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 4 章

字數:5215   加入書籤

A+A-


    明齊站在石橋上,正覺得四周蟲鳴流水甚是妙不可言,左側傳來陣陣腳步聲,側身看見南行帶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走過來。乍一看眉目有些熟悉,又沒什麽印象。

    景禮見了他的容貌就知道他的身份了,他們兄弟長得倒是挺像,生的極好,哪一處讓人瞧著都順遂。隻不過晉王爺身上端的是皇家子嗣的貴氣,這一位跟這站著,劍眉星目,玉冠束發,倒是多了一份隨性。可真是怪了,她小半輩子沒見過幾個權貴,今兒一氣遇著三位王爺,於是她老老實實矮下身行禮:

    “見過王爺”

    明齊看了一眼宋南行,他忙道:“這是景禮姐姐,是景夫子的妹妹”

    他嗯了一聲,叫她起來。“難怪我瞧著眼熟,和景視生的挺像。怎麽,他沒來?”

    她說沒有,“南行說王爺帶了些南邊的玩意,這孩子記著我生在姑蘇,特特讓我來瞧瞧。這麽的……就進府上叨擾,實在是失禮了”

    他倒是滿無所謂的樣子,“我這沒那麽多規矩,這園子少有人來,這樣好的景致沒有人瞧也是暴殄天物了”,他想了想又道,“我原想設個宴賀你哥哥杏榜提名,又想著臨近選試了,還是避一避嫌才好。且等日後吧”

    她低頭稱是,一定程度上東陵王算是他們的主家。這個且不論,他對她們家也有恩,給他們一方遮頭的瓦片,給景視西席的差事,好讓他可以安心讀書不用為了生計奔波,雖然對他來說也許隻是說一句話,但她是知恩德的人。於禮她和母親都應該早些來謝恩,隻是一是身份有別,二是……這位王爺確實難覓蹤影。大江南北的,哪兒都愛去,就是不樂意在繁華富庶的長安城呆著。

    宋南行拉著她告退,他點了點頭,自己掖著手往外逛去了。她看著他的背影,讚歎道:“真是如金如玉的人,心也善”

    “是啊”南行十分同意她的觀點,“王爺說再過幾年,他就帶我往外遊曆遊曆。您瞧,我跟著千牛衛的小謝將軍練了好些日子的武藝,往後也可以護衛王爺”

    “真的?”她羨慕極了,“我這麽些年都沒出過長安城”

    “哪能啊,姐姐幼時從姑蘇北上,肯定有許多見聞”

    景禮看了他一眼,歎道:“那也是沒法兒了才到這兒謀個生計,一路上孤兒寡母的,盡忙著趕路了”

    宋南行吐了吐舌頭,他年紀雖然不大,卻差不多和景禮一般高,當即身子一挺,凜然道:“那等我以後,也帶你出去玩,咱們上漠北草原騎馬去”

    她笑,“那好,我以後還多你這一重靠山哪,沒白疼你”

    說著就到了宋南行的章華院,他請她進去坐。自己卻去了臥房,半晌才扭扭捏捏的捧了個袱出來,放在她麵前。景禮摸著那包袱上描金的暗紋,驚訝道:“給我的?”

    他說是,又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你看看?”

    景禮看著他紅撲撲的臉,覺得好笑。伸手打開了包袱,裏頭是一件杏紅石榴裙和淡黃的短襦衣,衣上的團花刺繡色彩清雅,極為精美,景禮忍不住拿手摸了摸,“這花兒比真的還好看”

    &nb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sp;宋南行忙道:“這是蘇繡,我特意……”,頓了頓又道:“是送給姐姐的生辰禮。

    景禮看看他,聽南行繼續說,“我見姐姐整日布衣荊裙,青蘇姐姐說女子總是愛美的,就……”

    他還是挺不好意思,半大點的孩子,有這個心就值得她珍視。她也是少年失怙,但仍有母親兄長陪伴。南行幼年父母雙亡,雖然長在王府,但到底身邊沒有親眷,孤孤單單長到這麽大。為這個她願意把他當成幼弟多照拂些。沒什麽比被人重視更讓人開心的事兒了,她摸摸他的頭,道:“多謝,我很喜歡。”

    於是他笑起來,一溜小跑又叫人捧出許多糕點來,桂花糖糕,桃酥,還有時下流行的金乳酥,……

    出了王府已經快要日暮時分,南行叫人套了馬車,又叫了個婢女跟著她,捧著衣裳和一大盒子各式糕點。她居住的光德坊還有些距離,過了通義坊遠遠聽見西市閉市的鉦聲.她接過東西,向那婢子道謝,示意她快些回王府,否則怕到了夜禁時刻坊門關閉。

    四月初就是朝廷定下的吏部選試的正日子。考中了才能為官,要不然還得四處奔波討生活。等到了傳來消息景視已過吏部選試時,景禮和李氏的心才算徹底安定下來。直到街坊鄰裏紛紛上門賀喜,才回過神來招待眾人。李氏被眾位婦人圍了個水泄不通,不少都已提起了家中族裏未嫁的女兒。景禮哭笑不得。

    又過了幾日,景視和李氏正要商量辦一桌像樣的席麵請朱夫子過來謝師。卻早一步收到了夫子下的帖子,邀他們過府說話。

    景視趕忙備齊了禮物,帶著景禮去了朱府。甫一進門,卻見門前馬廄裏停了幾匹好馬,幾個長隨小廝在一旁說話。想是今日還有別的客人。一進中堂,卻見東陵王明齊坐在上位,連著南行也在。

    南行見到景禮心裏一喜,忙起來跑到她跟前問好。景禮也高興,隻是當著滿屋子的人不好失禮,偷偷的給他使眼色。朱夫子的夫人李琴娘帶著侍女笑著進來,道:“托王爺的福,今日有新鮮櫻桃,我已吩咐了廚下中午做櫻桃畢羅。你們可有口福了”。

    轉而道:“探花郎必是不稀罕的,新科進士的櫻桃宴,聖上必是賞賜了極好的櫻桃。”景視忙道不敢。

    琴娘又拉著景禮道:“景丫頭可好久沒來看我了”。景禮不大好意思,恭敬的叫了夫人。景視跟著朱夫子讀書時,景禮時常跟著。夫子便叫他督促著景禮讀書,偶爾也親自過問幾句,也算半個師傅。而琴娘喜她性子討巧,也教過她幾日琴藝。景禮跟著景視給夫子行了禮,又給東陵王爺行禮。

    夫子笑道:“王爺是第一次見景視的這個妹子吧”

    明齊笑了笑道:“之前倒也見過”

    “哦?”

    明齊對朱夫子倒也很尊敬,解釋道:“前幾日在王府內,偶然見過”

    夫子大笑道:“這個小丫頭,滿長安城都叫她逛遍了,竟也沒落下你府上,定是貪你府上奇巧景色。”

    景禮有些臉紅,卻也辯道:“王爺府上江南風韻極妙,我也算是借景一解思鄉之情,夫子卻要笑話我。”

    琴娘笑著拉過她,“不理他們,咱們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去說咱們的”。到底是他們男人間說話,景禮行過禮就隨著琴娘出了中堂。往內院去了。留他們自在說話。

    景視是南行的夫子,輩分又差了一層。南行笑著去給他行禮道賀,“還沒賀夫子金榜題名之喜”,明齊也道:“南行連帶著我那份一齊賀了吧!”。

    朱夫子讓景視坐下,問道:“這幾日訪了許多同科舉子吧。你日後仕途上,同科的進士必是會互相照應些。你的性子我是放心的。”

    “你與王爺交好,外頭難免會有些閑話?”夫子問道。

    明齊慢悠悠的道:“幸而我不大過問政事,也沒什麽根基。旁人又說的了什麽呢”

    景視也打趣道:“眾人皆知,這位是出了名的閑散公子,我倒是想有些助益,卻是沒這個福氣了”

    明齊一挑眉,半是歎道:“想不到我竟也叫人嫌棄了。”

    “豈敢豈敢”眾人都笑起來,南行對景視喜滋滋的說道:“夫子,王爺說下次離京時也帶上我,我也能出去遊曆了”

    “這是好事”。朱夫子想了想問景視道:“你家裏也是姑蘇的,離吏部授官還有些日子,不打算歸鄉看看?”

    “姑蘇隻剩下景家的宗族,也沒有什麽可親的人,沒甚意思”,夫子點點頭,景視父親死後,宗族裏對他們孤兒寡母並不好,才不得已進京謀生。不過他想起景禮前些日子提起的人,倒一時有些疑豫了。

    “夫子麵子可真大,竟讓王爺登門”,景禮不禁歎道。

    李琴娘笑道:“東陵王爺倒是全沒有王爺的樣子,倒比尋常貴公子還可近些”,她點點頭,朱夫子盛名在外,不少官宦世家都爭著請他去給家中要備考的小輩指點一二。因此朱夫子夫婦二人,雖沒有官職在身。在長安世族中也是頗受尊敬的。李琴娘也常常受一些夫人的邀赴宴交際。也知道不少新聞。她也喜歡和人說道說道,提到這位東陵王爺,她是極有好感。

    對景禮說道:“他也算是我瞧著長大的。雖貴為王爺,但母妃自小不在身邊。聖上又不寵愛。孤零零長這麽大,也是可憐。”

    明齊這樣的人於景禮來言可算是天人了。一時聽到他的事,難免有些好奇。“母妃不在身邊,是……”

    “這在舊年也算是一樁鬧得沸沸揚揚的事。那時候滿長安皆知,明齊的母妃本是聖上龍潛時的原配。隻是聖上登基之後卻沒封後。往後就更奇了,明齊六七歲上頭,竟鬧到聖上當庭嗬斥她,將她貶黜,挪到行宮去了。沒幾年,她就在行宮過世了。世人常說明齊不得聖上寵愛,也是為著這個緣故”

    景禮聽的認真,問道:“因此王爺才不願在京裏待著吧”

    “可不是,皇家兄弟姊妹間關係又不親近,他到寧願在外頭遊蕩著。舊時我跟明齊的母妃也是閨中好友,那是個極好的人呐。她去後,我也想著要時常照拂照拂他。”李琴娘提起故友,有些感慨。

    景禮也聽的唏噓不已,因想著他十歲起便爹不疼,又沒娘愛的。雖皇家烈火烹油的富貴,想來他日子也是不好過的。隻是現在看著又覺得通身沒有什麽抑鬱之氣。真是難得的很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