麽不對勁的地方,第一時間告訴我。”

    鍾太醫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

    嫻妃神色鄭重地說道:“第二,您和小叔在後宮,對我來說自然是很好的保護,但太醫院這種地方實在太過敏感。既然鍾家有女兒在後宮為妃,理應避嫌。”

    鍾太醫聽懂嫻妃的弦外之音之後,不由驚訝地瞪大雙眼:“娘娘的意思是,要臣等離開太醫院麽?”

    “您離開太醫院隻是早晚的事情罷了。我隻是想提醒您,最好讓這一天早一點到來。小叔或是大哥留在宮裏做太醫倒是沒什麽事的,他們不是太醫院院使,就算出了什麽事,也找不到他們兩個的頭上。”

    “可是……”

    鍾太醫承認女兒的話有道理,可大夫都是越老越“值錢”的。鍾太醫今年才四十多歲,對於一個大夫來說,他正處於職業的黃金時期。

    讓他這麽早就離開太醫院,鍾太醫頗有些難以接受。

    “可是按照祖宗傳下來的慣例,我應當等到你哥哥有能力繼承我的位子時才告老啊。”

    鍾嫻妃搖搖頭道:“我想同您說的就是這個。趁早斷了這個念想吧!以後的太醫院,不能再由鍾家把持了。”

    鍾太醫見她語氣這樣篤定,心中突然一凸:“您是說,這是皇上的意思嗎?”

    “是,但也不是。”鍾嫻妃淺淺勾了勾唇角,目光明亮地說道:“皇上雖然沒有明著說過要取締鍾家在太醫院的位置,但我看得出來,皇上有意改變現在官位‘世襲’的現象。您與其等到被皇上收拾,再被動離開,丟了裏子也丟了麵子,倒不如迎合皇上的心思,主動配合皇上變法。”

    鍾太醫聽得出來,嫻妃說得很有道理。從這幾日朝中鬧得沸沸揚揚的稅製改革中就能看出來,現在龍椅上的這位少年天子可不是個好糊弄的,他是真心實意地打算做出一番事業出來。

    改變部分官位世襲的情況,隻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鍾太醫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好吧!娘娘說的是,臣都聽您的。”

    “父親別擔心,女兒也不是逼著您現在就離開太醫院,現在還不是時候。”鍾氏徐徐說道:“不過就算您離開了太醫院,咱們鍾家也不見得便就此沒落了。您別忘了,咱們還有悅兒。他還這麽年輕,就已經是翰林院修撰了,將來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提起自己的二兒子,鍾太醫也是不由得麵露笑容。

    他們鍾家世代從醫,這麽多年了,隻有嫻妃的弟弟鍾悅跑去讀書考科舉。沒想到鍾悅天賦異稟,年紀輕輕就考中了進士,在朝為官。

    不過,鍾太醫還是有一些顧慮:“那等過幾年,臣從太醫院離開之後,又能夠做些什麽呢?”

    嫻妃婉約地笑道:“您要是怕將來呆在府裏太悶的話,可以在外開醫館,也可以巡遊四方,怎麽舒服怎麽來,這些都不是問題。”

    嫻妃知道,她父親當了一輩子的太醫,一時間在觀念上可能轉變不過來,便一點點地勸他:“行醫可以救人,但隻有在朝為官,才能夠救世。我們鍾家,必須要做出改變了。”

    作者有話要說:  @太上皇v:聽說最近有人盼著朕駕崩???少女,你的思想很危險啊(皺眉)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