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 31 章

字數:5399   加入書籤

A+A-


    進了客舍才發現今兒有客至。景宣家的女眷來了個齊全。宋氏,景禎,幾個媳婦。還有齊氏。景宏家向來是作壁上觀的,齊氏不大說話,該是被硬拉過來的。

    景禮看到她們幾個便頭疼,說來說去就那麽幾樁事,還翻來覆去的套近乎,拐彎抹角的訴苦。這回宋氏和景福媳婦一幅愁眉苦臉的樣子,景禎照舊的一臉煞氣。

    景禮按禮拜過了幾個長輩,才知這回又是催債的又來了。再不還上欠款,可真就要連坐了。景禮忍不住去看景福媳婦陶氏,她垂著眸,一臉愁雲慘淡,不知是真憂慮親族,還是心煩自個夫婿做的汙糟事兒。

    景禮看著她道:“嫂子,三哥哥這會兒在哪?債主都上門了,他可曉得著急嗎?”

    陶氏沒料著她突然出聲,語氣中還隱帶諷刺,尷尬道:“自然是知道著急的,眼下他正在,正在外頭想法子呢。”景禮九成肯定陶氏肯定知道景福是拿錢去贖個風塵女子了。竟然還能這麽忍氣吞聲,替他遮掩。

    宋氏還在絮絮的和李氏說著家中的難事,她聽著這翻來覆去的話心煩。索性抬高了嗓子道:“我今兒聽了一樁新鮮事。”

    屋裏的女眷都聞聲看過來,景禎懶懶道:“哦?什麽事兒?”

    景禮站著笑道:“我方才到了勤德坊,在柳樹下歇了一歇。便聽幾個婦人圍在樹下說道。勤德坊有一位男子,出門做生意去了。沒成想回來之後帶了一位揚州煙花之地的女子回來,賃了個屋子就養在家後頭的巷子裏,那人的妻子有一日出門見那一家院子裏正拿著火鬥熨衣裳,那袍子怎麽看怎麽像是自己新給夫婿做的袍子,她便留了個心眼等在後巷裏,晚間果然見自己夫婿一頭紮進了旁人院子裏。那婦人給氣了個絕倒,想起那女子還時常來借些小物件,猖狂至此,竟當她是個死人呢。這一口氣憋不下,眼下鬧著要和離呢。你說這事兒,奇不奇。”

    李氏罵她一句,“姑娘家家,上哪聽這些妻妾內宅的汙糟事兒來。家裏人聽聽便罷了,可別上外頭嚼口舌去。”

    李氏又覺得她突然平白說這些,似是意有所指,探尋似得看她一眼。

    景禮便道:“那能呢,這不是見這兒都是自家人嗎,說出來大家聽聽。”

    景禎自是喜怒都寫在臉上的,當下便啐了一口道:“什麽醃臢人,叫賤籍女子登門入戶的,汙了門庭。合該合離,難不成叫人正室和個煙花女子互稱姊妹嗎,沒有這樣折辱人的道理!”

    景禮垂手稱是。

    齊氏好奇道:“哪戶人家?我怎麽未曾聽說?”

    景禮笑道:“姑蘇城內幾十坊,各坊內都有奇聞逸事,哪裏就到傳遍姑蘇的地步呢。”

    齊氏點點頭,“和離了不曾?”

    景禮:“……尚未可知。”

    她看了一眼陶氏,隻見她麵色發紅,垂眸不語。隱隱有憤懣之色。而宋氏也是閉口不言。

    齊氏歎道:“這一位和離了,那一位進門了也不能做正氏,這可真是……真真敗壞門風了。”

    陶氏略抬了抬眼,這倒也是,納賤籍女子為正室徒一年刑。難怪她肯咽下這口氣,合著礙不著她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地位。景禮想明白這一點,略梗了一下,何至於此。

    內宅女子愛說這些個新聞,正你來我往的說的熱鬧,宋氏和陶氏不搭腔,鍥而不舍的轉移話題,暗中使眼色。景禎他們幾個明白過來,紛紛靜了下去。宋氏終於把事兒圓了回來,繼續和李氏哭訴,就一個目的,要錢!

    景禮不想聽,和齊氏問景祈今兒去哪了。齊氏無奈道:“正在她三伯家裏呢,那兒可亂著呢。”

    景禮趕緊追問,“事兒怎麽樣了。”

    齊氏道:“現今街坊鄰裏都知道了,指指點點的不成事。要我說三嫂子確實不地道,劉家不找上門來她還想著蓋過去呢,人家能不氣嗎。三嫂三哥好說歹說,劉家好歹消了點氣,把彩禮還回去,陪些銀錢也罷了。這可不少錢。”

    景禮點點頭,齊氏又憂愁道:“你說禧丫頭能去哪兒了,孤身在外的,我可真是不敢想。也真是個有主意的,誰也沒告訴便走了。你說就是和我說一聲,我也能幫她一把不是,禧丫頭也真是.....”

    景禮聽了心中一暖,齊氏在景家一眾人中,是她唯一願意來往的,幸好景祈在她膝下,不至於被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還算長的周正。

    齊氏又湊過來低聲道:“禮丫頭,你真不知禧丫頭下落嗎?”

    景禮苦著臉道:“我如何能知,三嬸子簡直視我為妖魔了,我落腳姑蘇不過數日,哪坊哪市都還沒鬧清呢。”

    齊氏拍拍她的手,安撫道:“她這也是急迷糊了,別放在心上。”

    景禮哎了一聲。

    宋氏見李氏一直打太極,她說一句“家道艱難”,李氏便一幅說到心坎裏的樣子,細細給她列數長安生活艱辛。她索性放開了請她拿錢周轉一二,李氏更是苦著臉道心有餘而力不足,直道家中現今人情往來花銷遠勝從前了,一陣淒風苦雨的樣子。橫豎不搭腔。

    宋氏也沒了轍,歇了一會索性轉而道:“別說咱們親族往來淡薄,我這可是時刻記著禮丫頭的婚事。別說長安好,日後景視若不在長安,你們兩個也是無依無靠的。哪裏就如姑,咱們親族鄰裏互相照應呢。我這兒有幾個好的,都是性格沉穩,家底殷實,大有前程的。咱們得一齊幫著操勞禮丫頭的婚事啊。”

    這話說的好聽,幾個女眷都跟著附和。景禮先前臉色不好,齊氏卻暗地拍了拍她。她便作出一副嬌羞的樣子來,跺腳道:“二嬸這可就是說笑了,什麽親事不親事的,我可不想聽。”

    宋氏笑道:“都是大姑娘了。趕明兒我設個宴,叫大家看看,禮丫頭生的好,哪有一直藏在手心兒裏的道理。”

    景禮又推脫了幾句,便故作惱怒的踏出了門。背過身便臉色一凜,有些人真是恨不能成日裏生些事端,惹人討厭。不給她找些事,她就一直想法子給你下絆子。

    她下樓,正巧遇著瞧完熱鬧找她的景祈。景祈手腳並用的跟她說景憲家裏好大一出鬧劇,賠了一天的不是,劉家人臨走當場拖走了幾大箱子彩禮,還要景憲立下字據,其餘部分到期來取。家門口圍的都是探頭探腦的鄰裏。這回丟人丟大發了。

    景禮拉著她往外走,景祈一口水還沒喝,正累得慌呢,好大不樂意。景禮頭也不回道:“帶你去勤德坊,看你三哥帶回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來的姑娘,去不去?”

    景祈眼前一亮,“去!”

    勤德坊乃是客舍雲集之地,挨著市坊,姑蘇曆來有坊鬧半長安的說法。最盛的自然就是市坊周圍了。眼下又正值下半晌開市時刻,坊外的夾道上行人車馬眾多,皆是往一個方向的。景禮帶著景祈出了坊,往東沿著主街走了一坊路,繼而往北,便遠遠可看見入市的嚷嚷人群,勤德坊門與市坊隔街相望。

    各坊的坊牆高矮不等,有些低的翻也能翻過去。不過市坊內不許店主夜宿,夜晚閉坊後商人皆出,這兒又貨物雲集,坊牆總是格外高些。景祈看著那高牆,問道:“禮姐姐,長安是什麽樣兒的?”

    景禮帶著她沿著道路兩邊的排水溝走,以防被來往車馬傷到。聞言答道:“其實和姑蘇差不離,四四方方的城,大大小小的坊。就是人多熱鬧百倍。街上走的,許多高鼻深目的異族人,比如波斯人,高昌人,還有西市酒肆內臨街沽酒的美貌胡女。”

    “坊也多,足有一百零八坊”,她拍著手念起來詩來,“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她笑道,“這話說得好。方方正正的可不就是跟一個個菜畦似的嗎,咱們都跟菜似的。”

    說話間進了勤德坊,這會子好些出坊去市內溜達的,她們倒是逆著人流了。進了北門街遠遠看見大柳樹,景禮拉著景祈道:“祈丫頭,要是有人成天想著怎麽欺負你,你說該怎麽辦?”

    景祈果斷道:“那就先欺負他。”

    景禮道:“好!是這個道理。”

    她倆在柳樹下站定,往對麵的巷子裏看去。景祈疑惑道:“禮姐姐,你要做什麽呀?”

    景禮張望了一會,道,“欺負回去啊。”

    景祈不明所以,景禮想了想,自己在後頭給人下絆子,還是不叫景祈知道比較好。於是矮下身說:“你待會見到了那位姑娘,然後便先出來在巷子口等我。”

    “為何?”

    景禮誠實道:“你姐姐這回做事兒不那麽光明磊落,怕教壞你。”

    景祈腦子轉的快,想了想便道:“你不會是想叫這個姑娘鬧到二伯家去吧?”

    景禮:“……恩?”

    景祈眼睛又圓又亮,繼續道:“那咱們該怎麽做?恩,你想出主意了嗎?”

    景禮扶額:“你不覺得這樣不好?恩,畢竟都是自家人。”

    景祈想了想道:“要是旁人,下絆子是不大好。可二伯家,我覺得可以破個例。”她又嘟囔了一句,“畢竟這個姑娘,可是我先知道的。”

    景禮哭笑不得,想起景視那句“頗有乃姐之風”,隻得又十分操心的認真叮囑了景祈幾句。她兩坐在柳樹下認真探討了許久,這才牽著手往那巷子裏去了。巷子內第三戶人家,這巷中一麵是牆,攏共隻有三戶人家。那女子,是最裏麵那戶。

    作者有話要說:  這文隻有靠我一身正氣還能寫下去啊。

    有小天使嗎,打滾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下章男主出來溜溜。

    (www.101noveL.com)